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治疗现状
1
作者 王干彪 李文清 《淮海医药》 202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疾病,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多取颈部横切口,尽管手术操作、缝合技术逐渐精细化,颈部仍会遗留瘢痕而影响美观,对病人造成一定心理影响。近年来,腔镜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日趋成熟,并且根据... 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疾病,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多取颈部横切口,尽管手术操作、缝合技术逐渐精细化,颈部仍会遗留瘢痕而影响美观,对病人造成一定心理影响。近年来,腔镜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日趋成熟,并且根据病人的特点和要求发展出了多种不同入路的腔镜下甲状腺术式。本文就不同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甲状腺结节病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腔镜 甲状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诊断和外科治疗
2
作者 查明 陶忠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2~2 0 0 2年收治2 2例PGML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主要症状为腹部疼痛不适、消化道出血和腹部肿块,均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为90 .9% ,总5年生存率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2~2 0 0 2年收治2 2例PGML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主要症状为腹部疼痛不适、消化道出血和腹部肿块,均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为90 .9% ,总5年生存率5 1%。结论 PGML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X线钡餐及纤维胃镜检查无特异性,术前极易误诊,免疫组化检查可提高确诊率,外科治疗是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恶性淋巴瘤 免疫组化 胃镜检查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衰弱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梦莹 范家伟 +4 位作者 陶云松 黄龙 吴敏 陈圣林 吴越菲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88-391,共4页
目的:探究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衰弱危险因素,构建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衰弱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1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问卷、成人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美... 目的:探究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衰弱危险因素,构建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衰弱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1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问卷、成人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格列宁根衰弱指标量表(GFI)、数字评分量表(NRS)等调查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建模组数据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衰弱发生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预测模型构建,利用验证组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181例(男性126例,女性55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衰弱检出率为32.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60,95%CI:1.008~1.116)、ECOG评分高(OR=3.583,95%CI:1.926~6.667)、营养风险评分高(OR=4.105,95%CI:2.508~6.717)均为影响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P<0.05)。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衰弱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0,灵敏度74.14%,特异度91.07%。结论:建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衰弱风险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消化道肿瘤患者衰弱的发生风险。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在临床上为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衰弱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一定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衰弱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胆道镜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术后胆管残留大结石 被引量:3
4
作者 孙礼侠 邹滨 +3 位作者 陈亚萍 陈萍 陈弋生 何国璋 《肝胆外科杂志》 2004年第4期275-276,共2页
目的 探索纤维胆道镜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 (ESWL )治疗术后胆管残留大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经 T管造影或纤维胆道镜诊疗后判定为难以取除的胆管残留大结石 2 3例 ,均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 ,并对碎石前后血常规、... 目的 探索纤维胆道镜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 (ESWL )治疗术后胆管残留大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经 T管造影或纤维胆道镜诊疗后判定为难以取除的胆管残留大结石 2 3例 ,均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 ,并对碎石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血淀粉酶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次性碎石取石成功 1 7例 ,2次碎石取石成功 3例 ,3次碎石取石成功 2例 ,中途放弃治疗 1例 ,成功率 95 .6 5 % (2 2 / 2 3)。碎石治疗前后相关检查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未出现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纤维胆道镜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是术后胆管残留大结石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胆道镜 体外冲击波碎石 胆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特异性肋软骨炎误诊为胆囊炎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光彬 刘丹峰 刘昌阔 《安徽医学》 2014年第9期1286-1287,共2页
目的分析非特异性肋软骨炎误诊为胆囊炎的原因。方法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2008年以来我科接诊的9例非特异性肋软骨炎误诊为胆囊炎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发病于右上腹的非特异性肋软骨炎与胆囊炎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 目的分析非特异性肋软骨炎误诊为胆囊炎的原因。方法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2008年以来我科接诊的9例非特异性肋软骨炎误诊为胆囊炎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发病于右上腹的非特异性肋软骨炎与胆囊炎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肋软骨炎认识不足、合并胆囊疾病与不重视体格检查。结论详实的病史询问、细致的体格检查以及对疾病深入的认识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肋软骨炎 胆囊炎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洁玢 芮景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研究肝叶(段)切除术对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与作用。方法:对2004年6月~2010年6月间施行肝叶切除术的25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术后并发胆漏1例,胆道出血1例,膈下感染2例,全组住院期间... 目的:研究肝叶(段)切除术对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与作用。方法:对2004年6月~2010年6月间施行肝叶切除术的25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术后并发胆漏1例,胆道出血1例,膈下感染2例,全组住院期间无一例出现肝功能衰竭或死亡。21例术后给予定期随访2年,19例恢复良好,2例术后2年内出现结石复发。结论:恰当的肝叶(段)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可降低残石率和结石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肝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小肠肿瘤36例误诊分析
7
作者 罗大勇 刘凭 孙荣能 《淮海医药》 2002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小肠肿瘤的认识和警惕性。方法 对外科治疗的 36例小肠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目前对小肠肿瘤缺乏特异性强的检查方法 ,误诊率高 ,本组 36例有 30例误诊 ,误诊率 83.3%。结论 小肠肿瘤诊断困难 ,诊断明确应...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小肠肿瘤的认识和警惕性。方法 对外科治疗的 36例小肠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目前对小肠肿瘤缺乏特异性强的检查方法 ,误诊率高 ,本组 36例有 30例误诊 ,误诊率 83.3%。结论 小肠肿瘤诊断困难 ,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肿瘤 外科手术 误诊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22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柯彬 方可 《肝胆外科杂志》 2013年第5期376-378,共3页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342例,出现并发症22例,发生率为0.94%,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腹腔镜 肛门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补片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9
作者 叶新 王小明 +1 位作者 张应开 姚尧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TAPP)中使用巴德3D-MAX补片与国产普通平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3D-MAX组和普通平片组,比较在TAPP中使用这两种不同补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TAPP)中使用巴德3D-MAX补片与国产普通平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3D-MAX组和普通平片组,比较在TAPP中使用这两种不同补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术后疼痛、阴囊血清肿、阴囊血肿、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D-MAX组手术时间短于普通平片组,出血量低于普通平片组,住院费用高于普通平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MAX组在术后疼痛、术后尿潴留、阴囊血清肿、阴囊血肿、切口感染、术后复发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P中使用3D-MAX补片效果确切,操作简单,但费用较高,3D-MAX补片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MAX补片 腹股沟疝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体会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伟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452-454,共3页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共3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十二指肠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共3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十二指肠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38例先行逆行胆管造影及EST,均成功取石,取石成功率100%(38/38)。38例患者经EST成功取石后均行LC,其中顺利完成LC 34例,3例因胆囊三角粘连中转开腹,1例因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改开腹胆总管探查。LC完成率89.5%(34/38)。完成EST+LC的患者术后平均(7±3.4)d出院,术后无出血、穿孔、胆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EST后行LC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合理选择EST后LC的时机可增加LC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镜 腹腔镜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单吻合器行直肠癌保肛手术41例报道 被引量:3
11
作者 卢逊 陶忠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270-271,共2页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单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基础上,对41例低位直肠癌应用单管状吻合器与荷包钳做保肛手术,随访5年,回顾性分析其根治性、术后排便功能、手术并发症、局部复发率。结果:...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单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基础上,对41例低位直肠癌应用单管状吻合器与荷包钳做保肛手术,随访5年,回顾性分析其根治性、术后排便功能、手术并发症、局部复发率。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学检查无切端癌残留,无大便失禁,无吻合口漏发生,吻合狭窄2例,发生率4.88%(2/41),术后随访5年,局部复发3例,复发率为7.32%(3/41),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应用单吻合器与荷包钳用于低位直肠癌切除术简便易行,吻和效果满意,较双吻合器行直肠癌保肛手术节省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肠系膜 外科吻合器 闭合器 荷包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31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卢逊 吴佩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31例GIST病人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均进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极低度侵袭危险性2例(6.5%),低度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31例GIST病人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均进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极低度侵袭危险性2例(6.5%),低度侵袭危险性4例(12.9%),中度侵袭危险性10例(32.3%),高度侵袭危险性15例(48.4%),CD117阳性26例(90.3%),CD114阳性24例(77.4%),CD117和CD114均阳性21例(67.7%)。结论:GIST好发于中老年,消化道出血、腹痛和腹部肿块表现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目前手术切除是胃肠道间质瘤的首选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将成为今后治疗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诊断 病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方可 范文华 +1 位作者 王彦东 黄伟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目的:探讨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对229例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操作要点。结果:成功完成223例,中转开腹6例(其中2例中转开腹与原手术所... 目的:探讨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对229例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操作要点。结果:成功完成223例,中转开腹6例(其中2例中转开腹与原手术所致腹腔粘连有关、4例中转开腹与原手术因素无关);小肠损伤1例,经中转开腹修补治愈。结论:有下腹部手术史者行LC不受原手术所致腹腔粘连的影响;有中、上腹部手术史者行LC,只要掌握操作要点是安全可行的,但术者需要有一定的腹腔镜操作水平及经验;同时有下腹部和中、上腹部手术史者,肠管与后期手术切口粘连机率增大,第一穿刺点盲穿时,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老年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大勇 黄伟 方可 《肝胆外科杂志》 2014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治疗老年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采用EST联合LC序贯治疗66例老年胆囊结石并胆... 目的 探讨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治疗老年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采用EST联合LC序贯治疗66例老年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十二指肠镜下胆总管结石取石成功率92.4% (61/66).LC成功率93.2% (55/59).EST+ LC成功病例总住院时间8~27d,平均13.5 d.本组18例EST后出现轻型胰腺炎,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EST联合LC治疗老年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微创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法林使用不当致上消化道及腹腔内出血诊治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志刚 董民平 +2 位作者 刘丹峰 杨洋 孙娟娟 《安徽医学》 2012年第1期91-92,共2页
华法林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长效抗凝剂[1-2],出血不良反应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我们成功救治了1例因华法林使用不当致上消化道及腹腔内出血患者,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华法林 不良反应 消化道及腹腔内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
16
作者 邬义德 应月强 糜叶俊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 探讨胃癌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选用细胞角蛋白CK19、细胞角蛋白CK20及CD44v6检测43例常规病理检查未发现的胃癌周围转移淋巴结453枚。结果 43例胃癌患者中16例有淋巴结微转移(37.... 目的 探讨胃癌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选用细胞角蛋白CK19、细胞角蛋白CK20及CD44v6检测43例常规病理检查未发现的胃癌周围转移淋巴结453枚。结果 43例胃癌患者中16例有淋巴结微转移(37.2%)。微转移与浸润深度有关(P<0.05),且PT3、PT4患者微转移阳性率明显高于PT1、PT2患者。低分化程度癌微转移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程度癌(P<0.05)。微转移检测使28.1%的胃癌重新分期。结论 对常规检查淋巴结为阴性胃癌的微转移检测有助于临床准确分期、指导临床治疗及对预后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微转移 CKL9 CK20 CD44V6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上静脉与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治疗门脉高压症
17
作者 何国璋 孙永惠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55-56,共2页
肠系膜上静脉与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治疗门脉高压症何国璋,孙永惠(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241000)我院自1985年以来,在肠腔"H"桥式分流手术(MCS-H)的基础上,进行了9例肠腔端侧分流手术(MCS-ES)治疗门... 肠系膜上静脉与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治疗门脉高压症何国璋,孙永惠(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241000)我院自1985年以来,在肠腔"H"桥式分流手术(MCS-H)的基础上,进行了9例肠腔端侧分流手术(MCS-ES)治疗门脉高压症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取得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静脉与下腔静脉端侧吻合 门脉高压症 手术方法 疗效 肠腔端侧分流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例腹茧症诊治体会
18
作者 李承信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肠梗阻 纤维素 粘连松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izzi综合征26例诊治分析
19
作者 张应开 方可 罗传瑜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总结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6例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结果:术前确诊仅3例(11.5%),其中2例经ERCP确诊,1例经MRCP确诊。26例分...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总结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6例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结果:术前确诊仅3例(11.5%),其中2例经ERCP确诊,1例经MRCP确诊。26例分别施行了胆囊切除术,胆囊大部切除术,胆囊瓣瘘口修补加"T"管引流术以及胆肠Rouxen-Y吻合术。25例术后一期愈合,1例并发胆漏再次手术。结论: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极易损伤胆管,手术探查应认真仔细,治疗应根据不同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IZZI综合征 诊断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源性胆管损伤诊断和再手术治疗体会(附19例分析)
20
作者 叶元金 唐朝瑞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36-237,共2页
关键词 医源性胆管损伤 诊断 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