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导航联合电生理监测半月节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宁 胡永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823-827,共5页
目的:评估神经导航及电生理监测技术半月节温控射频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间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收治的85例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患者,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进行头像重建,了解... 目的:评估神经导航及电生理监测技术半月节温控射频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间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收治的85例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患者,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进行头像重建,了解颅骨的基本形态,明确卵圆孔位置与角度和周边重要解剖结构并设置靶点及穿刺路径,联合电生理监测技术明确痛觉区域所在的三叉神经分支,行经皮半月节温控射频治疗,记录穿刺情况,并且记录穿刺及射频热凝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利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口述疼痛缓解率(0%~100%)在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段(术后当天、术后一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对患者进行评估、比较分析,同时评估患者术后的面部麻木程度,评估此手术对TN治疗的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85例患者在神经导航联合电生理监测下均顺利完成卵圆孔的穿刺,成功率为100%,根据术前诊断选择对应的三叉神经分支进行精确定位后行温控射频治疗,无一例患者发生穿刺相关不良事件如周围血管、神经损伤等。结论:神经导航联合电生理监测半月节射频治疗技术可极大提高卵圆孔的穿刺成功率,明确三叉神经的不同分支并进行精确定位,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并降低手术并发症,表明此项技术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 电生理监测 三叉神经痛 半月节 温控射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定向软通道技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近期病死率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陈红伟 吴茂春 +2 位作者 张毅 徐金山 潘海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76-878,共3页
目的研究CT定向软通道技术对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近期病死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2010年10月经CT证实为基底核区出血且量在25~60 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3例,其中内科治疗42例(保守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45例... 目的研究CT定向软通道技术对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近期病死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2010年10月经CT证实为基底核区出血且量在25~60 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3例,其中内科治疗42例(保守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45例(手术组),CT定向软通道技术治疗46例(微创组)。比较3组患者3个月内病死率、颅外并发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保守组42例患者中死亡7例(16.7%),手术组45例患者中死亡6例(13.3%),微创组46例患者中死亡1例(2.2%),3组患者的病死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保守组和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颅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微创组患者的颅外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保守组和手术组(P<0.05)。微创组ADL 1~3级患者明显多于保守组和手术组(P<0.001)。结论 CT定向软通道技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便、定位准确、创伤小,术后病死率低、颅外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定向 软通道 基底核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穿联合氨酚羟考酮治疗创伤后头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庆明 樊碧发 +1 位作者 潘海鹏 杨凯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4-246,共3页
颅脑损伤后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患者经适当治疗后大多数能够得到良好的恢复,不会有后遗症。但如不能得到正规有效的治疗,也有患者会遗留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甚至发展为脑外伤后综合征,影响其工作和生活,故对于创伤后头痛的系... 颅脑损伤后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患者经适当治疗后大多数能够得到良好的恢复,不会有后遗症。但如不能得到正规有效的治疗,也有患者会遗留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甚至发展为脑外伤后综合征,影响其工作和生活,故对于创伤后头痛的系统治疗应积极探讨。通过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01月-2012年07月收治的以头痛症状为主诉的患者36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治疗 临床研究 后头痛 氨酚羟考酮 创伤 脑外伤后综合征 腰穿 常见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ige综合征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后平衡和步态障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宁 王晓松 +3 位作者 郭宇鹏 付宗荟 陈国强 王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66-1071,共6页
目的总结分析Meige综合征患者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后平衡和步态障碍原因。方法2015年7月至2019年9月共14例患者于双侧STN-DBS术后出现平衡和步态障碍,通过Burke-Fahn-Marsden肌张力障碍量表(BFMDRS)、Tinetti平衡和步态量表... 目的总结分析Meige综合征患者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后平衡和步态障碍原因。方法2015年7月至2019年9月共14例患者于双侧STN-DBS术后出现平衡和步态障碍,通过Burke-Fahn-Marsden肌张力障碍量表(BFMDRS)、Tinetti平衡和步态量表(TBGA)对其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肌张力障碍程度、平衡和步态障碍程度进行评价,并分析原因。结果14例患者STN-DBS刺激方式均为单极刺激,平均随访(28.36±9.52)个月。至末次随访时,BFMDRS总评分改善率(79.57±22.21)%,其中运动评分改善率(78.68±19.91)%、功能障碍评分(72.99±46.54)%,至末次随访时BFMDRS总评分(Z=-4.055,P=0.000)和运动评分(Z=-3.919,P=0.000)均低于术前;TBGA总评分恶化率为(28.61±9.66)%,其中平衡评分恶化率(22.05±10.32)%、步态评分(37.39±9.79)%,末次随访时TBGA总评分(Z=-4.658,P=0.000)、平衡评分(Z=-3.325,P=0.001)和步态评分(Z=-3.324,P=0.001)均低于术前。随访期间通过调整程控参数或更换刺激触点,6例平衡和步态障碍明显改善、8例改善不明显。结论Meige综合征患者行STN-DBS后可出现一定比例的平衡和步态障碍,调整刺激触点和程控参数仅对部分病例有效,更换其他刺激模式(双极刺激、变频刺激、循环刺激等)是否有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IGE综合征 丘脑底核 深部脑刺激法 姿势平衡 步态障碍 神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后发生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冯增伟 丁平 +3 位作者 廖先文 焦永辉 左云龙 韩宏彦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0-466,共7页
目的 探讨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患者出现“新常春藤征”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北京航空总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45例烟雾病患者,均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联合脑-硬脑膜-颞肌-动脉-骨膜瓣贴敷术且术后发生脑过... 目的 探讨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患者出现“新常春藤征”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北京航空总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45例烟雾病患者,均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联合脑-硬脑膜-颞肌-动脉-骨膜瓣贴敷术且术后发生脑过度灌注综合征,记录术后“新常春藤征”出现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术后出现“新常春藤征”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45例患者,左侧手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语言障碍(96.43%,27/28)、右侧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21.43%,6/28),右侧手术后主要表现为左侧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9/17)、流涎和吞咽困难(3/17)。术后26例(57.78%)出现“新常春藤征”,分别位于大脑前动脉供血区(2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前部(9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后部(6例)、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和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前部(4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前部和后部(5例)。根据性别、年龄、病程、术前有无“常春藤征”、手术侧别、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发生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层,术前无“常春藤征”、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发生时间≤3 d和恢复时间≤7 d的患者术后“新常春藤征”出现率高于术前存在“常春藤征”(χ^(2)=5.830,P=0.016)、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发生时间> 3 d(χ^(2)=30.162,P=0.000)和恢复时间> 7 d(χ^(2)=6.764,P=0.009)患者;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发生时间≤3 d是术后出现“新长春藤征”的危险因素(OR=261.155,95%CI:7.635~8932.982;P=0.002)。结论 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手术侧别不同,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表现各异。“新常春藤征”是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后短暂性血流动力学改变,术后3天内出现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患者易形成“新常春藤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脑血管重建术 血流动力学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联合血管重建术对成人烟雾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廖先文 丁平 +3 位作者 焦永辉 冯增伟 于俪苹 韩宏彦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9-367,共9页
目的探讨新型联合血管重建术对成人烟雾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共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在航空总医院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脑-硬脑膜-颞肌-动脉-骨膜瓣贴敷术的23例成人烟雾病患者,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行头部MRI、DSA和CT... 目的探讨新型联合血管重建术对成人烟雾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共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在航空总医院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脑-硬脑膜-颞肌-动脉-骨膜瓣贴敷术的23例成人烟雾病患者,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行头部MRI、DSA和CT灌注成像并采用松岛分级系统进行侧支代偿分级,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北京版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23例患者术后MoCA总评分(t=4.132,P=0.000)以及视空间/执行功能(t=2.612,P=0.016)、记忆(t=5.144,P=0.000)、注意力(t=2.655,P=0.014)和定向力(t=2.105,P=0.047)分评分均增加。术后根据松岛分级系统,A级(供血区范围>大脑中动脉供血区2/3)12例、B级(供血区范围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1/3~2/3)8例、C级(供血区范围<大脑中动脉供血区1/3)3例。不同松岛分级患者手术前后MoCA总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096,P=0.032),仅松岛分级C级患者术后MoCA总评分低于B级患者(t=2.715,P=0.018)。13例(56.52%)术后认知功能改善(MoCA总评分改善率≥12%),分别为松岛分级A级10例、B级2例、C级1例,不同松岛分级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79,P=0.029),仅松岛分级A级认知功能改善率高于B级(Z=-2.543,P=0.011)。结论新型联合血管重建术可有效改善成人烟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特别是视空间/执行功能、记忆、注意力、定向力;整体认知功能的改善与术后侧支代偿范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脑血管重建术 认知 脑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肺癌患者颅脑创伤后脑出血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药物治疗一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玥 邹明明 +1 位作者 戴书玥 刘磊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10-913,共4页
患者男性,92岁,主因颅脑创伤8小时,于2021年1月11日收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患者入院当日约10∶00在家中摔倒,伤及头部,摔倒前无头晕、头痛、胸闷、憋气,摔倒后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头晕、头痛,无意识障碍,急诊至解放军总医院第一... 患者男性,92岁,主因颅脑创伤8小时,于2021年1月11日收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患者入院当日约10∶00在家中摔倒,伤及头部,摔倒前无头晕、头痛、胸闷、憋气,摔倒后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头晕、头痛,无意识障碍,急诊至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头部CT显示左侧额叶出血(图1),以“颅脑创伤;脑出血”收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创伤性 脑出血 静脉血栓形成 肺肿瘤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醉后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和处理(附45例报告)
8
作者 万刚 韩晓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34-35,共2页
我院自1993年7月~1996年12月收治酒醉后颅脑损伤者45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45例均为男性,年龄18岁~56岁。酒醉后车祸伤24例,斗殴致伤10例,跌伤6例,坠落伤5例,合并颅骨骨折者18例,四肢或脊柱骨折者4例,腹内脏器伤者10例。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临床特点 合并伤 应激性溃疡 腹内脏器 巴彬斯基征 神经外科 反射消失 颅骨骨折 酒精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