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用飞机飞行管理系统适航性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祖肇梓 雷宏杰 屈重君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29,共5页
在军用飞机飞行管理系统中开展适航性工作,是飞行管理系统研制过程中的难点之一。本文通过研究国外军用飞机适航性和飞行管理系统在军用飞机上的应用现状,对比分析我国军用飞机开展适航性的现状和难点,确定我国军用飞机飞行管理系统的... 在军用飞机飞行管理系统中开展适航性工作,是飞行管理系统研制过程中的难点之一。本文通过研究国外军用飞机适航性和飞行管理系统在军用飞机上的应用现状,对比分析我国军用飞机开展适航性的现状和难点,确定我国军用飞机飞行管理系统的适航性在设计研制过程中需遵循的规范和标准。此外,对军用飞机型号研制中开展飞行管理系统适航性的安全性做了分析,并对飞行管理系统适航性实现的设计要求和管理要求进行分析,探索了在我国现行的军用飞机机载产品的研制体系下,如何开展军用飞机飞行管理系统适航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用飞机 适航性 飞行管理系统 安全性 适航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ADS-33F品质规范设计的多响应类型切换控制研究
2
作者 翟任庆 王东辉 +2 位作者 王琳 张松 高莘青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79,共6页
传统直升机多采用单一的响应类型,难以满足驾驶员操纵需求。试飞经验表明,多响应类型切换控制可以显著提升飞行性能并减缓驾驶员操纵负荷。本文针对某型有人直升机,结合最新版本的美军直升机飞行品质规范(Aeronautical Design Standard-... 传统直升机多采用单一的响应类型,难以满足驾驶员操纵需求。试飞经验表明,多响应类型切换控制可以显著提升飞行性能并减缓驾驶员操纵负荷。本文针对某型有人直升机,结合最新版本的美军直升机飞行品质规范(Aeronautical Design Standard-33F,ADS-33F),研究基于六种响应类型的切换控制策略。各种控制策略的仿真结果表明,相应被控状态量可以按规范要求跟随指令信号,控制策略结合应用场景的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可以显著减少操纵量,从而验证结论:设计的直升机多响应类型切换控制满足ADS-33F规定的响应要求,能显著提升飞行性能及驾驶员感受;响应收敛迅速,且能保证飞行安全和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类型 ADS-33F 切换控制 操纵品质 飞行性能 仿真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排量液压马达旋转驱动系统角位移控制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高云琦 司俊 +1 位作者 张伟 王旭东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8-188,共11页
变排量液压马达旋转驱动系统具有效率高、响应快、高负载匹配性、低功率需求等优势,能够大幅提高飞机液压旋转驱动系统的效率。为实现对变排量液压马达旋转驱动系统的精确控制,需开展系统角位移控制技术研究。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搭建... 变排量液压马达旋转驱动系统具有效率高、响应快、高负载匹配性、低功率需求等优势,能够大幅提高飞机液压旋转驱动系统的效率。为实现对变排量液压马达旋转驱动系统的精确控制,需开展系统角位移控制技术研究。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搭建了AMESim仿真模型,分析了系统的运动特性及频域控制特性,提出了由排量回路、转速回路和角位移回路组成的三闭环串级控制方案,研究了不同控制参数对系统控制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闭环控制无法满足旋转驱动系统的稳定条件,三闭环控制引入转速负反馈克服了双闭环控制中角位移对转速的正反馈效应,增大了位置回路的阻尼,能实现系统稳定控制。同时研制了原理样机并进行了测试验证,测试数据表明,三闭环控制方案能实现旋转驱动系统高精度位置控制,为变量马达在飞机液压旋转驱动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排量液压马达 旋转驱动 功率自适应调节 角位移控制 三闭环串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民机多模态飞行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蒋超 张国强 李嘉玮 《兵工自动化》 2021年第8期38-42,共5页
为保证民用飞机更安全、更可靠地飞行,设计适合我国民机自动飞行的工作模式。对自动飞行系统的工作模式进行分析,基于Matlab平台对自动飞行系统人机界面及工作模式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设计建模,实现了与该工作模式对应控制律之间的交互... 为保证民用飞机更安全、更可靠地飞行,设计适合我国民机自动飞行的工作模式。对自动飞行系统的工作模式进行分析,基于Matlab平台对自动飞行系统人机界面及工作模式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设计建模,实现了与该工作模式对应控制律之间的交互。通过典型民用飞机着陆全流程仿真对该工作模式系统进行了验证,可为民用飞机自动飞行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 控制逻辑调度 人机界面设计 民机着陆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多智能体的数据驱动输出一致性跟踪控制
5
作者 马梓元 朱万博 +2 位作者 梁文鑫 龚华军 王新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66-1675,共10页
针对一类异构多智能体编队一致性跟踪控制问题,考虑到实际系统中控制输入和输出均基于离散采样数据,且部分状态信息无法通过传感器获取,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异构多智能体一致性输出跟踪控制方案。该方案利用数字采样控制方法和离散时间输... 针对一类异构多智能体编队一致性跟踪控制问题,考虑到实际系统中控制输入和输出均基于离散采样数据,且部分状态信息无法通过传感器获取,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异构多智能体一致性输出跟踪控制方案。该方案利用数字采样控制方法和离散时间输入-输出采样数据,设计了包含无人机和无人车的异构多智能体一致性跟踪控制策略。通过状态观测器,利用降维输出信息实现了对全维状态信息的一致性跟踪控制。采用基于收缩映射原理的稳定性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一致性跟踪控制方案对于每个闭环信号的有界性。同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以及无人机和无人车的一致性跟踪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多智能体 编队控制 一致性跟踪控制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捷联惯导系统振动性能提升研究
6
作者 成果达 瞿晓东 张懿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2-539,共8页
针对振动条件下,惯性测量组件产生耦合角振动,进而引起圆锥误差导致惯性导航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减振器刚度不一致性与各向异性情况下,惯性测量组件振动耦合角运动的分析方法。从力学分析出发,推导了惯导系统空间六自由度矩... 针对振动条件下,惯性测量组件产生耦合角振动,进而引起圆锥误差导致惯性导航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减振器刚度不一致性与各向异性情况下,惯性测量组件振动耦合角运动的分析方法。从力学分析出发,推导了惯导系统空间六自由度矩阵振动微分方程;建立了惯导系统振动方程的数值解计算模型。其次,基于工程实际,使用数值仿真软件分析减振器批次刚度一致性和刚度各向异性的影响;并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对比验证了减振器刚度波动导致的偏心距引起耦合角速度计算结果。最后分析了减振系统不同谐振频率对角振动幅值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导系统 振动性能 角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准则的最优控制灵敏度设计方法
7
作者 翟任庆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64,68,共6页
为优化侧杆负载及控制灵敏度特性设计流程,提出一种基于C^(*)准则的最优控制灵敏度设计方法。依托国外相关经验,结合C^(*)准则设计参数;介绍驾驶员人机工程学及侧杆性能对飞行体验的影响,引出侧杆最优力感特性的设计方法,结合传统的飞... 为优化侧杆负载及控制灵敏度特性设计流程,提出一种基于C^(*)准则的最优控制灵敏度设计方法。依托国外相关经验,结合C^(*)准则设计参数;介绍驾驶员人机工程学及侧杆性能对飞行体验的影响,引出侧杆最优力感特性的设计方法,结合传统的飞行品质规范搭建人机闭环模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侧杆在不同速度下对纵向角速率和过载控制权重不同,响应均满足C^(*)准则的一级设计要求,仿真验证了侧杆参数和飞行品质结合优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工程学 力感特性 控制灵敏度 仿真验证 C^(*)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时间尺度特性建模优化的飞行器遥测数据集合异常检测方法
8
作者 孙家正 宋宇晨 +3 位作者 崔展博 李桢煜 王智鹏 刘大同 《仪器仪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2-321,共10页
飞行器遥测数据是地面判断卫星在轨状态的唯一来源。异常检测有助于飞行器运行过程的视情动态决策,并能有效减少故障。然而,现有方法主要关注短时变化,难以有效识别集合异常模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时间尺度特性建模优化的... 飞行器遥测数据是地面判断卫星在轨状态的唯一来源。异常检测有助于飞行器运行过程的视情动态决策,并能有效减少故障。然而,现有方法主要关注短时变化,难以有效识别集合异常模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时间尺度特性建模优化的飞行器遥测数据集合异常检测方法。首先,构建时序关联依赖模型,提取遥测数据片段中的高维时序规律并生成预测结果;然后,利用预测结果与观测数据之间的残差,构建统计模型,提取分布特征并形成异常检测判据;最后,利用迭代预测自动调整模型输入,提升集合异常检测的鲁棒性。通过实际飞行器姿态角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相比VAE-LSTM模型,异常片段的检出率提升了0.041,F1分数提升了0.039,证明了该方法在提高检测精度和降低漏检率方面的优势,为卫星视情运维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 遥测数据 异常检测 长时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MS的无人两栖作战车系统需求分析与仿真
9
作者 孙雪 王东辉 +2 位作者 占正勇 刘文金 崔玉伟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106,共6页
针对未来战争对无人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提出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和复杂环境的新型无人系统——两栖无人作战车系统,同时具备地面行驶、墙面爬行、空中飞行和协同作战能力。采用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gent-based modeling and simulati... 针对未来战争对无人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提出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和复杂环境的新型无人系统——两栖无人作战车系统,同时具备地面行驶、墙面爬行、空中飞行和协同作战能力。采用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gent-bas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ABMS)方法,在分析其应用任务场景的基础上,通过构造任务场景、桌面模型、仿真验证,深入分析两栖无人作战车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所需解决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扩展无人系统任务环境、提升自主作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系统 任务场景 ABMS方法 仿真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镜片平面行星式研磨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祁小苑 李大琪 +1 位作者 陈勇 鲁卫国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1-685,共5页
在平面行星式研磨加工过程中,研磨盘磨损的均匀性与光学镜片的研磨质量有密切关系。通过对光学镜片在平面行星式研磨加工过程中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建立了差动轮系条件下工件运动的轨迹和速度计算模型,开发了Matlab仿真程序。结合生产实... 在平面行星式研磨加工过程中,研磨盘磨损的均匀性与光学镜片的研磨质量有密切关系。通过对光学镜片在平面行星式研磨加工过程中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建立了差动轮系条件下工件运动的轨迹和速度计算模型,开发了Matlab仿真程序。结合生产实际,对行星轮系条件下工件运动的轨迹和速度进行了仿真,确定了研磨机速比对研磨盘磨损均匀性的影响规律:当速比I1<-1.5时,镜片的运动轨迹在较短时间内遍布研磨盘各处,研磨盘得到均匀磨损,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较高。基于仿真结果,通过优化工艺参数,获得了厚度一致性小于0.002mm,平行度小于0.002mm的高质量光学镜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镜片 研磨 差动轮系 速比 磨损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无人机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马雯 叱干小玄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24,共6页
随着无人机的普及化,无论在军事还是民用领域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无人机威胁,反无人机技术已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技术。针对上述情况,首先对反无人机技术的常规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对国内外反无人机技术和产品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研... 随着无人机的普及化,无论在军事还是民用领域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无人机威胁,反无人机技术已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技术。针对上述情况,首先对反无人机技术的常规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对国内外反无人机技术和产品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在总结现有反无人机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多模复合探测、无人值守探测、定向能武器发展以及软硬结合反制等反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无人机 多模复合探测 反制 定向能武器 软杀伤 无人值守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加工的刀具管理建模技术研究与实现
12
作者 祁小苑 李敏 李大琪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0-54,共5页
电镀金刚石刀具是光学零件成形加工的重要工具。针对光学加工过程中缺少合理的电镀金刚石刀具管理模型造成管理混乱、生产等待和质量隐患等问题,对现有电镀金刚石刀具在生产车间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利用IDEFO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光学加... 电镀金刚石刀具是光学零件成形加工的重要工具。针对光学加工过程中缺少合理的电镀金刚石刀具管理模型造成管理混乱、生产等待和质量隐患等问题,对现有电镀金刚石刀具在生产车间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利用IDEFO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光学加工的电镀金刚石刀具管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管理流程。最后结合Visual Basic 2005和SQLServer 2005软件开发了基于光学加工的电镀金刚石刀具管理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在实际生产中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金刚石刀具 光学加工 IDEFO方法 管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序列二次规划的非线性控制分配 被引量:5
13
作者 骞恒浩 石鹏飞 +1 位作者 王敏文 王跃萍 《兵工自动化》 2022年第8期74-80,共7页
针对多操纵面飞机舵面偏转角与力矩系数之间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particleswarm optimization,PSO)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SQP)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非线性控制分配问题。以飞翼模型为对象... 针对多操纵面飞机舵面偏转角与力矩系数之间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particleswarm optimization,PSO)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SQP)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非线性控制分配问题。以飞翼模型为对象,对模型舵效进行分析,在舵效非线性的情况下,采用拟合函数的方法来表示舵效的非线性;对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采用拟牛顿法及线搜索方法对序列二次规划方法进行改进,并对改进后算法的拟合效果进行比较;在线性舵效与非线性舵效下进行仿真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高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保证分配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操纵面 粒子群算法 序列二次规划法 非线性控制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修复15-5PH不锈钢的拉伸性能及组织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海涛 司超阳 +2 位作者 霍登平 张青绒 杨东辉 《航空制造技术》 2017年第10期86-90,共5页
研究了激光熔覆修复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激光熔覆修复比例(25%、50%、75%、100%)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熔覆修复后试样的断口形貌、金相组织、内部缺陷和显微硬度。研究结果表明,15-5PH不同比例熔覆修复试样的抗拉强度均高于基材,但... 研究了激光熔覆修复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激光熔覆修复比例(25%、50%、75%、100%)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熔覆修复后试样的断口形貌、金相组织、内部缺陷和显微硬度。研究结果表明,15-5PH不同比例熔覆修复试样的抗拉强度均高于基材,但塑性随着修复比例的增大而降低,在所研究的4种熔覆修复比例的试样中,25%熔覆比例时抗拉强度最高,力学性能最好。熔覆修复冶金组织致密,分为修复区、热影响区和基材区,其中热影响区的组织呈现明显的方向性,晶粒均匀性好,无粗大晶粒,表面和内部无裂纹缺陷,显微硬度从修复区向基材区整体呈上升趋势,在热影响区内出现硬度峰值。熔覆界面的结合力较基体内部的结合力弱,修复试样的断口均呈V字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覆修复 力学性能 15-5PH 金相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柱塞泵振动噪声诊断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奕宁 陈经跃 +1 位作者 张伟 张熙川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90-195,共6页
对某型轴向柱塞泵的振动异响噪声原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开展了轴向柱塞泵振动测试试验,搭建了振动测试试验台并进行多点振动功率谱测试,进行了柱塞泵的理论输出压力、流量脉动,时域、频域特性分析,以及结构件模态仿真分析。通过试验和... 对某型轴向柱塞泵的振动异响噪声原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开展了轴向柱塞泵振动测试试验,搭建了振动测试试验台并进行多点振动功率谱测试,进行了柱塞泵的理论输出压力、流量脉动,时域、频域特性分析,以及结构件模态仿真分析。通过试验和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定位了泵-试验台系统的噪声来源,明确了产生原因,提出了消除噪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泵 振动测试 频率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的翼身融合客机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骞恒浩 石鹏飞 +1 位作者 王敏文 王跃萍 《兵工自动化》 2022年第10期26-31,共6页
针对翼身融合布局客机操纵性差、安定裕度小、抗扰动能力弱等问题,采用自抗扰技术进行控制器设计。根据翼身融合客机的六自由度非线性模型,结合自抗扰控制器(auto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ADRC)原理设计客机的姿态控制律,并对... 针对翼身融合布局客机操纵性差、安定裕度小、抗扰动能力弱等问题,采用自抗扰技术进行控制器设计。根据翼身融合客机的六自由度非线性模型,结合自抗扰控制器(auto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ADRC)原理设计客机的姿态控制律,并对ADRC参数进行分析,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对参数进行整定;建立重心位置变化对于客机状态影响的数学模型,并对重心渐变情况下的客机姿态进行仿真;在客机垂直方向加入紊流风扰动,观察其过载变化情况,并对客机的乘坐舒适性进行评价。仿真结果表明:采用ADRC可以有效控制客机的姿态变化;同时,在面对重心位置变化以及紊流风扰动时,可以稳定地控制飞机,使翼身融合客机对于重心变化与紊流风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保证客机的安全飞行及乘员的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身融合客机 自抗扰控制器 粒子群算法 乘坐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J29可伐合金超声振动辅助钻削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春青 康仁科 +4 位作者 李志远 董志刚 邹明虎 王文汉 杨强强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16期94-101,共8页
4J29可伐合金由于具有和奥氏体不锈钢相近的难切削特点,传统钻削制孔质量较差,为了研究4J29可伐合金制孔质量的影响因素,提高制孔质量,对4J29合金进行了不同加工参数下的普通钻削和超声振动辅助钻削试验并对钻削轴向力、孔径误差、孔壁... 4J29可伐合金由于具有和奥氏体不锈钢相近的难切削特点,传统钻削制孔质量较差,为了研究4J29可伐合金制孔质量的影响因素,提高制孔质量,对4J29合金进行了不同加工参数下的普通钻削和超声振动辅助钻削试验并对钻削轴向力、孔径误差、孔壁粗糙度进行了测量。试验发现:4J29可伐合金在不同加工参数下(切削速度v=0.314~0.942m/s,进给速度f=10~30mm/min),超声振动辅助钻削可降低钻削轴向力,轴向力平均降低35.37N,降幅为18.45%;超声振动辅助钻削可提高制孔精度,孔径误差平均减小17.9μm,降幅为31.5%;超声振动辅助钻削可提高表面质量,对于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超声振动辅助钻削使其平均降低了0.4862μm,降幅为28.4%,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平均降低了2.4940μm,降幅为20.0%。试验表明超声振动钻削4J29可伐合金比传统钻削加工更具优势,可获得质量更高的加工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J29合金 超声振动辅助钻削 轴向力 孔质量 孔径误差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路阀滑阀节流槽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小磊 张青苗 +2 位作者 赵锋 张伟 苏安萍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56,29,共5页
工程机械上,多路阀常通过在阀芯节流边加工不同形状的非全周开口节流槽以满足不同阀芯流量控制特性。由于非全周开口节流槽复杂多变的结构特点,传统而相对简单的截面面积计算公式难以完成面积精确的计算。利用CFD仿真软件,对双U节流槽... 工程机械上,多路阀常通过在阀芯节流边加工不同形状的非全周开口节流槽以满足不同阀芯流量控制特性。由于非全周开口节流槽复杂多变的结构特点,传统而相对简单的截面面积计算公式难以完成面积精确的计算。利用CFD仿真软件,对双U节流槽的三维流场压力进行仿真分析,推导了面积与压力变化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节流槽液体流动结构形式确定了局部压力损失系数,得到非全周开口计算面积与节流槽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方程。通过AMESim软件进行液压系统仿真分析,并最终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通过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非全周开口滑阀开口面积的设计,对非全周开口滑阀流量设计、液动力预测及其振动和噪声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全周开口滑阀 流场仿真分析 局部压力损失系数 面积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尾流下自动着舰进场动力补偿的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旭东 朱万博 +1 位作者 闻子侠 刘玮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9-73,共5页
着舰过程中舰尾流影响舰载机高度和速度,造成着舰偏差,甚至会导致复飞。针对舰尾流造成舰载机自动着舰落点精度差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传统速度恒定动力补偿、迎角恒定动力补偿2种方案,并对迎角恒定动力补偿控制方案进行改进,减小纵向高... 着舰过程中舰尾流影响舰载机高度和速度,造成着舰偏差,甚至会导致复飞。针对舰尾流造成舰载机自动着舰落点精度差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传统速度恒定动力补偿、迎角恒定动力补偿2种方案,并对迎角恒定动力补偿控制方案进行改进,减小纵向高度通道与速度通道的耦合程度,降低舰尾流对下滑道控制精度的影响。通过数学仿真对比了3种方案抑制舰尾流稳态分量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迎角恒定动力补偿方案能够有效抑制舰尾流垂直分量的影响,并能够改善舰尾流水平分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着舰 舰尾流 进场动力补偿 速度恒定 迎角恒定 舰载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纳控制算法在主动侧杆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涛 王东辉 +1 位作者 杨光 孟凡军 《兵工自动化》 2023年第1期65-68,共4页
为解决主动侧杆系统操作平顺性的问题,对柔顺控制算法里的导纳控制算法进行分析。将柔顺控制技术运用到主动侧杆系统中,用来优化主动侧杆系统中杆力与杆位置的关系;将导纳控制算法运用到主动侧杆系统中,提高主动侧杆系统的运动柔顺性,... 为解决主动侧杆系统操作平顺性的问题,对柔顺控制算法里的导纳控制算法进行分析。将柔顺控制技术运用到主动侧杆系统中,用来优化主动侧杆系统中杆力与杆位置的关系;将导纳控制算法运用到主动侧杆系统中,提高主动侧杆系统的运动柔顺性,达到优化杆力和杆位移的目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高飞行员输入推力指令的带宽,提高飞机的操纵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侧杆系统 柔顺控制技术 导纳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