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BD的航空典型零件尺寸公差自动标注方法
1
作者 李栋 蒋英吉 +1 位作者 程华龙 王发麟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1-156,共6页
针对当前CATIA软件存在三维公差标注功能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的问题,提出基于MBD(Model Based Definition)模型的三维尺寸公差自动标注方法。采用改进的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完整地遍历三维零件的结构树信息,分层访问所有的特征结构,获取包... 针对当前CATIA软件存在三维公差标注功能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的问题,提出基于MBD(Model Based Definition)模型的三维尺寸公差自动标注方法。采用改进的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完整地遍历三维零件的结构树信息,分层访问所有的特征结构,获取包含于技术产品规范特征中的三维标注信息模块,通过筛选过滤提取尺寸标注信息;根据DT(Dimension-Tolerance)特征匹配公差信息,构建尺寸公差模型;通过CAA的二次开发接口,开发相应的功能模块,实现三维零件尺寸公差的自动标注。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可以在三维零件设计时快速高效地提取所有三维尺寸标注信息,并实现三维环境下尺寸公差的自动标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IA 二次开发 尺寸公差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 自动标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D的航空典型零件检验计划自动编制方法
2
作者 郭朝阳 蒋英吉 +2 位作者 程华龙 余志斌 王发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538-6547,共10页
针对当前航空典型零件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质量检测难度加大但检验方法落后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检验计划自动编制方法。首先,从信息重用和信息集成出发,以设计模型为基础构建检验数模,为检验计划的生成奠定数据源基础,其次,制定检验计划... 针对当前航空典型零件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质量检测难度加大但检验方法落后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检验计划自动编制方法。首先,从信息重用和信息集成出发,以设计模型为基础构建检验数模,为检验计划的生成奠定数据源基础,其次,制定检验计划生成方法,设计检测顺序生成规则,采用改进的动态规划算法实现检测顺序编号的自动生成;最后,结合组件应用架构(component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CAA)二次开发接口与Excel组件开发,在CATIA环境下开发了相应的功能模块,实现了检测要素信息与工艺视图输出,完成检验计划的自动编制与导出。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可以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检验计划的编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数模 改进的动态规划算法 检测顺序生成 CAA二次开发 检验计划自动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难加工材料超声振动辅助切削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9
3
作者 向业 许磊 +3 位作者 廖鹏飞 舒嵘 李卫生 路冬 《工具技术》 2018年第8期8-11,共4页
综述了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典型航空难加工材料超声振动辅助加工现状,在刀具上施加一维或二维超声振动可以提高航空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具体表现为切削力降低、表面粗糙度改善、刀具磨损降低等。试验发现二... 综述了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典型航空难加工材料超声振动辅助加工现状,在刀具上施加一维或二维超声振动可以提高航空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具体表现为切削力降低、表面粗糙度改善、刀具磨损降低等。试验发现二维超声振动在切削航空难加工材料时效果更加显著。试验表明,未来开展超声振动加工与其它方式的复合加工将是进一步提高航空难加工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辅助切削 钛合金 镍基高温合金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复合材料智能制造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4
作者 马军 万建平 +2 位作者 任卫安 吴静青 蔡洋阳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4-53,共10页
以航空复合材料数字化工厂的建设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复合材料专业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的解决难点。航空复合材料制造是典型的离散型制造模式,涉及特种工艺多,冷热工艺混合,工序流程复杂,很难通过单一的流程来驱动数字化、智能化体系的... 以航空复合材料数字化工厂的建设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复合材料专业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的解决难点。航空复合材料制造是典型的离散型制造模式,涉及特种工艺多,冷热工艺混合,工序流程复杂,很难通过单一的流程来驱动数字化、智能化体系的构建。详细阐述了航空复合材料数字化工厂建设过程中的工序自动化作业、物联网终端建设、设备设施集成管控、自动化仓储、物流管控、制造过程无纸化等方面建设内容。工厂智能化制造在全要素、大专业、体系化管理方面有很大的创新,实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厂智能制造模式,而非单一局部的数字化、智能化,形成了一个航空复合材料智能制造模式的较好示范,提升了航空复合材料制造效率、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航空产品 数字化工厂 自动化制造 设备和物料管控 无纸化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制造企业工艺设计与管理平台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邱燕平 熊光利 +2 位作者 吴兴杰 付彬 甄文斌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89,共8页
针对型号研制及交付对工艺设计提出的高效率、高质量和快速响应的要求,结合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开展了面向航空制造企业的数字化工艺设计与管理平台构建技术的研究,论述了平台架构、业务模式和关键技术。提出构建以产品模型与制... 针对型号研制及交付对工艺设计提出的高效率、高质量和快速响应的要求,结合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开展了面向航空制造企业的数字化工艺设计与管理平台构建技术的研究,论述了平台架构、业务模式和关键技术。提出构建以产品模型与制造构型信息作为数据主线,以型号研制工艺业务过程作为业务主线,以工艺工作任务管理为抓手的面向工艺全过程的集成化、一体化、基于模型、可扩展的数字化工艺设计与管理平台,实现数字化技术赋能工艺业务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平台 工艺设计 工艺管理 基于模型 并行工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T3铝合金表面三价铬化学转化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6
作者 李嘉烁 王梅丰 +2 位作者 黄小文 陈东初 王夏妍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07,共8页
开发了以K_(2)ZrF_(6)、Cr(OH)SO_(4)为主盐,NH-2为添加剂的2024-T3铝合金三价铬-锆基化学转化膜制备工艺。通过硫酸铜快速点滴试验研究K_(2)ZrF_(6)、Cr(OH)SO_(4)和添加剂NH-2质量浓度,工作液温度,pH以及化学氧化时间对转化膜耐蚀性... 开发了以K_(2)ZrF_(6)、Cr(OH)SO_(4)为主盐,NH-2为添加剂的2024-T3铝合金三价铬-锆基化学转化膜制备工艺。通过硫酸铜快速点滴试验研究K_(2)ZrF_(6)、Cr(OH)SO_(4)和添加剂NH-2质量浓度,工作液温度,pH以及化学氧化时间对转化膜耐蚀性的影响规律。利用中性盐雾试验(NSS),划格法,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等测试了转化膜的耐蚀性,漆膜结合力,表面形貌及元素分布等。结果表明:转化液最佳配方为10 g/L K_(2)ZrF_(6)、1.2 g/L Cr(OH)SO_(4)以及0.72 g/L添加剂NH-2,当其pH为3.8时,40℃下氧化5 min制备的转化膜的耐蚀性较为优良。转化膜在168 h连续中性盐雾试验中未发生腐蚀,漆膜结合力为0级;转化膜是由无数连续的直径数十纳米的颗粒组成的,可对基体进行保护;膜层主要由O、Al、Cu、Mg、Zr、Cr、F等元素组成;膜层中的Cr元素为三价铬,不含六价铬,是一种环保的铝合金化学氧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T3铝合金 化学氧化膜 三价铬-锆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想化水平的产品概念模糊评价方法
7
作者 张乔 张换高 张亚捷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6,共9页
概念评价与选择是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续研发的成败。理想化水平是价值概念的扩展,是产品效用与其成本与副作用的和之比,是评价产品设计优劣的重要指标,但目前缺少定量化评价方法。文中引入模糊数学方法... 概念评价与选择是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续研发的成败。理想化水平是价值概念的扩展,是产品效用与其成本与副作用的和之比,是评价产品设计优劣的重要指标,但目前缺少定量化评价方法。文中引入模糊数学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理想化水平的产品概念评价方法:首先,采用模糊质量屋的关联矩阵和自相关矩阵,由客户需求权重求得功能权重;其次,对产品概念的功能、成本和副作用进行群体模糊评价,并将专利侵权风险作为产品预期效用的负向评价指标;最后,计算理想化水平,并采用均值散布方法进行计算排序。该方法无需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和反模糊化处理,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评价 价值工程 模糊质量屋 理想化水平 发药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弹性材料缓冲均匀性的有限元仿真与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赵鑫 黄翔 +1 位作者 江一帆 刘平 《航空制造技术》 2018年第1期82-87,97,共7页
为了保证柔性加载时脆性结构件表面受力均匀,借助有限元方法对起缓冲作用的超弹性材料的受载进行仿真,分析并优化了弹性材料和脆性结构件接触应力的均匀程度。根据超弹性缓冲垫受压时的特性,建立了能够反映接触应力均匀性的评估模型;通... 为了保证柔性加载时脆性结构件表面受力均匀,借助有限元方法对起缓冲作用的超弹性材料的受载进行仿真,分析并优化了弹性材料和脆性结构件接触应力的均匀程度。根据超弹性缓冲垫受压时的特性,建立了能够反映接触应力均匀性的评估模型;通过对缓冲基本模型仿真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减小摩擦因数、改变缓冲垫结构这两种优化模型;针对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了超弹性缓冲垫加载脆性结构件的试验,对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描述机器人加载脆性结构件的实际情况;两种优化模型均可有效提高脆性件表面受力的均匀性;中心打Φ20mm孔的优化模型对脆性结构件的等效覆盖率为77.44%,相比基本模型,提升了15%的均匀性能。本研究结果为后续超弹性缓冲垫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加载 超弹性 有限元 均匀性 评估模型 接触应力 脆性结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增材制造TC4微观组织调控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益可 李仁花 +2 位作者 陈玉华 许明方 陈伟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3,共9页
目的 研究固溶时效处理对电弧增材制造TC4钛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 设置了1组时效处理(AT,600℃/2 h/空冷)和2组固溶+时效处理(SA1,800℃/1 h/炉冷+600℃/2 h/空冷;SA2,870℃/1 h/炉冷+600℃/2 h/空冷)策略,对电弧增... 目的 研究固溶时效处理对电弧增材制造TC4钛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 设置了1组时效处理(AT,600℃/2 h/空冷)和2组固溶+时效处理(SA1,800℃/1 h/炉冷+600℃/2 h/空冷;SA2,870℃/1 h/炉冷+600℃/2 h/空冷)策略,对电弧增材制造TC4钛合金进行了热处理试验。通过扫描电镜(SEM)进行微观组织形貌和断口形貌观察,通过拉伸试验机进行室温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沉积态试样的微观组织均匀性较差,主要由马氏体α’相、网篮组织、不连续的晶界α相(α Grain Boundary,αGB)和集束组织构成。AT并未完全消除马氏体α’相,但提高了其延展性。经固溶+时效处理后,马氏体α’相消失,晶粒内部主要由网篮组织和αGB组成。平均抗拉强度由沉积态的999.67 MPa降低到SA2的936.46 MPa,而平均延伸率从6.23%提高到12.48%,且SA2样品显示出更低的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其中沉积态试样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的各向异性值(IPA)分别为4.82、0.96和28.7。SA2试样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的IPA分别为0.3、0.42和5.56。结论 固溶时效处理有助于提高电弧增材制造TC4钛合金微观组织均匀性,并显著降低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电弧增材制造 固溶时效处理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增材制造TC4微观组织调控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益可 李仁花 +2 位作者 陈玉华 许明方 陈伟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5-143,共9页
目的研究固溶时效处理对电弧增材制造TC4钛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为降低增材制造TC4构件力学性能各向异性提供参考。方法设置了1组时效处理(AT,600℃/2 h/空冷)和2组固溶+时效处理(SA1,800℃/1h/炉冷+600℃/2h/空冷;SA2,870... 目的研究固溶时效处理对电弧增材制造TC4钛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为降低增材制造TC4构件力学性能各向异性提供参考。方法设置了1组时效处理(AT,600℃/2 h/空冷)和2组固溶+时效处理(SA1,800℃/1h/炉冷+600℃/2h/空冷;SA2,870℃/1h/炉冷+600℃/2h/空冷)试验对电弧增材制造TC4钛合金进行了热处理。然后通过扫描电镜(SEM)进行微观组织形貌和断口形貌观察,以及通过拉伸试验机进行室温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沉积态试样的微观组织均匀性较差,主要由马氏体α'相、网篮组织、不连续的晶界α相(αGrain Boundary,αGB)和集束组织构成。AT并未消除马氏体α'相,但延展性获得改善。固溶+时效处理后,马氏体α'相消失,晶粒内部主要由网篮组织和αGB组成。平均抗拉强度由沉积态的999.67 MPa降低到SA2的936.46 MPa,而平均延伸率从6.23%提高到12.48%,且SA2样品显示出更低的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其中沉积态试样的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值(IPA)分别为4.82(UTS)、0.96(YS)、28.7(EL)。SA2样品的各向异性值(IPA)分别为0.3(UTS)、0.42(YS)、5.56(EL)。结论固溶时效处理有助于改善电弧增材制造TC4钛合金微观组织均匀性,并显著降低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电弧增材制造 固溶时效处理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温度对TB15钛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况云华 辛周媛 +2 位作者 徐勇 朱琳 陈乐平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150,共5页
采用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仪、X射线衍射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时效温度对固溶态的TB15钛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在单相区固溶后,组织主要由等轴β晶粒组成,在较低温度时效后,基体析出了针状α相和等温ω... 采用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仪、X射线衍射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时效温度对固溶态的TB15钛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在单相区固溶后,组织主要由等轴β晶粒组成,在较低温度时效后,基体析出了针状α相和等温ω相,在β晶界附近出现无析出区(PFZ),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PFZ和ω相消失,α相由针状向片状形貌转变,在晶界附近出现了晶界魏氏体α相(α_(WGB))。随时效温度的增加,合金硬度降低,抗拉强度先升高后下降,伸长率则相反。在500℃时效后合金抗拉强度达到峰值1431.73 MPa,但伸长率仅为3.82%;在530℃时效时合金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此时的抗拉强度为1155 MPa,伸长率为7.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15钛合金 时效温度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60铝锂合金化学铣切工艺优化及表面质量改善
12
作者 赵超 王帅星 +3 位作者 王辉庭 黄勇 吴宁 杜楠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8-43,共6页
针对铝锂合金化铣过程中含锂相的溶解过快导致表面粗糙度高的问题,借助三维显微镜、动电位极化测试等手段研究了Na_(2)CO_(3)及苯环类添加剂RA-8对2060铝锂合金化铣速度、表面粗糙度及溶解行为的影响,优化了化铣配方。结果表明:单一Na_(... 针对铝锂合金化铣过程中含锂相的溶解过快导致表面粗糙度高的问题,借助三维显微镜、动电位极化测试等手段研究了Na_(2)CO_(3)及苯环类添加剂RA-8对2060铝锂合金化铣速度、表面粗糙度及溶解行为的影响,优化了化铣配方。结果表明:单一Na_(2)CO_(3)即可抑制含锂相的溶解,其与RA-8的协同作用可进一步改善表面质量,且对化铣速度的影响较小;针对2060铝锂合金,较优的化铣参数为:NaOH 160 g/L,Na_(2)S 30 g/L,三乙醇胺(TEA) 50 g/L,Na_(2)CO_(3)0.5 mol/L,RA-8 0.4 g/L,Al^(3+)0~70 g/L,温度为90℃。在此条件下化铣试样表面粗糙度(R_(a))为0.95~1.21μm,腐蚀速度为20~50μm/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60铝锂合金 添加剂 化铣加工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速率对GWZ932镁合金电弧增材制造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谢勇 张睿泽 +5 位作者 冯晨 陈雷 罗志伟 邓泽 王锋华 王福德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8-46,共9页
冷金属过渡电弧增材制造(WAAM)是一种新型的快速成形技术,可以用于制造具有复杂形状的高性能结构件。采用冷金属过渡电弧增材制造工艺在不同的沉积速率下制备了GWZ932镁稀土合金单道多层薄壁构件,并研究了沉积速率对试样的成形质量、微... 冷金属过渡电弧增材制造(WAAM)是一种新型的快速成形技术,可以用于制造具有复杂形状的高性能结构件。采用冷金属过渡电弧增材制造工艺在不同的沉积速率下制备了GWZ932镁稀土合金单道多层薄壁构件,并研究了沉积速率对试样的成形质量、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成形参数一定时,随着沉积速率从4.5mm/s增加到7.5mm/s,沉积层的熔宽和层高均减小。沉积速率增加,晶粒尺寸减小,这是成形过程中热输入量降低,熔池凝固速度加快导致。构件的力学性能随着沉积速率先增加后降低,在6mm/s沉积速率下合金表现出最佳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分别为161MPa、236MPa和4.5%,力学性能表现出各向同性,断口表现出明显的脆性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稀土合金 电弧增材制造 沉积速率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氰碱性镀锌工艺性能的研究
14
作者 吴群英 许磊 +5 位作者 夏媛 周玉成 李琼 张净 范围东 陈四兵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82,共7页
本次使用的无氰碱性镀锌溶液的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良好。电流密度为1.70~2.00 A/dm2,镀液温度在21~22℃时,锌层的沉积速率约为20μm/h,镀液中锌离子的浓度对沉积速率影响较大。锌层外观为均匀细致的银灰色或银白色,钝化后带有绿色、黄... 本次使用的无氰碱性镀锌溶液的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良好。电流密度为1.70~2.00 A/dm2,镀液温度在21~22℃时,锌层的沉积速率约为20μm/h,镀液中锌离子的浓度对沉积速率影响较大。锌层外观为均匀细致的银灰色或银白色,钝化后带有绿色、黄色和紫色的彩虹色。锌层结合力、耐蚀性、氢脆性均符合HB5035—1992的要求。在锌层上制备氧化磷化膜,膜层外观和耐蚀性符合工艺的要求。以霍尔槽试验、锌层外观、沉积速率变化等为依据调整镀液中锌离子的浓度,可通过增大锌板阳极的面积或补加浓缩液来补充镀液中的锌离子。小零件的试镀效果良好,满足交付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氰镀锌 镀液性能 镀层性能 镀液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无氰镀镉工艺可行性研究
15
作者 吴群英 邹天嘉 +5 位作者 严伟 李丰 陈晶 黄勇 张爱斌 陈四兵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9-95,共7页
无氰镀镉溶液的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优异,当电流密度为1.16~1.37 A/dm^(2),镀液温度在22~35℃时,镉层的沉积速率约为10.00~16.23μm/h。镉层外观初期为带金属光泽的瓦灰色,当镀液通电量逐渐增加时,镉层外观逐渐变成银灰色、银白色,钝化... 无氰镀镉溶液的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优异,当电流密度为1.16~1.37 A/dm^(2),镀液温度在22~35℃时,镉层的沉积速率约为10.00~16.23μm/h。镉层外观初期为带金属光泽的瓦灰色,当镀液通电量逐渐增加时,镉层外观逐渐变成银灰色、银白色,钝化后为彩虹色。镉层结合力、耐蚀性、氢脆性均符合HB5036—1992的要求。通过霍尔槽试验、经验数据、镉层外观等作为依据补加主盐、导电盐、添加剂,可以保证镉层的外观和沉积速率。在镉层上制备氧化磷化膜,膜层外观和耐蚀性符合工艺要求。小零件的试镀效果良好,满足交付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氰镀镉 镀液性能 镀层性能 镀液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型机场草坪的割草机器人路径规划及轨迹跟踪控制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结华 代冀阳 +1 位作者 周继强 张孝勇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6-152,共7页
为了提高割草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及环境适应能力,基于移动机器人平台设计了一种既受遥控操作又能自主运行的适用于大型机场草坪作业的割草机器人。首先,运用高精度差分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采集机场草坪边界和障... 为了提高割草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及环境适应能力,基于移动机器人平台设计了一种既受遥控操作又能自主运行的适用于大型机场草坪作业的割草机器人。首先,运用高精度差分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采集机场草坪边界和障碍物的位置信息,根据采集的信息将机场草坪分为最少数目的凸多边形工作区域;考虑到割草机器人无法原地无半径转弯,在传统迂回式路径规划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往返直线型路径规划算法,并在凸多边形路径规划区内推导出遍历路径的显示方程表达式。其次,运用高精度差分GPS测得割草机器人实际轨迹并与规划轨迹对比,设计了一种区间判断型轨迹纠偏算法;以执行电机的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和区间判断型轨迹纠偏算法构造割草机器人双闭环轨迹跟踪控制器,对按传统迂回式路径和往返直线型路径行进的割草机器人进行轨迹跟踪仿真分析。最后,以自制的割草机器人为例,按往返直线型路径运行方式进行样机实验。仿真结果发现:当割草机器人跟踪当前路径到达终点后会自动调头跟踪下一条路径,验证了轨迹跟踪算法的稳定性;传统迂回式路径运行方式下割草机器人的漏割率较高,达到46.42%,而往返直线型路径运行方式下其漏割率为7.15%,明显优于传统迂回式路径仿真结果。样机实验测得的漏割率为8.89%,与仿真实验结果一致,表明所设计的轨迹跟踪算法对大型机场草坪作业割草机器人是适用的。研究结果可为大型机场草坪割草机器人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割草机器人 路径规划 差分GPS 纠偏算法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蒙皮对缝检测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严成 黄翔 +1 位作者 李泷杲 李栋 《航空制造技术》 2017年第10期70-74,78,共6页
针对传统蒙皮对缝检测方法误差大、效率低等问题以及二维激光对缝检测的缺陷,采用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蒙皮对缝的检测方法并开发出相应软件。提出了蒙皮对缝三维点云数据的去噪、临界点识别及提取方法,根据蒙皮对缝间隙阶差对气动外... 针对传统蒙皮对缝检测方法误差大、效率低等问题以及二维激光对缝检测的缺陷,采用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蒙皮对缝的检测方法并开发出相应软件。提出了蒙皮对缝三维点云数据的去噪、临界点识别及提取方法,根据蒙皮对缝间隙阶差对气动外形的影响,分析其实际几何结构,与理论结构对比,提炼出了计算蒙皮对缝间隙阶差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对试验模拟件对缝的检测,验证了其计算精度。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可行,与二维激光检测相比精度和重复精度更高,间隙测量精度达到0.04mm,阶差测量精度达到0.02mm,可以满足蒙皮对缝检测需求,为分析间隙阶差对装配质量的影响提供数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 蒙皮对缝 间隙阶差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机身蒙皮骨架变曲率截面桁条滚弯精确成形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明和 谢兰生 +2 位作者 冯瑞 文松涛 罗志辉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35-142,共8页
为解决C919国产大飞机蒙皮骨架非对称截面桁条的精确成形难题,基于2形及L形型材的2099–T3和T83铝锂合金性能测试评价,获得材料的本构模型和回弹规律。同时提出一种分段式等曲率渐近滚弯新工艺,结合滚弯成形理论分析计算,建立等曲率四... 为解决C919国产大飞机蒙皮骨架非对称截面桁条的精确成形难题,基于2形及L形型材的2099–T3和T83铝锂合金性能测试评价,获得材料的本构模型和回弹规律。同时提出一种分段式等曲率渐近滚弯新工艺,结合滚弯成形理论分析计算,建立等曲率四轴滚弯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两种型材的滚弯回弹及曲率半径影响因素,模拟结果确定了非对称截面型材的合理滚弯成形工艺参数为:型材与滚轮摩擦系数为0.10~0.12,型材和滚轮之间间隙为0.2 mm,2形型材和L形型材滚弯的左右滚轮极限抬升高度分别为43 mm和30 mm。最终采用分段等曲率渐近滚弯的方法,通过MC4P431IAS数控滚弯机成功生产出合格的变曲率型材,最大间隙值为0.76 mm,成功验证了变曲率滚弯成形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目前,该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C919中机身蒙皮骨架长桁的滚弯成形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919大飞机 变曲率蒙皮桁条 铝锂合金 渐近滚弯成形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曲面零件散乱点云特征点提取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瑞 李泷杲 +1 位作者 黄翔 李栋 《航空制造技术》 2017年第13期60-65,共6页
复杂曲面零件的几何特征提取对加工质量的检测及逆向重构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复杂曲面零件散乱点云特征点提取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高斯权重的邻域主成分分析的方法,通过估计每一点邻域的局部变化程度对点云模型进行初始标记;然后... 复杂曲面零件的几何特征提取对加工质量的检测及逆向重构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复杂曲面零件散乱点云特征点提取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高斯权重的邻域主成分分析的方法,通过估计每一点邻域的局部变化程度对点云模型进行初始标记;然后,采用基于标记的自动识别法实现特征点的提取;最后,通过特征点聚类的方式去除了特征点集中的异常点,完善了提取的点云特征。该方法直接操作于散乱点云,无需任何的拓扑连接信息。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不需要过多地人为调节参数,特征点提取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曲面零件 散乱点云 标记 特征点提取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框肋类钣金零件智能制造技术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闯 史航 +3 位作者 李仁花 付彬 张鑫 曾一畔 《航空制造技术》 2018年第13期80-84,100,共6页
针对飞机框肋类钣金零件的高效和高质量制造,提出了以知识库和制造模型定义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技术开发思路,建立了模型驱动的智能化制造流程,根据应用目标设计了从分析、实施到应用的方案。该项技术已在航空工业洪都、沈飞和成飞开展了应... 针对飞机框肋类钣金零件的高效和高质量制造,提出了以知识库和制造模型定义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技术开发思路,建立了模型驱动的智能化制造流程,根据应用目标设计了从分析、实施到应用的方案。该项技术已在航空工业洪都、沈飞和成飞开展了应用,首阶段验证结果表明零件外形、弯边角度、高度偏差均在精度要求范围之内,可进一步开展应用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精密成形 制造模型 知识库 框肋零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