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晚期合并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麻醉处理1例
1
作者 傅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12-1212,共1页
患者女,30岁,70 kg,孕33周G1P0合并银屑病、上呼吸道感染,因右下腹疼痛3 d急诊入院。入院后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HR 115次/min,血常规:WBC 15.26×109/L,超声提示:右下腹异常肠管回声,考虑急性阑尾炎,既往有房早,临床诊断... 患者女,30岁,70 kg,孕33周G1P0合并银屑病、上呼吸道感染,因右下腹疼痛3 d急诊入院。入院后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HR 115次/min,血常规:WBC 15.26×109/L,超声提示:右下腹异常肠管回声,考虑急性阑尾炎,既往有房早,临床诊断为妊娠晚期并发急性阑尾炎,拟急诊行阑尾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晚期 急性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窦性心动过速 肠管回声 硬膜外麻醉 银屑病 房早 静脉麻醉 心电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4
2
作者 易红 何睿 周大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0-514,共5页
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又称腹横筋膜阻滞[1],最早由Rafi等[2]于2001年进行描述,提出该区域麻醉技术主要对前腹壁的皮肤、肌肉和壁层腹膜有镇痛效果。随着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方法经历了... 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又称腹横筋膜阻滞[1],最早由Rafi等[2]于2001年进行描述,提出该区域麻醉技术主要对前腹壁的皮肤、肌肉和壁层腹膜有镇痛效果。随着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方法经历了多次补充和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横肌 体表标志 腰三角 超声探头 区域麻醉 壁层腹膜 镇痛效果 腹横筋膜 腹内斜肌 腹直肌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吗啡关节腔和硬膜外腔注射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曹辉 蒋家启 +1 位作者 程戍春 吴雨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7-187,共1页
关键词 小剂量 吗啡 关节腔 硬膜外腔注射 膝关节镜 术后镇痛 临床资料 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状态下听性脑干反应的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桂晓钟 潘晓玲 蒋家启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45-45,共1页
全麻状态下听性脑干反应的变化桂晓钟,潘晓玲,蒋家启听性脑干反应(ABR)是客观反映听觉、听神经及脑干功能的测试方法之一。有关ABR用于临床诊断已有较多报道,但对全麻状态下ABR的变化较少,对近年因胸腹部疾病行全麻手术... 全麻状态下听性脑干反应的变化桂晓钟,潘晓玲,蒋家启听性脑干反应(ABR)是客观反映听觉、听神经及脑干功能的测试方法之一。有关ABR用于临床诊断已有较多报道,但对全麻状态下ABR的变化较少,对近年因胸腹部疾病行全麻手术的患者10例(20耳),分别在全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听性脑干反应 反应阈 波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血代配伍布比卡因与镇痛药用于术后镇痛
5
作者 何虹 汪士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91-191,共1页
术后镇痛作为麻醉科的一项重要工作,越来越被重视,近来我们应用不同配方的药液对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进行术后镇痛观察,现将资料完整的90例结果分析如下:1.一般情况:90例ASAⅠ~Ⅱ级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其中胸段和腰段阻... 术后镇痛作为麻醉科的一项重要工作,越来越被重视,近来我们应用不同配方的药液对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进行术后镇痛观察,现将资料完整的90例结果分析如下:1.一般情况:90例ASAⅠ~Ⅱ级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其中胸段和腰段阻滞各45例。男性42例,年龄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术后 镇痛 血代 布比卡因 镇痛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二尖瓣舒张期最大跨瓣压与左心房压力的相关性
6
作者 姚卫东 唐心愿 +3 位作者 曹晶晶 于悦 吴玥 丁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分析二尖瓣置换或修复术患者舒张期最大跨瓣压与左心房压力(LA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心肺转流(CPB)下二尖瓣置换或修复手术的瓣膜病患者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18~80岁,术中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于心脏复跳后CPB停机前、... 目的分析二尖瓣置换或修复术患者舒张期最大跨瓣压与左心房压力(LA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心肺转流(CPB)下二尖瓣置换或修复手术的瓣膜病患者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18~80岁,术中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于心脏复跳后CPB停机前、左心房引流管拔除前,分别采用左心房引流管测量LAP,TEE测量人工二尖瓣舒张期跨瓣压,中心静脉导管测量中心静脉压(CVP)。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人工二尖瓣舒张期最大跨瓣压与LAP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LAP为(13.9±2.6)mmHg,人工二尖瓣舒张期最大跨瓣压为(12.3±2.3)mmHg,CVP为(8.6±2.1)mmHg。人工二尖瓣舒张期最大跨瓣压与LAP高度相关(r=0.86,P<0.001),CVP与LAP中度相关(r=0.60,P<0.001)。结论人工二尖瓣舒张期最大跨瓣压与左心房压力高度相关,可反映左心房压力的变化及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房压力 峰值压力梯度 人工二尖瓣 中心静脉压 容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