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故障树分析方法在航天装备合同履行风险管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蒲希 张文迪 李琦 《航天工业管理》 2023年第3期20-23,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装备指标性能需求不断提高,系统复杂性大大增加,由此带来研制难度、风险的增加。航天产品研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具有规模庞大、涵盖专业种类多、技术复杂、耗资大、研制周期长、质量与可靠性要求高等一系列特点。
关键词 风险管控 航天装备 故障树分析方法 合同履行 质量与可靠性 系统复杂性 研制周期 系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航天装备的货架产品准入审查流程探索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姜盛鑫 王茹 +2 位作者 陆宏伟 冯可 施帆 《航天工业管理》 2022年第12期43-47,共5页
笔者在调研美军航天装备货架产品成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航天产品研制实际特点,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货架产品的不同理念,提出我国航天装备货架产品基本定义,具体阐述我国航天装备货架产品准入审查流程的设计思路,旨在为航天装备货架... 笔者在调研美军航天装备货架产品成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航天产品研制实际特点,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货架产品的不同理念,提出我国航天装备货架产品基本定义,具体阐述我国航天装备货架产品准入审查流程的设计思路,旨在为航天装备货架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装备 货架产品 准入审查 程序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高速大面阵成像系统设计
3
作者 张江涛 王雪莉 +1 位作者 王渊博 原晓斌 《电子器件》 CAS 2024年第1期279-283,共5页
为了获取高帧频大面阵图像数据,设计了一套基于FPGA结合CMOS图像探测器的成像系统。首先,介绍了国产GSENSE6060图像探测器的特性和设计方法。然后提出了成像系统的供电等硬件设计。最后,重点研究了基于Xilinx公司Virtex-5型FPGA的CMOS... 为了获取高帧频大面阵图像数据,设计了一套基于FPGA结合CMOS图像探测器的成像系统。首先,介绍了国产GSENSE6060图像探测器的特性和设计方法。然后提出了成像系统的供电等硬件设计。最后,重点研究了基于Xilinx公司Virtex-5型FPGA的CMOS图像数据训练算法,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成像系统在6 144 pixel×6 144 pixel分辨率时,帧频达20 frame/s,图像数据峰值速率16 Gbit/s,且读出噪声优于4e^(-)。目前,系统已经工程应用,其功能、性能满足了项目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图像探测器 高帧频 图像训练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振镜直接探测高精度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系统实验研究
4
作者 王琪 李琳 +3 位作者 郝鹏飞 王超 王春晖 郭灏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7期13-16,共4页
建立一个高精度实时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系统,该系统采用恒比定时器(CFD)来判别到达时间;通过时间-数字转换(TDC)测量激光雷达与目标之间的激光脉冲飞行时间,然后将飞行时间(TOF)反演为距离信息;结合二维扫描空间坐标,得到目标的三维距离... 建立一个高精度实时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系统,该系统采用恒比定时器(CFD)来判别到达时间;通过时间-数字转换(TDC)测量激光雷达与目标之间的激光脉冲飞行时间,然后将飞行时间(TOF)反演为距离信息;结合二维扫描空间坐标,得到目标的三维距离信息。在100 m范围内对不同的非协同目标进行实验测量,并给出实验结果。在该系统中,时间测量误差为300 ps,而测距精度为4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雷达系统 恒比定时器 时间-数字转换 双振镜 直接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谱感知的移动卫星干扰监测系统设计与验证
5
作者 张毅 王宝宝 蒋晨娇 《无线互联科技》 2024年第16期6-8,共3页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卫星通信在我国国防、航空航天、海洋监测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卫星通信系统在运行中会受到各类干扰的严重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频谱感知的移动卫星干扰监测系统,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设...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卫星通信在我国国防、航空航天、海洋监测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卫星通信系统在运行中会受到各类干扰的严重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频谱感知的移动卫星干扰监测系统,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验证。该系统利用先进的频谱感知技术,实现了对卫星通信频段的实时监测,有效提高了干扰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监测性能和实用性,为我国卫星通信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感知 移动卫星 干扰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卫星干扰源的信号识别与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
6
作者 王乾 王宝宝 《无线互联科技》 2024年第19期12-14,共3页
文章针对移动卫星干扰源对通信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识别和定位系统。该系统采用多普勒雷达技术进行目标检测和跟踪并结合了人工智能算法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可靠性。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移动卫星 信号识别 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速相机的智能事件识别时扩存储方法及FPGA实现
7
作者 许海龙 王超 孙海江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5-664,共10页
在高速相机定点拍摄中,为了在不增加高速相机体积与成本的情况下延长高速相机的拍摄时间,在一体式高速相机存储资源小等强硬件约束条件下,设计并验证了一种可并行计算的智能事件识别时扩存储方法,利用FPGA作为主控芯片实现了视频帧数据... 在高速相机定点拍摄中,为了在不增加高速相机体积与成本的情况下延长高速相机的拍摄时间,在一体式高速相机存储资源小等强硬件约束条件下,设计并验证了一种可并行计算的智能事件识别时扩存储方法,利用FPGA作为主控芯片实现了视频帧数据的时间扩展存储,有效延长了高速相机的拍摄时间。首先介绍了双环形灰度比差算法原理并分析了算法的捕捉目标性能,根据算法捕捉到的目标位置信息将图像数据分割存储,存储变化区域剔除非变化区域,输出高速相机拍摄视频时利用前帧重复非变化区域部分图像和当前帧变化目标部分图像将其拼接成完整视频帧图像数据。其次设计了一种AXI_DMA模块以减少FPGA板卡硬件资源消耗,硬件资源消耗对比VDMA IP节省约75%,可以高效地与DDR3传输数据。最后通过FPGA板卡对该方法进行实现并验证方法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出高速视频帧数据中的目标并将其分割存储,可有效识别50×50大小的目标,在2560×1440视频中可以节省47%的存储资源,有效提高了高速相机的拍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高速动态图像 流水线 双环形灰度比差算法 时扩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控系统高速串行数据传输缓存技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田之俊 冯晓文 +1 位作者 赵超 余敬东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3年第2期286-291,共6页
新一代测控系统采用了高速串行数据传输的全数字架构,数据传输缓存性能对测控系统的功能和指标产生很大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在介绍测控系统数据传输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系统的各级数据传输缓存方法,对数据缓存机理、缓存大... 新一代测控系统采用了高速串行数据传输的全数字架构,数据传输缓存性能对测控系统的功能和指标产生很大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在介绍测控系统数据传输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系统的各级数据传输缓存方法,对数据缓存机理、缓存大小及缓存读取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并对该方法达到的效果进行了试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尽量小的缓存资源代价下,较好地实现了高速串行数据的低抖动、稳定传输,保证了测距精度及其他系统指标的性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串行 数据缓存 测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高分辨率空间相机光学系统低误差敏感度设计 被引量:5
9
作者 秦子长 任成明 +3 位作者 戚允升 王泽斌 王琪 孟庆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26-234,共9页
系统性地采取严格控制光学元件加工装配精度、采用大质量高稳定性光机结构、运用精密热控等方法,是以往保证空间相机光学系统高性能成像质量的常规方法,但同时该策略的实施也给相机研制带来了较高的经济与资源代价。面对高性能空间光学... 系统性地采取严格控制光学元件加工装配精度、采用大质量高稳定性光机结构、运用精密热控等方法,是以往保证空间相机光学系统高性能成像质量的常规方法,但同时该策略的实施也给相机研制带来了较高的经济与资源代价。面对高性能空间光学相机低成本化的发展趋势,降低光学系统误差敏感度,在保证成像性能的同时降低实现成本,是需要面对与解决的课题。以某小型空间相机研制为背景,应用光学系统低误差敏感度设计方法(降敏设计方法),对相机焦距500 mm、相对孔径1∶5、视场角2ω=4°的同轴两镜折反射式光学系统进行了降敏设计。结果表明,基于降敏设计方法获得的光学系统不仅像差校正理论结果表现优异,调制传递函数接近衍射极限,同时,仿真显示其在误差干扰下光学系统鲁棒性好,为相机的快速低成本制造提供了保证。光学系统降敏设计方法对高性能小型空间载荷的设计与低成本快速研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机 光学系统设计 误差敏感度 降敏设计方法 折反射式光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机械产品可靠性量化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箴 崔玮 +3 位作者 刘昳晖 王娟 夏羽 毛闵军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2年第S02期178-182,共5页
机械产品是航天器的重要产品组成。为确保产品满足高可靠的要求,并获得与产品性能、裕度及成本的综合权衡,必须从源头抓起,开展可靠性量化设计。对常用机械产品可靠性量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给出了各类方法的原理、使用步骤、... 机械产品是航天器的重要产品组成。为确保产品满足高可靠的要求,并获得与产品性能、裕度及成本的综合权衡,必须从源头抓起,开展可靠性量化设计。对常用机械产品可靠性量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给出了各类方法的原理、使用步骤、算例及方法选择,最后以核心舱贮箱产品为例给出了可靠性定量设计方法应用示例,为机械产品设计师开展可靠性定量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量化设计 机械产品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ceX“星盾”系统建设及应用浅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郭凯 崔潇潇 +2 位作者 钟江山 苑方磊 曲艳华 《航天电子对抗》 2023年第4期55-58,共4页
为满足美国国防和情报机构日益增长的需求,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于2022年12月2日发布了“星盾(Starshield)”计划。首先对该系统进行简要概述,并探索其应用领域,最后简要分析其军事潜力和现实威胁。
关键词 星盾 建设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某载荷光学元件产品保证工作研究
12
作者 张泽敏 杨辉 +5 位作者 毛晓华 王茹 张颖 汪洲 许磊 刘晓森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7-823,共7页
空间相机作为航天器的有效载荷,其各项指标有着严格要求。光学元件是空间光学相机的核心元件,对空间光学成像分辨率、灵敏度等性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首先,从载荷光学元件的产品保证工作出发,运用因果图和过程的方法,分阶段、分层次开... 空间相机作为航天器的有效载荷,其各项指标有着严格要求。光学元件是空间光学相机的核心元件,对空间光学成像分辨率、灵敏度等性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首先,从载荷光学元件的产品保证工作出发,运用因果图和过程的方法,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光学元件产品保证工作。然后,通过5M1E分析光学元件研制过程中可能发生问题的原因,再按照型号风险分类原则分析,识别出最重要的风险并形成清单,进而制定相应风险控制措施;通过将产品保证控制点嵌入到研制流程,设置产品保证控制点进行重点关注和把控,分层次落实产品保证工作。最后,固化了一套光学元件通用的产品保证工作流程,可推广到其他光学元件研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元件 产品保证 风险 控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sgEarth的三维战场态势显示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五洲 安文强 崔晓宇 《科学技术创新》 2019年第32期47-48,共2页
传统二维态势可视化在对战场军事情况表达过程中存在着更新周期长,作战区域细节性表达能力差等缺陷。针对这一缺陷,基于GIS系统深入研究,在osgEarth开源化和优秀图层渲染能力基础上,采用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和Qt为底层的msvc2015... 传统二维态势可视化在对战场军事情况表达过程中存在着更新周期长,作战区域细节性表达能力差等缺陷。针对这一缺陷,基于GIS系统深入研究,在osgEarth开源化和优秀图层渲染能力基础上,采用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和Qt为底层的msvc2015开发环境,利用osgEarth平台进行开发,使用PDXP协议传输数据,经过二维到三维的转变,做到画面更生动、功能更全面、细节处理更丰富、模型塑造更精致等几方面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系统 osgEarth PDXP 军事三维仿真技术 战场态势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因素对遥感天线跟踪精度影响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乔建江 王宝宝 +2 位作者 张冰 张少辉 于卫东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218,共6页
在遥感地面站天线设备中,跟踪精度是伺服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指标。重点分析影响跟踪精度的机械结构谐振频率、摩擦两个结构因素,给出了影响因素与天线跟踪误差之间的理论关系:天线机械结构谐振频率主要影响伺服动态滞后误差和高仰角跟... 在遥感地面站天线设备中,跟踪精度是伺服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指标。重点分析影响跟踪精度的机械结构谐振频率、摩擦两个结构因素,给出了影响因素与天线跟踪误差之间的理论关系:天线机械结构谐振频率主要影响伺服动态滞后误差和高仰角跟踪性能;摩擦力矩主要影响跟踪随机误差和伺服低速跟踪平稳性能。给出了改善低速平稳性能的解决措施;提出了一种数字复合控制融合新型结构滤波器(数字凹口滤波器+一阶惯性环节)的动态跟踪控制方法,解决了窄波束天线机械结构谐振频率较低影响伺服跟踪性能的问题。测试结果表明,天线最低平稳运行速度达0.005 (°)/s,速度误差优于10%;天线加速度在0.393 (°)/s^(2)时,方位动态跟踪均方根误差优于0.006 2°。遥感地面站天线设计方法实用有效,为今后同类天线伺服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谐振频率 摩擦 跟踪精度 凹口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航天质量管理研究演进历程及主题可视化分析
15
作者 毛利民 李渊 高伟 《航天工业管理》 2022年第4期35-38,共4页
近年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科技成就的取得,标志着我国航天强国建设进入全新高度。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必须把质量和可靠性放在第一位,质量管理研究一直是航天事业的重要课题。我国航天质... 近年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科技成就的取得,标志着我国航天强国建设进入全新高度。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必须把质量和可靠性放在第一位,质量管理研究一直是航天事业的重要课题。我国航天质量管理研究大多围绕全面质量管理、精细化质量管理、“零缺陷”管理等主题展开,侧重于管理经验分享、管理方法改善、国外经验借鉴等方面,而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综述研究鲜少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管理研究 全面质量管理 零缺陷 演进历程 科技成就 文献计量方法 探月工程 载人航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桁架攀爬的三分支机器人步态规划方法
16
作者 王一帆 高玮 +3 位作者 贾世元 陈钢 任默 郭喜云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1-623,共13页
为解决载荷大范围在轨平稳搬运问题,设计三分支机器人面向桁架攀爬的步态规划方法,使其能够平稳搬运载荷运动到部署位置完成大型航天器组装任务。以21自由度三分支机器人为研究对象,结合桁架结构划分多种攀爬步态单元;针对每种步态单元... 为解决载荷大范围在轨平稳搬运问题,设计三分支机器人面向桁架攀爬的步态规划方法,使其能够平稳搬运载荷运动到部署位置完成大型航天器组装任务。以21自由度三分支机器人为研究对象,结合桁架结构划分多种攀爬步态单元;针对每种步态单元规划了单元周期内2条攀爬分支的交替夹持顺序以及末端的夹持位姿;针对大范围桁架搬运任务,基于可夹持区域构建表征桁架表面任意两杆间可过渡性的邻接矩阵,并利用Floyd算法生成距离矩阵与路径矩阵,规划出任意两杆间的最短攀爬路径,并将路径中的桁架杆件节点序列映射为机器人可执行的步态单元序列;基于三次B样条曲线对每种步态单元周期内2条攀爬分支的末端轨迹进行规划,实现攀爬分支末端在两夹持点间的攀爬过渡。仿真实验表明:所设计的步态规划方法能够使机器人实现在不同位置关系的桁架杆件之间的过渡,从而具备到达桁架表面任意位置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航天器建造 桁架带载攀爬 三分支机器人 步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NN的双星协同仅测角定轨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龚柏春 刘一澎 +1 位作者 马艳红 任默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9-456,共8页
针对空间非合作目标空间态势感知任务中弱可观测无源定轨状态的快速捕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的双星协同稀疏无源测角定轨方法。首先,在限制性三体问题的假设下建立了考虑地球非球形J2项摄动的轨道动力学模型... 针对空间非合作目标空间态势感知任务中弱可观测无源定轨状态的快速捕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的双星协同稀疏无源测角定轨方法。首先,在限制性三体问题的假设下建立了考虑地球非球形J2项摄动的轨道动力学模型和赤经赤纬测量模型。然后,构建了基于RBFNN的双星协同仅测角定轨框架,设计了训练数据集生成器、数据预处理方法和RBFNN结构。最后,利用地球静止轨道任务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并对测角频率等参数的定轨敏感性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240 s内仅进行三次角度观测的条件下,该模型对初始相对距离估计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约为0.36%,目标轨道速度的估计误差在米/秒量级,可实现高精度的超短弧段稀疏无源测量定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态势感知 初始定轨 仅测角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双星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机器人服务”项目发展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柏 贾平 +1 位作者 纪星 田昊 《中国航天》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机器人服务”是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大力发展、国际领先的在轨服务机器人项目,未来3年内有望为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提供检查、维修、重定位和升级等在轨服务。本文分析了其军事需求、商业价值、相关技术发展背景,总...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机器人服务”是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大力发展、国际领先的在轨服务机器人项目,未来3年内有望为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提供检查、维修、重定位和升级等在轨服务。本文分析了其军事需求、商业价值、相关技术发展背景,总结了其技术方案,研判了其高效经济的在轨后勤保障和太空对抗应用前景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服务 太空机器人 机械臂 在轨后勤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在轨红外辐射特性地面模拟测量试验研究
19
作者 李长亮 陶东兴 +3 位作者 余汉晨 刘华华 尚永红 朱肇昆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38,共8页
准确、多谱段、多角度的卫星目标红外辐射特性数据对于识别卫星类型、功能、关键单机(如太阳翼、天线等)等特征以及监测卫星在轨工作状态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受限于测量手段和标校水平,实测获得的红外特性数据一般只包含少数像元,缺乏... 准确、多谱段、多角度的卫星目标红外辐射特性数据对于识别卫星类型、功能、关键单机(如太阳翼、天线等)等特征以及监测卫星在轨工作状态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受限于测量手段和标校水平,实测获得的红外特性数据一般只包含少数像元,缺乏卫星在轨高分辨率红外成像数据。利用卫星研制阶段开展真空热试验的机会,可以开展卫星在轨红外辐射特性数据地面模拟高质量测量。传统方式是将热像仪置于环境模拟容器外,经由安装于容器上的光学窗口测量容器内目标的红外特性。此时容器上的光学窗口会将容器外自然环境的红外背景和热像仪工作期间自身的红外辐射反射回热像仪,即光学窗口上会出现明显的环境背景及热像仪的“鬼影”。通过对红外热像仪进行真空低温环境适应性设计,将红外热像仪放置在环境模拟容器内进行测量,消除传统方式由于在环模容器外测量而在光学窗口表面引入的“鬼影”误差影响,大幅提高红外辐射特性数据的准确度。标定试验中,热像仪在真空低温环境下的温度测量误差小于±3℃,模拟测量试验表明,设计的卫星在轨红外辐射特性地面模拟测量试验方法可以获得清晰准确的星表红外特性数据,用于区分不同功能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目标特性 模拟测量 热试验 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度可感知通道注意力模块的红外小目标检测前去噪网络
20
作者 林再平 罗伊杭 +5 位作者 李博扬 凌强 郑晴 杨晶贻 刘丽 吴京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4-260,共7页
红外图像去噪在军事及民用领域应用广泛。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去噪方法主要为可见光图像设计,此类方法容易过度平滑图像细节,从而导致弱小目标丢失,为后续的检测任务带来困难。为了在去除噪声的同时保留好红外图像中的目标信息,本文... 红外图像去噪在军事及民用领域应用广泛。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去噪方法主要为可见光图像设计,此类方法容易过度平滑图像细节,从而导致弱小目标丢失,为后续的检测任务带来困难。为了在去除噪声的同时保留好红外图像中的目标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可感知通道注意力模块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前去噪网络。该网络首先采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来去除图像中的加性噪声,然后通过梯度可感知通道注意力模块对图像高频区域进行自适应增强,有效保持红外弱小目标的响应强度。此外,本文提出了领域第一个包含3981张含噪声的红外图像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能够在有效去除加性噪声的同时避免过度平滑,很好地保留了红外图像中的目标信息,最终实现了在含噪声环境下的高鲁棒性红外弱小目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小目标 检测前去噪 梯度可感知通道注意力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