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点粘贴式应变测量系统在线校准技术研究
1
作者 周宁 冯建民 +8 位作者 宋昊 尧建平 赵启迪 张慧君 黄晓龙 尹伟 高战朋 武军 于翀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2,共9页
在大型客机全机结构静强度试验中,针对多点粘贴式应变测量系统的在线校准问题,提出了通过降低敏感元件分散性建立伪溯源链的技术思路,开展了初步研究并将光纤和应变片的灵敏度分散性分别降低到1%和2.8%。研制了应变标准源,比对光纤、应... 在大型客机全机结构静强度试验中,针对多点粘贴式应变测量系统的在线校准问题,提出了通过降低敏感元件分散性建立伪溯源链的技术思路,开展了初步研究并将光纤和应变片的灵敏度分散性分别降低到1%和2.8%。研制了应变标准源,比对光纤、应变片和散斑3种应变测量方式的精度及其在线溯源方法,发现了借助高精度非接触式应变测量手段和低分散性的应变敏感元件特性建立真溯源链的技术途径。针对海量粘贴式应变敏感元件配套电路通道,研发了自动化的校准检测装置,总体效率提升1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测量 在线校准 溯源方法 粘贴式应变传感器 自动校准 电阻应变片 光纤光栅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长度溯源链融合计量研究
2
作者 张玉杰 雷李华 +7 位作者 管钰晴 刘丽琴 郭创为 谢张宁 徐瑞书 梁利杰 李强 凌刚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6-242,共7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量子扁平化的溯源体系,提出一种纳米长度溯源链融合计量的方法。溯源性是纳米测量中的基础性问题,多种溯源途径与测量方法的融合测量已经成为未来微纳结构测量的趋势。建立“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溯源相融合测量... 为了更好地研究量子扁平化的溯源体系,提出一种纳米长度溯源链融合计量的方法。溯源性是纳米测量中的基础性问题,多种溯源途径与测量方法的融合测量已经成为未来微纳结构测量的趋势。建立“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溯源相融合测量体系,需要确保两种溯源体系之间的测量准确性、等效性与可比性。利用激光会聚原子沉积技术与软X射线干涉光刻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制作直接溯源至原子跃迁频率的光栅,理论准确性可达到0.001nm量级,在保证准确性极高的同时也在其整体结构面积内均能保持良好均匀性。通过制作高精度的小尺寸光栅作为两条溯源链的比对载体,有效规避以线宽为载体时产生的误差来源。文中利用基于原子光刻-软X射线干涉光刻制备的53.2nm硅光栅作为有效载体,提升自上而下的计量型原子力显微镜测量水平以及自下而上的基于硅晶格常数测量的准确性,提升国内“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溯源的测量准确性、等效性与可比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计量 自溯源光栅 纳米溯源链 硅晶格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现实辅助的航空航天产品智能装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方维 陈黎茜 +1 位作者 孙安斌 许澍虹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94-106,共13页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可将可视化装配工艺指令叠加在作业现场,增强操作人员感知信息的能力,对提高航空航天等复杂产品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减少操作人员认知负荷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首先对现有AR装配中的跟踪注册、人机交互和...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可将可视化装配工艺指令叠加在作业现场,增强操作人员感知信息的能力,对提高航空航天等复杂产品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减少操作人员认知负荷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首先对现有AR装配中的跟踪注册、人机交互和显示等关键技术进行梳理,然后基于装配工艺指令呈现方式不同,分别从头戴式、手持式和投影式3个视角下对现有航空航天产品的AR装配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系统综述,并讨论人工智能技术对AR装配的赋能作用,最后总结现有AR装配技术存在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航空航天等复杂产品智能化装配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装配 增强现实 航空航天产品 混合现实 装配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叶片温度场多光谱辐射测温技术
4
作者 徐春雷 张学聪 +3 位作者 宋振宇 王军 闻泽智 马斯博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1,共5页
为了解决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表面温度场精确测量的技术难题,搭建了多光谱辐射测温系统,开展了涡轮叶片温度场多光谱辐射测温技术研究。根据发动机测试需求,设计开发了发动机原位测试改装方案,可在不开孔、不焊接等情况下实现涡轮叶片表... 为了解决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表面温度场精确测量的技术难题,搭建了多光谱辐射测温系统,开展了涡轮叶片温度场多光谱辐射测温技术研究。根据发动机测试需求,设计开发了发动机原位测试改装方案,可在不开孔、不焊接等情况下实现涡轮叶片表面温度场测量。采用该多光谱辐射测温系统完成了发动机整机状态下的涡轮转子叶片表面温度场测量,获取了涡轮叶片叶背侧的温度数据。利用开发的3维温度场投影软件,将测量得到的温度场图像投影到涡轮叶片真实模型上。结果表明:多光谱测温比单光谱测温的精度更高,被测涡轮叶片的高温区域位于叶片尾缘和叶片中截面位置,在叶片中间上部和下部各存在1个相对低温区域。测试结果验证了叶片冷却设计合理、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辐射测温 涡轮叶片 表面温度场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温升燃烧效率校准方法研究
5
作者 赵俭 刘重阳 +2 位作者 王玉芳 胡林陶 吴志珺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55,共7页
燃烧效率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气动性能参数,其准确获取对提高航空发动机性能、节省燃油、减少排放及匹配燃烧室总体性能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航空发动机温升燃烧效率的准确获取问题,设计了高准确度的进口参考温度传感器、出口参考温度... 燃烧效率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气动性能参数,其准确获取对提高航空发动机性能、节省燃油、减少排放及匹配燃烧室总体性能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航空发动机温升燃烧效率的准确获取问题,设计了高准确度的进口参考温度传感器、出口参考温度传感器和媒介温度传感器,将出口参考温度传感器与媒介温度传感器相结合,提出并使用测点修正因子,实现了航空发动机温升燃烧效率现场校准。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温升燃烧效率校准方法合理、结果可信,参考温度传感器所得温升燃烧效率与燃气分析燃烧效率的相对偏差为0.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燃烧效率 校准 温升 温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光的飞机蒙皮对缝自主测量跟踪技术
6
作者 张学涛 候国义 +3 位作者 赵子越 孙安斌 李泷杲 赵鹏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85-93,共9页
针对飞机蒙皮对缝间隙和阶差的自动化测量问题,以线结构光视觉检测技术为基础,研究了蒙皮对缝自主测量跟踪方法。将传统的基于图像形态学的处理方法和光流法结合,实现了对蒙皮对缝特征的实时跟踪,从而确定间隙和阶差的测量位置。通过实... 针对飞机蒙皮对缝间隙和阶差的自动化测量问题,以线结构光视觉检测技术为基础,研究了蒙皮对缝自主测量跟踪方法。将传统的基于图像形态学的处理方法和光流法结合,实现了对蒙皮对缝特征的实时跟踪,从而确定间隙和阶差的测量位置。通过实测数据对手眼标定参数进行修正,提高了对缝跟踪的精度。结果表明,当跟踪速度为7 mm/s时,对缝跟踪的位置精度大于0.500 mm,对缝跟踪的姿态精度大于0.5°,跟踪系统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能够满足飞机蒙皮对缝跟踪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皮对缝 多线结构光 光流法 自主跟踪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吸收光谱和激光干涉技术的气体压力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博涵 杨军 +1 位作者 黄乾坤 谢兴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692-3696,共5页
气体压力光学非接触测量是目前激光技术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其中气压测量过程中温度耦合问题是现在面临的研究难点。故而提出一种光谱测量技术与激光干涉技术组合测量方法,通过积分吸光度和折射率融合的方式实现气体压力、温度解耦的目的... 气体压力光学非接触测量是目前激光技术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其中气压测量过程中温度耦合问题是现在面临的研究难点。故而提出一种光谱测量技术与激光干涉技术组合测量方法,通过积分吸光度和折射率融合的方式实现气体压力、温度解耦的目的。分析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光谱技术(TDLAS)的直接吸收法测量原理和基于折射率的激光干涉测量原理,建立基于吸收光谱的气压测量模型和基于折射率的激光干涉气压测量模型,通过利用三次多项式拟合吸收谱线强度函数的方式,建立了基于积分吸光度和折射率的气体压力、温度解耦的数学模型。实验搭建了基于TDLAS技术和激光干涉技术的气体压力检测系统,采用中心波长为2004 nm的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和波长为632.8 nm的激光干涉仪,气室长度为24.8 cm,将CO_(2)作为研究对象,并以高精度压力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分别作为压力温度参考值,以真空为背景信号,在室温环境中测量并计算出气体压力变化后积分吸光度值和折射率值,进而解算得到气体压力和温度值。实验结果显示:压力测量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3.61%,最小相对误差为0.5%,测量平均相对误差为1.99%;在以开尔文温度为前提下,温度解算结果最大绝对误差为7.66 K,最小绝对误差为0.78 K,测量平均绝对误差为3.29 K,测量结果与参考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该研究可为以后光学法测量气体压力温度影响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LAS 激光干涉技术 气体压力 温度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重力仪的隔振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2
8
作者 摆海龙 白金海 +1 位作者 胡栋 王宇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01-2207,共7页
原子重力仪是测量重力加速度的高精度仪器,振动噪声是原子重力仪灵敏度受限的一个主要因素,故需对振动噪声进行抑制。详细介绍了用于原子重力仪的各个隔振技术,分析了以弹簧和阻尼结构组成的被动隔振、以主动反馈元件作动的主动隔振和... 原子重力仪是测量重力加速度的高精度仪器,振动噪声是原子重力仪灵敏度受限的一个主要因素,故需对振动噪声进行抑制。详细介绍了用于原子重力仪的各个隔振技术,分析了以弹簧和阻尼结构组成的被动隔振、以主动反馈元件作动的主动隔振和通过算法剔除振动噪声影响的补偿隔振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领域,讨论了隔振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原子重力仪的隔振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重力仪 振动噪声 精密测量 振动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复合测量技术的涡轮叶片气膜孔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高继昆 闫峰 +1 位作者 何小妹 德晓薇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6,共8页
为了解决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气膜孔几何特征参数有效检测手段缺乏、测量结果一致性差的问题,设计并搭建了基于光纤复合测量技术的涡轮叶片气膜孔检测系统,提出了利用该系统对涡轮叶片气膜孔进行测量的方法,通过试验进行了方法验证。搭... 为了解决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气膜孔几何特征参数有效检测手段缺乏、测量结果一致性差的问题,设计并搭建了基于光纤复合测量技术的涡轮叶片气膜孔检测系统,提出了利用该系统对涡轮叶片气膜孔进行测量的方法,通过试验进行了方法验证。搭建的系统为多传感器测量系统,具备叶片接触与非接触测量、空间姿态定位及3D投影能力,实现了涡轮叶片全范围气模孔的测量。在试验中,选取高压涡轮叶片作为被测物体,应用该测量系统对叶片上的气膜孔进行了测量,计算得到了气膜孔直径、轴线角度及位置度的准确信息。结果表明:通过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评定可知,该系统对气膜孔直径、位置度的测量不确定度均小于0.01 mm,完全满足设计公差对测量仪器的精度要求,可以用于涡轮叶片气膜孔工程化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气膜孔 几何特征参数 光纤复合测量技术 接触测量 非接触测量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频激光光源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10
作者 杜含笑 李华丰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共6页
双频激光的波长稳定性及频差大小直接影响激光干涉仪的测量精度及测量速度,因此高性能双频光源对激光干涉仪的测量至关重要。介绍了近20年双频激光技术的最新进展,比较了实现双频输出的不同方案,如塞曼分裂、双折射及声光调制等,简明阐... 双频激光的波长稳定性及频差大小直接影响激光干涉仪的测量精度及测量速度,因此高性能双频光源对激光干涉仪的测量至关重要。介绍了近20年双频激光技术的最新进展,比较了实现双频输出的不同方案,如塞曼分裂、双折射及声光调制等,简明阐述了不同双频激光器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场合,对其光学分离方式、频差大小、安装难度及结构成本等特性进行比较,为双频激光干涉仪光源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频激光器 塞曼效应 双折射激光器 双纵模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EEMDAN-HT的双光栅干涉间距数字化校准研究
11
作者 朱言瑧 李智玮 +8 位作者 刘丽琴 管钰晴 张玉杰 郭创为 李强 刘一 蔡晋辉 万军 雷李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7-158,共12页
双光栅零差干涉的非线性因素对于信号的相位提取精度容易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干涉测距精度下降。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融合希尔伯特变换(ICEEMDANHT)的双光栅干涉间距数字化校准方法。在经验模态分解算法... 双光栅零差干涉的非线性因素对于信号的相位提取精度容易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干涉测距精度下降。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融合希尔伯特变换(ICEEMDANHT)的双光栅干涉间距数字化校准方法。在经验模态分解算法的基础上,通过添加白噪声后使信号进行分解重构迭代,筛选符合标准的本征模态分量进行重构得到完整信号,仿真对比其他信号分解方法的分解特性,验证改进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重构信号的重复性和分解完备性。采用改进的双光栅测距系统对标准平面光栅间距进行校准实验,结果表明,基于ICEEMDAN-HT的双光栅间距数字化校准方法的相对误差低至0.40%,有效提高了信号的鲁棒性和间距校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栅间距校准 信号处理 自溯源 平面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布下红外主动目标特征点配准方法研究
12
作者 范帅鑫 谷玉海 +1 位作者 邹志 崔悦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78,共8页
视觉测量中经常需要用到特征匹配来计算位姿信息,但尚无针对红外主动目标设计特征匹配可用的算法,为实现对不同分布红外主动目标的匹配,本文提出了一种通用的两阶段特征点匹配方法。第一阶段为粗配准,首先检测图像特征点集的凸包,获取... 视觉测量中经常需要用到特征匹配来计算位姿信息,但尚无针对红外主动目标设计特征匹配可用的算法,为实现对不同分布红外主动目标的匹配,本文提出了一种通用的两阶段特征点匹配方法。第一阶段为粗配准,首先检测图像特征点集的凸包,获取最外围点;通过构建三角形特征集,并使用马氏距离进行相似三角形计算搜索实现快速粗配准。第二阶段为精匹配,首先通过粗匹配特征计算欧拉角避免匹配结果的180°旋转对称;针对粗配准后的可能存在的特征点缺失问题,采用极线约束精匹配策略,充分利用已匹配特征点的几何信息,有效实现对剩余点的精确匹配。理论分析与实验表明,在13个红外发光点组成的旋转对称点集及非旋转对称点集下,该方法在绝对大小0°~40°的旋转范围内能高效匹配,实验测试极限性能能够达到50°,并对实际场景下特征点的遮挡等情况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实验结果验证其适应性与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主动目标 点集匹配 仿射变换 旋转对称 对极约束 遮挡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位姿标靶的激光跟踪姿态测量系统参数标定
13
作者 熊芝 钟陈小鹏 +5 位作者 张昊 贾小东 郭政南 赵子越 翟中生 周维虎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4,共12页
基于激光跟踪的六自由度(6DoF)测量系统在大型设备生产、制造、装配等环节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姿态测量精度是实现高精度位姿测量的保障。为解决激光跟踪姿态测量系统在远距离大视场中的标定问题,提出一种建立在多位姿标靶上的系统标定... 基于激光跟踪的六自由度(6DoF)测量系统在大型设备生产、制造、装配等环节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姿态测量精度是实现高精度位姿测量的保障。为解决激光跟踪姿态测量系统在远距离大视场中的标定问题,提出一种建立在多位姿标靶上的系统标定方法。以基于相机的激光跟踪姿态测量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及姿态测量原理;其次对系统姿态求解算法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出对系统标定精度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多位姿标靶的系统参数标定方法,基于空间几何约束和最小二乘原理,实现了标定参数的最优求解;最后,搭建基于全站仪的激光跟踪实验平台,使用移动标定板构建立体标靶进行标定。实验结果表明:在3~15 m的测量范围内,采用本文标定方法的姿态测量精度相较于改进前可提升25.4%以上。该方法在远距离大视场测量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跟踪 姿态测量 远距离 大视场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重力仪激光系统数字PID闭环控制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远 许云鹏 +3 位作者 汪子楷 贾钧洁 胡栋 王宇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5-501,共7页
针对原子重力仪激光系统在温度和振动变化时,操控原子的激光功率、激光器的频率和相位会出现长期漂移和短期高频抖动,影响原子重力仪测量精度的问题,设计了原子重力仪激光系统数字闭环控制方案。对回泵光、冷却光、探测光、吹除光和拉... 针对原子重力仪激光系统在温度和振动变化时,操控原子的激光功率、激光器的频率和相位会出现长期漂移和短期高频抖动,影响原子重力仪测量精度的问题,设计了原子重力仪激光系统数字闭环控制方案。对回泵光、冷却光、探测光、吹除光和拉曼光进行实时闭环控制,抑制光功率起伏引入的噪声。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功率的实时闭环锁定时间为3.5μs@±5%,峰峰值长期稳定性为0.8%,能够实现偏振梯度冷却过程中所需的光功率线性扫描。所设计系统还可以用于激光器频率和相位锁定,实验中将激光频率锁定在电光调制器的边带,可以实现在电光调制器调制范围内激光器任意频点锁定,频率锁定切换时间小于4 ms@10 GHz。研制闭环系统能够降低原子重力仪激光系统复杂性,提升环境适应性,对原子重力仪的工程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重力仪 激光系统 光功率稳定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机载机电产品参数溯源的关系抽取方法
15
作者 杨明烨 张栋 +3 位作者 孔盛杰 李泷杲 何旋 候国义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3-1156,共14页
机载机电产品是保障飞机飞行功能的核心部件,其参数溯源的准确性对于确保飞机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维护成本至关重要。针对机载机电产品参数溯源关系复杂、上下文信息跨度较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机载机电产品参数溯源的关系抽取方法... 机载机电产品是保障飞机飞行功能的核心部件,其参数溯源的准确性对于确保飞机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维护成本至关重要。针对机载机电产品参数溯源关系复杂、上下文信息跨度较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机载机电产品参数溯源的关系抽取方法。首先,构建了机载机电产品的本体模型,为组织机载机电产品信息提供了结构化框架,并对参数溯源文件进行了标注,形成了用于关系抽取的领域数据集;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分段卷积神经网络(PCNN)和多头注意力机制(MA)的关系抽取模型(RE),该RE-PCNN-MA模型引入分段池化策略增强了对复杂溯源关系的学习能力,并利用多头注意力有效捕捉了实体之间的长距离依赖关系,克服了现有关系抽取模型在处理扩展上下文信息方面的局限性;最后,基于提取的关系与实体,构建了机载机电产品参数溯源知识图谱,为机载机电产品的溯源检索与决策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研究结果表明:RE-PCNN-MA模型在机载机电产品数据集上的验证结果表现优异,其精确率为97.14%;相比其他基线模型,该模型的精确率提升了3.52%~8.14%。RE-PCNN-MA模型在性能上显著优于其他基线模型,能够高效且准确地提取机载机电产品实体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机电产品知识图谱 产品溯源 关系抽取模型 分段卷积神经网络 多头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性结构理论的汉语偏正式动名复合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昌松 齐术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29-142,共14页
本文从物性结构理论中的施成角色和功能角色出发,研究汉语偏正式动名复合词VAN和VTN的语义构造及其对句法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指向施成角色的VAN(如“剪画”)和指向功能角色的VTN(如“贴画”)在受否定词“没”修饰时表现有所不同:VAN... 本文从物性结构理论中的施成角色和功能角色出发,研究汉语偏正式动名复合词VAN和VTN的语义构造及其对句法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指向施成角色的VAN(如“剪画”)和指向功能角色的VTN(如“贴画”)在受否定词“没”修饰时表现有所不同:VAN中的VA在受“没”修饰时会受到限制(如“#剪画没剪”),而VTN中的VT则无此限制(如“贴画没贴”)。我们认为,这种否定限制与动名复合词VN形成过程中V所指涉的物性角色有关:施成角色参与VAN的形成并对其产生影响,而功能角色对VTN的形成没有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VAN的否定限制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解除,并从物性角色的视角探讨了词汇内部语义结构对句法产生的反向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名复合词 物性结构 功能角色 施成角色 词义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分量高冲击试验校准测试装置
17
作者 刘明 张振海 +5 位作者 何光 牛兰杰 田中旺 孙浩琳 杨军 胡红波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9-108,共10页
高冲击加速度传感器是侵彻武器获取侵彻过程信息、实现层数识别与智能起爆控制,以及炮弹内弹道加速度测试、弹道终点效应冲击测试的核心器件,三轴高冲击传感器多分量试验、测试与校准是其应用的前提和基础。设计并搭建了多分量高冲击试... 高冲击加速度传感器是侵彻武器获取侵彻过程信息、实现层数识别与智能起爆控制,以及炮弹内弹道加速度测试、弹道终点效应冲击测试的核心器件,三轴高冲击传感器多分量试验、测试与校准是其应用的前提和基础。设计并搭建了多分量高冲击试验校准测试装置,基于应变式传感器进行轴向应力波冲击信号测试,通过传感器转接砧体的横向效应分解为正交三轴方向的应力波脉冲对三轴传感器进行同时加载,基于LabVIEW和Matlab开发环境编写数据采集与处理程序,完成对三轴高冲击加速度传感器冲击灵敏度的测试校准。同时实现了模拟弹丸沿着霍普金森杆轴线方向斜向上冲击加载碰撞发射,利用重力作用自动回落,可连续多次对传感器进行冲击加载测试。利用该冲击试验测试装置对多只三轴高冲击加速度传感器进行了多次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测试传感器各轴向冲击灵敏度误差低于10%,满足冲击校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普金森杆 高冲击试验 多分量校准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交流供电特性测试的高精度校准源设计
18
作者 冯仁剑 方圣云 王文健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11,共6页
飞机供电系统的发展,给飞机交流供电特性参数测试系统校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解决现有通用校准仪器在校准测试系统时校准过程复杂、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三相变频校准源设计方案。基于直接数字波形合成(DDWS)可产生正弦、调制、瞬... 飞机供电系统的发展,给飞机交流供电特性参数测试系统校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解决现有通用校准仪器在校准测试系统时校准过程复杂、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三相变频校准源设计方案。基于直接数字波形合成(DDWS)可产生正弦、调制、瞬变、畸变等信号,并对信号的频率、幅值、相位差、波峰系数等进行调整。主要采用双波形查找表动态切换方法实现电压瞬变、时钟捷变方法实现频率瞬变和采用梯形波实现波峰系数调整的设计方案。通过实验测试,信号发生装置产生的各种信号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频率误差≤0. 02%,电压误差≤0. 1%,波峰系数误差≤0. 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数字波形合成 三相 校准源 瞬变 波峰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量冲击加载试验装置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石豪 张振海 +5 位作者 牛兰杰 田中旺 孙浩琳 张大治 宋钱骞 何光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28,共15页
轻气炮和空气炮是常见的实验室条件下模拟高冲击、高过载试验环境的加载装置。它们是通过发射弹丸与目标靶件产生撞击,达到冲击载荷加载的要求。轻气炮是研究高速、超高速碰撞终点效应以及含能材料冲击特性的重要模拟加载实验手段。空... 轻气炮和空气炮是常见的实验室条件下模拟高冲击、高过载试验环境的加载装置。它们是通过发射弹丸与目标靶件产生撞击,达到冲击载荷加载的要求。轻气炮是研究高速、超高速碰撞终点效应以及含能材料冲击特性的重要模拟加载实验手段。空气炮在研究高g值加速度传感器,振动冲击传感器的动态、静态特性的标定校准,以及侵彻引信部件和器件的高冲击、大脉宽、高能量冲击加载方面有重要应用;空气炮较霍普金森杆装置的冲击加载脉宽大很多。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相关单位常温条件和高低温环境条件下的轻气炮、空气炮冲击加载试验装置研究现状,并给出了重点发展方向的思考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加载装置 轻气炮 空气炮 高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型、低功耗三轴高冲击存储测试装置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锐 张振海 +4 位作者 牛兰杰 李禄刚 宋钱骞 赵旭 张大治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71,共9页
针对冲击试验与测试的冲击强度等参数越来越高,导致现有存储测试装置已不能完全满足特种测试、不适应新概念测试发展要求的问题,提出微小型、低功耗,掉电后仍然能完成采集和数据存储功能的三轴高冲击存储测试装置。存储测试装置以STM32G... 针对冲击试验与测试的冲击强度等参数越来越高,导致现有存储测试装置已不能完全满足特种测试、不适应新概念测试发展要求的问题,提出微小型、低功耗,掉电后仍然能完成采集和数据存储功能的三轴高冲击存储测试装置。存储测试装置以STM32G031为主控芯片,利用片内SAR-ADC实现模数转换,采用AD8226仪表运放实现增益放大功能。数据存储在容量为512 KB的FRAM中,采样速率100 kSps以上,采样精度12 bit。该装置的PCB板为直径22 mm的单片圆板,满足微小型要求,通过合理灌封和过载保护提高抗冲击性能。样机验证试验表明,该装置各模块功能正常,基本满足性能指标,功耗小于33 mW,掉电后可以仅凭电容储能工作700 ms,具有一定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储测试装置 三轴高冲击 微小型 低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