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物质炭对水稻微量元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1
作者
韩晓君
乔志刚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551-1554,共4页
近年来,生物质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被广泛应用于土壤固碳减排、肥力提升及重金属污染治理。尽管生物质炭能有效降低Cd等重金属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生物有效性,然而,生物质炭的施用对水稻吸收微量元素的影响相关研究却相对较少。通过田...
近年来,生物质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被广泛应用于土壤固碳减排、肥力提升及重金属污染治理。尽管生物质炭能有效降低Cd等重金属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生物有效性,然而,生物质炭的施用对水稻吸收微量元素的影响相关研究却相对较少。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小麦秸秆生物质炭(20 t·hm^(-2)和40 t·hm^(-2))对水稻不同部位微量元素Fe、Mn、Cu、Zn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更好地了解生物质炭对水稻吸收积累微量元素的影响提供案例支撑。研究表明,水稻各部位Fe、Cu、Zn含量均为根>秸秆>籽粒,其中,水稻根中Fe含量远高于其他部位,而秸秆中Mn含量远高于根,籽粒部位最低。相较于20 t·hm^(-2)用量,40 t·hm^(-2)生物质炭处理能更好地降低水稻籽粒、秸秆和根中Fe的含量,降幅分别为56.7%、13.0%和39.4%;施用40 t·hm^(-2)生物质炭处理使水稻籽粒和秸秆中Mn含量分别降低了35.6%和43.7%。此外,仅40 t·hm^(-2)生物质炭处理显著降低了水稻根中Cu的含量,降幅为47.2%,仅20 t·hm^(-2)生物质炭处理显著降低了水稻秸秆中Zn的含量,降幅为17.6%。上述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处理对水稻体内微量元素Fe、Mn、Cu、Zn含量的影响差异较大,施用生物质炭更有利于降低水稻各部位Fe和Mn的含量,对Cu、Zn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且与生物质炭的施用量有关,应关注高用量的生物质炭对水稻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微量元素
水稻
吸收积累
原位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适宜机械化操作的桃树“X”形栽培模式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继红
汪芸芸
+5 位作者
潘海发
石佩
盛玉
周晖
李大辉
张金云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3期80-84,共5页
为解决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区桃树旺长或树体挂果量大负荷增加时,遇降雨大风天气,主枝基部易折断,以及桃栽培不适宜机械化生产的难题,本文提出一种适宜机械化操作的桃树“X”形栽培技术。“X”形树形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定植和整形。定植:...
为解决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区桃树旺长或树体挂果量大负荷增加时,遇降雨大风天气,主枝基部易折断,以及桃栽培不适宜机械化生产的难题,本文提出一种适宜机械化操作的桃树“X”形栽培技术。“X”形树形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定植和整形。定植:选用一级桃苗,每两株桃苗靠拢交叉定植在一起,两株桃苗交叉点距离地面40 cm,两株桃苗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为50°~60°;两株桃苗的延长头分别伸向两侧行间,其方向与垄的行向垂直;两株桃苗靠拢交叉定植在一起,生产中视作一株;整形:“X”形定植后,在两株桃苗芽体饱满充实处截干,两株桃苗主干的上端即为生产中的两主枝,等同于“Y”树型的两个主枝,定植后一次成形。“X”形树形是两株桃苗的主干顶端直接发出新梢单轴延伸作为主枝的,各自向上继续生长,互不影响,均衡生长,果农易操作,节省人工,定植时人为直接调控两株苗主干即主枝角度,简单精准,定植后,树形能提前半年成形,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抗压能力,且主枝不易折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
树形
“X”形
整形修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物检疫中的样品采集与检疫技术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志强
《今日畜牧兽医》
2023年第11期20-22,共3页
近年来,我国动物医学发展迅速,基因检测技术、血清检测技术逐步成熟,医学卫生人员可使用多种方法,对养殖场中的畜禽与畜产品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检测样本中的病原菌与杂质,以此及时消灭常见的畜禽传染病,如禽流感、急性霍乱等病症。为达...
近年来,我国动物医学发展迅速,基因检测技术、血清检测技术逐步成熟,医学卫生人员可使用多种方法,对养殖场中的畜禽与畜产品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检测样本中的病原菌与杂质,以此及时消灭常见的畜禽传染病,如禽流感、急性霍乱等病症。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定期前往养殖场进行检测,把握基本检测原则,针对病死动物在第一时间采集样品,避免拖延时间导致尸体腐败或病原菌扩散,根据病毒学、生物学原理,调整临床检测方法,进行分阶段隔离检疫与小规模实验室检疫,要求养殖人员停止使用带有抗生素或其他化学制剂的饲料或饮用水喂食畜禽,并按照要求进行消毒与隔离。本文主要分析了动物检疫工作的重要性与核心内容,指出了动物检疫工作中样品采集原则与常用检疫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检疫
样品采集
检疫技术
卫生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质炭对水稻微量元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1
作者
韩晓君
乔志刚
机构
芜湖市湾沚区乡村振兴促进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生态与资源保护
中心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551-1554,共4页
文摘
近年来,生物质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被广泛应用于土壤固碳减排、肥力提升及重金属污染治理。尽管生物质炭能有效降低Cd等重金属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生物有效性,然而,生物质炭的施用对水稻吸收微量元素的影响相关研究却相对较少。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小麦秸秆生物质炭(20 t·hm^(-2)和40 t·hm^(-2))对水稻不同部位微量元素Fe、Mn、Cu、Zn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更好地了解生物质炭对水稻吸收积累微量元素的影响提供案例支撑。研究表明,水稻各部位Fe、Cu、Zn含量均为根>秸秆>籽粒,其中,水稻根中Fe含量远高于其他部位,而秸秆中Mn含量远高于根,籽粒部位最低。相较于20 t·hm^(-2)用量,40 t·hm^(-2)生物质炭处理能更好地降低水稻籽粒、秸秆和根中Fe的含量,降幅分别为56.7%、13.0%和39.4%;施用40 t·hm^(-2)生物质炭处理使水稻籽粒和秸秆中Mn含量分别降低了35.6%和43.7%。此外,仅40 t·hm^(-2)生物质炭处理显著降低了水稻根中Cu的含量,降幅为47.2%,仅20 t·hm^(-2)生物质炭处理显著降低了水稻秸秆中Zn的含量,降幅为17.6%。上述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处理对水稻体内微量元素Fe、Mn、Cu、Zn含量的影响差异较大,施用生物质炭更有利于降低水稻各部位Fe和Mn的含量,对Cu、Zn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且与生物质炭的施用量有关,应关注高用量的生物质炭对水稻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
关键词
生物质炭
微量元素
水稻
吸收积累
原位钝化
Keywords
biochar
heavy metal
rice
uptake and accumulation
in-situ passivation
分类号
S156.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适宜机械化操作的桃树“X”形栽培模式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继红
汪芸芸
潘海发
石佩
盛玉
周晖
李大辉
张金云
机构
芜湖市湾沚区乡村振兴促进中心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3期80-84,共5页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CARS-30-Z-18)]
安徽省果树产业技术体系(皖农科函[2021]711号)
淮北市科技重大专项“淮北黄桃系列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HK2021017)。
文摘
为解决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区桃树旺长或树体挂果量大负荷增加时,遇降雨大风天气,主枝基部易折断,以及桃栽培不适宜机械化生产的难题,本文提出一种适宜机械化操作的桃树“X”形栽培技术。“X”形树形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定植和整形。定植:选用一级桃苗,每两株桃苗靠拢交叉定植在一起,两株桃苗交叉点距离地面40 cm,两株桃苗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为50°~60°;两株桃苗的延长头分别伸向两侧行间,其方向与垄的行向垂直;两株桃苗靠拢交叉定植在一起,生产中视作一株;整形:“X”形定植后,在两株桃苗芽体饱满充实处截干,两株桃苗主干的上端即为生产中的两主枝,等同于“Y”树型的两个主枝,定植后一次成形。“X”形树形是两株桃苗的主干顶端直接发出新梢单轴延伸作为主枝的,各自向上继续生长,互不影响,均衡生长,果农易操作,节省人工,定植时人为直接调控两株苗主干即主枝角度,简单精准,定植后,树形能提前半年成形,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抗压能力,且主枝不易折断。
关键词
桃
树形
“X”形
整形修剪
Keywords
peach
tree type
“X”shape
plastic trimming
分类号
S662.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物检疫中的样品采集与检疫技术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志强
机构
芜湖市湾沚区乡村振兴促进中心
出处
《今日畜牧兽医》
2023年第11期20-22,共3页
文摘
近年来,我国动物医学发展迅速,基因检测技术、血清检测技术逐步成熟,医学卫生人员可使用多种方法,对养殖场中的畜禽与畜产品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检测样本中的病原菌与杂质,以此及时消灭常见的畜禽传染病,如禽流感、急性霍乱等病症。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定期前往养殖场进行检测,把握基本检测原则,针对病死动物在第一时间采集样品,避免拖延时间导致尸体腐败或病原菌扩散,根据病毒学、生物学原理,调整临床检测方法,进行分阶段隔离检疫与小规模实验室检疫,要求养殖人员停止使用带有抗生素或其他化学制剂的饲料或饮用水喂食畜禽,并按照要求进行消毒与隔离。本文主要分析了动物检疫工作的重要性与核心内容,指出了动物检疫工作中样品采集原则与常用检疫技术。
关键词
动物检疫
样品采集
检疫技术
卫生隔离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物质炭对水稻微量元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韩晓君
乔志刚
《浙江农业科学》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种适宜机械化操作的桃树“X”形栽培模式
王继红
汪芸芸
潘海发
石佩
盛玉
周晖
李大辉
张金云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动物检疫中的样品采集与检疫技术
刘志强
《今日畜牧兽医》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