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航天先进结构材料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国庆 滕超逸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先进材料技术是航空航天高新装备的发展先导,是支撑现代工业的关键基础技术,渗透到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已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技术高地和国防重点。本文梳理分析航空航天先进结构材料近年来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先进材料技术是航空航天高新装备的发展先导,是支撑现代工业的关键基础技术,渗透到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已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技术高地和国防重点。本文梳理分析航空航天先进结构材料近年来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在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高温与特种金属结构材料、轻质高强金属及其复合材料、先进结构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四方面进行重点阐释,明确我国航空航天结构材料的研发与生产仍面临着跟踪研仿多、自主创新少、技术封锁严重、技术瓶颈亟待突破等困境。同时,本文对航空航天结构材料未来研究和发展提出展望,点明建立“产-学-研-用”完整技术体系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材料 复合材料 高分子材料 高温合金 轻质高强金属 结构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压痕法测量航空发动机关键材料残余应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罗军 李楠 +1 位作者 王曦 刘昌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6-228,共13页
随着航空发动机的需求日益增加,人们对合金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制造和加工过程中引入的残余拉应力会严重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从而缩短发动机的服役寿命。因此,残余应力的测量对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系统归... 随着航空发动机的需求日益增加,人们对合金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制造和加工过程中引入的残余拉应力会严重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从而缩短发动机的服役寿命。因此,残余应力的测量对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系统归纳了纳米压痕技术的测量原理,包括接触深度、接触刚度、接触面积、硬度以及弹性模量的计算,介绍了纳米压痕测量残余应力计算模型(如Suresh、Lee、Xu、Wang、Kim以及Peng等模型)的分析过程,对比了计算模型之间的优缺点,详细综述了纳米压痕理论在航空发动机关键材料(如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残余应力测量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残余应力计算模型存在的不足,同时展望了纳米压痕法测量残余应力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压痕 计算模型 残余应力 航空发动机 关键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Al_(2)O_(3)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蠕变性能及损伤机理
3
作者 王亮 聂飞晴 +3 位作者 肖鹏 曲士昱 何玉怀 许巍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Al_(2)O_(3)/Al_(2)O_(3)陶瓷基复合材料因其出色的耐高温、抗氧化等特性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材料能够在极端高温环境中保持稳定的性能,对于确保发动机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文对Al_(2)O_(3)/Al_(2)O_(3)复合材料... Al_(2)O_(3)/Al_(2)O_(3)陶瓷基复合材料因其出色的耐高温、抗氧化等特性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材料能够在极端高温环境中保持稳定的性能,对于确保发动机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文对Al_(2)O_(3)/Al_(2)O_(3)复合材料在1000℃~1200℃下的拉伸蠕变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纳米压痕等实验方法对试样在不同温度、应力下的断口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Al_(2)O_(3)纤维晶粒逐渐长大,强度明显下降,从而导致了复合材料的蠕变抗力显著下降。当蠕变温度为1200℃时,复合材料的蠕变速率较1100℃高了两个数量级,断裂时间大幅缩短,观察试样断口发现,在1100℃的蠕变实验中,纤维拔出长度较长,并未出现明显的基体裂纹。这表明基体与纤维界面结合较好,基体开裂受到抑制,基体和纤维共同分担载荷;而在1200℃,纤维拔出长度较短,强度下降速度更快,蠕变寿命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Al_(2)O_(3)陶瓷基复合材料 蠕变性能 蠕变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盘件径轴向裂纹底波监控超声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平华 梁菁 +1 位作者 王铮 高祥熙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92,共5页
针对某航空发动机盘件中的径轴向裂纹,采用不同焦距的5MHz、10MHz聚焦探头和平探头,分别在0°,1°,2°,3°的声束入射角度下进行检测试验,通过对入射角度以及探头类型、频率、焦距等参数的优化,建立了径轴向裂纹的底波... 针对某航空发动机盘件中的径轴向裂纹,采用不同焦距的5MHz、10MHz聚焦探头和平探头,分别在0°,1°,2°,3°的声束入射角度下进行检测试验,通过对入射角度以及探头类型、频率、焦距等参数的优化,建立了径轴向裂纹的底波监控超声检测方法。研究发现:与垂直入射相比,小角度纵波斜入射底波监控超声检测方法可提高超声波对裂纹的敏感程度;使用焦距为89mm的10MHz聚焦探头,并使声束以2°入射角斜入射可得到最佳检测效果,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 径轴向裂纹 底波监控 小角度斜入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源对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多尺度分析及实验验证
5
作者 锁永永 王翔 +3 位作者 王波 王全兆 倪丁瑞 贾普荣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7-164,共8页
20%(体积分数)SiC_(p)/2009Al复合材料的准静态拉伸实验结果表明,其失效应变等力学参数具有明显的分散性。采用多尺度有限元的方法研究了两类随机源对20%SiC_(p)/2009Al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一系列含随机源的细观多颗粒代表体积... 20%(体积分数)SiC_(p)/2009Al复合材料的准静态拉伸实验结果表明,其失效应变等力学参数具有明显的分散性。采用多尺度有限元的方法研究了两类随机源对20%SiC_(p)/2009Al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一系列含随机源的细观多颗粒代表体积单元模型进行准静态拉伸模拟,得到了材料失效应变和断裂能各自的随机分布特征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特征,然后结合宏观试样模型,实现了实际材料内不同区域材料性能随机性的表征。研究表明,宏观有限元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吻合性较好,且由于考虑了随机源的影响,宏观有限元结果还能够很好地模拟失效应变等的分散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随机源 材料随机性 多尺度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衍射在航空发动机材料残余应力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军 李楠 +1 位作者 王曦 刘昌奎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497-508,共12页
航空领域关键材料及部件在生产、制造、加工、服役、维修及失效的全寿命周期中残余应力检测与评价的需求十分迫切,尤其是叶片、机匣、涡轮盘、轴承及大型结构件等内部三维残余应力的分布。中子衍射技术具有高穿透性、高分辨率和高精度... 航空领域关键材料及部件在生产、制造、加工、服役、维修及失效的全寿命周期中残余应力检测与评价的需求十分迫切,尤其是叶片、机匣、涡轮盘、轴承及大型结构件等内部三维残余应力的分布。中子衍射技术具有高穿透性、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等优点,是准确、无损检测和分析工程材料及部件内部三维应力最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子衍射技术测量残余应力的原理及优势,详细阐述了中子衍射技术在加工制造过程(如焊接、增材制造等)、热处理过程(如不同热处理温度和冷却方式)、涂层材料和工程部件(如叶片、涡轮盘等)制备及服役过程残余应力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展望了中子衍射技术测量残余应力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衍射 无损检测 航空发动机 部件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文姝 王方义 +1 位作者 王亚宁 徐章润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1-1309,共9页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因其高强度、高模量、轻质化、耐腐蚀等卓越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日趋广泛。CFRP的生产工艺、服役环境会对CFRP的微观结构造成影响,从而改变其拉伸、剪切等力学性能、界面性能以及热电性能。为了提升CFR...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因其高强度、高模量、轻质化、耐腐蚀等卓越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日趋广泛。CFRP的生产工艺、服役环境会对CFRP的微观结构造成影响,从而改变其拉伸、剪切等力学性能、界面性能以及热电性能。为了提升CFRP的结构稳定性,保证其性能和服役安全性,对CFRP进行原位、无损的微观结构检测,损伤识别与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拉曼光谱法作为一种高分辨率、非破坏性的检测技术,能够用于碳纤维取向、结晶度以及界面相互作用等微观结构特性的测试表征,继而评估材料的组分、缺陷、变形等情况。该文概述了CFRP在航空航天领域减轻飞行器重量、吸收电磁波等方面的应用优势,总结了拉曼光谱用于CFRP结构表征、力学性能和热电性能研究、高温损伤过程研究的场景和原理,以及使用拉曼光谱分析检测CFRP时的注意事项,以期为CFRP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性能优化、质量保证、服役行为监控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拉曼光谱 航空航天领域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整体叶环的超声检测试验研究
8
作者 韩波 杨平华 林立志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0-116,127,共8页
本文结合连续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TMCs)整体叶环的制备工艺和结构特点,重点分析了TMCs整体叶环内部质量的超声检测难点,并通过对特定尺寸TMCs整体叶环的超声检测试验及解剖对应分析,确定了纤维碎断、纤维束开裂、纤维屈曲、纤维挤出... 本文结合连续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TMCs)整体叶环的制备工艺和结构特点,重点分析了TMCs整体叶环内部质量的超声检测难点,并通过对特定尺寸TMCs整体叶环的超声检测试验及解剖对应分析,确定了纤维碎断、纤维束开裂、纤维屈曲、纤维挤出及焊缝处开裂(未焊合)等可能存在的主要缺陷类型及超声回波信号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基于适当的超声检测工艺参数对TMCs整体叶环的内部质量进行检测,检测灵敏度可达Φ0.8 mm当量平底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TMCs) SIC纤维 整体叶环 超声检测 内部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合金整体叶盘连接界面的超声检测实验研究
9
作者 沙正骁 梁菁 韩波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1-238,共8页
扩散焊连接的双合金整体叶盘可能会在界面处产生缺陷,采用超声检测是控制界面缺陷的最佳方案,然而声阻抗差异和复杂的几何结构给超声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带来极大困难。本文提出一种利用90°声反射镜将超声波信号入射到盘件内孔孔... 扩散焊连接的双合金整体叶盘可能会在界面处产生缺陷,采用超声检测是控制界面缺陷的最佳方案,然而声阻抗差异和复杂的几何结构给超声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带来极大困难。本文提出一种利用90°声反射镜将超声波信号入射到盘件内孔孔壁的检测方法,实现了双合金整体叶盘连接界面的检测。在灵敏度、信噪比等方面实验研究了该方法对于双合金整体叶盘界面的检测能力。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Ф2.0mm平底孔当量,在实际盘件的检测中超声检测结果与金相分析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本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合金整体叶盘 扩散焊 超声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叶片气膜孔加工方法及其演变分析 被引量:34
10
作者 刘新灵 陶春虎 +2 位作者 刘春江 胡春燕 陈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17-120,共4页
系统分析了航空发动机叶片气膜孔加工的主要方法及其特点,分析了纳秒激光加工和电火花加工不可避免产生再铸层和微裂纹的原因与机理,以及再铸层和微裂纹对叶片疲劳性能的影响。介绍了飞秒激光及其加工特性,对比分析了飞秒激光加工各向... 系统分析了航空发动机叶片气膜孔加工的主要方法及其特点,分析了纳秒激光加工和电火花加工不可避免产生再铸层和微裂纹的原因与机理,以及再铸层和微裂纹对叶片疲劳性能的影响。介绍了飞秒激光及其加工特性,对比分析了飞秒激光加工各向同性等轴晶材料及定向高温合金和单晶高温合金的效果及其原因,指出充分研究飞秒激光对定向高温合金和单晶高温合金的损伤机理才能有效加工航空发动机叶片气膜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气膜孔 纳秒激光加工 电火花加工 电液束加工 飞秒激光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障涂层闪光灯激励红外热像检测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颖韬 牟仁德 +2 位作者 郭广平 杨党纲 唐佳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90,共8页
为了跟踪和记录热障涂层缺陷产生、发展直至脱落的过程,对热障涂层试片组进行热循环实验,在实验前和不同实验阶段分别对各个试片进行闪光灯激励红外热像检测;对发现的可疑区进行了解剖分析,识别出微裂纹;利用含有自然缺陷和人工缺陷的... 为了跟踪和记录热障涂层缺陷产生、发展直至脱落的过程,对热障涂层试片组进行热循环实验,在实验前和不同实验阶段分别对各个试片进行闪光灯激励红外热像检测;对发现的可疑区进行了解剖分析,识别出微裂纹;利用含有自然缺陷和人工缺陷的试片对红外热像检测的检测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闪光灯激励红外热像检测技术能够检测出直径小于0.5mm的脱粘缺陷,还能够识别出微裂纹态,这种状态用肉眼从涂层表面无法识别;闪光灯激励红外热像检测技术不仅可用于热障涂层的缺陷检测,还有希望用于热障涂层的寿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热障涂层 红外热像检测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郝文峰 郭广平 +2 位作者 陈新文 王翔 张悦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32,共4页
层间剪切强度是评价复合材料层合板层间力学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首先,按照ASTM D 2344开展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短梁剪切试验,研究了CCF300/5228复合材料层合板层间剪切性能。其次,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得到了不同载荷作用下层间全场位移... 层间剪切强度是评价复合材料层合板层间力学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首先,按照ASTM D 2344开展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短梁剪切试验,研究了CCF300/5228复合材料层合板层间剪切性能。其次,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得到了不同载荷作用下层间全场位移和应变分布。最后,利用ABAQUS建立了复合材料层合板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复合材料层合板层间位移及应变分布,并与数字图像相关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能够实时监测层合板层间应变分布,进而预测层间剪切破坏位置,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研究提供有效的全场应变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合板 层间剪切性能 数字图像相关 全场变形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测量芳纶纤维复合材料I型裂纹应力强度因子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郝文峰 陈新文 +2 位作者 邓立伟 王翔 姚学锋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0-95,共6页
将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用于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单边裂纹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断裂问题研究。介绍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基本原理,建立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中位移场与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搭建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光学非接触测量系统,试... 将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用于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单边裂纹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断裂问题研究。介绍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基本原理,建立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中位移场与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搭建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光学非接触测量系统,试验表征含单边裂纹芳纶纤维复合材料试验件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全场位移。由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所得位移场提取不同载荷作用下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并分析最小二乘拟合项数、数字图像相关计算子区域和步长大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最小二乘拟合项次和合理选择数字图像相关计算子区域和步长大小可以提高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纤维复合材料 数字图像相关 应力强度因子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4169高温合金涡轮盘表面径轴向裂纹的渗透检测可行性 被引量:11
14
作者 乔海燕 任学冬 +1 位作者 史亦韦 陶春虎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96,共5页
分别选用ZL-27A与ZL67渗透液对GH4169涡轮盘表面径轴向裂纹进行高灵敏度后乳化型与高灵敏度水洗型荧光渗透检测,超声波预清洗30 min后,渗透液浸渍与滴落60 min。利用体式镜和扫描电镜研究径轴向裂纹的宏观与微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GH4... 分别选用ZL-27A与ZL67渗透液对GH4169涡轮盘表面径轴向裂纹进行高灵敏度后乳化型与高灵敏度水洗型荧光渗透检测,超声波预清洗30 min后,渗透液浸渍与滴落60 min。利用体式镜和扫描电镜研究径轴向裂纹的宏观与微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GH4169高温合金涡轮盘在锻造过程中造成的表面径轴向裂纹,在高温下被表面氧化形成Cr_2O_3为主的复杂氧化物层堵塞开口,使得渗透检测方法对其检出并不十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169 涡轮盘 高温氧化 渗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曲梁冲击后四点弯曲强度及损伤失效模式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丽婷 陈新文 +2 位作者 王翔 郭广平 郝文峰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20,共4页
通过四点弯曲试验和落锤冲击试验,研究了复合材料层合曲梁冲击前后四点弯曲强度及其破坏模式。不仅通过超声C扫描分析了不同内径复合材料层合曲梁试件冲击后的损伤特征,而且分析了冲击损伤对层合曲梁强度及层间最大应力的影响;同时,通... 通过四点弯曲试验和落锤冲击试验,研究了复合材料层合曲梁冲击前后四点弯曲强度及其破坏模式。不仅通过超声C扫描分析了不同内径复合材料层合曲梁试件冲击后的损伤特征,而且分析了冲击损伤对层合曲梁强度及层间最大应力的影响;同时,通过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得到复合材料层合曲梁在四点弯曲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场以及失效模式。研究结果将为复合材料层合曲梁在飞行器结构中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合曲梁 强度 低速冲击 四点弯曲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300/648复合材料的湿热老化行为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占彬 张天骄 +1 位作者 范金娟 黄超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4-47,57,共5页
在四种环境(温度71℃、相对湿度70%,温度71℃、相对湿度85%,温度85℃、相对湿度70%,温度85℃、相对湿度85%)下,对单向铺层的T300/648复合材料进行0-9 000h的吸湿试验,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吸湿特性、玻璃化转变温度、储能模量、化学结构... 在四种环境(温度71℃、相对湿度70%,温度71℃、相对湿度85%,温度85℃、相对湿度70%,温度85℃、相对湿度85%)下,对单向铺层的T300/648复合材料进行0-9 000h的吸湿试验,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吸湿特性、玻璃化转变温度、储能模量、化学结构以及树脂与纤维的界面形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吸湿曲线先呈线性增长,后逐渐趋于平缓,且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吸湿量越大;随着老化时间延长,树脂与纤维的界面发生弱化,但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没有明显变化,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储能模量不断下降;吸湿量是影响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主要因素,而界面性能则是影响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湿热老化 动态热力学性能 吸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含双裂纹复合材料薄板应力强度因子测量 被引量:9
17
作者 郝文峰 原亚南 +1 位作者 姚学锋 马寅佶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2-26,共5页
将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用于测量含I型双边裂纹复合材料薄板应力强度因子。首先,介绍了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基本原理,通过最小二乘拟合法建立了裂纹尖端位移场与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关系。其次,搭建了数字图像相关方法非接触光学测试平台,通过对... 将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用于测量含I型双边裂纹复合材料薄板应力强度因子。首先,介绍了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基本原理,通过最小二乘拟合法建立了裂纹尖端位移场与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关系。其次,搭建了数字图像相关方法非接触光学测试平台,通过对含I型双边裂纹复合材料薄板进行拉伸试验,得到了复合材料薄板双边裂纹尖端全场位移。最后,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计算所得全场位移,提取了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分析了最小二乘拟合项数、数字图像相关计算中子区域和步长大小的选择对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薄板 数字图像相关 最小二乘拟合 应力强度因子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纤维-基体界面疲劳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郝文峰 原亚南 +1 位作者 姚学锋 马寅佶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3-126,共4页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实验研究了芳纶纤维-环氧树脂基体界面疲劳力学性能。首先,通过有机玻璃模具、芳纶纤维束以及常温固化环氧树脂制备了纤维-基体界面力学性能测试用试验件;其次,利用疲劳试验机搭建了纤维-基体界面疲劳力学性能数字...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实验研究了芳纶纤维-环氧树脂基体界面疲劳力学性能。首先,通过有机玻璃模具、芳纶纤维束以及常温固化环氧树脂制备了纤维-基体界面力学性能测试用试验件;其次,利用疲劳试验机搭建了纤维-基体界面疲劳力学性能数字图像相关方法非接触光学测试平台;最后,试验表征了纤维-基体界面在压-压疲劳载荷和三点弯曲疲劳载荷作用下的界面残余变形,分析了纤维束对基体疲劳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 纤维-基体界面 纤维复合材料 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丽婷 陈新文 +2 位作者 邓立伟 王海鹏 王翔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73-74,79,共3页
对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典型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测试及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到结论(:1)该复合材料疲劳寿命的分散性较大,尤其在较低寿命区,故个别点的疲劳寿命无法满足90%置信度的中值寿命;(2)从疲劳试验过程的观... 对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典型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测试及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到结论(:1)该复合材料疲劳寿命的分散性较大,尤其在较低寿命区,故个别点的疲劳寿命无法满足90%置信度的中值寿命;(2)从疲劳试验过程的观察可发现,试样表面出现分层后,还有较长的一段寿命期;(3)通过疲劳试验结果得到±45°铺贴的复合材料条件疲劳极限σr=91.656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疲劳 测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蜂窝钎焊结构焊缝质量的超声C扫描定量评价工艺 被引量:4
20
作者 沙正骁 梁菁 史亦韦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0-114,共5页
针对金属蜂窝钎焊结构超声C扫描检测工艺不规范,难以有效定量评价焊缝质量的问题,开展了超声C扫描定量评价工艺研究.建立了蜂窝钎焊结构表征模型,指出有效声束尺寸是影响检测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多组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声束直径在蜂... 针对金属蜂窝钎焊结构超声C扫描检测工艺不规范,难以有效定量评价焊缝质量的问题,开展了超声C扫描定量评价工艺研究.建立了蜂窝钎焊结构表征模型,指出有效声束尺寸是影响检测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多组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声束直径在蜂窝尺寸的0.7倍以下能够获得满足定量评价要求的C扫描图像,频率和扫描间距对图像质量也有一定影响.编制了定量评价软件实现了金属蜂窝钎焊结构焊缝质量的超声C扫描自动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蜂窝 钎焊 超声C扫描 无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