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制护肩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患者肩部保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洁 《安徽医学》 2015年第12期1532-1533,共2页
目的观察自制护肩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8分的伴有气管切开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是应用自行设计制作的护肩作为肩部保暖的工具,对照组则是应用... 目的观察自制护肩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8分的伴有气管切开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是应用自行设计制作的护肩作为肩部保暖的工具,对照组则是应用普通病员服作为肩部保暖的护理工具,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及护士的满意率、衣服被痰液污染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提高肩部保暖的患者家属、护士及意率、衣服被痰液污染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制护肩可有效提高肩部保暖满意率,且喷溅出的痰液易于擦拭,衣服不易被污染,制作和使用简单,使用便于患者家属及护士接受,值得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肩 气管切开 保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与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永 许勇 +3 位作者 邱大志 伍葵 彭磊 唐琳俊 《安徽医学》 2021年第5期527-530,共4页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并被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的120例非脑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并被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的120例非脑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观察组,n=60)和小骨窗开颅手术(对照组,n=60)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手术时长、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率、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基本恢复率为41.67%,对照组为38.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意识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手术后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再出血、呼吸道感染、消化道出血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在手术操作时间、血肿清除率和并发症等方面优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且具有较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小骨窗开颅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长期卧床病人双下肢行空气压力泵的治疗及护理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洁 孙燕 詹正芳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24期2238-2240,共3页
目的分析双下肢空气压力泵(APT)预防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形成的效果,同时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护理策略。方法将143例HICH术后患者按是否运用APT预防LDVT形成,分为非APT组与APT组。收集患者一般临床... 目的分析双下肢空气压力泵(APT)预防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形成的效果,同时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护理策略。方法将143例HICH术后患者按是否运用APT预防LDVT形成,分为非APT组与APT组。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LDVT发病情况,比较非APT组与APT组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格拉斯哥评分(GCS)、血凝指标及LDVT发病率的差异。结果非APT组与APT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格拉斯哥评分(GCS)、血凝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APT组有11例患者并发LDVT,发病率为18.32%,APT组有4例,发病率为4.88%,两者比较,χ2=4.6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PT能有效预防HICH患者术后LDVT的发生,可作为辅助手段运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双下肢空气压力泵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氯化钠溶液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压增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4
作者 伍葵 涂祝新 +1 位作者 侯树穹 翁传波 《安徽医学》 2017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溶液(HSS)降颅压的效果及特点,为临床HSS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压增高患者33例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HSS组及MAN组。快速降颅压,HSS组采用3...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溶液(HSS)降颅压的效果及特点,为临床HSS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压增高患者33例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HSS组及MAN组。快速降颅压,HSS组采用3.0%HSS 250 m L,MAN组采用20%甘露醇250 m L,监测并记录首次降颅压治疗时不同时间段各组被试颅内压(ICP)值;长期降颅压,HSS组采用20%甘露醇125 m L联合3.0%HSS 125 m L,MAN组采用20%甘露醇250 m L,连续监测2周ICP值。结果快速降颅压比较显示,HSS组各时间点的IC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T_2与T_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7与T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比较,T4ICP下降幅度最大,为7.65 mm Hg。MAN组各时间点的IC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T1与T_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6与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比较,T3ICP下降幅度最大,为12.31 mm Hg。结论 HSS具有降颅压作用但幅度及速度不及甘露醇,对于急性颅内压增高患者仍建议用甘露醇;HSS长期应用降颅压平稳、无反跳现象且并发症少,推荐HSS与甘露醇配伍长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氯化钠溶液 甘露醇 颅内压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两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宣之 徐善水 王良伟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394-396,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和处理原则。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2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均表现为促甲状腺激素(TSH)及泌乳素(PRL)增高,FT3及FT4减少,MRI示垂...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和处理原则。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2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均表现为促甲状腺激素(TSH)及泌乳素(PRL)增高,FT3及FT4减少,MRI示垂体增大,甲状腺素替代治疗6个月后,垂体体积恢复正常,内分泌检查亦恢复正常。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具有影像学特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及内分泌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首选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而不宜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 垂体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配合显微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潘晶晶 邵雪非 +1 位作者 徐光斌 彭磊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对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扩大翼点标准大骨瓣开颅,咬除蝶骨嵴及颞骨鳞部,强调与中颅窝持平,前、中颅窝相通,颅底空间减压充分,形成以外侧裂为中心彻底内外减压窗,显微镜下清除脑挫裂伤及脑内...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对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扩大翼点标准大骨瓣开颅,咬除蝶骨嵴及颞骨鳞部,强调与中颅窝持平,前、中颅窝相通,颅底空间减压充分,形成以外侧裂为中心彻底内外减压窗,显微镜下清除脑挫裂伤及脑内血肿及小脑幕切开复位颞叶钩回,行硬脑膜减张缝合术,对急性脑膨出予以处理。结果:本组成活68例,死亡16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良好48例,中度10例,重度6例,植物生存4例。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彻底减压,暴露充分,利于止血。显微手术保护血管及脑组织,硬膜减张缝合术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 显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小脑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21例报道 被引量:9
7
作者 吴永 徐光斌 +2 位作者 李监松 潘晶晶 王良伟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小脑出血显微手术治疗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6月我科21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式。结果:21例均在显微镜下行后颅窝开颅清除血肿,其中5例先行侧脑室... 目的:探讨高血压小脑出血显微手术治疗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6月我科21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式。结果:21例均在显微镜下行后颅窝开颅清除血肿,其中5例先行侧脑室钻颅外引流术后再行后颅窝开颅手术,术后死亡3例。成功随访患者16例,至6个月Barthel评分60分以上者9例,低于60分7例。结论:早期及时有效的后颅窝减压及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小脑出血 显微手术 手术指征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破入脑室行侧脑室外引流术并发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许汉云 狄广福 +1 位作者 许勇 吴永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脑出血破入脑室行侧脑室外引流术(EVD)的病例资料,探讨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防EVD术后颅内感染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脑出血破入脑室行EVD的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并发颅内感染分为感染...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脑出血破入脑室行侧脑室外引流术(EVD)的病例资料,探讨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防EVD术后颅内感染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脑出血破入脑室行EVD的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并发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ASA分级、既往病史、引流时间、手术方式、并发症情况等;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EVD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BMI、糖尿病、颅钻形成骨孔、手术切口感染及引流时间上两组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罹患糖尿病(OR=26.266)、钻孔手术方式(OR=54.598)、手术切口皮肤感染(OR=59.278)是脑出血破入脑室EVD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罹患糖尿病、采用颅钻形成骨孔、手术切口皮肤感染为脑出血破入脑室EVD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破入脑室 侧脑室外引流术 颅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压监护装置联合渐进性稳定性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良伟 邵雪非 +5 位作者 吴永 许勇 涂祝新 徐光斌 潘晶晶 唐琳俊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47-350,共4页
目的:评估颅内压监护装置联合渐进性稳定性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芜湖市第二人民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其中采用颅内压监护装置介导渐进性稳定性减压术为观察组,采用常... 目的:评估颅内压监护装置联合渐进性稳定性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芜湖市第二人民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其中采用颅内压监护装置介导渐进性稳定性减压术为观察组,采用常规标准骨瓣减压术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7、10天颅内压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变化,术后6个月GO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颅内压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OS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压监护装置辅助下采用渐进性稳定性减压术可降低患者颅内压,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通过颅内压监护装置的辅助使术后治疗达到可视化、精准化和高效化,能更准确地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提供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监护 减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永 徐光斌 +2 位作者 李监松 潘晶晶 王良伟 《安徽医学》 2013年第3期282-284,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低钠血症的机制、诊断标准和对症处理。方法对NICU收治的158例重型颅脑损伤(入院时GCS≤8分)患者的血钠监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58例重型颅脑损伤中出现低钠血症(<135 mmol/L)的有96例,其中抗利尿...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低钠血症的机制、诊断标准和对症处理。方法对NICU收治的158例重型颅脑损伤(入院时GCS≤8分)患者的血钠监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58例重型颅脑损伤中出现低钠血症(<135 mmol/L)的有96例,其中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16例,脑性盐耗综合征10例,外伤性尿崩症2例。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并发低钠血症需根据临床表现、监测结果、化验检查明确病因,并根据诊断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可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低钠血症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 脑性盐耗综合征 尿崩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创颅内压监护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勇 李监松 +3 位作者 经大平 吴再进 王成 许汉云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46-248,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有创颅内压监护中,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应用有创颅内压监护的病例,与对照组比较,在GCS评分、脱水剂的应用、手术时机的选择、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有创颅内压监护中,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应用有创颅内压监护的病例,与对照组比较,在GCS评分、脱水剂的应用、手术时机的选择、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GCS评分、脱水剂的应用、手术时机的选择、并发症等相关因素的比较中,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有创颅内压监护可以显著减少脱水剂的用量,减少并发症,利于病情变化的观察,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 颅脑损伤 相关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勇 李监松 +3 位作者 吴再进 经大平 王成 许汉云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四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病情分别采取微创锥颅血肿腔置管引流术、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普通开颅血肿清除术、显微开颅手术等手术方式。结果:130例高血压脑出血中,... 目的:探讨四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病情分别采取微创锥颅血肿腔置管引流术、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普通开颅血肿清除术、显微开颅手术等手术方式。结果:130例高血压脑出血中,基本治愈40例,占30.8%;显著进步13例,占10%;进步24例,占18.5%;无变化或恶化20例,占15.4%;死亡33例,占25.4%;显效率40.8%,总有效率59.2%。结论: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术式能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显微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手术方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6
13
作者 俞海燕 黄来全 +1 位作者 赵敏 王良伟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化疗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2013年12月~2019年7月共57例APL患者化疗的病例资料,分析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对策。结果:57例患者发生维甲酸综...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化疗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2013年12月~2019年7月共57例APL患者化疗的病例资料,分析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对策。结果:57例患者发生维甲酸综合征3例次(5.2%)、骨髓抑制7例次(12.2%)、并发感染6例次(10.5%);化学性静脉炎发生率0%;心脏毒性2例次(3.5%);肝功能异常2例次(3.5%);过敏性反应1例次(1.8%);结论:化疗前进行良好的医护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动态评估患者病情变化,可有效降低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出现相应并发症后的针对性护理和良好的医护配合,可提高患者对相应并发症的耐受性,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在疾病治疗上建立信心,有利于改善患者疾病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化疗 并发症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微创穿刺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光斌 孙庆 +6 位作者 吴再进 许勇 吴永 经大平 涂祝新 李卫东 严书根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研究CT引导下锥颅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3例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通过CT引导下进行微创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分别于入院时、术后4周按统一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对2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 目的:研究CT引导下锥颅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3例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通过CT引导下进行微创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分别于入院时、术后4周按统一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对2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实施微创术后,18例存活,按ADL分级:I级5例,Ⅱ级4例,Ⅲ级7例,Ⅳ级2例,5例死亡。结论:采用CT引导微创穿刺抽吸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新途径,是一项比较安全、操作简便、更适用于基层医院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抽吸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锁孔小骨窗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磊 徐光斌 +2 位作者 潘晶晶 吴永 许勇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363-365,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锁孔小骨窗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7年3月3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优化锁孔小骨窗组20例,常规额颞开颅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病程、再出血、脑... 目的:探讨优化锁孔小骨窗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7年3月3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优化锁孔小骨窗组20例,常规额颞开颅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病程、再出血、脑梗死、颅内感染发生率、病死率、消化道出血、1周后GCS评分和术后6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等。结果:2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脑梗死、病死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术后1周GCS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额颞开颅组在手术时间、住院病程、颅内感染发生率等方面高于优化锁孔小骨窗组(P<0.05);常规额颞开颅组6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与优化锁孔小骨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锁孔小骨窗组具有减少手术时间,缩短住院病程,降低颅内感染发生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优化锁孔 小骨窗 开颅血肿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区硬膜外血肿(附20例报告)
16
作者 李卫东 严书根 《淮海医药》 2004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 探讨额区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征及手术适应证。方法 对我科近 5年来收治的非穿通性额区硬膜外血肿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 0例中 1 1例手术 ,入院时 CT扫描血肿量 >1 0 ml,血肿厚度 >1 cm,手术距受伤时间平均 2... 目的 探讨额区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征及手术适应证。方法 对我科近 5年来收治的非穿通性额区硬膜外血肿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 0例中 1 1例手术 ,入院时 CT扫描血肿量 >1 0 ml,血肿厚度 >1 cm,手术距受伤时间平均 2 7h(2~ 96 h) ,术中血肿量平均 6 4 ml(36~ 1 0 0 ml)。结论 非穿通性额区硬膜外血肿手术应持积极的态度 ,对于 CT检查血肿量 >1 0 ml,若同时血肿厚度 >1 cm ,即使无症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区 硬膜外血肿 手术 适应证 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