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花苜蓿对淹水深度与水温的生理生化响应
1
作者 邓超艳 谢锦 +3 位作者 王士超 曲清华 李瑶 韩立朴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74-1583,共10页
夏季高温涝害是影响华北地区苜蓿生长的重要胁迫因素。本文通过模拟淹水深度和水温胁迫研究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对夏季高温涝害生理生化响应特征及品质变化过程,以期为苜蓿抗高温涝害栽培提供数据支撑,并为涝害下苜蓿抢收以... 夏季高温涝害是影响华北地区苜蓿生长的重要胁迫因素。本文通过模拟淹水深度和水温胁迫研究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对夏季高温涝害生理生化响应特征及品质变化过程,以期为苜蓿抗高温涝害栽培提供数据支撑,并为涝害下苜蓿抢收以减少经济损失提供理论指导。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淹水水深设3个水平(W1:与土壤齐平0 cm;W2:高于土壤10 cm;W3:高于土壤20 cm),淹水水温设4个水平(25℃、30℃、35℃、40℃),共12个处理组,以空气温度(25±2)℃+田间持水量70%为对照组(CK),分别在第2、第4和第6天取样,测定紫花苜蓿的营养品质、代谢产物、根系活力、抗氧化酶活性和无氧呼吸酶活性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淹水水温、淹水水位和淹水时间对紫花苜蓿的生理生化指标均具有显著影响。2)淹水水温对苜蓿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显著大于淹水水位,尤其是高温(40℃)下,苜蓿的生理功能几乎完全丧失;淹水水温是夏季涝害下导致苜蓿迅速死亡的关键环境因素。3)随着淹水深度、淹水水温和淹水时间的增加,苜蓿的存活时间变短,粗蛋白(CP)、粗脂肪(EE)、相对饲喂价值(RFV)、根部可溶性糖含量(SSR)和根系活力(RSV)显著下降,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叶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根部乙醇脱氢酶(ADH)和根部丙酮酸脱羧酶(PDC)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4)与CK相比,在较轻度胁迫条件下(如水温25℃、水位W1、淹水时间为2 d),苜蓿的CP、EE、SSR、RSV显著升高,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其中,CP、SSR和RSV在水温25℃、水位W1处理第2天升至最高,NDF和ADF分别于水温25℃、水位W1处理第4天和第2天降至最低,RFV在水温25℃、水位W2处理第2天升至最高。结果表明水淹和高温胁迫下存在短暂的品质优化窗口,是灾害抢收的关键时间节点。本研究揭示了淹水深度-水温-时间复合胁迫下苜蓿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及品质变化,为高温涝害区苜蓿抗逆品种选育、灾时抢收决策及精准栽培管理提供了理论框架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涝害 淹水深度 水温 品质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素浸种对紫花苜蓿幼苗盐胁迫的缓解作用及机制
2
作者 曲清华 王士超 +3 位作者 谢锦 邓超艳 李瑶 韩立朴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60-1370,共11页
随着我国盐碱地资源开发利用不断推进,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在盐渍化土壤上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提高紫花苜蓿幼苗期的耐盐性,对其在盐渍化土壤上的建植至关重要。因此,本试验设置了3个盐胁迫浓度(0.3%、0.6%和0.9%)和3个赤霉素(GA... 随着我国盐碱地资源开发利用不断推进,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在盐渍化土壤上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提高紫花苜蓿幼苗期的耐盐性,对其在盐渍化土壤上的建植至关重要。因此,本试验设置了3个盐胁迫浓度(0.3%、0.6%和0.9%)和3个赤霉素(GA_(3))浓度(50、100和150mg·L^(-1))浸种,研究在不同程度盐胁迫下,不同浓度外源GA_(3)浸种对紫花苜蓿盐胁迫的缓解作用及机理,并探明GA_(3)最佳浸种浓度与盐胁迫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GA_(3)浸种通过提高盐胁迫下苜蓿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和生长素、水杨酸含量以及降低丙二醛、脱落酸、氯离子和钠离子含量等途径来缓解盐胁迫;GA_(3)的最佳施用浓度与盐胁迫程度之间成反比关系,在0.3%低盐胁迫下100~150 mg·L^(-1)的GA_(3)浸种效果较好,在0.6%盐胁迫下100 mg·L^(-1)的GA_(3)浸种效果较好,在0.9%的高盐胁迫下50 mg·L^(-1)的GA_(3)浸种效果较好。本研究证明了外源GA_(3)浸种可以缓解盐胁迫对苜蓿幼苗的毒害,促进其生长,且在低、中度盐胁迫下施加效果优于重度盐胁迫,这为提高盐渍化地区紫花苜蓿的种植效益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盐胁迫 赤霉素 浸种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