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树脂基复材热防护结构制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梁恒亮 陈静 +1 位作者 刘宇 张寿春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6-103,128,共9页
采用石墨薄膜与BMP350聚酰亚胺复材共固化制备热防护结构,由于石墨薄膜需在3000℃条件下制备,导致其表面基本不含极性官能团,与复材复合困难;本文基于石墨薄膜表面处理技术和界面控制技术优化,较好地制备了树脂基复材热防护结构典型平... 采用石墨薄膜与BMP350聚酰亚胺复材共固化制备热防护结构,由于石墨薄膜需在3000℃条件下制备,导致其表面基本不含极性官能团,与复材复合困难;本文基于石墨薄膜表面处理技术和界面控制技术优化,较好地制备了树脂基复材热防护结构典型平板件。无损检测、石墨薄膜与复材结合强度试验和单面热冲击测试结果表明:热防护结构无损检测合格,满足设计要求的气流冲刷试验,拉脱破坏发生在薄膜本体,通过400℃、547 h和800℃、30 min热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石墨薄膜 耐高温性能 热防护结构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固化封装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梁恒亮 周洪飞 陈静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2-116,共5页
针对热压罐-真空袋成型、固化温度为375℃的聚酰亚胺树脂,其固化温度已接近高温真空袋和高温密封材料等耐温上限,单层真空袋封装体系经常在固化过程中发生破损;本文采用新的封装工艺即双真空和机械密封等封装工艺来保障BMP370复合材料... 针对热压罐-真空袋成型、固化温度为375℃的聚酰亚胺树脂,其固化温度已接近高温真空袋和高温密封材料等耐温上限,单层真空袋封装体系经常在固化过程中发生破损;本文采用新的封装工艺即双真空和机械密封等封装工艺来保障BMP370复合材料固化所需的真空度,从而完成BMP370制件的固化,双真空封装固化后制件经无损检测、玻璃化转变温度及随炉件力学性能测试,符合标准要求,表明双真空封装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罐工艺 聚酰亚胺 密封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300/BMP370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梁恒亮 周洪飞 孙珂汉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5-98,共4页
作为耐高温的PMR-15型第三代聚酰亚胺树脂BMP370,其与T300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包括酰胺化、亚胺化和固化工艺过程,尤其包括固化过程中挥发分与真空度关系。对T300/BMP370层压板进行了常温和高温力学性能以及相关物理性能的测试... 作为耐高温的PMR-15型第三代聚酰亚胺树脂BMP370,其与T300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包括酰胺化、亚胺化和固化工艺过程,尤其包括固化过程中挥发分与真空度关系。对T300/BMP370层压板进行了常温和高温力学性能以及相关物理性能的测试,对T300/BMP370第三代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为其耐高温构件的研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聚酰亚胺 耐高温性能 固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温350℃以上复合材料外涵机匣模拟件的研制 被引量:2
4
作者 梁恒亮 陈玉龙 周洪飞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2-118,128,共8页
采用热压罐工艺制备的复材外涵机匣模拟件为大尺寸带翻边筒体结构,由于结构比较复杂,且选用的聚酰亚胺BMP370树脂基复合材料受成型所需温度较高、压力较大和固化时间较长等不利因素影响,结构质量难以保证。本文从封装技术、模具制造技... 采用热压罐工艺制备的复材外涵机匣模拟件为大尺寸带翻边筒体结构,由于结构比较复杂,且选用的聚酰亚胺BMP370树脂基复合材料受成型所需温度较高、压力较大和固化时间较长等不利因素影响,结构质量难以保证。本文从封装技术、模具制造技术和工艺等方面进行优化,较好地控制了外涵机匣模拟件的成型质量。通过无损检测、随炉件力学性能测试、T_(g)测试和热强度测试,结果表明:机匣无损检测合格,孔隙率控制在2%以下,高温力学性能达到室温的50%以上,T_(g)测试结果为430.2℃,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材外涵机匣模拟件 耐高温 翻边筒体结构 热压罐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化上浆剂对碳纤维/聚酰胺-酰亚胺复合材料界面耐老化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周芳 梁恒亮 +2 位作者 赵振波 王鹏 张寿春 《宇航材料工艺》 2025年第4期54-62,共9页
制备了含聚酰胺-酰亚胺(PAI)功能化碳纳米管的杂化上浆剂,并研究了其对碳纤维/聚酰胺-酰亚胺(CF/PAI)复合材料界面耐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老化处理前,杂化上浆剂改性CF/PAI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和层间剪切强度(ILSS)与未改性CF/... 制备了含聚酰胺-酰亚胺(PAI)功能化碳纳米管的杂化上浆剂,并研究了其对碳纤维/聚酰胺-酰亚胺(CF/PAI)复合材料界面耐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老化处理前,杂化上浆剂改性CF/PAI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和层间剪切强度(ILSS)与未改性CF/PAI相比,分别提高了42.5%和74.0%;热老化处理后,杂化上浆剂改性CF/PAI的IFSS和ILSS进一步提高了15.8%和20.8%。机理研究表明,杂化上浆剂通过化学键合、机械互锁和界面相容性等因素,有效提高了CF/PAI复合材料的微观界面耐热老化性能;碳纳米管的引入、热老化过程中基体树脂模量的增大,进一步提高了界面区域的模量和硬度,有利于提高应力传递效率并降低应力集中,从而提高了CF/PAI复合材料的宏观界面耐热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碳纳米管 上浆剂 复合材料 老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