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椒江河口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益鸣 张凤英 +4 位作者 许贞平 孙毅 唐静亮 刘世贤 任世军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21-226,共6页
根据2003年8月调查资料,对椒江河口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椒江河口水体的DIN、DIP、Hg、Pb、DO、COD等6项属重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指数0.67 ̄1237,均值288;表层沉积物的单项标准指数均小于1;河口水域底栖生物种类6种,多样性指... 根据2003年8月调查资料,对椒江河口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椒江河口水体的DIN、DIP、Hg、Pb、DO、COD等6项属重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指数0.67 ̄1237,均值288;表层沉积物的单项标准指数均小于1;河口水域底栖生物种类6种,多样性指数H'为0~1.92;潮间带共鉴定大型潮间带生物38种,H'为1.03~2.40之间,种类多样性差,丰度低,个体分布不均匀,生态环境脆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椒江河口水质 沉积物 底栖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态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溢油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风化、生态学效应及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晖 母清林 +1 位作者 韩锡锡 王悠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7,共9页
海洋石油污染是全球性的海洋环境问题之一,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极大。本文综述了溢油入海后降解、转化及其随食物链的传递过程,分析其对海洋三大生物类群的毒性效应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探讨评价溢油环境风险的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海洋石油污染是全球性的海洋环境问题之一,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极大。本文综述了溢油入海后降解、转化及其随食物链的传递过程,分析其对海洋三大生物类群的毒性效应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探讨评价溢油环境风险的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为深入研究溢油的生态学效应、科学评价溢油的环境生态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溢油 风化过程 生态学效应 环境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贾海波 邵君波 曹柳燕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9,25,共7页
依据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1992—2011年间对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对该海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未出现明显的改善趋势,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1992—2011... 依据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1992—2011年间对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对该海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未出现明显的改善趋势,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1992—2011年杭州湾海域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年均浓度以及富营养化指数均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DO浓度则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表层沉积物质量也未有明显改善;研究期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的种类数和生物量均呈现下降趋势,群落结构趋向简单、小型化,而浮游植物的种类数和生物量变化趋势不明显;1994年起,杭州湾海域全部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湾 生态环境 变化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海岛潮间带环境质量状况分析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金卫红 邵秀伟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235-239,共5页
2001年在舟山海岛潮间带的七个断面采集水样,根据海洋监测规范犤1犦对样品的温度、盐度、pH值、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以及营养盐(无机氮TIN、无机磷PO4-P)、重金属、石油类等化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潮间带水质以超四类海... 2001年在舟山海岛潮间带的七个断面采集水样,根据海洋监测规范犤1犦对样品的温度、盐度、pH值、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以及营养盐(无机氮TIN、无机磷PO4-P)、重金属、石油类等化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潮间带水质以超四类海水为主,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间带 水质 营养盐 环境评价 舟山海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群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1
5
作者 佘运勇 王晓华 +2 位作者 母清林 柴小平 万汉兴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7-574,共8页
对舟山群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质量比进行了测定,采用单因数指数法和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潮间带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其对环境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结果表明,Cu,Pb,Cd,Zn,Hg,As的平均质量比分别为27.8mg/kg,21.8mg/kg,0.137m... 对舟山群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质量比进行了测定,采用单因数指数法和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潮间带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其对环境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结果表明,Cu,Pb,Cd,Zn,Hg,As的平均质量比分别为27.8mg/kg,21.8mg/kg,0.137mg/kg,83.2mg/kg,0.051mg/kg,10.8mg/kg。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重金属污染现状整体表现为中等污染水平。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区域内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整体表现为轻微生态危害。其中,Cu,Pb,Zn,As的生态危害轻微;Cd主要表现为轻微生态危害,部分潮间带断面达到中等生态危害等级;Hg主要表现为中等生态危害等级。各种元素对区域环境的潜在生态风险危害的大小顺序为Hg>Cd>As>Cu>Pb>Zn。Hg是区域内首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Cd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现状 潜在生态风险 评价 潮间带 表层沉积物 舟山群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大肠杆菌数量监测及生存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备 金卫红 +2 位作者 徐海刚 唐静亮 邵秀伟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30-132,共3页
应用荧光染色和传统的培养法对不同温度下的大肠杆菌数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传统培养法的监测结果逐步变小,直到为零,进入了非可培养状态。这种情况在温度为25℃下时尤其明显。而采用荧光染色法的实验结果相差不大,... 应用荧光染色和传统的培养法对不同温度下的大肠杆菌数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传统培养法的监测结果逐步变小,直到为零,进入了非可培养状态。这种情况在温度为25℃下时尤其明显。而采用荧光染色法的实验结果相差不大,较准确地反映了客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机制 环境温度 大肠杆菌 数量监测 荧光染色 生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嵊泗贻贝养殖海域环境及贝体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柴小平 何松琴 +2 位作者 蔡惠文 王文娟 佘运勇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337-341,共5页
根据2012和2013年嵊泗枸杞贻贝养殖区的调查资料,着重对水体、沉积物以及养殖贝体内重金属分布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嵊泗枸杞贻贝养殖区海水中的重金属含量水平总体较低,全部小于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和《渔业... 根据2012和2013年嵊泗枸杞贻贝养殖区的调查资料,着重对水体、沉积物以及养殖贝体内重金属分布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嵊泗枸杞贻贝养殖区海水中的重金属含量水平总体较低,全部小于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限值,水体环境良好,适合贝类养殖。(2)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150,处于轻微污染水平,适合贝类养殖,但Hg潜在生态风险参数局部激增的特点需重点关注。(3)养殖贝类体内重金属残留量低于《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食用安全良好,但Cd含量超过《海洋生物质量》第一类标准限值,值得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贻贝养殖海域 重金属 分布特征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群岛夏季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贾海波 胡颢琰 唐静亮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68,共5页
为了解舟山群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2009年7月对舟山群岛潮间带7个断面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的分类、组成、栖息密度、生物量、多样性及群落稳定性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生物103种,软体动物、甲壳动... 为了解舟山群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2009年7月对舟山群岛潮间带7个断面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的分类、组成、栖息密度、生物量、多样性及群落稳定性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生物103种,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多毛类构成主要类群。生物量平均值为96.19 g/m2,栖息密度平均值为223.1个/m2,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14。根据相似性系数聚类分析可将舟山群岛的潮间带各潮区分为2个组群。底质和潮汐是影响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嵊泗断面潮间带群落稳定性良好,其他断面的潮间带生物群落受到中度程度的污染或扰动,群落结构不稳定。总体上,舟山群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种类相对贫乏,群落结构简单,多样性指数较低,生态环境质量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群岛 潮间带 大型底栖生物 群落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春季舟山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生态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贾海波 胡颢琰 +2 位作者 唐静亮 黄备 毛宏跃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3,共7页
2009年4月对舟山海域13个站位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生态特征进行了调查,并结合2001—2008年浙江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资料,分析了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变化趋势及其生存环境现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84种,... 2009年4月对舟山海域13个站位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生态特征进行了调查,并结合2001—2008年浙江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资料,分析了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变化趋势及其生存环境现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84种,其中多毛类31种,甲壳类25种,软体动物12种,鱼类8种,腔肠动物4种,棘皮动物和其它类各2种。2009年春季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平均值为11.62g/m2,丰度平均值为208.5个/m2,生物多样性指数(H′)为1.64,丰度呈由近岸向外海递增的趋势。根据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排序分析,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可划分为3个群落,分别为群落Ⅰ:双鳃内卷齿蚕-织纹螺-孔鰕虎鱼群;群落Ⅱ:色斑角吻沙蚕-脊尾白虾群落;群落Ⅲ:葛氏长臂虾-织纹螺群。通过丰度/生物量累积k-优势度曲线分析可知,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已受到中度程度的污染或扰动,群落结构不稳定。比较分析2001—2009年舟山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生物量和丰度变化趋势可知,个体较小、生长周期较短的种类逐步成为舟山海域的优势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生物 群落结构 生态特征 舟山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市海洋贝类生物体内的细菌学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备 唐静亮 +2 位作者 胡颢琰 马学英 王婕妤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3,共3页
对浙江省舟山市各区县海洋贝类体内细菌数量及优势细菌种类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2004年8月的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结果表明,贝类生物体内的优势种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欧文氏菌属等,一些能够诱发疾病的如杀鲑气单胞菌、溶藻... 对浙江省舟山市各区县海洋贝类体内细菌数量及优势细菌种类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2004年8月的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结果表明,贝类生物体内的优势种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欧文氏菌属等,一些能够诱发疾病的如杀鲑气单胞菌、溶藻弧菌、腐败假单胞菌等的出现应当引起重视。对生物体内的细菌数量检测发现,弧菌和粪大肠菌群数量都比较高,弧菌的测值范围为50个/克~1.8×104个/克,几何平均为9.3×102个/克;粪大肠菌群的测值范围为2.0~23个/克,几何平均为12.0个/克,超国家海洋生物体内粪大肠菌群二类标准,超标率为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细菌种类 弧菌和粪大肠菌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群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邹伟明 母清林 +1 位作者 佘运勇 柴小平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262-266,共5页
于2013年对舟山群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Cd、Zn、Cr、Hg、As)和多氯联苯(PCBs)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单因数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潮间带沉积物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Cu、Pb、Cd、Zn、Cr、H... 于2013年对舟山群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Cd、Zn、Cr、Hg、As)和多氯联苯(PCBs)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单因数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潮间带沉积物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Cu、Pb、Cd、Zn、Cr、Hg、As和PCB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8、27.5、0.183、91.6、41.4、0.064、8.24 mg/kg和0.24μg/kg。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和中等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各要素污染程度为Hg>Cd>Cu>Zn>Pb>As>Cr>PCBs,潜在生态风险程度排序为Hg>Cd>As>Cu>Pb>Zn>Cr>PCBs,Hg、Cd为首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群岛 潮间带 表层沉积物 污染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海域浮游植物生态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娜 王文娟 +2 位作者 柴小平 黄备 王婕妤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233-237,共5页
于2014年对舟山海域进行春秋两季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8门87属254种,硅藻是构成调查区域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类群。中肋骨条藻的优势地位明显。表层浮游植物丰度年均值为7.24×104 cells/L。浮游植物Margalef指数、Shannon-Weaver... 于2014年对舟山海域进行春秋两季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8门87属254种,硅藻是构成调查区域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类群。中肋骨条藻的优势地位明显。表层浮游植物丰度年均值为7.24×104 cells/L。浮游植物Margalef指数、Shannon-Weaver指数和Pielou指数均值分别为1.62、2.01、0.65,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尚好。近5年的监测数据比较显示,浮游植物丰度基本稳定,保持在一个数量级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海域 浮游植物 种类组成 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港水域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讨
13
作者 张文安 刘志刚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8-360,共3页
论述了舟山港水域的环境现状、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以及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提出了舟山港水域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 ,并结合其自然特点 。
关键词 舟山港 体制 水域环境 运行机制 保护管理 目标 对策 环境现状 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市无公害蔬菜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14
作者 佘运勇 邹伟明 +2 位作者 王晓华 曹柳燕 张庆红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75-78,84,共5页
对舟山市无公害蔬菜基地土壤中的Pb、Cd、Cr、Hg、As、HCHs、DDTs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以国家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GB/T 18407.1-2001)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为依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对舟山市无公害蔬菜基地土壤中的Pb、Cd、Cr、Hg、As、HCHs、DDTs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以国家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GB/T 18407.1-2001)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为依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土壤环境质量。结果显示,Pb、Cd、Cr、Hg、As、HCHs、DDTs的含量均低于无公害蔬菜产地要求的土壤质量指标值,说明土壤质量满足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7个监测项目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0,表明土壤未受到污染;个别蔬菜基地的综合污染指数值略大于0.7,污染程度达到警戒线,其余均小于0.7,说明舟山无公害蔬菜基地土壤环境质量整体上处于安全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蔬菜基地 土壤环境质量 评价 舟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34
15
作者 俞存根 陈小庆 +4 位作者 胡颢琰 黄备 郑基 覃涛 宁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3-193,共11页
海洋浮游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属于次级生产者,它是海洋经济鱼虾蟹类的重要基础饵料,是形成优良渔场的重要条件,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对渔场的形成以及渔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1—3]。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种类组成 群落结构特征 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浮游动物数量分布特征 被引量:24
16
作者 陈小庆 俞存根 +3 位作者 胡颢琰 郑基 黄备 王婕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34-1844,共11页
依据2006年8月(夏)、2007年1月(冬)、5月(春)和11月(秋)在舟山渔场及其邻近海域(29°30′-31°30′N,124°30′E以西)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综合调查时,用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样本资料,分析了浮游动物总丰度及中华... 依据2006年8月(夏)、2007年1月(冬)、5月(春)和11月(秋)在舟山渔场及其邻近海域(29°30′-31°30′N,124°30′E以西)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综合调查时,用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样本资料,分析了浮游动物总丰度及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百陶箭虫(Sagitta bedoti)、肥胖箭虫(Sagitta enflata)等主要种类的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浮游动物平均丰度季节变化明显,春季(555.87ind./m3)>夏季(270.87ind./m3)>秋季(138.39ind./m3)>冬季(127.70ind./m3);其水平分布呈现南部高、北部低的特点。中华哲水蚤为广温广盐种,春季数量最大且分布均匀,大部分海域丰度≥100.00ind./m3;夏季丰度急剧下降,主要分布在30°00′N以南海域;秋、冬季丰度较低,无明显高密集区。精致真刺水蚤为热带种,以夏、冬季丰度较高,主要分布在沿岸水与外海高盐水交汇区和调查海域的南北两端;春、秋季丰度较低且分布均匀。百陶箭虫、肥胖箭虫分别属于暖水种和热带大洋性种,冬、春季丰度都很低,无明显密集区,夏、秋季丰度较大。百陶箭虫主要分布在盐度梯度较大、外海高盐水与沿岸水的交汇区,肥胖箭虫则主要分布在外海高盐水与沿岸水交汇区的靠高温高盐水一侧,其分布与外海高温高盐水的消长有密切关系,可作为暖流指示种。温盐和水系消长变化是影响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浮游动物丰度水平分布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渔场 浮游动物 丰度 数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响应关系 被引量:45
17
作者 李俊龙 郑丙辉 +1 位作者 刘录三 唐静亮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3-409,共7页
根据2009年4月、8月、11月对长江口30个站位的调查,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响应特征.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95属330种,主要优势种是硅藻和甲藻,其中中肋骨条藻占绝对优势.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呈单周期季节性变化,... 根据2009年4月、8月、11月对长江口30个站位的调查,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响应特征.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95属330种,主要优势种是硅藻和甲藻,其中中肋骨条藻占绝对优势.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呈单周期季节性变化,夏季为高峰期,长江口近海区为高值区.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11月最高,主要分布在长江口过渡水域.浮游植物群落可分为四大类群,各区域不同季节种类组成具有显著差异.CCA(典范对应分析)显示,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并且其响应机制存在季节性差异.硅藻细胞丰度4月与ρ(NO3--N)、ρ(CODMn),8月与ρ(SiO44--Si)、ρ(NO3--N)、ρ(PO43--P),11月与透明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11月与ρ(PO43--P)、ρ(SiO44--Si)呈显著负相关(P<0.01).甲藻细胞丰度4月与ρ(NH4+-N),8月与ρ(CODMn),11月与透明度、ρ(NO3--N)呈显著正相关(P<0.05).长江口环境因子的改变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各季节引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异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浮游植物 环境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海洋细菌MZ0306A1的16SrDNA扩增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闵怀 黄备 +4 位作者 刘小宇 许强芝 唐静亮 胡颢琰 王婕好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17,共5页
PCR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简便、特异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体、气体和土壤的环境污染监测中。将此方法应用于海洋细菌监测中,从浙江南部沿海表层海水中分离到一林海洋细菌MZ0306A1,利用细菌通用引物对其16S rDN... PCR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简便、特异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体、气体和土壤的环境污染监测中。将此方法应用于海洋细菌监测中,从浙江南部沿海表层海水中分离到一林海洋细菌MZ0306A1,利用细菌通用引物对其16S rDNA进行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目的DNA片段约为1.5 kb。测序后将所测得的序列在NCBI网站中进行相似性搜索,得到该细菌的结果与Halomonas variabilis strain DSM 3051的相似性最高,为97%,故命名为嗜盐单胞菌属。该细菌的16S rDNA序列已经提交GenBank,序列收录号为EU1247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沿海 海洋细菌 16S RDNA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及近海区沉积物重金属与底质环境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涛 李道季 +1 位作者 唐静亮 冯志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8-71,81,共5页
为了评价长江口及毗邻海域重金属环境污染情况,用评价区49个站位的实测资料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与分布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中,沉积物中锌的含量最高,其次为铜、铅,而汞的含量最低,且铜和锌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 为了评价长江口及毗邻海域重金属环境污染情况,用评价区49个站位的实测资料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与分布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中,沉积物中锌的含量最高,其次为铜、铅,而汞的含量最低,且铜和锌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重金属含量分布呈南高北低(特别是调查区东北部)、近岸高远岸低的特征,高值区不仅出现在长江口水质浑浊水域,也出现在杭州湾湾口海域,杭州湾可能已经成为长江口海域重金属元素的另一重要的沉积"汇"。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整体上呈逐步降低的趋势,2005年沉积物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原因可能是三峡工程蓄水和近年来流域及河口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含量 环境评价 长江口 杭州湾 舟山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近岸海域水质环境状况分析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金卫红 邵秀伟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27-331,共5页
2002年4月在浙江近岸海域采集水样,根据海洋监测规范对样品的pH值、溶解氧、5种营养盐、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砷、重金属等化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无机氮、活性磷酸盐严重超标,富营养化指数偏高,有机物污染加重,铅、汞和石油类的含... 2002年4月在浙江近岸海域采集水样,根据海洋监测规范对样品的pH值、溶解氧、5种营养盐、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砷、重金属等化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无机氮、活性磷酸盐严重超标,富营养化指数偏高,有机物污染加重,铅、汞和石油类的含量和超标率有所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营养盐 重金属 生态环境 水质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