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超声造影对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颅内侧支循环及颅内动脉狭窄的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栾玉爽 白志勇 +2 位作者 张华斌 李小刚 李敬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957-959,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造影对颅内侧支循环及颅内动脉狭窄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33例,行双侧经颅超声造影检查,观察Willis环、颅内大动脉和眼动脉的走行、血流方向及血流信号,记录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和阻力指数,并对健侧...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造影对颅内侧支循环及颅内动脉狭窄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33例,行双侧经颅超声造影检查,观察Willis环、颅内大动脉和眼动脉的走行、血流方向及血流信号,记录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和阻力指数,并对健侧或患侧颈总动脉行压迫试验。结果经颅超声造影对眼动脉、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侧支循环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84.6%、56.5%,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患侧大脑中动脉峰值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健侧[(74.71±13.07)cm/s vs(100.46±19.15)cm/s,P<0.01]。经颅超声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狭窄和闭塞的敏感性为71.4%,特异性为92.6%。结论经颅超声造影能实时观察颅内侧支循环及血供,诊断颅内动脉狭窄有较好的准确性,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检查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颈动脉狭窄 侧支循环 大脑中动脉 大脑动脉环 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断层超声成像评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腺体外侵犯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如玉 姜玉新 +6 位作者 赵瑞娜 赖兴建 逯川英子 高璐滢 王莹 席雪华 张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断层超声成像(3D-TUI)在评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腺体外侵犯(ETE)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79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97个结节,由2名超声科医师采用盲法评估二维超声(2D-US)及3D-TUI甲状腺结... 目的探讨三维断层超声成像(3D-TUI)在评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腺体外侵犯(ETE)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79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97个结节,由2名超声科医师采用盲法评估二维超声(2D-US)及3D-TUI甲状腺结节与被膜的关系,以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结果为ETE诊断金标准,比较2D-US和3D-TUI评估ETE的诊断效能。结果97个结节中,54个(55.7%)伴有ETE。3D-TUI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ETE的敏感度(68.5%比37.0%;χ^(2)=10.737,P=0.002)、准确率(74.5%比56.7%;χ^(2)=6.686,P=0.015)和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0.761(95%CI=0.677~0.845)比0.592(95%CI=0.504~0.680);Z=3.500,P<0.001]高于2D-US,而特异度(84.1%比81.4%;χ^(2)=0.081,P=0.776)、阴性预测值(67.9%比50.7%;χ^(2)=3.645,P=0.066)、阳性预测值(84.1%比71.4%;χ^(2)=1.663,P=0.24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D-TUI较2D-US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ETE具有更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体外侵犯 三维断层超声成像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二维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用于干燥综合征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学椒 栾玉爽 +3 位作者 李媛媛 朱爱艳 王琬茹 崔立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5年第7期1163-1166,共4页
干燥综合征(SS)是以唾液腺及泪腺淋巴细胞浸润引起腺体分泌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性疾病,可引发口腔和眼部干燥症状。近年超声弹性成像(USE)技术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为诊断SS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就USE用于SS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李雪梅 李敬府 李媛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运用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9月在航空总医院门诊或住院确诊的肺动脉高压患者90例,按照肺动脉高压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每组30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 目的运用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9月在航空总医院门诊或住院确诊的肺动脉高压患者90例,按照肺动脉高压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每组30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超声常规测量右心室横径、右心房横径、肺动脉主干内径、下腔静脉吸气塌陷率,M型超声测量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度组、重度组右心房横径、右心室横径、肺动脉主干内径明显增大,吸气塌陷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明显降低[(12.9±3.2)cm、(10.1±3.1)cmvs(23.4±2.2)cm,P<0.01]。轻度组与对照组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动脉高压患者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降低,右心室整体功能降低。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可以敏感地反映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变化,是评价其右心室整体功能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 高血压 肺性 心室功能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