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JWST中红外观测数据的X-Complex小行星物理性质反演研究
1
作者 矫恒越 徐小萌 +4 位作者 徐天弈 吴昀昭 金岩 张海波 刘志军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5,共10页
X-complex小行星是一类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无诊断性光谱特征、成分类型多样的重要天体,其中部分可能是已分异天体金属核心残余,是太阳系早期热演化研究及太空采矿的重要目标对象.由于Xcomplex小行星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范围缺乏光谱吸... X-complex小行星是一类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无诊断性光谱特征、成分类型多样的重要天体,其中部分可能是已分异天体金属核心残余,是太阳系早期热演化研究及太空采矿的重要目标对象.由于Xcomplex小行星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范围缺乏光谱吸.收特征,热红外高光谱是研究X-complex小行星的重要手段.基于韦布空间望远镜中红外观测数据对7颗物理性质尚不明确的X-complex小行星进行了研究,利用近地小行星热模型及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反演了它们的发射率、直径、热集束参数以及几何反照率等物理信息.相较于以往观测,本文充分利用韦布空间望远镜的红外高光谱优势,通过连续谱段数据约束模型,提高了反演结果的可靠性.结果显示,这7颗小行星的直径范围为17.30~22.55 km,比喷气推进实验室数据库结果平均偏小41.5%,表明以往对小尺寸X-complex小行星直径存在普遍高估,进而反映其实际表面几何反照率普遍高于既有认知.反演的红外发射率光谱显示它们比硅酸盐小行星发射率低0.064~0.093,暗示它们表面可能被低发射率物质覆盖.所有小行星的中红外发射率光谱均展示了光谱特征,进一步印证了反演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 JWST 热物理模型 X-complex小行星 红外高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行波管输能窗组件贮存失效分析
2
作者 王国建 赵丽 +2 位作者 陆玉新 田宏 石文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80-1484,共5页
高频组件是空间行波管的主要部件,是管内传播高频电磁波的重要传输部件,其中陶瓷封接部位一般采用银焊料进行焊接,它一般存放于真空柜中。存放一段时间后,组件表面出现了发黑现象。分析表明真空柜中放置的橡胶制品导致了高频组件银焊料... 高频组件是空间行波管的主要部件,是管内传播高频电磁波的重要传输部件,其中陶瓷封接部位一般采用银焊料进行焊接,它一般存放于真空柜中。存放一段时间后,组件表面出现了发黑现象。分析表明真空柜中放置的橡胶制品导致了高频组件银焊料焊接部位发生硫化,导致贮存失效。结合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在大气状态下,橡胶套中的硫是比较稳定的。然而在真空状态下,硫是比较容易从橡胶套中升华进入真空柜中的,从而会在真空柜中弥漫大量硫蒸气,这些硫蒸气与银焊料发生化学反应形成Ag2S,因此含硫的橡胶套不宜放入真空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行波管 输能窗 贮存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