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杀菌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1
1
作者 陈小娥 方旭波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62-65,共4页
杀菌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综述了食品工业中杀菌技术,包括热杀菌、冷杀菌及一些特殊杀菌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范围。
关键词 食品工业 杀菌技术 热杀菌 冷杀菌 紫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鲣鱼鱼油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抗衰老的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郑霖波 白冬 +2 位作者 虞舟 张海玲 谢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2-206,共5页
以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评价深海鲣鱼鱼油对衰老模型小鼠抗衰老的作用。以健康育龄ICR小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6组,每组8只,即空白对照组,鲣鱼鱼油制剂低、中、高剂量组(20、50、100 mg/mL),D-半乳糖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 以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评价深海鲣鱼鱼油对衰老模型小鼠抗衰老的作用。以健康育龄ICR小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6组,每组8只,即空白对照组,鲣鱼鱼油制剂低、中、高剂量组(20、50、100 mg/mL),D-半乳糖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方式,空白对照组小鼠每只每天注射质量分数0.9%的生理盐水,其余实验组注射质量分数为4%的D-半乳糖(1 000 mg/kg m_b),同时,鲣鱼鱼油制剂组分别每天灌胃10 mL/kg m_b不同质量浓度(20、50、100 mg/mL)的鱼油制剂,阳性组灌胃市售鱼油(100 mg/kg m_b),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持续6周。随后检测各组小鼠肝、脾指数,肝脏组织和血清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等指标,制备肝脏切片,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鲣鱼鱼油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的肝、脾指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模型组小鼠血清和肝组织GSH-Px、T-SOD、CAT活力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鲣鱼鱼油各剂量组均能提高血清和肝组织中GSH-Px、T-SOD、CAT活力并降低MDA水平;通过切片观察,深海鲣鱼鱼油可缓解衰老过程中肝脏的损伤,并且高剂量组的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鲣鱼鱼油 D-半乳糖 衰老模型 抗衰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腹褐虾在低压静电场-微冻联合保鲜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梁瑞萍 谢超 +1 位作者 王益男 虞舟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1-408,共8页
脊腹褐虾贮藏保鲜过程受温度影响较大,为研究低压静电场结合微冻保鲜技术作用下产品的品质结构变化,实验以脊腹褐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联合保鲜技术作用下产品的质构特性、汁液流失率、微观组织结构及TVB-N、TBA、TVC等质量水平参数的量... 脊腹褐虾贮藏保鲜过程受温度影响较大,为研究低压静电场结合微冻保鲜技术作用下产品的品质结构变化,实验以脊腹褐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联合保鲜技术作用下产品的质构特性、汁液流失率、微观组织结构及TVB-N、TBA、TVC等质量水平参数的量化研究,评价了低压静电场结合微冻保鲜技术对脊腹褐虾产品的保鲜效果。研究发现,以国家标准TVBN≤30 mg·100^(-1)·g^(-1)指示保鲜期终点,未处理组产品保鲜期限为28 d,其TVB-N值达到了30.13 mg·100^(-1)·g^(-1),TBA值达到了0.81 mg·kg^(-1),TVC值增长了7.11 lg(CFU·g^(-1));相比之下,添加联合保鲜技术处理的实验组产品在相同保鲜期28 d下,TVB-N值仅为22.67 mg·100^(-1)·g^(-1),TBA值仅为0.55 mg·kg^(-1),TVC值仅为5.39 lg(CFU·g^(-1)),各项指标远低于对照组;在产品质构特性及微观组织结构方面,其硬度和弹性下降缓慢,肌间结构完整缝隙数量少;同时实验组产品汁液流失率仅为4.98%,在相同保鲜期内其质量水平远超与对照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脊腹褐虾在低压静电场-微冻联合保鲜技术处理下,其贮藏期内质量劣变得到了明显的抑制,该研究成果对于虾类产业乃至水产行业保鲜技术瓶颈的突破有着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静电场 脊腹褐虾 微冻保鲜 肌肉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鲣鱼内脏中鱼油对D-半乳糖制衰老模型小鼠抗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虞舟 白冬 +1 位作者 张海玲 谢超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9-134,共6页
以D-半乳糖制衰老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评价深海鲣鱼鱼油对衰老模型小鼠抗衰老的作用。以健康育龄ICR小鼠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6组,每组8只,即为空白对照组;鲣鱼鱼油制剂组:低、中、高剂量组;D-半乳糖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方式... 以D-半乳糖制衰老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评价深海鲣鱼鱼油对衰老模型小鼠抗衰老的作用。以健康育龄ICR小鼠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6组,每组8只,即为空白对照组;鲣鱼鱼油制剂组:低、中、高剂量组;D-半乳糖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方式,空白对照组小鼠每只每天注射0.9%的生理盐水,其余实验组注射浓度为的4%D-半乳糖(1 000mg/kg),同时,鲣鱼鱼油制剂组分别每天灌胃10 m L/kg bw不同质量浓度的鱼油制剂(20,50,100 mg/m L),阳性组灌胃市售鱼油(100 mg/kg),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持续6周。随后检测各组小鼠肝脾指数,肝脏组织和血清的GSH-Px,T-SOD,CAT活性,MDA含量等指标,制备肝脏切片,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鲣鱼鱼油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的肝脾指数均呈明显下降趋势;模型组小鼠血清和肝组织GSH-Px,T-SOD,CAT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鲣鱼鱼油各剂量组均能提高血清和肝组织中GSH-Px,T-SOD,CAT活性并降低MDA含量;通过切片观察,深海鲣鱼鱼油可缓解衰老过程中肝脏的损伤,并且高剂量组的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鲣鱼鱼油 D-半乳糖 衰老模型 抗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