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潮河段污染底泥疏浚扰动对水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朱红伟 尚晓 赵天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08-111,116,共5页
通过实验室水槽实验,研究了感潮河段疏浚时机械作用对污染底泥释放污染物的影响,并与底泥污染物静态释放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底泥表面被破坏并产生再悬浮时,底泥中的耗氧性污染物释放到水体中,产生的化学需氧量比静态扩... 通过实验室水槽实验,研究了感潮河段疏浚时机械作用对污染底泥释放污染物的影响,并与底泥污染物静态释放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底泥表面被破坏并产生再悬浮时,底泥中的耗氧性污染物释放到水体中,产生的化学需氧量比静态扩散时大得多。根据实验结果,分别针对静态水流和动态水流条件,利用菲克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推导了反映底泥污染物释放的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潮河流 底泥污染物 静态释放 再悬浮 化学需氧量 苏州河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泡沫改性水泥基浆液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功勋 谢康 +1 位作者 张箭 梁鑫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5-1002,共8页
为探究CO_(2)泡沫对水泥基浆液性能的改进作用,利用CO_(2)泡沫水泥浆替换相同水灰比的原始水泥浆,对影响浆液性能的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对浆液的水胶比、粉灰比、胶砂比和膨水比进行极差分析,综合确定影响改性浆液性能的主要因素,并确定... 为探究CO_(2)泡沫对水泥基浆液性能的改进作用,利用CO_(2)泡沫水泥浆替换相同水灰比的原始水泥浆,对影响浆液性能的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对浆液的水胶比、粉灰比、胶砂比和膨水比进行极差分析,综合确定影响改性浆液性能的主要因素,并确定浆液最佳配比。此外,将改性浆液与南京地铁7号线盾构施工中所使用的同步注浆浆液各项性能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SEM和XRD微观机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当浆泡比为1∶4.5,水灰比为1∶2.4,发泡气压为0.02 MPa,转速为70 r/s时,浆液抗压强度较高,且密度、析水率、相对密度等性能满足实际现场要求。2)相比非加气浆液,CO_(2)的碳化作用使得泡沫水泥浆在较短养护时间内达到了较高的强度。极差分析结果表明:1)浆液最佳配比为水胶比0.8,粉灰比2.0,胶砂比0.5,膨水比0.16。2)浆液凝结时间随水胶比和膨水比的增大而增加;膨水比对浆液稠度、初始流动度和析水率的影响显著。与南京地铁7号线盾构施工中所使用的同步注浆浆液相比,改性浆液具有较低的流动性和较小的密度,稠度、初始流动度性能得以改善,凝结时间缩短,强度有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CO_(2)泡沫 碳化作用 浆液性能 影响因素 正交试验 极差分析 微观机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泡沫同步注浆液特性研究及成本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康 刘功勋 +1 位作者 张箭 洪国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6期16161-16167,共7页
为探究CO_(2)泡沫同步注浆液的性能及现场制备成本,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方法对CO_(2)泡沫同步注浆液的最佳配比进行研究,对CO_(2)在对同步注浆液的改性过程中的性能变化进行回归分析,并依托南京五塘广场隧道施工的现场浆液性能要求,... 为探究CO_(2)泡沫同步注浆液的性能及现场制备成本,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方法对CO_(2)泡沫同步注浆液的最佳配比进行研究,对CO_(2)在对同步注浆液的改性过程中的性能变化进行回归分析,并依托南京五塘广场隧道施工的现场浆液性能要求,利用多目标规划方法进行成本分析。CO_(2)泡沫同步注浆液初步配比试验和优化配比试验相互验证得出浆液材料组成的最佳配合比。回归拟合结果表明:常规二次型回归模型更适合模拟CO_(2)泡沫改性的同步注浆液的性能;通过MATLAB工具箱中的FMINCON函数进行多目标规划计算得出与现场浆液相同性能下CO_(2)泡沫同步注浆材料成本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二氧化碳泡沫 同步注浆液特性 正交试验 极差分析 回归分析 成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