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艺术的名义:破坏与重构 被引量:2
1
作者 《美术大观》 2022年第3期20-27,共8页
艺术的力量引起对艺术品的破坏——既是因为对这种力量的恐惧,也出于对艺术品的热爱和占有欲望。本文以中国古代佛教雕刻为例,思考艺术品及其原境在历史上遭到的这两种毁坏——特别是人们较少谈到的第二种。这一思考引出两个问题:如何... 艺术的力量引起对艺术品的破坏——既是因为对这种力量的恐惧,也出于对艺术品的热爱和占有欲望。本文以中国古代佛教雕刻为例,思考艺术品及其原境在历史上遭到的这两种毁坏——特别是人们较少谈到的第二种。这一思考引出两个问题:如何尝试治疗历史留下的创伤?现代科学技术是否能够帮助我们重构被毁坏的艺术品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雕刻 破坏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方法——巫鸿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26
2
作者 巫鸿 朱志荣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69,共8页
巫鸿(Wu Hung)教授是著名的美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早年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在1972-1978年间一直在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任职,1978年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学与人类学双博... 巫鸿(Wu Hung)教授是著名的美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早年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在1972-1978年间一直在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任职,1978年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学与人类学双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人文学院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职,后受聘芝加哥大学"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教授,并于2000年建立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美国古根海姆(Guggenheim)基金会研究员,是美国在中国美术史研究领域享有盛誉和权威的学者。他在方法论上兼具中国传统美术史和美国美术史的研究方法的优点,重视人类学和美术学的跨学科融通,并且推陈出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方法论。他还致力于推动对中国当代美术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巫鸿教授著述甚丰,目前我们国内的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出版社,迄今已翻译出版了他的《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礼仪中的美术》、《时空中的美术》、《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等学术专著十余种,对中国美术界、美学界和相关人文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鉴于此,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志荣博士于2011年5月5日下午一点在美国芝加哥现场采访了巫鸿教授,并就美术史研究的方法等问题请巫鸿教授作了深入阐述。本刊欣闻此举,特地全文刊发本次访谈的相关内容,以期望学界在有关美术史、论研究领域与巫鸿教授进行更进一步、更深入的研究与对话,以使本学科领域内的学术探讨更加细致、透彻。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学术为公,文以载道,站在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塑造国家艺术形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基点上全力促进学术研讨的深入展开,既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同时也是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重塑中华艺术精神,尽到《艺术百家》应有的责任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史研究 大学教授 中国传统 上海人民出版社 访谈录 中央美术学院 芝加哥大学 中国古代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台山文殊骑狮像的宗教图像历史与视觉文化分析(上) 被引量:5
3
作者 林伟正 《艺术学研究》 2019年第1期84-101,共18页
根据文献和传说,五台山文殊骑狮像在8世纪初出现在五台山,之后就成为五台山文殊信仰中最重要的宗教图像。尽管其传播广、时间久,文殊骑狮这个图式却基本保持不变,在中国宗教图像史中成为一个独特的例子。然而细究之,有许多问题还尚未被... 根据文献和传说,五台山文殊骑狮像在8世纪初出现在五台山,之后就成为五台山文殊信仰中最重要的宗教图像。尽管其传播广、时间久,文殊骑狮这个图式却基本保持不变,在中国宗教图像史中成为一个独特的例子。然而细究之,有许多问题还尚未被详细讨论过。当早期佛教图像还是以坐像或立像为主,五台山信仰如何决定了"文殊骑狮像"为其最有代表性的图像?虽然文殊和骑狮的组合不变,其图像的呈现方式与五台山图之间的关系却不尽相同,是什么因素导致文殊骑狮图像的转变?本文尝试从该图像的起源、传递、转变和再利用,重建五台山文殊骑像的历史。在这个历史中,图像并非处于被解释的对象,而是塑造五台山信仰和其演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台山 文殊骑狮 宗教图像 视觉文化 图像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台山文殊骑狮像的宗教图像历史与视觉文化分析(下) 被引量:1
4
作者 林伟正 《艺术学研究》 2019年第2期88-99,共12页
乘云的文殊骑狮图像与流动的五台山从五台山文殊骑狮图像传到敦煌地区之后,文殊菩萨化现成为最主要的图像元素,尤其是乘云而至的文殊骑狮图像,拖着长长的云尾,象征着从五台山乘云腾空而来的含义。或许有读者认为,拖着长尾的云朵用于乘... 乘云的文殊骑狮图像与流动的五台山从五台山文殊骑狮图像传到敦煌地区之后,文殊菩萨化现成为最主要的图像元素,尤其是乘云而至的文殊骑狮图像,拖着长长的云尾,象征着从五台山乘云腾空而来的含义。或许有读者认为,拖着长尾的云朵用于乘载佛、菩萨等天人,在敦煌壁画中随处可见,非文殊所独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殊师利 殊像寺 丁观鹏 五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百乐门舞厅--一个现代娱乐建筑的建构与都市社会空间的拓展
5
作者 张曦 《新建筑》 2017年第6期25-29,共5页
回顾了20世纪30年代初上海百乐门舞厅的建造过程与早期经营情况。因别具一格的建筑样式、空间体验以及所承载的复杂文化和社会背景,百乐门舞厅不断被大众媒体描摹和重塑,成为现代上海舞场文化的独特代表。百乐门虽是一座上海本土化娱乐... 回顾了20世纪30年代初上海百乐门舞厅的建造过程与早期经营情况。因别具一格的建筑样式、空间体验以及所承载的复杂文化和社会背景,百乐门舞厅不断被大众媒体描摹和重塑,成为现代上海舞场文化的独特代表。百乐门虽是一座上海本土化娱乐建筑,但采用了当时国际流行的装饰艺术风格,体现了新兴的中国政治和商业精英通过嫁接西方娱乐形式,建构本土舞场文化,开拓全新城市公共空间的愿景与努力。百乐门精细复杂的空间安排改变了人们对休闲娱乐形式的理解,也改变了上海精英社会的交流方式,建筑空间由此拓展为重要的都市社交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百乐门舞厅 本土化 娱乐建筑 都市社会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伴枕侧,勿忘初心——《策展人手册》读书记
6
作者 张露柠 《中国美术》 2017年第4期154-155,共2页
附记《策展人手册》作者:[英]阿德里安·乔治(Adrian George)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2017年定价:98元订购方式:佳作书局实体店淘宝店名'佳作书局'京东店名'佳作书局原版图书专营店'书店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附记《策展人手册》作者:[英]阿德里安·乔治(Adrian George)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2017年定价:98元订购方式:佳作书局实体店淘宝店名'佳作书局'京东店名'佳作书局原版图书专营店'书店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北里14号楼国际画材中心一层后院佳作书局(中央美术学院北门正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展人 阿德里安 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