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未达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高艳 任建伟 康志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12期1093-1095,共3页
血液透析(HD)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清除透析间期潴留于体内的水分,使透析结束时达到干体重,这对维持慢性肾衰竭(CRF)尿毒症期患者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若干体重未达标,将增加心衰、高血压发生率,进而增加患者住院... 血液透析(HD)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清除透析间期潴留于体内的水分,使透析结束时达到干体重,这对维持慢性肾衰竭(CRF)尿毒症期患者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若干体重未达标,将增加心衰、高血压发生率,进而增加患者住院率、急诊透析率,甚至增加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患者 干体重 危险因素 正常生理功能 慢性肾衰竭 透析间期 尿毒症期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R导联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马彩云 张剑梅 +4 位作者 徐彦成 任凤学 刘芳 宋丽芬 杜凤和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9期665-667,共3页
目的 研究aVR导联ST段抬高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101例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aVR导联有无ST段抬高分为A组(有ST段抬高)33例和B组(无ST段抬高)68例,对其冠脉造影、心脏彩超结果和临... 目的 研究aVR导联ST段抬高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101例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aVR导联有无ST段抬高分为A组(有ST段抬高)33例和B组(无ST段抬高)68例,对其冠脉造影、心脏彩超结果和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①梗死相关血管为左主干(LM)病变A组9例,B组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梗死相关血管为左前降支(LAD)近端病变A组22例,B组26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支血管病变A组15例,B组16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A组发生心脏事件11例,B组9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A组LVEF值明显低于B组(P<0.01).④A组CK-MB峰值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 aVR导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判定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R导联 前壁心肌梗塞 左主干 左前降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 被引量:6
3
作者 孙健玲 黄卫民 +5 位作者 李小鹰 王崇禹 师树田 王娟 姜阳 李远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8期49-50,53,共3页
目的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GA)和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及糖化血红蛋白(GHb)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UA患者(UA组,131例)与AMI(AMI组,139例)两组人群,并测定GA、FBG、2 h PBG、GH... 目的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GA)和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及糖化血红蛋白(GHb)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UA患者(UA组,131例)与AMI(AMI组,139例)两组人群,并测定GA、FBG、2 h PBG、GHb指标。探讨UA和AMI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AMI组患者GA、FBG及2 h PBG较UA组升高(P<0.05),且FBG及2 h PBG与GA呈显著正相关,而两组之间G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资料显示AMI组比UA患者具有更高的血糖水平,GA、FBG及2 h PBG能有效监测UA和AMI急性期的变化,从而预测高危人群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血糖,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糖化血清白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价值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马彩云 王彩蕊 +9 位作者 陈晓璐 刘倩 刘彦伯 高莉娜 陈梦娜 刘超永 朱金武 张忱 吴立华 任凤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6期556-559,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相结合的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至10月在航空总医院心内科住院的5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T-proBNP水平、酶联...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相结合的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至10月在航空总医院心内科住院的5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T-proBN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清galectin-3水平。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和超声心动图数据。随访患者出院后6个月,观察随访期间的全因死亡及因心力衰竭(HF)再住院事件的发生。结果 52例CHF患者中,17例患者有终点事件发生(11例是再住院患者,6例患者为全因性死亡);35例患者未发生终点事件。相关性分析显示,在CHF患者中,galectin-3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343,P<0.05),且与左心室舒张末直径呈正相关(r=0.374,P<0.05),而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275,P<0.05)终点事件发生组的患者NT-proBNP和galectin-3明显高于非终点事件发生组患者(P均<0.01)。ROC曲线分析显示,galectin-3预测终点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808(P<0.01),NT-proBNP预测终点事件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22(P<0.01),NT-pro BNP联合galectin-3预测CHF终点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867(P<0.01)。结论 galectin-3和NT-proBNP可以对CHF患者6个月内全因死亡及HF再住院的风险进行预测,两者联合可以提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半乳糖凝集素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甲唑胺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5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琼 滑蓉蓉 +3 位作者 刘春艳 刘星 李熙宇 邢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6期53-56,74,共5页
目的研究醋甲唑胺(MTZ)对正常压力脑积水(NPH)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其作用机制,丰富NPH的治疗手段,拓宽MTZ应用新途径。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2019—2020年4例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NPH)和1例继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s... 目的研究醋甲唑胺(MTZ)对正常压力脑积水(NPH)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其作用机制,丰富NPH的治疗手段,拓宽MTZ应用新途径。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2019—2020年4例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NPH)和1例继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sNPH)患者。iNPH患者均符合2005年国际iNPH指南诊断标准,5例患者均完善单次腰穿放液试验阳性,且因各种原因不适宜或拒绝手术治疗,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给予口服MTZ 25~50 mg,2次/d进行治疗。评价患者口服MTZ前后步态评分、认知评定、膀胱功能测定、头MRI检查、iNPH分级评分。口服MTZ后iNPH评分改善≥1分定义为有效,并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评估MTZ对N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5例患者中4例有效,轻度改善1例,明显改善3例(2例iNPH和1例sNPH患者),表现为步态、认知或膀胱功能三方面改善。5例患者均未发现明确的MTZ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MTZ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NPH的药物之一,但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甲唑胺 乙酰唑胺 正常压力脑积水 腰穿放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参数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健玲 黄卫民 +5 位作者 李小鹰 王崇禹 师树田 王娟 姜阳 李远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6期409-413,共5页
目的 总结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接受心脏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445例,回顾性总结分析其平板运动试验中不同参数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①进行... 目的 总结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接受心脏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445例,回顾性总结分析其平板运动试验中不同参数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①进行平板运动试验的445例患者中,TET阳性200例,其中CAG阳性150例、CAG阴性50例;TET阴性245例,其中CAG阴性206例、CAG阳性39例.TET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9.36%(150/189),特异性为80.47%(206/256),预测准确性为80.00%(356/445).②CAG阳性组(189例)与CAG 阴性组(256例)比较,CAG阳性组的总运动时间、峰值心率、ST段下移出现时间明显小于CAG阴性组(P<0.05),其ST段下移幅度及持续时间显著大于CAG阴性组(P<0.05).③CAG阳性的189例中,单支病变87例、多支病变102例,多支病变组总运动时间、峰值心率、ST段下移出现时间明显小于单支病变组(P<0.05),ST段下移幅度及持续时间显著大于单支病变组(P<0.05).④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组中,性别在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对冠心病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在平板运动试验阴性组中,性别在冠心病的诊断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平板运动试验Bruce方案级别与冠心病也有明显的相关性:1级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均较其他级高,分别为85.71%、94.44%和88.33%.随着级别的递增,到4级时,其阴性预测值达100%,准确率也为100%.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是一项诊断冠心病较理想的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综合多项参数分析可初步估测其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运动试验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中钙调蛋白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高丽丽 唐咏春 +1 位作者 毛德军 邢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期50-53,共4页
目的检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中钙调蛋白(CaM)的表达水平,评价其作为AD生物标志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1月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海慈医院就诊和体检的对象共116例纳入本研究,包括AD患者40... 目的检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中钙调蛋白(CaM)的表达水平,评价其作为AD生物标志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1月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海慈医院就诊和体检的对象共116例纳入本研究,包括AD患者40例、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20例、帕金森病(PD)患者20例、额颞叶痴呆(FTD)患者10例、路易体痴呆(DLB)患者10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患者6例、认知正常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0名。取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和血浆,采用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CaM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并通过绘制ROC曲线判断其诊断能力。结果A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中CaM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aM的表达水平不随AO的进展变化。以对照组和PSP、DLB、FTD、PD患者中CaM的表达作为标准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8、0.946、0.846、0.958和0.896。结论CaM在A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中高表达,是一种潜在的AD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钙调蛋白 外周血 生物标志物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大鼠心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对α_1肾上腺素受体信号转导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师树田 李艳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组大鼠心脏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对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信号转导的影响。方法选择Wistar大鼠29只,根据不同月龄,分为3.5月龄组8只、12月龄组8只、18月龄组7只和24月龄组6只。检测...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组大鼠心脏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对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信号转导的影响。方法选择Wistar大鼠29只,根据不同月龄,分为3.5月龄组8只、12月龄组8只、18月龄组7只和24月龄组6只。检测大鼠心肌组织α1-AR与AT1R和α1-AR与AT2R蛋白激酶C活性;并分别与α1-AR单独激动时蛋白激酶C活性进行比较。结果与激动α1-AR后比较,激动AT1R和α1-AR后,各月龄组大鼠心肌α1-AR介导的蛋白激酶C活性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激动α1-AR后比较,激动AT2R和α1-AR后,3.5月龄组、12月龄组大鼠心肌α1-AR介导的蛋白激酶C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月龄组和24月龄组大鼠心肌α1-AR介导的蛋白激酶C活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AT1R在各年龄组均使α1-AR的信号转导途径有增强作用;在心脏衰老过程中,AT2R对α1-AR的信号转导途径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受体 血管紧张素 1型 受体 血管紧张素 2型 受体 肾上腺素能a1 蛋白激酶C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9
9
作者 邢岩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40-1243,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展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表现为认知障碍、伴随精神行为异常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预防治疗等方面存在性别差异。主要与年龄、生理学性别和社会学性别有关...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展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表现为认知障碍、伴随精神行为异常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预防治疗等方面存在性别差异。主要与年龄、生理学性别和社会学性别有关,详尽了解各个因素以及相互作用对认知的影响,有利于AD研究的深入并进行个体化的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生理学性别 社会学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多聚合物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彩云 柳景华 +2 位作者 任凤学 董鹏 彭红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759-761,共3页
PCI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1977年Gruntzig发明了PTCA治疗冠心病,开创了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纪元。人们希望有一种冠状动脉支架,既可以有像药物洗脱支架一样的低再狭窄率,同时又有较好的远期安全性。生物可吸收支架目前开始成为关注的焦... PCI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1977年Gruntzig发明了PTCA治疗冠心病,开创了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纪元。人们希望有一种冠状动脉支架,既可以有像药物洗脱支架一样的低再狭窄率,同时又有较好的远期安全性。生物可吸收支架目前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目前临床上研究的可吸收支架主要有2种:即多聚合物型可吸收支架和可吸收金属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支架 生物聚合物 冠状动脉再狭窄 可吸收性植入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健玲 黄卫民 +5 位作者 王崇禹 郭继鸿 李小鹰 师树田 马先林 王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9期57-58,62,共3页
目的探讨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冠状动脉心肌桥(MB)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分析1 500例CAG结果,记录MB的位置及长度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的位置及程度。结果检出MB179例(11.9%),其中165例(92.2%)为单发肌桥,14例(7.8%)为多发肌桥... 目的探讨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冠状动脉心肌桥(MB)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分析1 500例CAG结果,记录MB的位置及长度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的位置及程度。结果检出MB179例(11.9%),其中165例(92.2%)为单发肌桥,14例(7.8%)为多发肌桥,以左前降支(LAD)为最多,共152例(84.9%)。Ⅱ~Ⅲ级狭窄的MB患者近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级狭窄的MB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多为LAD单发,有加促其近段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的可能,MB的狭窄程度越严重,引起心肌缺血越严重;对于有缺血症状的MB患者应积极给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肌钙蛋白Ⅰ和心肌重构及心功能的关系
12
作者 马彩云 任凤学 +2 位作者 刘芳 孟晓峰 苏豪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0期877-879,共3页
心肌肌钙蛋白(cTnI)可检出微小心肌损害,是心肌细胞损伤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强的标记物之一。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cTnI水平升高,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1-2]相关。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肌钙蛋白Ⅰ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容量负荷分布及其与血压关系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周沧 甘良英 +14 位作者 李忠心 马迎春 秦燕 康志敏 齐桂静 朱丽 杨帆 王欣欣 薛宇 房艳辉 郭兴斌 杨清华 苏香彪 张东亮 王梅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0年第3期174-178,共5页
目的利用生物电阻抗分析(bioimpedance analysis,BIA)测量容量负荷,同期测量居家血压(home blood pressure,HBP),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容量负荷分布情况及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北京市7个血液净化中心MH... 目的利用生物电阻抗分析(bioimpedance analysis,BIA)测量容量负荷,同期测量居家血压(home blood pressure,HBP),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容量负荷分布情况及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北京市7个血液净化中心MHD的患者共113人,BIA测患者的多余水分(overhydration,OH),计算每周的时间平均容量负荷(weekly time-averaged overhdration,wTAOH),依据wTAOH分4组,容量不足组(组1,wTAOH<-0.25L)、容量负荷正常组(组2,-0.25L≤wTAOH≤1.25L)、容量超负荷组(组3,1.25L<wTAOH≤2.8L)、容量严重超负荷组(组4,wTAOH>2.8L),比较4组居家收缩压(hom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HSBP)及相关指标差异;当周测量HBP并依据135≥HSBP≥160mmHg对患者血压分级:1级(HSBP<135mmHg)、2级(135mmHg≤HSBP<160mmHg)、3级(HSBP≥160mmHg);对wTAOH与HSBP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MHD患者中,组3占28.3%,组4占18.6%,组2占40.7%,组1占12%;HSBP2级和3级占70%,其中3级占28.4%,1级占30%;将wTAOH与HSBP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存在正相关(r=0.200,P=0.033);组4的HSBP高于组2和组3(t值分别为2.773,2.051;P值分别为0.007,0.043),但与组1无显著差异。结论容量超负荷在MHD患者中仍普遍存在;血压虽然与容量负荷相关,但不能准确反映MHD患者的容量负荷,尤其是在容量不足和正常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阻抗分析 居家血压 容量负荷 维持性血液透析 多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酸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倩 任凤学 苏豪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424-427,共4页
目的 研究血尿酸水平与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航空总医院心内科因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200例,选择同期非心衰入院患者180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及检验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研究血尿酸水平与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航空总医院心内科因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200例,选择同期非心衰入院患者180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及检验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相关性.依据尿酸水平,将200例心衰患者分为尿酸正常组、轻度高尿酸血症组和显著高尿酸血症组,统计分析心衰患者血尿酸水平与患者心功能状态的关系.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组患者平均尿酸为(488.23± 13.56) μmol/L,对照组平均尿酸为(396.54±15.34)μmol/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OR值为2.244(P<0.05).在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尿酸正常组、轻度高尿酸血症组及显著高尿酸血症组间心功能分级、NT-proBNP、6 min步行距离、LVEF、LVEDV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心功能指标进一步恶化.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更高.高尿酸血症可能是慢性心衰的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越高,患者心功能状态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高尿酸血症 心功能 N端前脑钠肽 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品管圈工具提升血液透析质量管理 被引量:10
15
作者 康志敏 任建伟 +2 位作者 高艳 郭学娜 郭苹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19年第2期142-142,共1页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即质量控制圈,是一种持续性地改善质量管理的组织形式。品管圈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的工作场所的人们组成数人一圈的QCC小组,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共同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即质量控制圈,是一种持续性地改善质量管理的组织形式。品管圈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的工作场所的人们组成数人一圈的QCC小组,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共同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北京航空总医院肾内科自2011年使用品管圈管理工具,持续7年的血液透析质量改进工作,使血液透析质量有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质量管理 血液透析 品管圈 工具 工作场所 质量改进 控制圈 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莹红 李宝玲 +1 位作者 李亚男 王振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3期103-104,共2页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生长抑素及其他抑酸剂治疗,观察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生长抑素及其他抑酸剂治疗,观察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显效35例、显效率46.7%,有效39例、有效率52.0%,无效1例、无效率1.3%,总有效率为98.7%;对照组患者中显效32例、显效率42.7%,有效36例、有效率48.0%,无效7例、无效率9.3%,总有效率为90.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5, P=0.03<0.05)。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为(23.63±2.42)h、住院时间为(7.25±2.08)d,均短于对照组的(35.81±3.67)h、(10.57±2.46)d,观察组患者的输血量为(245.26±52.71)ml,少于对照组的(426.49±76.74)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输血量,提高其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泮托拉唑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早期血栓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郜同心 任建伟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0年第5期334-337,共4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局部溶栓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早期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20位AVG早期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通过血管... 目的探讨尿激酶局部溶栓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早期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20位AVG早期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通过血管超声明确AVG血栓形成,使用尿激酶溶栓后使用注射器经血管鞘反复抽吸血栓,并使用高压球囊推挤残存血栓,并对内瘘狭窄处行球囊扩张,统计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随访通畅率等。结果20例手术取得成功,成功率100%;其中1例穿刺点血肿,余病例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80.0%、70.0%、65.0%;次级通畅率分别为100%、100%、95%。结论尿激酶局部溶栓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早期血栓形成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 早期血栓 尿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例主肺动脉窗合并主动脉弓离断的超声心动图及心脏造影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彦成 刘祎秀 杨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9期816-819,共4页
目的总结超声心动图及右心造影、主动脉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主肺动脉窗合并主动脉弓离断等复杂畸形的诊断价值及经验,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应用超声心动图对6例小儿主肺动脉窗合并主动脉弓离断心脏解剖及... 目的总结超声心动图及右心造影、主动脉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主肺动脉窗合并主动脉弓离断等复杂畸形的诊断价值及经验,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应用超声心动图对6例小儿主肺动脉窗合并主动脉弓离断心脏解剖及血流动力学异常进行检测,并经右心造影及主动脉造影证实,结合临床总结主肺动脉窗合并主动脉弓离断影像特征与临床特点。结果主肺动脉窗合并主动脉弓离断超声心动图表现特征右肺动脉起自升主动脉后壁,主、肺动脉间隔回声缺失,主肺动脉间隔双向低速分流信号,动脉导管未闭及动脉导管处右向左分流信号,主动脉弓离断,右心增大,右心室壁肥厚。右心造影特征,右心室显影后,肺动脉显影,随后主动脉显影。结论超声心动图结合心脏造影检查在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主肺动脉窗合并主动脉弓离断诊断的准确率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肺动脉窗 主动脉弓离断 超声诊断 心脏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及对JOA评分、Barthel指数、VAS评分和ODI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戎涛 马艳红 张进虎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3期119-122,共4页
目的 探究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及对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评定表(JOA)评分、Barthel指数、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4月于航空总医院骨科、中医科... 目的 探究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及对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评定表(JOA)评分、Barthel指数、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4月于航空总医院骨科、中医科就诊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治疗方式分组,实施针灸治疗42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针刀治疗42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JO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VAS评分、ODI评分。结果 治疗4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JOA评分均升高,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4周后研究组JOA评分上升更明显,VAS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Barthel指数均升高,OD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4周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上升更明显,ODI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相比常规针灸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针刀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缓解腰椎疼痛程度,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刀治疗 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评定表评分 BARTHEL指数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6例晕厥患者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春艳 邢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971-973,共3页
目的对晕厥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寻找晕厥诊疗方向。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21日以晕厥收入我院神经内科的患者96例,分析患者的病因构成。结果所有患者中,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50例,占52.1%,体位性低血压及直立不耐受综合征性晕... 目的对晕厥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寻找晕厥诊疗方向。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21日以晕厥收入我院神经内科的患者96例,分析患者的病因构成。结果所有患者中,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50例,占52.1%,体位性低血压及直立不耐受综合征性晕厥31例,占32.3%,心源性晕厥如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栓塞等引起的10例,占10.4%。非晕厥5例,占5.2%。结论晕厥的主要病因是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其次为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心源性晕厥;需重视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晕厥病因的查找;对病因进行危险分层有助于降低潜在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神经系统疾病 低血压 直立性 心律失常 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