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芜湖市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华 刘传涛 葛明主 《江西水产科技》 2024年第3期61-64,共4页
通过对芜湖市稻虾产业发展的过往、现状、分布以及芜湖市稻虾品牌、产业链建设、苗种生产等情况的介绍,总结分析了小龙虾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芜湖市稻虾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稻虾 综合种养 克氏原螯虾 生态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芜湖市社会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
作者 夏咸水 王华 +1 位作者 葛明主 秦伟 《黑龙江水产》 2023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由地方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水生生物养护单位主导对江、河、湖泊等渔业水域进行人工放流,是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是保障水域环境和渔业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文章介绍了芜湖市社会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可供... 由地方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水生生物养护单位主导对江、河、湖泊等渔业水域进行人工放流,是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是保障水域环境和渔业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文章介绍了芜湖市社会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可供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湖市 水生生物 增殖放流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福寿螺入侵现状、扩散趋势及防治对策研究
3
作者 陶刚 王华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2期166-168,共3页
福寿螺作为入侵物种,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后,迅速在我国南方地区扩散,对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安徽省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也是福寿螺入侵的省份之一。该调查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 福寿螺作为入侵物种,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后,迅速在我国南方地区扩散,对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安徽省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也是福寿螺入侵的省份之一。该调查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3种方法,旨在了解福寿螺在安徽省的入侵现状。结果表明,除淮北市和宿州市之外,安徽省有14个地级市发现福寿螺;在104个县级市、县和市辖区中,有64个区域发现福寿螺。福寿螺可能是引进外地水生植物时带入。福寿螺的防治对策有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其中人工清除应用最为广泛。各地应建立健全福寿螺的监测预警体系,引进外地水生植物时,加强对福寿螺的防治,积极探索新的防治手段,加大宣传力度,构建一个全民参与、共同防治的工作机制,以有效遏制福寿螺的扩散和降低其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入侵现状 扩散趋势 防治对策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虾共作种养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玲 刘鑫 +1 位作者 葛小平 汪文健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0期35-36,共2页
该文阐述了稻虾共作种养条件,提出了稻虾共作种养技术,并且分析了稻虾共作模式的效益,以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稻虾共作收益。
关键词 稻虾共作 小龙虾 水稻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治理方式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华 苏鹏 徐永超 《科学养鱼》 2021年第7期17-19,共3页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平均密度6千克/米^(3),最高可达15千克/米^(3),平均日换水量60%,最大换水量可达100%。在养殖过程中发现,投喂饲料的10%~20%在投喂过程中直接溶失水中,摄入饲料中只有20%~25%的氮和25%~40%的磷用于生长,其他部分以...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平均密度6千克/米^(3),最高可达15千克/米^(3),平均日换水量60%,最大换水量可达100%。在养殖过程中发现,投喂饲料的10%~20%在投喂过程中直接溶失水中,摄入饲料中只有20%~25%的氮和25%~40%的磷用于生长,其他部分以代谢物形式排入水环境中。通过建立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为7 575米^(2)的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车间、200亩精养池塘提供水质净化及余温提取,可年产优质水产品520吨,产值达3 20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养殖 南美白对虾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精养池塘 治理系统 换水量 水质净化 治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虾-鳜种养模式试验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菲菲 王华 +2 位作者 秦伟 葛明主 苏鹏 《科学养鱼》 2022年第2期31-32,共2页
近年来,安徽无为市稳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试验、示范,现稻渔种养面积发展到17.26万亩,稻渔种养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收,一举多得",进一步提高了效益,有力地推动了无为水产绿色高效发展。本试验... 近年来,安徽无为市稳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试验、示范,现稻渔种养面积发展到17.26万亩,稻渔种养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收,一举多得",进一步提高了效益,有力地推动了无为水产绿色高效发展。本试验在无为市陈斐家庭农场稻渔综合种养基地,选择了2块田,共50亩,开展水稻—小龙虾—鳜鱼种养试验,水稻为"桃优香占"、小龙虾为克氏原螯虾、鳜鱼为翘嘴鳜,尝试利用多余的小龙虾苗作为鳜鱼适口饵料,提高稻田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稳步推进 小龙虾 种养模式 克氏原螯虾 适口饵料 翘嘴鳜 安徽无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绢丝丽蚌、背瘤丽蚌、刻裂丽蚌以及中国淡水蛏人工繁殖研究
7
作者 秦伟 王华 +3 位作者 邓超阳 葛明主 苏鹏 王伟 《科学养鱼》 2021年第11期10-12,共3页
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已实现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蚶形无齿蚌、河蚬、圆顶珠蚌、鱼尾楔蚌、圆头楔蚌、橄榄蛏蚌、洞穴丽蚌共10种淡水贝类的量产,年产量达6000多万只,产值500多万元,这些研究为绢丝丽蚌、背瘤丽蚌、刻裂... 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已实现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蚶形无齿蚌、河蚬、圆顶珠蚌、鱼尾楔蚌、圆头楔蚌、橄榄蛏蚌、洞穴丽蚌共10种淡水贝类的量产,年产量达6000多万只,产值500多万元,这些研究为绢丝丽蚌、背瘤丽蚌、刻裂丽蚌以及中国淡水蛏人工繁育保护及产业开发提供了资金、理论支持,同时培养出大量淡水贝类繁育领域的技术骨干。绢丝丽蚌(Lamprotula fibrosa)、背瘤丽蚌(Lam-protula leai)、刻裂丽蚌(Lamprotula scrip-ta)、中国淡水蛏(Novaculina chinensis)作为新增的国家二级水生保护动物,鉴于其在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严重受损的种群现状,快速恢复其自然种群数量,实现对其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育珠市场、食用市场、水生态修复市场),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环保效应。预计通过人工繁育实现4种蚌类的量产,每年幼蚌产量400多万只,经济效益将在400万元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瘤丽蚌 淡水贝类 人工繁育 三角帆蚌 褶纹冠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为市雒河家庭农场标准化养殖池塘尾水治理模式及效果分析
8
作者 夏咸水 王华 汪林海 《黑龙江水产》 2023年第3期217-219,共3页
在2020年7月无为市全面实现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渔民退捕转产转业后,池塘养殖作为无为市最为重要的水产养殖模式之一,是满足广大市民对优质水产品需求的重要途径。文章对安徽省无为市池塘养殖尾水的特点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制定了池塘养殖尾... 在2020年7月无为市全面实现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渔民退捕转产转业后,池塘养殖作为无为市最为重要的水产养殖模式之一,是满足广大市民对优质水产品需求的重要途径。文章对安徽省无为市池塘养殖尾水的特点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制定了池塘养殖尾水治理工艺技术,提出了标准化池塘养殖尾水治理技术,并对池塘养殖尾水治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可供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制定政策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 池塘 养殖 尾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鳝生态健康高效养殖技术
9
作者 王华 苏鹏 +5 位作者 葛明主 邓朝阳 谢满华 秦伟 冯仁贵 朱永峰 《江西水产科技》 2023年第4期29-31,54,共4页
总结了黄鳝生态健康高效养殖技术,包括了养殖场选址、池塘清整、网箱安装、鳝苗选择、运输与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措施,该养殖模式养殖过程中利用黄鳝配合饲料残渣及水中浮游动植物套养鲢鳙鲤鲫,不再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不... 总结了黄鳝生态健康高效养殖技术,包括了养殖场选址、池塘清整、网箱安装、鳝苗选择、运输与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措施,该养殖模式养殖过程中利用黄鳝配合饲料残渣及水中浮游动植物套养鲢鳙鲤鲫,不再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不仅仅改善了养殖水域环境,同时提高了养殖的综合效益,具有明显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网箱养殖 生态养殖 高效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