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示触控系统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验证技术 被引量:7
1
作者 董磊 刘嘉琛 +2 位作者 赵长啸 党香俊 史春蕾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3-68,共6页
为解决传统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验证技术对先进驾驶舱显示触控系统设计的不适用性问题,首先,详细阐述显示触控系统的技术特点;然后,依据相关适航条款,确定显示触控系统在人为因素适航审定中需重点考虑的要素和审定计划的条理性方法;最后... 为解决传统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验证技术对先进驾驶舱显示触控系统设计的不适用性问题,首先,详细阐述显示触控系统的技术特点;然后,依据相关适航条款,确定显示触控系统在人为因素适航审定中需重点考虑的要素和审定计划的条理性方法;最后,结合符合性验证可能产生的问题,给出显示触控系统人为因素符合性验证要求及实现方法。结果表明: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验证技术能够在符合性验证方法的框架内,通过位置和可达性、功能和可靠性等6个方面的要求,实现显示触控系统的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机驾驶舱 触控屏 人为因素 适航审定 符合性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的高强辐射场干扰及防护
2
作者 肖国松 刘家豪 +1 位作者 马振洋 史春蕾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5,共10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EEC)易受高强辐射场(HIRF)干扰问题,以ZF-M600型EEC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电磁仿真软件CST对EEC建模并进行平面波辐照仿真,模拟HIRF对EEC的干扰效应,仿真结果表明,HIRF可以通过孔缝耦合进入EEC内部并在腔体内部... 针对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EEC)易受高强辐射场(HIRF)干扰问题,以ZF-M600型EEC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电磁仿真软件CST对EEC建模并进行平面波辐照仿真,模拟HIRF对EEC的干扰效应,仿真结果表明,HIRF可以通过孔缝耦合进入EEC内部并在腔体内部产生谐振,谐振频率处电场强度显著增加。依据RTCA DO-160G在400 MHz~4 GHz开展EEC辐射敏感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EEC失效频点为2.40 GHz和3.48 GHz,敏感模块为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敏感现象为模拟量数据丢失。EEC失效频点与谐振频率接近,说明EEC失效与腔体谐振有关,在EEC内部贴装吸波材料并进行仿真,分析吸波材料的放置方式和厚度对EEC谐振电磁干扰强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贴装吸波材料可以有效抑制谐振电磁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电子控制器 高强辐射场 辐射敏感度 谐振频率 电磁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时保证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董磊 王琦 +1 位作者 陈曦 刘嘉琛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3-1015,共13页
人工智能(AI)、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它们自身具有的难解释、难认证等问题限制了它们在各行业的实际应用。而运行时保证(RTA)技术通过监控系统状态实现了功能之间的切换,化“复杂”为“简单”,初步解决了一些复... 人工智能(AI)、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它们自身具有的难解释、难认证等问题限制了它们在各行业的实际应用。而运行时保证(RTA)技术通过监控系统状态实现了功能之间的切换,化“复杂”为“简单”,初步解决了一些复杂系统行为难预测、难解释、不安全、非预期结果的问题,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对RTA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进行综述,为研究者了解最新的RTA技术研究动态、发展趋势提供参考。首先,回顾RTA技术的发展历程;其次,在描述RTA的基本原理架构以及切换逻辑的基础上,对当前RTA在智能航空、无人机(UAV)、智能航天和自动驾驶汽车领域中及信息物理系统(CPS)和安全强化学习上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性梳理;最后,对RTA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时保证 复杂功能 切换逻辑 替换认证 智能航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示和机组告警系统适航审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肖女娥 张博 +1 位作者 阎芳 王鹏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5-59,84,共6页
与多个机载系统存在任务交联的特点以及平视显示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给显示和机组告警系统的适航审定带来挑战。分析显示和机组告警系统的适航文件体系,给出审定基础、符合性方法确定原则,以及与其他系统的符合性验证交联关系,并从实际... 与多个机载系统存在任务交联的特点以及平视显示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给显示和机组告警系统的适航审定带来挑战。分析显示和机组告警系统的适航文件体系,给出审定基础、符合性方法确定原则,以及与其他系统的符合性验证交联关系,并从实际审查角度给出显示和机组告警系统的审定要素和评审要求。本研究可为民机机载显示和机组告警系统的适航审定与设计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航审定 机载显示 机组告警 符合性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餐车-织物袋组合装置的抗爆特性研究
5
作者 解江 孙千礼 +3 位作者 蒋逸伦 傅博宇 潘汉源 冯振宇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51,共12页
为了提高民机客舱安保技术水平,提出将航空餐车与织物袋组合形成民机客舱爆炸包容装置,来作为客舱内应急处置疑似爆炸物的潜在解决方式。针对航空餐车及航空餐车-织物袋组合装置,开展了内爆试验且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对比了内爆场下二者... 为了提高民机客舱安保技术水平,提出将航空餐车与织物袋组合形成民机客舱爆炸包容装置,来作为客舱内应急处置疑似爆炸物的潜在解决方式。针对航空餐车及航空餐车-织物袋组合装置,开展了内爆试验且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对比了内爆场下二者的响应历程及失效形式,通过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并分析了内部填充物及织物袋厚度对结构抗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爆炸冲击载荷下,织物袋赋予了航空餐车显著的抗爆能力,航空餐车弥补了织物袋的易燃短板;增加座椅垫作为内部填充物时,座椅垫吸能占吸能总量的74%,并降低了航空餐车的变形及失效规模,对于爆炸能量的耗散起到了关键作用;航空餐车-织物袋组合装置各自可拆卸,织物袋厚度对相同药量下各部分的吸能能力影响不明显。组合装置可用作民机客舱爆炸包容装置,作为客舱内应急处置疑似爆炸物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响应 内爆试验 数值模拟 组合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三号仅用作追踪的机载设备适航要求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振洋 周中华 +2 位作者 张帆 王鹏 柯炳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2-1175,共14页
随着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正式开通,北斗二号相关适航标准已无法满足当前机载设备应用场景需求,严重制约了北斗在民航领域的应用进程,急需开展北斗三号相应标准的研究与制定。针对北斗在民用航空器中应用第1阶段“仅用作航空器追踪... 随着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正式开通,北斗二号相关适航标准已无法满足当前机载设备应用场景需求,严重制约了北斗在民航领域的应用进程,急需开展北斗三号相应标准的研究与制定。针对北斗在民用航空器中应用第1阶段“仅用作航空器追踪”,对北斗二号与北斗三号开展差异性分析,提出标准修订总体方案,综合考虑适航安全性、机载设备应用场景,结合工业实践,根据设备构型提出指标修订方案,形成审定要素及符合性方法建议,为设备研发与适航取证提供标准支持。仿真分析了设备天线增益、卫星可见性等关键参数,验证了所修订技术指标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标准规定 北斗三号 航空器追踪 定位 短报文 适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式北斗机载导航天线适航要求及关键指标分析
7
作者 段照斌 周行 +1 位作者 杨乐林 马振洋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9-25,共7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民航领域的应用已进入“机载导航应用”阶段,与“仅用作定位追踪”阶段相比,此阶段对机载卫星导航系统的要求更为严格。然而,在独立式北斗机载导航天线方面,目前国内仅有“仅用作定位追踪”的标准(CTSO-2C604a)可供参...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民航领域的应用已进入“机载导航应用”阶段,与“仅用作定位追踪”阶段相比,此阶段对机载卫星导航系统的要求更为严格。然而,在独立式北斗机载导航天线方面,目前国内仅有“仅用作定位追踪”的标准(CTSO-2C604a)可供参考,无法满足“机载导航应用”阶段对天线的适航要求,同时由于目前应用广泛的GPS信号与北斗信号体制不同,其相关标准也无法完全符合独立式北斗机载导航天线要求。为此,文中针对机载导航天线的技术特点,对当前国内外相关标准进行了综合分析,并考虑了适用性、安全性、当前紧迫需求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研究了独立式北斗机载导航天线的关键指标,并提出了相应的修订方案。通过研究建立了一套机载导航天线的指标要求和标准体系,旨在为独立式北斗机载导航天线设计提供必要的工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式导航 机载导航天线 北斗导航 天线增益 B1C信号 G/T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航空发动机传感器故障诊断 被引量:7
8
作者 白杰 张正 +1 位作者 王伟 孙晓楠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0-186,共7页
航空发动机传感器故障诊断系统对于保证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针对传统基于发动机模型的传感器故障诊断中存在建模精度不足导致故障诊断存在误诊和漏诊的问题,提出以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为基础,使用正常传感器预测... 航空发动机传感器故障诊断系统对于保证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针对传统基于发动机模型的传感器故障诊断中存在建模精度不足导致故障诊断存在误诊和漏诊的问题,提出以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为基础,使用正常传感器预测故障传感器值。通过对比传感器输出和神经网络预测值的残差来实现传感器的故障诊断,其中神经网络可以在传感器故障后估计出正常的模拟信号代替故障信号供发动机控制系统使用,实现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容错控制;使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阈值和权值,以提高神经网络诊断和预测信号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完成故障诊断,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小波变换 神经网络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容错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综合航电系统安全性优化方法
9
作者 赵长啸 李道俊 +2 位作者 孙亦轩 景鹏 田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131,共9页
为解决传统基于人工检查的安全性设计方法难以应对航电系统大规模集成带来的可选驻留方案爆炸问题,构建航电系统分区模型、任务模型以及安全关键等级量化模型,将考虑安全性的综合化设计优化问题模型化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问题,并提... 为解决传统基于人工检查的安全性设计方法难以应对航电系统大规模集成带来的可选驻留方案爆炸问题,构建航电系统分区模型、任务模型以及安全关键等级量化模型,将考虑安全性的综合化设计优化问题模型化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问题,并提出一种基于Actor-Critic框架的柔性动作-评价(SAC)算法的优化方法;为得到SAC算法的参数选择和训练结果之间的相关性,针对算法参数灵敏度开展研究;同时,为验证基于SAC算法的优化方法在优化考虑安全性的综合化设计方面的优越性,以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和传统分配算法为对象,开展优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参数组合下,使用的SAC算法收敛后的最大奖励相较于其他参数组合提升近8%,同时,收敛时间缩短近16.6%;相较于DDPG算法和传统分配算法,基于SAC算法的优化方法在相同的参数设置下获得的最大奖励、约束累计违背率、分区均衡风险效果、分区资源利用以及求解时间方面最大提升分别为62%、7464%、8370%、2123%和7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综合航电系统 安全性 优化方法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 综合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于硬件部署的神经网络剪枝量化算法
10
作者 王鹏 张嘉诚 范毓洋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47-1553,共7页
深度神经网络由于性能优异已经在图像识别、目标检测等领域广泛应用,然而其包含大量参数和巨大计算量,导致在需要低延时和低功耗的移动边缘端部署时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用移位加法代替乘法运算的压缩算法,通过对神经网络进行剪枝... 深度神经网络由于性能优异已经在图像识别、目标检测等领域广泛应用,然而其包含大量参数和巨大计算量,导致在需要低延时和低功耗的移动边缘端部署时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用移位加法代替乘法运算的压缩算法,通过对神经网络进行剪枝和量化将参数压缩至低比特。该算法在乘法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降低了硬件部署难度,可满足移动边缘端低延时和低功耗的要求,提高运行效率。对ImageNet数据集经典神经网络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神经网络的参数在压缩到4 bit的情况下,其准确率与全精度神经网络的基本一致,甚至在ResNet18、ResNet50和GoogleNet网络上的Top-1/Top-5准确率还分别提升了0.38%/0.22%,0.35%/0.21%和1.14%/0.57%。对VGG16第8层卷积层进行实验,将其部署在Zynq7035上,结果表明,压缩后的网络在使用的DSP资源减少43%的情况下缩短了51.1%的推理时间,并且减少了46.7%的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硬件 剪枝 量化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控制软件条件表达式故障分类及修复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文光 李琪 +3 位作者 汪克念 马春燕 张涛 张国群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62-872,共11页
航空控制软件已成为航空系统的核心控制决策单元。布尔条件表达式是构成航空控制软件循环和分支逻辑代码的主要成分,研究了航空控制软件条件表达式故障分类及修复方法。①提出了一种2层次布尔条件表达式故障分类方法;②在设计变异算子... 航空控制软件已成为航空系统的核心控制决策单元。布尔条件表达式是构成航空控制软件循环和分支逻辑代码的主要成分,研究了航空控制软件条件表达式故障分类及修复方法。①提出了一种2层次布尔条件表达式故障分类方法;②在设计变异算子、修复方案和变异修复停止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条件表达式自动化修复方法;③设计和实现了面向条件表达式各类故障的修复辅助工具,对航空控制软件中155个故障表达式进行故障修复实验,结果表明,55.5%的故障表达式可以精确修复,44.5%的故障表达式修复后产生多个正确版本,部分版本存在运算冗余,尚需人工介入选择最优修复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表达式故障 故障修复 航空控制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传感器失效对航空发动机温度限制保护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日兴 朱兆优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144-5150,共7页
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布的《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CCAR-33R2),其中33.28条款对发动机控制系统做出了系统需容忍“单点故障”的规定。然而,传感器失效在所难免,而限制保护是发动机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控制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提... 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布的《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CCAR-33R2),其中33.28条款对发动机控制系统做出了系统需容忍“单点故障”的规定。然而,传感器失效在所难免,而限制保护是发动机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控制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提高局方在传感器失效状态下对控制系统适航审查的能力,掌握传感器失效下限制保护的影响,进而为适航审定提供一定技术支持。在传感器失效下,探究了航空发动机限制保护控制系统的影响。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涡轮温度控制系统,以电流信号表征传感器故障,并针对高压涡轮出口温度(T 48)的控制,设计了温度限制保护装置,并设定温度限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过渡过程中,温度限制保护的两次切换可有效解决系统超调过大的现象,而传感器失效和改变参数的限制值均会对限制保护的切换时刻造成超前或滞后等影响,而对限制时间造成缩短或延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涡轮出口温度 发动机控制 限制保护 单点故障 超调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TPA-DEMATEL的智能航电系统致因要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嘉琛 董磊 +2 位作者 陈曦 梁博尧 王鹏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3-2033,共11页
针对智能航电系统在非线性耦合运行场景下产生的预期功能安全(safety of the intended functionality,SOTIF)问题,提出一种将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atic theory process analysis,STPA)与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decision-making trial ... 针对智能航电系统在非线性耦合运行场景下产生的预期功能安全(safety of the intended functionality,SOTIF)问题,提出一种将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atic theory process analysis,STPA)与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相结合的致因分析框架。首先,在定义系统级危险的基础上构建安全控制结构,识别其不安全控制行为并提取与智能化缺陷相关的STPA致因要素。接下来,引入毕达哥拉斯模糊加权平均算子和闵可夫斯基距离对传统DEMATEL方法进行优化,专家根据控制反馈回路对致因要素进行评价并计算其中心度与原因度。最后,分析STPA致因要素与SOTIF致因属性之间的映射关系,给出关键致因要素的风险减缓措施。以单一飞行员驾驶(single-pilot operation,SPO)模式下的虚拟驾驶员助理系统为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STPA-DEMATEL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关键致因要素,且能够克服专家评价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为智能航电系统的安全性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航电系统 单一飞行员驾驶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 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 毕达哥拉斯模糊理论 致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GBAS接收机品质因数适航符合性验证 被引量:3
14
作者 倪育德 孙凌晨 张振楠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4-824,共11页
品质因数(FOM)是描述地基增强系统(GBAS)定位服务性能的重要参数,其适航符合性是指该参数达到相应适航标准。本文基于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RTCA)等的相关标准,深入分析研究了FOM的含义及解算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民航GBAS适航的技... 品质因数(FOM)是描述地基增强系统(GBAS)定位服务性能的重要参数,其适航符合性是指该参数达到相应适航标准。本文基于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RTCA)等的相关标准,深入分析研究了FOM的含义及解算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民航GBAS适航的技术标准规定,给出了该参数适航符合性验证的方法、原理和流程,并基于相应动力学环境和X-Plane采集的飞行数据,对A类机载GBAS接收机的FOM进行了符合性验证仿真。仿真结果及数据统计和分析表明,A类接收机的FOM满足适航性要求,与A类接收机有关FOM的适航标准吻合,证明所给品质因数适航符合性验证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机载GBAS接收机的适航审定提供相应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航符合性 地基增强系统 机载接收机 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PG的综合化航电系统多分区任务分配优化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长啸 李道俊 +1 位作者 汪鹏辉 田毅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6,共9页
综合化航电系统(Integrated Modular Avionics,IMA)通过时空分区机制实现共享资源平台下的多航电功能集成,分区间的任务分配方法的优劣决定着航电系统的整体效能。针对航电任务集合在多分区内的分配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 综合化航电系统(Integrated Modular Avionics,IMA)通过时空分区机制实现共享资源平台下的多航电功能集成,分区间的任务分配方法的优劣决定着航电系统的整体效能。针对航电任务集合在多分区内的分配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优化方法。构建了航电系统模型与任务模型,以系统资源限制与任务实时性需求为约束,以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为优化目标,将任务分配过程描述为序贯决策问题。引入马尔科夫决策模型,建立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法的IMA任务分配模型并提出通用分配架构;引入状态归一化、行为噪声等策略训练技巧,提高DDPG算法的学习性能和训练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算法迭代次数达到500次时开始收敛,分析800次之后多分区内驻留任务方案在能满足约束要求的同时,最低处理效率提升20.55%。相较于传统分配方案和AC(Actor-Critic)算法,提出的DDPG算法在收敛能力、优化性能以及稳定性上均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IMA) 任务分配及调度 深度强化学习 DDPG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冲击波与破片联合作用下纤维织布失效行为研究
16
作者 解江 蒋逸伦 +2 位作者 李漩 潘汉源 冯振宇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56,共9页
简易爆炸装置(IEDs)是民航恐怖袭击事件中常见的袭击破坏手段之一。在机舱内部需要对小当量爆炸装置进行防护的场景下,高性能纤维织布可作为防爆结构进行使用。针对含破片爆炸威力场下纤维织布的失效行为,开展了芳纶(Ar-amid)和超高分... 简易爆炸装置(IEDs)是民航恐怖袭击事件中常见的袭击破坏手段之一。在机舱内部需要对小当量爆炸装置进行防护的场景下,高性能纤维织布可作为防爆结构进行使用。针对含破片爆炸威力场下纤维织布的失效行为,开展了芳纶(Ar-amid)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平纹织布的预置破片自由场爆炸试验,并使用超压传感器、高速摄像机记录了试验过程。通过爆炸冲击波及破片传播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结果,对纤维织布的失效行为进行了研究并评估了织布的防护效果。结果表明:预置破片后对爆炸威力场的改变会使织布的失效模式发生明显转变;近爆距下,含破片爆炸威力场中的冲击波早于破片作用于织布,织布经历冲击波作用后产生的预应力或失效会导致其抗破片能力变弱;在药量相同的近爆距工况下,预置破片时相比无破片时需要更大的织布厚度才能实现对冲击波与破片的完全防护,加强纤维织布抗破片性能是后续工作中防护性能提升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织布 爆炸力学 爆炸冲击波 高速破片 失效行为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元耦合交互作用的飞机硬着陆风险综合评价方法
17
作者 董磊 张元珊 +2 位作者 陈曦 刘嘉琛 彭新麒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5-1274,共10页
为有效评价飞机硬着陆这一典型不利飞行状态的安全风险,提出考虑多元耦合交互作用的飞机硬着陆风险综合评价方法。对预处理后的机载快速存取记录器(quick access recorder,QAR)数据开展相关性分析,选取下降率、垂直加速度、攻角等6个飞... 为有效评价飞机硬着陆这一典型不利飞行状态的安全风险,提出考虑多元耦合交互作用的飞机硬着陆风险综合评价方法。对预处理后的机载快速存取记录器(quick access recorder,QAR)数据开展相关性分析,选取下降率、垂直加速度、攻角等6个飞行参数作为硬着陆风险研究因素,通过分析其可视化曲线的数据特征提出着陆风险系数计算方法。采用融合专家主观经验的梯形模糊-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法确定耦合权重并对风险系数进行优化,构建正常着陆与硬着陆航段的综合云模型。以20000个航段的飞行数据实现数值分析,证明所提方法将着陆区间QAR数据准确映射至风险评价空间,融入风险权重的方法在硬着陆航段的识别性能上提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着陆 风险评估 快速存取记录器数据 耦合交互 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铝合金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邹田春 欧尧 秦嘉徐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4-37,共4页
增材制造技术是实现高端航空航天产品功能优化设计及轻量化制造的重要途径。高强铝合金作为航空航天业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其增材制造结构应用潜力巨大。高强铝合金对激光吸收率低、热导率高、易氧化,含大量易烧损合金元素,而且有很... 增材制造技术是实现高端航空航天产品功能优化设计及轻量化制造的重要途径。高强铝合金作为航空航天业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其增材制造结构应用潜力巨大。高强铝合金对激光吸收率低、热导率高、易氧化,含大量易烧损合金元素,而且有很强的热裂倾向,成形难度极大,目前其增材制造成形技术远落后于其他合金材料,已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科研领域。根据近年高强铝合金增材制造技术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结合国内外激光选区熔化成形(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LM)和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成形(Wire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 WAAM)的研究现状,综述了高强铝合金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铝合金 增材制造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 电弧熔丝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蔽故障计算模型审定要求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赞 王鹏 +1 位作者 赵长啸 胡剑波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1-55,共5页
隐蔽故障概率计算对初始适航系统安全性评估结果会产生重大影响,其计算模型具有复杂多样的特性,如何对这些模型的安全性进行审查,成为型号研制和适航审定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分析隐蔽故障计算的影响因素,提出计算模型的审定要素和要点,... 隐蔽故障概率计算对初始适航系统安全性评估结果会产生重大影响,其计算模型具有复杂多样的特性,如何对这些模型的安全性进行审查,成为型号研制和适航审定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分析隐蔽故障计算的影响因素,提出计算模型的审定要素和要点,并结合当前普遍应用的工程方法以及计算模型进行评估,发现安全性问题,可有效促进型号安全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航审定 隐蔽故障 计算模型 安全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FRP胶接接头失效过程实验和仿真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邹田春 李龙辉 +2 位作者 刘志浩 符记 秦嘉徐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8-63,共6页
制备搭接长度为60 mm的钛合金-芳纶纤维编织复合材料单搭接接头,利用DIC、万能试验机等对接头极限载荷与拉伸应变进行表征,同时采用VUMAT子程序模拟芳纶纤维编织布层内损伤和演化,使用Cohesive Zone Model模拟胶层和层间失效。将试验和... 制备搭接长度为60 mm的钛合金-芳纶纤维编织复合材料单搭接接头,利用DIC、万能试验机等对接头极限载荷与拉伸应变进行表征,同时采用VUMAT子程序模拟芳纶纤维编织布层内损伤和演化,使用Cohesive Zone Model模拟胶层和层间失效。将试验和仿真方法相结合,研究钛合金和芳纶纤维编织复合材料胶接接头表面和内部应变规律,了解异制材料接头失效过程及特征。结果表明,钛合金和芳纶纤维编织复合材料接头失效首先发生在刚度较小的复合材料端头;由DIC和仿真应变云图可知,复合材料的端头出现高应变区,随着时间延长,高应变区域逐渐向钛合金端头扩展,直到接头突然断裂;接头失效部位的两侧为剪切应力导致的失效,中间区域为剥离应力导致的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搭接接头 DIC Cohesive单元 有限元分析 胶层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