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波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学兰 李晶晶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510-512,共3页
目的:探讨脉波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重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监测方法的干预下进行治疗,对比其监测的正确性、灵敏性,并寻找最佳的护理方法,包括严密的病情观察、准确的PICCO测量以及日... 目的:探讨脉波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重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监测方法的干预下进行治疗,对比其监测的正确性、灵敏性,并寻找最佳的护理方法,包括严密的病情观察、准确的PICCO测量以及日常的导管维护。结果:实验组PICCO监测心脏前负荷各种指标结果更加精确可信,在其干预下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的监测(P<0.05)。结论: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重症患者早期进行PICCO监测,做好导管护理和测量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并对患者进行更准确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尽早进行循环系统支持治疗,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O 重症患者 血流动力学 监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涛 陈尚华 刘小彬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409-4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和气道双相正压通气(BIPAP)三种不同的机械通气模式对于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8例接受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随机分为SIMV组、APRV组及BIPAP组... 目的:探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和气道双相正压通气(BIPAP)三种不同的机械通气模式对于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8例接受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随机分为SIMV组、APRV组及BIPAP组,所有患者均采用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合理使用抗生素,适当镇静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呼吸机治疗均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维持SPO2在90%以上。监测患者接受机械通气后24 h、72 h两个时间段的EVLWI、氧合指数(PaO2/FiO2)及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结果:与SIMV组相比,BIPAP组、APRV组在通气24h、72 h后,氧合指数、EVLWI显著改善(P<0.05);同时机械通气天数减少(P<0.05);BIPAP组和APRV组相比,氧合指数、EVLWI及机械通气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与SIMV相比,BIPAP和APRV明显改善ARDS患者氧合指数及EVLWI,并减少其机械通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ARDS 血管外肺水 EVLWI BIPAP AP-RV SIM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膈肌增厚分数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潘友俊 吴克盛 +3 位作者 解艳丽 钱言 江波 陈尚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561-564,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评估膈肌增厚分数(DTF)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4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5例机械通气患者,行自主呼吸试验(SBT),测量膈肌移动度(DE)、吸气/呼气末膈肌厚度(DTi/DTe),计算DTF,并... 目的:探究超声评估膈肌增厚分数(DTF)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4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5例机械通气患者,行自主呼吸试验(SBT),测量膈肌移动度(DE)、吸气/呼气末膈肌厚度(DTi/DTe),计算DTF,并搜集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资料,依据脱机结局将患者分为脱机成功组和脱机失败组,分析相关指标对脱机结局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最终共50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脱机成功组和失败组患者分别为35例和15例。脱机成功组患者年龄低于脱机失败组患者(P<0.01),DE、DTi、DTF指标均高于脱机失败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TF增高(OR=0.879)为脱机成功的保护因素(P<0.01),矫正年龄因素后仍为脱机成功的保护因素(OR=0.875,P<0.01)。DTF指标预测脱机结局的ROC曲线显示,其截点值为23.5%,AUC及95%CI为0.825(0.706~0.943)(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1%和73.3%。结论:超声评估膈肌功能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具有指导意义,其中DTF对脱机结局具有较大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自主呼吸试验 膈肌移动度 膈肌增厚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死亡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沈雯雯 张普宏 +1 位作者 陈尚华 刘小彬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目的:分析急诊ICU和综合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分布、耐药情况、易感因素及死亡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ICU、综合ICU收治的104例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且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资料,根据... 目的:分析急诊ICU和综合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分布、耐药情况、易感因素及死亡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ICU、综合ICU收治的104例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且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资料,根据痰标本的检验结果分为多重耐药组(MDR组)和非多重耐药组(非MDR组)。观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构成情况和耐药情况,分析可能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多重耐药组患者临床转归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检出多重耐药菌71株(68.27%),其中革兰阳性菌6株(8.45%),革兰阴性菌65株(91.55%)。前5位的多重耐药菌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黄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患者感染前应用抗菌药物种类、抗菌药物时间、合并慢性肺部疾病、脑卒中和有创机械通气≥7 d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APACHEⅡ评分>19.5分、SOFA评分>7分、抗生素的种类是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诊和综合ICU患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较高,预后较差,应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感染 病原学 耐药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丘里面罩加温加湿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序贯氧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徐玲玲 周全 高国昀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目的:探讨文丘里面罩联合加温加湿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序贯氧疗中的应用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7年6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患者65例,根据脱机过程方案分为实验组... 目的:探讨文丘里面罩联合加温加湿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序贯氧疗中的应用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7年6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患者65例,根据脱机过程方案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文丘里装置与加温底座的湿化罐串联,经面罩连接患者。对照组使用无创正压通气S/T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痰液性状改变、预后、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PaCO_2、PaO_2、pH变化,住院总天数、预后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痰液性状及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丘里组优于无创组。结论:文丘里加温加湿相比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序贯氧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氧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