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芜湖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特色研究
1
作者 杨红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6期110-112,共3页
指出芜湖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充分利用城市"半城山、半城水"的独特自然风貌,通过对各类绿地统筹安排、均衡布局,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绿地空间系统。中心城区绿地面积日益累积、绿地空间分布格局日趋均衡和道路交通体系的日益... 指出芜湖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充分利用城市"半城山、半城水"的独特自然风貌,通过对各类绿地统筹安排、均衡布局,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绿地空间系统。中心城区绿地面积日益累积、绿地空间分布格局日趋均衡和道路交通体系的日益完善,使得芜湖市中心城区绿地可达性显著提高,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理念得以充分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系统规划 特色 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视角下城市公共绿地景观设计——以芜湖商务中心中央公园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杨红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3期175-179,共5页
结合芜湖市商务文化中心中央公园的实际项目,对城市新区绿色开放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进行探讨,从生理、心理以及精神3个层面全面展现该公园人性化设计的独特之处,以期为其他城市绿地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人性化景观设计 城市公共绿地 生态新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界面倾角岩石-混凝土组合体蠕变特性研究
3
作者 姚韦靖 刘宇 +2 位作者 庞建勇 韩金秀 肖宇辰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9,共13页
为探究岩石-混凝土界面对地下建筑支护结构失效的影响,通过7种不同界面倾角的岩石-混凝土组合体试件的单轴和分级加载蠕变试验,研究了其蠕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界面倾角的增大,组合体抗压强度呈“W”形变化,倾角在0°,45°,9... 为探究岩石-混凝土界面对地下建筑支护结构失效的影响,通过7种不同界面倾角的岩石-混凝土组合体试件的单轴和分级加载蠕变试验,研究了其蠕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界面倾角的增大,组合体抗压强度呈“W”形变化,倾角在0°,45°,90°时出现极大值,而倾角在30°,60°~75°时出现极小值;并将其破坏模式分为轴向破坏、组合破坏、界面破坏等3种典型破坏模式。组合体蠕变破坏强度低于单轴抗压强度,表明长期加载对组合体会造成损伤;瞬时应变随界面倾角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与倾角0°的相比,倾角45°,60°,75°,90°的瞬时应变分别减少了22.68%,47.72%,52.01%,4.56%;蠕变比随应力水平的提高呈下降-稳定-上升3个阶段特征;随界面倾角的增大,蠕变破坏临界应力逐渐减小,蠕变稳定阶段逐渐缩短,组合体稳定性逐渐降低。基于试验结果对Burgers蠕变模型参数进行辨识,所得理论曲线与瞬时变形和衰减蠕变阶段试验数据吻合较好。研究成果可为深入认识混凝土支护与围岩结构界面倾角引起的蠕变破坏机制及地下建筑结构支护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混凝土组合体 界面倾角 应力水平 蠕变 BURGER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维护花境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杨红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2期108-110,114,共4页
营造观赏期长、抗耐性强、养护管理成本低、可持续观赏的低维护花境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着重介绍了花境的发展和现状,并结合广德县花境设计实例,总结探讨了在低维护花境营造实践过程中一些设计思路与植物选择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8)22-0108-0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化理论与上限分析的膨胀土滑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晓华 王东清 +1 位作者 袁帅 张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82,共11页
在膨胀土和滑坡共同作用下,隧道洞口段施工更容易引发地表开裂甚至滑坡等工程灾害,在隧道内采用微型桩群防治滑坡比抗滑桩具有优势。本文基于均匀化理论与上限分析对某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段膨胀土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并评价微型桩群和... 在膨胀土和滑坡共同作用下,隧道洞口段施工更容易引发地表开裂甚至滑坡等工程灾害,在隧道内采用微型桩群防治滑坡比抗滑桩具有优势。本文基于均匀化理论与上限分析对某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段膨胀土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并评价微型桩群和削方卸载不同组合方式的处置效果,计算时将微型桩群及桩周土通过均匀化理论等效为符合摩尔库仑强度准则的等效加固体来,以此提高计算效率,最后通过对现场削方+微型桩群加固处置后的滑坡变形监测来验证计算的合理性,得出如下结论:相较于土的强度参数,等效加固体内摩擦角保持不变,黏聚力从26kPa提高到85.36kPa。处置前后的滑坡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做处理时,滑坡滑动面从滑坡上方岩土交界面延续到隧道洞口前;仅采用微型桩群加固时,滑坡安全系数在1.17左右,滑动面从岩土交界面延续到隧道洞口后;同时采用微型桩群加固和削方卸载时,滑坡安全系数提高到1.26~1.28,滑动面上缘由土石交界面前移。现场变形监测表明地表变形与深层土体变形均不超过3mm,该措施能保障滑坡的稳定性,同时也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滑坡 均匀化理论 极限分析 强度折减法 现场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聚丙烯纤维-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基本性能正交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姚韦靖 韩金秀 +1 位作者 方冉 庞建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6-163,共8页
应用正交试验法开展了16组秸秆/聚丙烯纤维-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和3组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基本性能试验。完成了秸秆粉末体积率VS、玻化微珠代砂率VG和聚丙烯纤维体积率VP这3种因素对秸秆/聚丙烯纤维-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劈裂... 应用正交试验法开展了16组秸秆/聚丙烯纤维-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和3组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基本性能试验。完成了秸秆粉末体积率VS、玻化微珠代砂率VG和聚丙烯纤维体积率VP这3种因素对秸秆/聚丙烯纤维-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劈裂抗拉强度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玻化微珠掺入可有效提高混凝土隔热保温性、工作性,但会造成强度损失。玻化微珠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减小最为显著,最大损失幅度为24.64%,秸秆粉末和聚丙烯纤维对抗压强度影响可忽略;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拉强度提高极为显著,最大提升幅度为16.72%,同时显著提高拉压比。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秸秆/聚丙烯纤维-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抗压和抗拉强度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混凝土 秸秆 聚丙烯纤维 玻化微珠 力学性能 正交试验 强度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演化算法在Van Genuchten方程参数优化估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许小健 涂芬芬 +1 位作者 黄小平 钱德玲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63-1866,共4页
描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Van Genuchten方程是一非线性方程,采用传统的方法对方程参数进行估计往往因为计算复杂而使估计结果带有较大的误差。差异演化算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新智能进化算法,因此,文章用该算法对Van Genuchten方程的参... 描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Van Genuchten方程是一非线性方程,采用传统的方法对方程参数进行估计往往因为计算复杂而使估计结果带有较大的误差。差异演化算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新智能进化算法,因此,文章用该算法对Van Genuchten方程的参数进行优化估计;结果表明,差异演化算法在Van Genuchten方程参数估计应用中,表现出求解速度快、计算精度和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等优点,可作为计算Van Genu-chten方程参数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VAN Genuchten方程 参数优化 差异演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优化方法推算室内固结系数 被引量:1
8
作者 音俊峰 许小健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3期3276-3278,3291,共4页
利用最小二乘原理把固结系数确定问题转化为非线性优化问题,再用单纯形法对固结试验数据进行拟合计算,直接求出固结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单纯形法可消除常规作图法中人为因素影响,有效地减少误差;且方法收敛速度较快,计算精度较高,通用... 利用最小二乘原理把固结系数确定问题转化为非线性优化问题,再用单纯形法对固结试验数据进行拟合计算,直接求出固结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单纯形法可消除常规作图法中人为因素影响,有效地减少误差;且方法收敛速度较快,计算精度较高,通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结系数 单纯形法 最小二乘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降预测广义Usher模型参数确定的优化算法 被引量:4
9
作者 许小健 干洪 张金轮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76,84,共5页
为提高软土路基沉降预测精度,将用于资源预测的广义Usher模型引入软土路基沉降预测中;基于最小二乘原理,利用差分进化算法优化求解模型结构参数。分析表明,广义Usher模型包含了目前用于沉降预测的指数曲线模型、Logistic模型、Gompertz... 为提高软土路基沉降预测精度,将用于资源预测的广义Usher模型引入软土路基沉降预测中;基于最小二乘原理,利用差分进化算法优化求解模型结构参数。分析表明,广义Usher模型包含了目前用于沉降预测的指数曲线模型、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Bertalanffy模型、Weibull模型、Usher模型共6种沉降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更强大的可塑性和适应性。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经差分进化算法优化的广义Usher模型用于沉降预测效果良好,比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Bertalanffy模型、Usher模型这几种沉降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软土路基 沉降预测 广义Usher模型 参数优化 差分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斯京根模型参数估计的差分进化算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许小健 钟翔熹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08年第3期85-91,共7页
针对洪水演算的马斯京根模型参数估计问题,首先将其归结为非线性参数优化问题,然后利用自适应加速差分进化算法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自适应加速差分进化算法具有求解速度快、计算精度高、算法控制参数设置简便、通用性强等优点,与现... 针对洪水演算的马斯京根模型参数估计问题,首先将其归结为非线性参数优化问题,然后利用自适应加速差分进化算法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自适应加速差分进化算法具有求解速度快、计算精度高、算法控制参数设置简便、通用性强等优点,与现有马斯京根模型参数估计方法相比,该算法显示出更好的优化性能,从而为准确估计马斯京根模型参数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该算法也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各种复杂非线性模型的优化问题,特别是在洪水预报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演算 马斯京根模型 参数估计 差分进化算法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力参数空间变异性的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袁帅 冯德旺 +2 位作者 张森豪 邢运鹏 柯尊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153-3162,共10页
城市地铁常采用盾构法施工,开挖面稳定对于隧道施工安全极为重要。水下或富水地层中修建隧道时,渗透力是影响开挖面极限支护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天然岩土体水力参数不确定性对开挖面附近渗透力具有较大影响。基于经典极限分析和随机场理论... 城市地铁常采用盾构法施工,开挖面稳定对于隧道施工安全极为重要。水下或富水地层中修建隧道时,渗透力是影响开挖面极限支护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天然岩土体水力参数不确定性对开挖面附近渗透力具有较大影响。基于经典极限分析和随机场理论,引入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结合有限元空间离散和二次锥规划,建立了考虑孔隙水压力影响的随机数值极限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对富水地层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系数非均匀性导致开挖面孔压梯度增大,渗透系数变异系数及竖向水平向渗透系数比的增加明显提高了维持开挖面稳定所需的支护力,互相关系数及自相关距离影响相对较小。研究结果对富水地层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评估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开挖面稳定性 空间变异性 渗透力 极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微进化算法反演岩石蠕变模型非定常参数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汝发 许小健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54,共5页
岩石蠕变模型的参数较多,为得到参数的全局最优解,应用微进化算法(M icroevolution A lgorithm,MA)对岩石蠕变模型非定常参数进行了反演分析。算法以实测蠕变值与理论计算值之间的最小二乘误差为优化准则函数,直接反演计算蠕变模型参数... 岩石蠕变模型的参数较多,为得到参数的全局最优解,应用微进化算法(M icroevolution A lgorithm,MA)对岩石蠕变模型非定常参数进行了反演分析。算法以实测蠕变值与理论计算值之间的最小二乘误差为优化准则函数,直接反演计算蠕变模型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微进化算法可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试验数据,避免传统优化算法初始参数选取的困难,且算法简单有效,计算精度高于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该方法也可推广应用于其它蠕变模型的参数反演,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蠕变模型 非定常参数反演 微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劲水泥土搅拌桩承载力性状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红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6-419,共4页
文章基于加劲水泥土搅拌桩现场试桩静载试验,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加劲水泥土搅拌桩模型和灌注桩模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参数设定和接触模拟,试验和模拟的Q-s曲线吻合较好;加劲水泥土搅拌桩的承载... 文章基于加劲水泥土搅拌桩现场试桩静载试验,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加劲水泥土搅拌桩模型和灌注桩模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参数设定和接触模拟,试验和模拟的Q-s曲线吻合较好;加劲水泥土搅拌桩的承载力大于相同尺寸的灌注桩。分析结果为进一步揭示加劲水泥土搅拌桩的荷载传递机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搅拌桩 芯桩 静载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双曲线法在支盘桩极限承载力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卫兵 王鉴 许小健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6期1563-1565,1575,共4页
为探讨调整双曲线法用于支盘桩试桩极限承载力预估的适应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的两根试桩实测Q-S曲线拟合计算中。结果表明,调整双曲线法具有比双曲线法、二次趋势法等曲线拟合预估法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及更高的预测精度,其... 为探讨调整双曲线法用于支盘桩试桩极限承载力预估的适应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的两根试桩实测Q-S曲线拟合计算中。结果表明,调整双曲线法具有比双曲线法、二次趋势法等曲线拟合预估法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及更高的预测精度,其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较为吻合且偏于安全。该预估法可供工程选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扩支盘桩 极限承载力 调整双曲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盘桩极限承载力预测方法的比较
15
作者 龚恩德 邓祖保 许小健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33期8176-8180,共5页
为探讨曲线拟合法用于挤扩支盘桩单桩极限承载力预估的适应性,将双曲线法、调整双曲线法、二次趋势预测法、指数曲线法及灰色GM(1,1)预测法5种预估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的试桩Q-s数据拟合计算中。结果表明,双曲线法计算结果有时偏差较大;... 为探讨曲线拟合法用于挤扩支盘桩单桩极限承载力预估的适应性,将双曲线法、调整双曲线法、二次趋势预测法、指数曲线法及灰色GM(1,1)预测法5种预估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的试桩Q-s数据拟合计算中。结果表明,双曲线法计算结果有时偏差较大;指数曲线法、灰色GM(1,1)预测法及调整双曲线法的计算结果较为一致,与实测数据较为吻合且偏于安全,这三种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扩支盘桩 单桩极限承载力 曲线拟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