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遗传退火算法的MTD参数生成应用研究
1
作者 代培龙 张薇 徐斐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2,共5页
动目标检测(MTD)是雷达探测的重要技术之一,MTD重频参数对探测性能至关重要。文中分析了不同重频的应用场景,深入研究遗传退火算法,阐述了遗传退火算法的优劣,论述了采用基于二进制遗传退火算法设计MTD重频参数的过程,基于距离-速度清... 动目标检测(MTD)是雷达探测的重要技术之一,MTD重频参数对探测性能至关重要。文中分析了不同重频的应用场景,深入研究遗传退火算法,阐述了遗传退火算法的优劣,论述了采用基于二进制遗传退火算法设计MTD重频参数的过程,基于距离-速度清晰度构造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根据探测速度需要,该方法可以快速构建多重频参数,优化距离-速度清晰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相对于传统穷举搜索法,是一种全局随机搜索方法,参数生成速度快,可实时产生满足系统设计要求的参数。生成的清晰度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给出了一种有效的工程应用思路,在雷达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目标检测 遗传退火算法 探测参数优化 距离-速度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微调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春志 赵玉龙 +3 位作者 刘鑫 司念文 张鲁飞 范昊 《中文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共26页
近年来,大语言模型成为人工智能领域非常受关注的技术,引发了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新的研究范式。在大语言模型训练实践中,参数微调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允许用户在资源受限条件下,通过调整少部分参数来提升模型理解用户指令、解决... 近年来,大语言模型成为人工智能领域非常受关注的技术,引发了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新的研究范式。在大语言模型训练实践中,参数微调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允许用户在资源受限条件下,通过调整少部分参数来提升模型理解用户指令、解决下游任务的能力。该文全面回顾了2019—2024年间50余种主要的大语言模型微调方法,从全新的角度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和概括,分为全参数微调、部分参数微调、新增参数微调和无参数微调方法,对每种方法的原理、微调位置及方法特点作了总结归纳和比较;接着,从计算的视角出发,着重分析比较了各类方法的参数量、内存消耗和计算量;最后,基于该文的微调方法调研及相关的参数微调实践,对大语言模型微调策略给出建议,以促进该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语言模型 微调 ADAPTER Lo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港口舰船目标变化检测方法
3
作者 刘卓然 徐俊峰 +1 位作者 彭进先 余东行 《海洋测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0,共5页
针对传统舰船目标变化检测方法易受背景干扰、依赖人工特征设计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港口舰船目标变化检测方法。首先,对多时相港口影像进行几何配准与辐射校正等预处理,结合舰船停靠规律构建舰船变化兴趣区并提取对应影像;其... 针对传统舰船目标变化检测方法易受背景干扰、依赖人工特征设计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港口舰船目标变化检测方法。首先,对多时相港口影像进行几何配准与辐射校正等预处理,结合舰船停靠规律构建舰船变化兴趣区并提取对应影像;其次,利用FGSD2021数据集训练DDMNet深度学习模型,实现兴趣区内舰船的精准检测;最后,通过计算多时相舰船检测结果的交并比判定目标变化状态。利用两组数据进行实验,变化检测正确率分别达到100%和88.89%,相较于直接应用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的方法,本方法有效降低了复杂背景的干扰,显著提升了舰船变化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变化检测 舰船检测 深度学习 变化兴趣区 交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AF综合评价法的航天装备维修保障效能评估 被引量:16
4
作者 许庆 侯兴明 《兵工自动化》 2019年第1期48-51,共4页
为解决新体制下航天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对基于DAF综合评价法的航天装备维修保障效能进行评估。界定了航天装备维修保障效能评估的有关概念,分析了DAF综合评估法的步骤,建立了航天装备维修保障效能指标体系模型,运用德尔菲法和... 为解决新体制下航天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对基于DAF综合评价法的航天装备维修保障效能进行评估。界定了航天装备维修保障效能评估的有关概念,分析了DAF综合评估法的步骤,建立了航天装备维修保障效能指标体系模型,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得到指标权重,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结果。实例利用YAAHP软件实现计算。结果表明,该研究可为航天装备维修保障的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装备 维修保障 能力评估 DAF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仿真的航天装备维修保障效能评估指标参数体系 被引量:10
5
作者 许庆 侯兴明 +1 位作者 张永福 张琳琳 《兵工自动化》 2019年第9期4-10,共7页
评估指标体系是维修保障效能状况的度量标准,同时也是维修保障效能表征的具体化。分析航天装备维修保障效能的影响因素,分类描述其表征形式,给出指标体系构成的原则及步骤,归纳、删选、确定评价任务、维修保障对象及维修保障体系相关效... 评估指标体系是维修保障效能状况的度量标准,同时也是维修保障效能表征的具体化。分析航天装备维修保障效能的影响因素,分类描述其表征形式,给出指标体系构成的原则及步骤,归纳、删选、确定评价任务、维修保障对象及维修保障体系相关效能指标,建立指标参数表达形式,构建面向仿真的航天装备维修保障效能指标参数体系。该研究可为航天装备维修保障业务仿真描述提供定量的数据表达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装备 维修保障 效能评估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AAHP软件实现的航天装备军民融合式维修保障风险评估 被引量:7
6
作者 许庆 侯兴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104,共6页
利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YAAHP软件,实现航天装备军民融合式维修保障风险评估,结合航天装备维修保障的特点和军地维修保障建设现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解析,为规避风险和科学决策提供了模型支撑。
关键词 航天装备 军民融合 维修保障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航天测量雷达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估
7
作者 许庆 《兵工自动化》 2023年第9期79-82,共4页
针对航天测量雷达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估难以量化和预测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估模型。阐述系统动力学建模评估基本步骤,给出航天测量雷达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估因果关系图和存量流图模型,并给出主要变量的... 针对航天测量雷达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估难以量化和预测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估模型。阐述系统动力学建模评估基本步骤,给出航天测量雷达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估因果关系图和存量流图模型,并给出主要变量的函数方程描述;通过Anylogic仿真软件实现实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动力学模型评估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为持续改进航天测量雷达维修保障系统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航天测量雷达 系统效能 数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O的航天测控装备维修器材库存优化
8
作者 刘洪林 许庆 臧思虎 《兵工自动化》 2021年第1期63-66,78,共5页
针对维修器材积压浪费的问题,对航天测控装备维修器材库存进行优化。借鉴现有多级库存优化相关研究成果,采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将测控装备维修器材库存优化过程描述为在测控装备的可用度达到规定水平,考虑非串件拼修和串件拼修2种... 针对维修器材积压浪费的问题,对航天测控装备维修器材库存进行优化。借鉴现有多级库存优化相关研究成果,采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将测控装备维修器材库存优化过程描述为在测控装备的可用度达到规定水平,考虑非串件拼修和串件拼修2种维修策略,构建基于测控装备可用度和器材保障费用约束的维修器材库存优化模型,获得测控装备维修器材最优的携运行方案,通过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与优化算法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及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航天测控 维修器材 库存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语义关键点采样的三维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车运龙 袁亮 孙丽慧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4-260,共7页
目标检测算法中关键信息的特征提取是影响算法精度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三维目标检测算法中存在的关键点采样困难、特征提取不充分等问题,借鉴PV-RCNN三维目标检测网络,提出一种基于强语义关键点采样的三维目标检测方法SSPS-RCNN(strong... 目标检测算法中关键信息的特征提取是影响算法精度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三维目标检测算法中存在的关键点采样困难、特征提取不充分等问题,借鉴PV-RCNN三维目标检测网络,提出一种基于强语义关键点采样的三维目标检测方法SSPS-RCNN(strong semantic point sampling RCNN)。在关键点采样阶段,该算法采用语义加权点采样和提案区域点过滤相融合的方法,获得更具特征代表性的采样关键点,以提升采样点中前景点的比例;在不增加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将语义信息重新加权关键点特征,以进一步细化关键点的特征贡献提升算法精度。在KITTI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现有主流算法相比,对减少物体检测中的漏检与错检问题和整体检测精度提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激光雷达 三维目标检测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20年安徽省植被变化对气象干旱的响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梦楠 丛培月 +1 位作者 莫李娟 寇艳梅 《绿色科技》 2024年第4期104-108,共5页
安徽省作为中国气候敏感和生态受损的地区,正面临极端气候事件影响日益显著的挑战。由于植被对干旱的响应存在不对称性,安徽省植被变化对干旱的响应尚不明确。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2011-2020年安徽省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和归一化... 安徽省作为中国气候敏感和生态受损的地区,正面临极端气候事件影响日益显著的挑战。由于植被对干旱的响应存在不对称性,安徽省植被变化对干旱的响应尚不明确。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2011-2020年安徽省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时空分布特征,探究了2011-2020年气象干旱对植被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徽省2011-2020年SPEI在中部上升,整体空间呈干旱减弱趋势;相同时期NDVI整体下降,北部下降显著,中南部下降缓慢,东部微弱增加。通过SPEI和NDVI的相关关系及时滞效应分析,南、北部地区植被对干旱的响应几乎即时,而中部相对滞后,可能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该研究增进了对安徽省气候-植被关系的认识,为应对气候变化下干旱风险的防范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植被变化 时滞效应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雷达抗干扰模拟训练系统
11
作者 孔德强 杨保平 张秀媛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1,共5页
为提高雷达抗干扰训练效益,设计一种数据级雷达抗干扰模拟训练系统。在构建系统体系架构的基础上,分析雷达性能参数计算模型,以及雷达压制式干扰和欺骗式干扰的信号模型。对训练场景编辑、雷达仿真终端、干扰机仿真终端和雷达抗干扰训... 为提高雷达抗干扰训练效益,设计一种数据级雷达抗干扰模拟训练系统。在构建系统体系架构的基础上,分析雷达性能参数计算模型,以及雷达压制式干扰和欺骗式干扰的信号模型。对训练场景编辑、雷达仿真终端、干扰机仿真终端和雷达抗干扰训练策略等软件进行设计与实现。通过构建典型战术对抗场景,以抗窄脉冲干扰为例,对几种抗干扰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仿真。该系统已应用于教学训练实践,系统性价比较高,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抗干扰 模拟训练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降车辆着陆缓冲过程动态建模仿真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占华 刘春生 +2 位作者 李军 郭少鹏 李建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6-34,共9页
针对空降车辆空投试验费用高、周期长、风险大的现实问题,在某空降车辆方案设计阶段,建立车辆和缓冲气囊仿真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分别建立车辆模型、气囊模型、车辆与气囊刚柔耦合模型,对空投正常工况和极限工况下的着陆缓冲过... 针对空降车辆空投试验费用高、周期长、风险大的现实问题,在某空降车辆方案设计阶段,建立车辆和缓冲气囊仿真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分别建立车辆模型、气囊模型、车辆与气囊刚柔耦合模型,对空投正常工况和极限工况下的着陆缓冲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得出车辆着陆过程自由落体、气囊缓冲和气囊反弹阶段车辆姿态变化情况,车体底甲板、顶甲板和炮塔部位冲击加速度特性以及2种工况下车体结构最大应力部位和最大值。研究发现:在正常工况下,车体顶部甲板冲击加速度最大,平均峰值达11.31 g,最大应力均满足设计要求;在极限工况下,动力装置支撑处出现最大峰值冲击载荷,最大应力超出设计许用值,需要进行局部结构改进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为车辆结构优化设计提供量化载荷边界条件,为着陆缓冲过程试验测试方案提供计算数据,同时可为车辆和气囊优化匹配、试验、改进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降车辆 动态建模仿真 冲击载荷 着陆缓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频机械天线通信模型及信号接收线圈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晓煜 张雯厚 +3 位作者 孙丽慧 周鑫 曹振新 全鑫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24-832,共9页
机械天线作为超低频通信技术,是当今国际瞩目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在远距离通信、水下通信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实现小型化和低功耗的超低频机械天线,提出旋转偶极子式机械天线结构和通信模型.针对提出的通信拓扑结构及通信信号... 机械天线作为超低频通信技术,是当今国际瞩目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在远距离通信、水下通信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实现小型化和低功耗的超低频机械天线,提出旋转偶极子式机械天线结构和通信模型.针对提出的通信拓扑结构及通信信号辐射强度,研制三轴正交线圈作为信号接收单元.提出基于线圈热噪声电压与感应电压比值的灵敏度归一化表征方法.并对研制线圈的灵敏度及工况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灵敏度理论模型可用于高灵敏度线圈设计,研制的空芯线圈可用于机械天线信号接收;铁制品的存在对线圈接收性能有影响.该实验研究为超低频机械天线接收线圈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天线 超低频 通信模型 空芯线圈 灵敏度 信号接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关联模型设计 被引量:8
14
作者 郭黎 姜晶莉 +1 位作者 李豪 王云阁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7-102,共6页
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之间存在着隐含的关联关系,这些关联关系往往隐式存在,难以直观展示,也难以与空间数据映射交互展示,更无法进行查询分析,获取所需信息。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以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及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定义了... 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之间存在着隐含的关联关系,这些关联关系往往隐式存在,难以直观展示,也难以与空间数据映射交互展示,更无法进行查询分析,获取所需信息。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以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及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定义了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关联的概念及分类,然后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关联模型,并将其分为3个子模型:基于自适应四叉树编码的空间关联子模型、基于几何匹配的空间关联子模型及基于语义匹配的空间关联子模型。该模型定义了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之间的关联方式,为关联关系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 关联概念 关联模型 自适应四叉树编码 几何匹配 语义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关联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黎 姜晶莉 +1 位作者 李豪 王云阁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76,86,共7页
针对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多来源、难以集成综合利用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关联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关联的可视与计算查询系统。首先,对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关联的概念及分类进行了定义。然... 针对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多来源、难以集成综合利用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关联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关联的可视与计算查询系统。首先,对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关联的概念及分类进行了定义。然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关联关系构建技术:自适应四叉树编码技术、扫描线技术、几何匹配及语义匹配技术。最后,为实现关联关系的直观展示,设计了原型系统。关联技术的提出可建立起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原型系统的构建也为用户综合利用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提供了平台,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及数据查询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 关联关系 自适应四叉树编码 扫描线 几何匹配 语义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形砂轮磨削齿轮表面形貌特征及摩擦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龙 田欣利 +3 位作者 唐修检 刘谦 姚巨坤 李德发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9-53,共5页
为了揭示成形砂轮磨削齿轮表面形貌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摩擦学特性的影响机制,开展了磨削表面不同角度方向的纹理特征、粗糙度评定参数、摩擦磨损性能的对比分析试验。研究表明:随着角度θ在0°~90°增长时,表面形貌的粗糙度微观... 为了揭示成形砂轮磨削齿轮表面形貌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摩擦学特性的影响机制,开展了磨削表面不同角度方向的纹理特征、粗糙度评定参数、摩擦磨损性能的对比分析试验。研究表明:随着角度θ在0°~90°增长时,表面形貌的粗糙度微观不平高度、沟纹深度、均匀性与规则性均先逐渐增大,直至45°时表面纹理最为复杂且表面粗糙程度最大,然后又略有所改善;凸峰形态尖峭程度先减弱,直至15°纹理方向达到最小,然后再逐渐增大;粗糙度微观不平间距逐渐减小。在流体润滑摩擦状态下,微观不平高度特性Ra越大,动压润滑效应减弱,边界润滑效应越显著。摩擦磨损机制是塑性变形与微切削作用,以及磨粒磨损、粘着磨损、疲劳磨损等的耦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形貌特征 摩擦学特性 成形磨削 纹理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型气囊参数对缓冲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建阳 周宇 +1 位作者 王红岩 竺梅芳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8-573,共6页
为分析用于大载重回收任务的组合型气囊的参数对缓冲特性的影响,利用动力学方程和气体热力学基本方程建立了组合型气囊缓冲过程的动力学模型。以某大载重回收系统为算例,模拟气囊缓冲过程,研究了排气口尺寸、排气口开启时机、气囊初始... 为分析用于大载重回收任务的组合型气囊的参数对缓冲特性的影响,利用动力学方程和气体热力学基本方程建立了组合型气囊缓冲过程的动力学模型。以某大载重回收系统为算例,模拟气囊缓冲过程,研究了排气口尺寸、排气口开启时机、气囊初始充气压力和内囊高度对缓冲特性的影响。最后,针对排气口直径、主气囊初始充气压力和排气口开启时机3个参数提出改进方案,通过改进前后两组方案缓冲特性曲线对比验证所提出方案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以为大载重回收用组合型气囊初期的参数设计及缓冲试验提供指导,从而减少试验次数、缩短开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型气囊缓冲特性 大载重回收系统 排气口直径 主气囊初始充气压力 排气口开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装备空投用连通型气囊缓冲特性仿真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建阳 李来委 +1 位作者 刘春生 白云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8-284,共7页
目的为了探究连通型气囊在重型装备空投缓冲时的着陆缓冲特性,对其进行有限元建模及仿真研究。方法采用均压多腔室流动气囊模型理论建立装备-气囊系统有限元模型,通过显式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模拟求解其跌落缓冲过程,并进行连通孔大小对缓... 目的为了探究连通型气囊在重型装备空投缓冲时的着陆缓冲特性,对其进行有限元建模及仿真研究。方法采用均压多腔室流动气囊模型理论建立装备-气囊系统有限元模型,通过显式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模拟求解其跌落缓冲过程,并进行连通孔大小对缓冲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随着连通孔面积的增大,各气室之间的内压差距变小,最大偏差从13.2%逐渐变小至0,加速度峰值从7.130g逐渐变小直至6.925g,但是总体上加速度峰值变化不大。采用连通型气囊能够实现与非连通气囊基本相同的缓冲特性,对于重心偏前的装备而言,为了避免装备俯仰过度,连通孔的大小不宜设置过大。结论该研究可为重型装备空投用连通型气囊的设计、改进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装备 空投 连通型气囊 缓冲特性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囊排气口开启控制方式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建阳 王红岩 +1 位作者 宋世鹏 洪煌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02-207,230,共7页
排气式气囊的排气口开启控制方式一般可以分为压力控制和加速度控制等两种。为研究排气口开启控制方式对气囊缓冲特性的影响,设计了两种排气控制式气囊,建立了回收载荷-气囊系统室内跌落试验平台,并对两种排气控制方式气囊进行跌落试验... 排气式气囊的排气口开启控制方式一般可以分为压力控制和加速度控制等两种。为研究排气口开启控制方式对气囊缓冲特性的影响,设计了两种排气控制式气囊,建立了回收载荷-气囊系统室内跌落试验平台,并对两种排气控制方式气囊进行跌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加速度开关工作可靠,加速度控制式气囊实现了两侧排气口同时打开;在带倾角跌落时,加速度控制式气囊的着陆稳定性较好;随着加速度控制式气囊加速度开关阈值的增大,气囊排气口开启时机越晚,排气口开启之前气囊吸收更多的能量,导致气囊内压和冲击加速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式气囊 排气口开启控制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航战及其应对策略 被引量:9
20
作者 任思衡 娄艺蓝 +2 位作者 杨娜 郑晓霞 康世伦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100-104,共5页
为进一步研究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军事应用与对抗,提出导航战的应对策略:论述导航战的起源和定义,探讨针对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的主要攻击手段;然后分析电磁干扰的攻击特性;最后给出应对导航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导航战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电磁干扰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