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变性脊柱侧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甘璐 李沫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9-753,共5页
退变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是指在骨骼发育成熟之后,因一个或多个椎间盘以及相应关节突出现不对称退行性变而导致的脊柱结构性侧凸,伴有非对称性的椎间隙塌陷、椎体旋转性半脱位或侧方滑移,在冠状面上形成侧凸,... 退变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是指在骨骼发育成熟之后,因一个或多个椎间盘以及相应关节突出现不对称退行性变而导致的脊柱结构性侧凸,伴有非对称性的椎间隙塌陷、椎体旋转性半脱位或侧方滑移,在冠状面上形成侧凸,在矢状面表现为腰椎前凸消失及节段性后凸[1]。患者既往没有脊柱畸形病史,因椎间盘等退变发病,不仅影响外观,更引起腰痛、下肢放射痛以及间歇性跛行等相应症状,严重者还可对心肺功能造成损伤。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DS正逐步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社会性问题[2]。现就DS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凸 转性半脱位 间歇性跛行 下肢放射痛 老龄化社会 骨骼发育 脊柱结构 退行性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NA内固定与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6
2
作者 戴兵 孟祥德 +3 位作者 骆洪涛 张浩 司庆华 崔世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82-285,共4页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HA)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66例分别接受了PFNA和HA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平均随访2年。对住...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HA)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66例分别接受了PFNA和HA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平均随访2年。对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患髋功能及并发症等作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无死亡病例。HA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PFNA组(P<0.05),而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HA组均多于PFNA组(P<0.05)。HA组的术后负重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PFNA组(P<0.05)。PFNA组并发术后股骨干骨折1例,无伤肢短缩等并发症;HA组全部一期愈合,无并发症。术后一个月Harris评分比较,HA组优于PFNA组。结论两种手术治疗方式均有一定优势,各种固定各有其自身特点,PFNA适用于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骨折和合并症较多患者,但人工关节置换具有手术时间短、可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更适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时大粗隆骨块两种固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孟祥德 戴兵 +3 位作者 骆洪涛 张浩 司庆华 崔世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435-438,434,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人工关节置换加SuperCableTM Iso-ElasticTM环扎系统辅助与人工关节置换加克氏针钢丝环扎辅助治疗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预后,前瞻性评价人工关节置换两种辅助手段的效果。方法 2001年6月至2009年6月间我科收...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人工关节置换加SuperCableTM Iso-ElasticTM环扎系统辅助与人工关节置换加克氏针钢丝环扎辅助治疗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预后,前瞻性评价人工关节置换两种辅助手段的效果。方法 2001年6月至2009年6月间我科收治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例患者,男46例,女34例,年龄76~93岁,平均82.3岁。其中人工关节置换加SuperCableTM Iso-ElasticTM环扎系统45例,人工关节置换加克氏针钢丝环扎35例。骨折类型按Evans分型,Ⅰ型26例,Ⅱ型42例,Ⅲ型12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近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年。SuperCableTM Iso-ElasticTM Cable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大粗隆骨块固定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术后负重时间早,术后并发症少,术后1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好,与钢丝固定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加SuperCableTM Iso-ElasticTM环扎系统辅助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好于钢丝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问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 SuperCable^TM Iso.Elastic^TM环扎线缆 老年骨质疏松病人 钢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形外固定架结合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的护理
4
作者 徐学军 徐学红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8期32-33,共2页
目的 探讨“U”形外固定架结合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9例(43足)跟骨骨折患者采用“U”形外固定架结合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并实施有效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保持外固定架固定效果,预防钉道感染,加强患肢护理、疼... 目的 探讨“U”形外固定架结合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9例(43足)跟骨骨折患者采用“U”形外固定架结合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并实施有效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保持外固定架固定效果,预防钉道感染,加强患肢护理、疼痛护理、营养支持及功能锻炼等。结果 本组患者40足跟骨骨折得到复位,足弓及跟骨高度恢复正常,跟骨横径得到矫正.Bohler角为15°~40°。无1例发生跟骨高度丢失、骨感染、骨坏死及骨不连。功能评定优20足,良20足,差3足;优良率为93.0%。结论 “U”形外固定架结合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跟骨骨折效果明显,科学的护理是其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手法复位 外固定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