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空间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谈谈工程系统工程
1
作者 李庚田 李智斌 吕应祥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0年第12期41-47,共7页
由于空间环境使空间机器人具有一些地面机器人所没有的特点,研制各种空间应用机器人,不断推进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本文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初步分析了空间机器人系统,包括机器人学科层次体系,空间环境... 由于空间环境使空间机器人具有一些地面机器人所没有的特点,研制各种空间应用机器人,不断推进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本文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初步分析了空间机器人系统,包括机器人学科层次体系,空间环境一般特点与空间机器人,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系统工程一般方法论,以及空间机器人系统工程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器人 系统工程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LB理论的光学基准图与SAR图像匹配精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静 黄培康 +1 位作者 王小虎 潘旭东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49-2055,共7页
针对光学基准图与SAR图像的配准问题,给出了基于边缘图粗匹配和角点精匹配的高精度匹配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CRLB理论推导得到光学基准图用于SAR图像匹配的性能边界值。数据仿真验证了匹配方法的有效性,分析了CRLB受噪声的影响,表明匹... 针对光学基准图与SAR图像的配准问题,给出了基于边缘图粗匹配和角点精匹配的高精度匹配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CRLB理论推导得到光学基准图用于SAR图像匹配的性能边界值。数据仿真验证了匹配方法的有效性,分析了CRLB受噪声的影响,表明匹配方法在噪声较小时基本接近CRL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LB 匹配精度 匹配方法 光学基准图 SAR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磁场对高精度光纤陀螺仪零偏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谌尧周 王夏霄 +1 位作者 高洋洋 黄宛 《电子测量技术》 2016年第1期147-150,共4页
结合惯导系统标定时的"四位置"误差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光纤陀螺的磁敏感性对其零偏的影响机理,得到地磁场对光纤环的影响角度θ_0与光纤陀螺零偏误差的余弦函数模型;相位误差Δφ与磁场强度H呈线性关系;任一方向磁场对光纤... 结合惯导系统标定时的"四位置"误差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光纤陀螺的磁敏感性对其零偏的影响机理,得到地磁场对光纤环的影响角度θ_0与光纤陀螺零偏误差的余弦函数模型;相位误差Δφ与磁场强度H呈线性关系;任一方向磁场对光纤陀螺的作用下都可以分解为正交两磁场的单独作用之和等结论。最后,对两支F120型高精度光纤陀螺进行常温静态测试,测试得到在全方位范围内,陀螺的零偏极差分别为0.2o/h、0.28o/h,加磁屏蔽后,陀螺的零偏极差减小到为0.027o/h、0.038o/h,磁屏蔽能有效减小地磁场对高精度光纤陀螺零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地磁场 磁敏感性 零偏 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移动智能终端的机动指控系统架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穆晶晶 聂坤明 王永贵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7-103,共7页
针对战术级指挥控制系统轻量化、服务化、移动化的需求,提出了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机动指控系统。系统以Android作为平台,采用Web Service接口技术将计算、存储等转移到了服务器中,与移动客户终端进行了分离。通过研究基于移动应用的指... 针对战术级指挥控制系统轻量化、服务化、移动化的需求,提出了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机动指控系统。系统以Android作为平台,采用Web Service接口技术将计算、存储等转移到了服务器中,与移动客户终端进行了分离。通过研究基于移动应用的指挥控制系统数据中心部署方法、软件部署手段、网络拓扑结构等,旨在初步实现指挥设备便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应用 WEB服务 应用商店 指挥控制系统 安卓 移动智能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陀螺光功率对最佳偏置点影响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李贺 吕英进 +1 位作者 朱奎宝 邓年茂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93-1696,共4页
为降低光纤陀螺在偏置工作区间[π/2,π]内的随机游走系数,通过分析光纤陀螺随机游走系数与偏置工作点关系的数学模型,对光源光功率影响光纤陀螺最佳偏置工作点的规律进行仿真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光源光功率越大,光纤陀螺的最佳... 为降低光纤陀螺在偏置工作区间[π/2,π]内的随机游走系数,通过分析光纤陀螺随机游走系数与偏置工作点关系的数学模型,对光源光功率影响光纤陀螺最佳偏置工作点的规律进行仿真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光源光功率越大,光纤陀螺的最佳偏置工作点越靠近π,对应的随机游走系数越小;在偏置工作点不变的情况下,光源光功率增大过多,会使探测器工作在饱和区,降低光纤陀螺的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为光纤陀螺在设计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光源光功率和偏置工作点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游走系数 数学模型 光源光功率 最佳偏置工作点 仿真与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MNEST的以太网传输丢包问题研究
6
作者 王建璞 赵亚丽 占凌云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19,22,共5页
针对实验过程中以太网传输的丢包问题,使用OMNEST进行仿真建模,利用精确的系统描述,复现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丢包和端到端时延的研究。通过仿真分析定位问题,发现ARPCache中目的地址的超时或定期清空导致故障发生。基于此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针对实验过程中以太网传输的丢包问题,使用OMNEST进行仿真建模,利用精确的系统描述,复现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丢包和端到端时延的研究。通过仿真分析定位问题,发现ARPCache中目的地址的超时或定期清空导致故障发生。基于此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解决问题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NEST 丢包 以太网 ARP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辐射测温法的焊头动态高速真温测量系统研制 被引量:3
7
作者 萧鹏 台泓冰 +2 位作者 向茂林 王伟宸 张帆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6-842,共7页
温度是用来表征物体特性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参数,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生产生活、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温度测量的准确与否对每个行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电子设备的尺寸不断微型化以及各种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普及和发展,小型化成... 温度是用来表征物体特性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参数,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生产生活、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温度测量的准确与否对每个行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电子设备的尺寸不断微型化以及各种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普及和发展,小型化成为了电子元件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所以电子元器件也一直朝着小尺寸、高集成化方向发展,而其焊接温度的波动引起的产品良品率也在不断降低。因此,如何实现电子元器件焊接过程中焊头温度的实时获取,已成为众多相关企业急需研究的课题。基于晶体管式焊接电源的工作特点,从分析焊头的结构特性入手,利用焊头的红外光谱辐射特性,设计了一种激光瞄准式的光学系统,采用朗伯体法对焊头进行温度测量,从而得到焊头工作时的实时真温。整个温度测量系统由硬件系统部分和软件系统部分构成。其中,硬件系统包括光学系统的设计、 I/V转换及放大电路和上位机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软件系统主要包括上位机系统界面的设计。上位机软件采用LabVIEW进行程序设计,主要包括AD采集卡的配置与驱动、数据滤波、零点测量、温度标定、温度计算、实时温度曲线和数据存储。在系统建立、软件调试完毕后,采用标准空腔黑体炉对测温系统进行了校准。首先,利用整体黑体法对焊头工作时的发射率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氧化和非氧化状态下,其发射率与文献数据基本一致。然后利用该发射率值,计算出了焊头上小孔的空腔黑体发射率。最后,利用恒流晶体管式焊接电源进行了系统稳定性和重复性实验。分析该方法的不确定度,得出该方法的总体不确定度在3%以内。通过对测温系统的标定和配置,该系统还可以应用在其他需要高速精确测温的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头温度 黑体法测温 快速测量 红外光谱 发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A的船舶工艺仿真环境搭建与LNS-SATSP排产优化
8
作者 陶鹏 王华兴 +4 位作者 段代坤 万晨晖 黄凡林 胡友民 刘颉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7,共7页
为解决在DELMIA原生环境下手动操作较多、工作效率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AA的船舶工艺仿真环境搭建与LNS-SATSP排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CAA实现自动构建流程库与PPR树有效降低仿真环境搭建时间,并结合基于大规模邻域搜索的三次模拟退火算... 为解决在DELMIA原生环境下手动操作较多、工作效率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AA的船舶工艺仿真环境搭建与LNS-SATSP排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CAA实现自动构建流程库与PPR树有效降低仿真环境搭建时间,并结合基于大规模邻域搜索的三次模拟退火算法(LNS-SATSP)进行排产分析,规划产品加工路线并自动优化仿真环境。以船舶肋骨段加工为例,引入自动建模,通过改进排产算法使平均加工时间缩短7.04%,并对优化后仿真环境搭建流程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A 流程库创建 自动建模 大规模邻域搜索 三次模拟退火算法 船舶肋骨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of SrAl_(2)Si_(2)O_(8) Reinforced BN Ceramic Composites
9
作者 WANG Bo CAI Delong +7 位作者 ZHU Qishuai LI Daxin YANG Zhihua DUAN Xiaoming LI Yanan WANG Xuan JIA Dechang ZHOU Yu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2-1188,共7页
Hexagonal boron nitride(h-BN)ceramics have become exceptional materials for heat-resistant components in hypersonic vehicles,owing to their superior thermal stability and excellent dielectric properties.However,their ... Hexagonal boron nitride(h-BN)ceramics have become exceptional materials for heat-resistant components in hypersonic vehicles,owing to their superior thermal stability and excellent dielectric properties.However,their densification during sintering still poses challenges for researchers,and their mechanical properties are rather unsatisfactory.In this study,SrAl_(2)Si_(2)O_(8)(SAS),with low melting point and high strength,was introduced into the h-BN ceramics to facilitate the sintering and reinforce the strength and toughness.Then,BN-SAS ceramic composites were fabricated via hot press sintering using h-BN,SrCO_(3),Al_(2)O_(3),and SiO_(2) as raw materials,and effects of sintering pressure on their microstructure,mechanical property,and thermal property were investigated.The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of BN-SAS ceramic composites was evaluated.Results show that phases of as-preparedBN-SAS ceramic composites are h-BN and h-SrAl_(2)Si_(2)O_(8).With the increase of sintering pressure,the composites’densities increase,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shew a rising trend followed by a slight decline.At a sintering pressure of 20 MPa,their bending strength and fracture toughness are(138±4)MPa and(1.84±0.05)MPa·m^(1/2),respectively.Composites sintered at 10 MPa exhibit a low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with an average of 2.96×10^(-6) K^(-1)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200 to 1200℃.The BN-SAS ceramic composites prepared at 20 MPa display higher thermal conductivity from 12.42 to 28.42 W·m^(-1)·K^(-1) with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1000℃.Notably,BN-SAS composites exhibit remarkable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with residual bending strength peaking and subsequently declining sharply under a thermal shock temperature difference ranging from 600 to 1400℃.The maximum residual bending strength is recorded at a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800℃,with a residual strength retention rate of 101%.As the thermal shock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ncrease,the degree of oxidation on the ceramic surface and cracks due to thermal stress are also increased gradu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 MATRIX composite hot-press SINTERING mechanical PROPERTY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service reli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电流传感器的延迟光纤偏振串音误差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夏霄 秦祎 +3 位作者 王野 于佳 吕江涛 周先贵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30-2936,共7页
为了减小保偏延迟光纤偏振串音对光纤电流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利用琼斯矩阵研究了全光纤电流传感器的偏振耦合误差。简化了保偏延迟光纤的偏振串音模型,并基于简化模型得出了保偏延迟光纤偏振串音与输出的关系。通过理论仿真分别分析... 为了减小保偏延迟光纤偏振串音对光纤电流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利用琼斯矩阵研究了全光纤电流传感器的偏振耦合误差。简化了保偏延迟光纤的偏振串音模型,并基于简化模型得出了保偏延迟光纤偏振串音与输出的关系。通过理论仿真分别分析了在常温和变温条件下偏振串音对传感器变比的影响。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论,验证了简化的偏振串音模型的合理性和仿真结果的正确性。测量了实际保偏延迟光纤偏振串音的温度特性,结果表明:在延迟光纤存在一定偏振串音时,光纤电流传感器的变比误差随电流的增加而增大;电流一定时,延迟光纤串音越高,光纤电流传感器的变比误差越大。最后,给出了满足光纤电流传感器0.2S级误差要求时延迟光纤偏振串音的允许波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电流传感器 保偏延迟光纤 偏振串音 琼斯矩阵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工作点的变矩器叶轮强度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树成 闫清东 +2 位作者 魏巍 周谊 向雪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922-1926,共5页
为解决车辆液力变矩器在实际使用工况下的叶轮强度问题,建立了液力变矩器叶轮强度有限元分析模型。考虑变矩器的使用工况,首先对其进行了与发动机的匹配计算,确定了实际使用中的稳定工作点。在多个稳定工作点上对叶轮施加流体载荷和旋... 为解决车辆液力变矩器在实际使用工况下的叶轮强度问题,建立了液力变矩器叶轮强度有限元分析模型。考虑变矩器的使用工况,首先对其进行了与发动机的匹配计算,确定了实际使用中的稳定工作点。在多个稳定工作点上对叶轮施加流体载荷和旋转离心载荷,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了叶轮应力分布和变形量随使用工况的变化趋势。将叶轮作为循环对称结构,通过定义循环周期边界连接的数据约束方程,在一个基础循环结构体上完成对整个叶轮强度的分析,为变矩器叶轮强度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液力变矩器 强度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承载大客车车架的拓扑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2
作者 苏瑞意 钟薇 +1 位作者 桂良进 范子杰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1期66-71,共6页
在某全承载大客车车架设计中,为了减轻车架质量、改进加强梁布局,对地板横梁、斜撑加强梁等结构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在客车车架前后轴之间区域构建拓扑设计空间,以车身结构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以整车扭转刚度不小于原设计方案为约束条... 在某全承载大客车车架设计中,为了减轻车架质量、改进加强梁布局,对地板横梁、斜撑加强梁等结构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在客车车架前后轴之间区域构建拓扑设计空间,以车身结构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以整车扭转刚度不小于原设计方案为约束条件,建立拓扑优化数学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获得了优化的拓扑方案。结合拓扑优化结果和安装要求,改进了车架的设计方案。改进方案与原方案比较,设计空间中的加强梁从9根减少为3根,整车扭转刚度提高150 Nm/(°),质量减少了20.8 kg,材料利用率(刚度增量与质量增量之比)提高了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承载大客车 车架 轻量化 拓扑优化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发动机法兰连接结构的受力与变形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庆雅 杨光松 +1 位作者 安联 赵洪海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3-156,共4页
法兰连接结构在火箭发动机上得到了大量应用,但由于其结构的非线性和静不定性,给精确的应力-应变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文中分别在预紧和操作情况下,应用弹性理论对火箭发动机法兰连接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载荷-变形分析。算例的计算... 法兰连接结构在火箭发动机上得到了大量应用,但由于其结构的非线性和静不定性,给精确的应力-应变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文中分别在预紧和操作情况下,应用弹性理论对火箭发动机法兰连接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载荷-变形分析。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法兰环旋转时更能反映火箭发动机法兰连接结构的真实受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发动机 螺栓 法兰环 载荷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制导雷达对舰船目标成像转角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杜琳琳 潘旭东 陈曾平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1-304,共4页
着重针对弹载雷达对舰船目标进行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成像的转角条件进行研究。ISAR成像依靠雷达与目标的相对转角,转角太大或太小都会导致成像质量下降。在弹载雷达平台和舰船目标同时运动的情况下,... 着重针对弹载雷达对舰船目标进行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成像的转角条件进行研究。ISAR成像依靠雷达与目标的相对转角,转角太大或太小都会导致成像质量下降。在弹载雷达平台和舰船目标同时运动的情况下,ISAR成像总转角是由导引头按弹道飞行形成的转角和舰船航行、晃动所导致的转角的合成,可以依据回波信号进行估计。分析了ISAR成像所需转角范围,在对弹目相对转角建模的基础上,针对弹目相对转动非匀速的情况进行转角估计,判断任意时刻弹目相对转角是否满足成像转角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载雷达 横向分辨率 角速度 转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增升飞行LQG/LTR鲁棒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鹏 张曙光 姜再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3-657,共5页
研究线性高斯二次型回路传输恢复(LQG/LTR)鲁棒设计方法在动力增升阶段飞行/推进综合控制器设计中的应用问题,以带宽和Gibson准则作为基本的飞行品质指标,以奇异值作为鲁棒性指标,深入分析了基于LQG/LTR鲁棒控制的参数选择规律,包括姿... 研究线性高斯二次型回路传输恢复(LQG/LTR)鲁棒设计方法在动力增升阶段飞行/推进综合控制器设计中的应用问题,以带宽和Gibson准则作为基本的飞行品质指标,以奇异值作为鲁棒性指标,深入分析了基于LQG/LTR鲁棒控制的参数选择规律,包括姿态和速率指令的分配、前置滤波器的影响、扰动水平的预设、高频环节对系统鲁棒性和飞行品质的影响等问题.示例飞机构形的控制器设计结果表明:在LQG/LTR鲁棒飞行控制器设计过程中,适当选取响应类型参数和扰动水平因子,可以折衷飞机的飞行品质和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品质 鲁棒性 动力增升 线性高斯二次型回路传输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U/GNSS紧组合精密单点定位协方差成形自适应滤波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斌 穆荣军 +2 位作者 马新普 蒋金龙 崔乃刚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1-226,共6页
针对精密单点定位应用需求,研究了MIMU/GNSS紧组合协方差成形自适应滤波方法。给出了"位臵滤波器+速度滤波器"的分布式滤波器设计方案以降低计算复杂度;推导了地理系紧组合导航系统模型,并把伪距测量不一致性偏差扩展至系统... 针对精密单点定位应用需求,研究了MIMU/GNSS紧组合协方差成形自适应滤波方法。给出了"位臵滤波器+速度滤波器"的分布式滤波器设计方案以降低计算复杂度;推导了地理系紧组合导航系统模型,并把伪距测量不一致性偏差扩展至系统状态向量中予以估计,从而提高系统对于动态环境下伪距测量偏差抖动的适应能力。协方差成形自适应滤波算法利用Frobenius范数来衡量系统残差噪声水平建模状态与实际状态的匹配程度,并以最小化Frobenius范数作为优化指标,动态调节滤波增益,以此来提高状态估计精度、平稳性与鲁棒性。地面静态试验表明:紧组合协方差成形自适应滤波器定位误差均值与均值稳定性均优于标准卡尔曼滤波器,定位精度提高了约50%,能够提供亚米级单点定位导航服务。相较于集中式滤波器设计方案,分布式滤波器方案计算复杂度降低了6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组合 惯性导航 卫星导航 协方差成形 精密单点定位 自适应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自由度飞行姿态模拟器自整定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尹航 杨烨峰 +2 位作者 赵岩 梁悦 班晓军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5-112,共8页
以一套可变负载的二自由度飞行姿态模拟器为实验平台,研究变负载下的飞行器的自适应控制问题。根据继电反馈理论,采用基于继电反馈的PID控制的方法,设计飞行姿态模拟器的自适应控制器,并给出控制器参数和实验效果。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 以一套可变负载的二自由度飞行姿态模拟器为实验平台,研究变负载下的飞行器的自适应控制问题。根据继电反馈理论,采用基于继电反馈的PID控制的方法,设计飞行姿态模拟器的自适应控制器,并给出控制器参数和实验效果。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证明自适应控制算法在飞行器控制方面的有效性和针对变负载下的自适应性,同时说明了飞行姿态模拟器是研究自适应控制和飞行器控制的非常理想的实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控制 自适应控制 继电反馈原理 PID控制 参数自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FM算法的空间有形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安萌 姜志国 许波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75-1077,共3页
为了对具有复杂边缘的目标进行更准确的检测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片段模板(boundary frag-ment model)训练模式的目标识别方法。方法首先提取目标的边界片段组成弱分类器,然后使用AdaBoost算法将它们提升训练成为强分类器,并用其进... 为了对具有复杂边缘的目标进行更准确的检测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片段模板(boundary frag-ment model)训练模式的目标识别方法。方法首先提取目标的边界片段组成弱分类器,然后使用AdaBoost算法将它们提升训练成为强分类器,并用其进行检测和识别目标。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对有形目标,特别是对具有复杂边缘的空间有形目标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有形目标检测与识别 ADABOOST算法 边界片段模板 弱分类器与强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站测时差多目标静态数据关联算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瑞 李红英 +1 位作者 曾梦雪 余侃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98-202,共5页
对极大似然比准则下多站测时差多目标静态数据关联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代价函数修正的数据关联算法。指出传统的数据关联算法没有充分考虑关联假设对应目标位置估计随机性的影响,继而对度量关联假设关联程度的代价函数进行... 对极大似然比准则下多站测时差多目标静态数据关联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代价函数修正的数据关联算法。指出传统的数据关联算法没有充分考虑关联假设对应目标位置估计随机性的影响,继而对度量关联假设关联程度的代价函数进行修正,再利用S-维分配完成关联判决。最后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计算复杂度有所提高,但是进一步提高了关联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关联 测时差 代价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加密算法的差分跳频方案设计 被引量:5
20
作者 包志强 王博 高帆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4-78,共5页
为了减少差分跳频系统中接收端检测信号时资源的消耗,提出了一种新的差分跳频解决方案。在系统设计时使用了加密算法和信号调制方法,该方案可有效解决差分跳频系统接收端接收信号时资源和时间的消耗,并且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 为了减少差分跳频系统中接收端检测信号时资源的消耗,提出了一种新的差分跳频解决方案。在系统设计时使用了加密算法和信号调制方法,该方案可有效解决差分跳频系统接收端接收信号时资源和时间的消耗,并且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跳频 加密算法 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