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 被引量:12
1
作者 郭君 梁媛 +1 位作者 严剑英 刘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34-1437,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新型超声对比剂SonoVue与低机械指数实时脉冲反向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对103例肝脏局灶性和弥漫性病变患者进行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比较研究,其中经穿刺活检、手术或临...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新型超声对比剂SonoVue与低机械指数实时脉冲反向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对103例肝脏局灶性和弥漫性病变患者进行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比较研究,其中经穿刺活检、手术或临床确诊的79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结果79例肝脏病变患者具有不同的超声造影增强时相和增强类型,与病理结果对照,常规超声与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脏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34.2%(27/79)和88.6%(70/79),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良恶性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造影剂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肾脏早期损害 被引量:7
2
作者 郭君 梁蕾 +3 位作者 张萌 张雪 田浩 刘媛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82-1885,共4页
目的探讨CEUS定量分析技术评价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以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为判断标准,将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无早期肾损害组(17例)及早期肾损害组(15例),正常对照组为20名健康... 目的探讨CEUS定量分析技术评价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以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为判断标准,将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无早期肾损害组(17例)及早期肾损害组(15例),正常对照组为20名健康志愿者。对所有受检者行双肾实时CEUS检查,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获取时间-密度曲线(TIC)及相关灌注参数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DPI)、曲线上升支斜率(A)、曲线下降支斜率(α)。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早期肾损害组TTP延长,早期肾损害组TTP延长、DPI减低、AUC增大(P<0.05)。结论实时CEUS定量分析技术可发现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高血压 早期肾损害 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与SPECT肾动态显像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国慧 梁蕾 郭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 :对比分析超声造影(CEUS)与SPECT肾动态显像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评估,明确CEUS在评估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病例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的血肌酐及尿素氮... 目的 :对比分析超声造影(CEUS)与SPECT肾动态显像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评估,明确CEUS在评估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病例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的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均随机分为C组(行CEUS检查)和S组(行SPECT肾动态显像检查),分别对其肾功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CEUS检查的患者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组时间-强度曲线(TIC)形态较正常对照组圆缓,曲线上升、下降均较对照组缓慢,曲线下面积(AUC)增大,达峰时间(TTP)升高,峰值强度(PI)降低(P<0.05),而平均通过时间(MTT)延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组中的结果显示,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分肾的GFR有一定下降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SPECT肾动态显像相比,CEUS在评估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时更敏感,能够更早地为临床提供简单、安全、实时、灵敏的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高血压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子宫内膜增生与早期子宫内膜癌 被引量:5
4
作者 郭君 梁蕾 +4 位作者 刘焱 梁媛 王新楠 田浩 刘媛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20-2023,共4页
目的探讨CEUS鉴别诊断子宫内膜增生与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价值。方法对32例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29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子宫内膜增生组)及3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子宫内膜CEUS检查,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 目的探讨CEUS鉴别诊断子宫内膜增生与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价值。方法对32例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29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子宫内膜增生组)及3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子宫内膜CEUS检查,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获取时间-强度曲线(TIC)及相关灌注参数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上升时间(RT)、基础强度(BI)、峰值强度(PI)和强度相对值(EI)。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子宫内膜增生组所有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子宫内膜癌组PI、EI、AT、TTP、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对于定性诊断子宫内膜增生与早期子宫内膜癌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子宫内膜肿瘤 子宫内膜增生 时间-强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5
作者 郭君 严剑英 +2 位作者 梁媛 崔单单 王敏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146例临床疑似前列腺癌(PCA)患者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对前列腺行"6+X"法穿刺活检。结果: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PCA45例,占30.8%,前列腺增生(...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146例临床疑似前列腺癌(PCA)患者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对前列腺行"6+X"法穿刺活检。结果: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PCA45例,占30.8%,前列腺增生(BPH)98例,占67.1%;对PC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5.6%、80.6%、79.1%。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有助于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经直肠超声 穿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与磁共振成像评价右心功能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梁蕾 闻志超 郭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469-471,共3页
目的:以磁共振电影成像法为对照,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右心室功能,探讨两项技术心功能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右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49±3.2)岁),全... 目的:以磁共振电影成像法为对照,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右心室功能,探讨两项技术心功能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右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49±3.2)岁),全部志愿者均于24 h内行心脏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和MRI检查。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全容积显像方式采集图像数据,并导入TomTec工作站,应用4D RV-function软件行图像后处理,构建右室三维模型并进行心功能测量。最终获取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及射血分数(EF)等心功能参数。与MR多次屏气电影法测得右心室功能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采用Bland-Altman法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得的心功能指标平均EDV(143.5±23.2)mL,平均ESV(68.4±19.2)mL,SV(78.1±11.7)mL,EF(51.2±5.6)%,与MR多次屏气电影法测得的心功能指标EDV(147.5±26.8)mL(r=0.947),ESV(63.2±15.9)mL(r=0.909),SV(78.8±15.0)mL(r=0.788),EF(55.2±7.7)%(r=0.627)均无显著性差异,显示出较高相关性。结论:本研究显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与1.5T磁共振成像评价右心功能各指标之间相关性高,在右心功能定量评价方面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与经食道超声对房颤患者左房血栓的检测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丽丽 石琳 +6 位作者 祝安慧 仲挥 王玉凤 王斌 赵运涛 张建强 易忠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64SCT)扫描对房颤患者左房血栓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5年2月就诊于我院心脏诊疗中心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房颤病例,行64SCT肺静脉检查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TEE),并将64SCT与TEE检测左房或左心耳血...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64SCT)扫描对房颤患者左房血栓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5年2月就诊于我院心脏诊疗中心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房颤病例,行64SCT肺静脉检查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TEE),并将64SCT与TEE检测左房或左心耳血栓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计入选资料完整的房颤患者89例,以TEE作为"金标准",其中75例64SCT扫描与TEE诊断相符,诊断符合率为84.27%(75/89)。64SCT检测左房或左心耳血栓的诊断特异度为98.48%(65/66),诊断灵敏度为43.48%(10/23),阳性预测值为90.91%(10/11),阴性预测值为83.33%(65/78),阳性似然比为28.70,阴性似然比为0.57。两者进行配对设计Mc Nemarχ2检验,P=0.014,统计学上尚不能认为两者的检测效果相同。结论 64SCT扫描对房颤患者左房或左心耳血栓检测的特异度高,对左房或左心耳血栓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64SCT检查左房或左心耳血栓的敏感性不够,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前不能完全代替经食道心脏超声预测左房或左心耳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左房血栓 左心耳血栓 64排螺旋CT 经食道心脏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超声造影诊断肝脏局限性脂肪缺失和脂肪浸润 被引量:3
8
作者 梁媛 郭君 严剑英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4期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对常规超声不能确诊的肝脏局限性脂肪缺失和脂肪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4例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局限性病变的患者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其中34例肝脏局限性脂肪缺失和脂肪浸润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结果34例患...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对常规超声不能确诊的肝脏局限性脂肪缺失和脂肪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4例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局限性病变的患者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其中34例肝脏局限性脂肪缺失和脂肪浸润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结果34例患者经超声造影检查均未显示明显占位性病灶,病灶增强模式与肝实质相同,与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表现明显不同。结论部分肝脏局部脂肪缺失和脂肪浸润的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具有典型性表现,对肝脏局部脂肪缺失和脂肪浸润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 肝脏 脂肪缺失 脂肪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基底细胞腺瘤的超声表现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9
作者 孙鹏飞 葛辉玉 +2 位作者 苗立英 赵博 杨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3300-3303,共4页
目的总结涎腺基底细胞腺瘤(SBCA)的临床资料与超声图像,旨在提高临床对其超声图像特征的认识。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6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涎腺肿瘤收治入院并行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为SBCA的患者1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总结涎腺基底细胞腺瘤(SBCA)的临床资料与超声图像,旨在提高临床对其超声图像特征的认识。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6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涎腺肿瘤收治入院并行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为SBCA的患者1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部位、病程和临床表现;并分析超声检查结果,记录指标。结果 14例患者中男4例,女10例;中位年龄56岁。14个病灶均为单侧单发,12例(85.7%)位于腮腺,2例(14.3%)位于颌下腺;12例(85.7%)肿物直径<3 cm;9例(64.3%)为椭圆形,3例(21.4%)可见浅分叶,2例(14.3%)表现为圆形。病灶均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并可见侧方声影,后方回声增强。囊性变肿物中囊性成分≥50%者4例,囊性成分<50%者6例,质地较软;4例实性病灶多呈均匀低回声,质地较硬;病灶均未见钙化;血流信号分级为0级3例、Ⅰ级4例、Ⅱ级1例、Ⅲ级6例。结论 SBCA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与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鉴别诊断,最终诊断仍依靠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 腺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与缺血性卒中的诊断 被引量:11
10
作者 肖天祎 刘焱 +2 位作者 李继来 王瑞彤 杜继臣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00-1005,共6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在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病例组)15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组患者在发病1周内完成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按年龄和性别匹配151例健...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在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病例组)15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组患者在发病1周内完成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按年龄和性别匹配15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所有对照组患者经CT或MRI排除缺血性卒中,并完成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超声评价包括斑块的大小、部位、回声、质地及其表面是否规则;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评价包括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数量及斑块评价。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IMT分别为(0.946±0.185)mm和(0.863±0.14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颈动脉斑块参数中,与缺血性卒中相关的参数有斑块回声、斑块质地以及表面是否规则,而与斑块大小、斑块部位无相关性;病例组患者颈动脉斑块评分的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3和2,对照组分别为1和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参数中,与缺血性卒中发生相关的指标是颈动脉斑块评分、颈动脉狭窄程度及IMT,而与斑块数量无相关性。病例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的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5和4,对照组分别为2和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MT、颈动脉斑块数量、颈动脉斑块评分及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对诊断缺血性卒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9、0.677、0.704和0.805(P<0.001),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准确性最高。结论:颈动脉斑块评分及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是缺血性卒中的诊断客观指标,且后者的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卒中 颈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和病理表现特征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帆 孙鹏飞 +4 位作者 那曼丽 庞超楠 韩嵩博 张滨 唐丽丽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8-73,共6页
目的:探讨脊柱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和病理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确诊的脊柱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12例均行CT平扫,其中9例行CT增强检查,11例行MRI平扫,其中10例行MRI增强检查。10例经穿刺活检证实,2例行... 目的:探讨脊柱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和病理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确诊的脊柱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12例均行CT平扫,其中9例行CT增强检查,11例行MRI平扫,其中10例行MRI增强检查。10例经穿刺活检证实,2例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结果:单椎体病变7例(其中颈椎1例,胸椎4例,腰椎2例),多椎体病变5例,2例呈跳跃性改变,4例呈连续椎体受累(其中1例合并跳跃性改变);6例伴病理性骨折,4例椎体压缩;CT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9例,其中7例为虫蚀型,2例为浸润型;同时合并溶骨性骨质破坏和骨质硬化1例。MRI示软组织肿块包绕脊椎生长,骨质破坏区及周围软组织肿块在T1WI上呈等、略低信号,T2WI上呈略高信号,且MRI可显示骨质破坏不明显时髓腔内的早期浸润灶,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12例病理结果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以弥漫大B细胞为主(10/12)。结论:脊柱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表现为单椎体或连续椎体侵犯,以溶骨性骨质破坏为主(单纯虫蚀型、浸润型或合并骨质硬化),伴周围软组织肿块形成,软组织肿块位于硬膜外且包绕病变椎体生长,椎间隙正常,无明显骨膜反应改变,无钙化灶;穿刺活检是早期确诊脊柱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淋巴瘤 非霍奇金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DCE-MR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窦瑞雪 杨丽 +1 位作者 黄宁 时高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8期592-598,共7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定量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VEGF)的相关性。材料...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定量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VEGF)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67例乳腺病变患者行T1-DCE-MRI扫描,总扫描时相70次,第1时相17.3 s,以后单时相扫描时间4.58 s,总时间约5 min 33 s。测量如下参数:容量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Ve)。检查后1周内均经手术取得病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法两两比较正常组、良性组及恶性组间定量参数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良、恶性组间的差异。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恶性组MVD、VEGF表达与定量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Ktrans、Kep、Ve值分别为(0.012±0.003)min-1、(0.439±0.083)min-1、(0.045±0.013);良性组Ktrans、Kep、Ve值分别为(0.049±0.007)min-1、(0.588±0.073)min-1、(0.107±0.022);恶性组Ktrans、Kep、Ve值分别为(0.187±0.045)min-1、(1.205±0.517)min-1、(0.133±0.049)。Kep、Ktrans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P=0.041);Kep、Ktrans在正常、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P=0.008)。以最大约登指数为最佳诊断切入点,Ktrans、Kep的敏感性分别为86.8%、67.9%。Ktrans、Kep特异性分别为89.5%、94.7%,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1、0.819。30例乳腺癌患者的Ktrans、Kep、Ve值分别为(0.183±0.031)min-1、(1.192±0.063)min-1、(0.127±0.031),MVD计数为(34.96±9.86),VEGF积分为(5±1)分,均与Ktrans、Kep、Ve呈正相关(P<0.05)。Kep、Ktrans与VEGF相关性最强(r=0.759,r=0.771),与MVD相关性较强(r=0.613,r=0.607)。结论定量参数Ktrans、Kep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有临床价值,且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乳腺癌Kt r a ns、Ke p与VEGF、MVD相关性较强,有望成为无创性评价乳腺肿瘤微循环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CEUS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性及其与病理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易 梁蕾 +2 位作者 孟晓暄 卢一艳 郭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93-996,共4页
目的探讨CEUS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侵袭性的价值及其与病理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分析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C的CEUS特征,并对术后病理切片进行MVD计数,分析MVD计数与CEUS特征的关系。结果 PTC结节周边区计数高于中心区(t=0.0... 目的探讨CEUS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侵袭性的价值及其与病理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分析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C的CEUS特征,并对术后病理切片进行MVD计数,分析MVD计数与CEUS特征的关系。结果 PTC结节周边区计数高于中心区(t=0.024,P=0.041),同时有颈部淋巴结转移PTC患者结节周边区MVD计数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P=0.039)。PTC结节周边区时间-强度曲线AUC与结节周边区、结节总体MVD计数呈正相关(r=0.45、0.41,P均<0.05)。结论 PTC的CEUS表现差异与病理MVD计数相关;CEUS定量分析对评估PTC侵袭性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