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长期服役BAC滤池的有机物去除效能与运行优化
- 1
-
-
作者
张可佳
赖浩林
岑程
周沛璇
张孝洪
傅舟跃
-
机构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浙江省饮用水安全与输配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
舟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6,共10页
-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R24E08000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203601)。
-
文摘
生物活性炭(BAC)滤池长期服役存在有机物去除效能下降甚至失效的风险。为了探究长期服役BAC滤池的有机物去除效能并提出针对性的运行优化方案,选取了Z市LC水厂服役12 a的BAC滤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去除效果对其运行性能进行分析,并从臭氧(Ozone,O_(3))投加量和反冲洗方式等角度探究优化方案。结果表明:LC水厂对于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存在较大波动,失效的风险较高。生物降解是长期服役BAC滤池去除有机物的主要机制,其贡献率为67%,而吸附作用的贡献率仅为33%;当O_(3)投加量为0.36~0.52 mg O_(3)/mg TOC时,LC水厂BAC滤池的运行性能较优,过低、过高的O_(3)投加量均不利于长期服役BAC滤池运行性能的提高;LC水厂表层和中上层BAC在反冲洗前均存在出水TOC升高的现象,使用含0.5 mg/L有效氯的水进行反冲洗有助于改善长期服役BAC滤池的运行性能。
-
关键词
生物活性炭滤池
长期服役
有机物
去除效能
总有机碳
臭氧投加量
反冲洗方式
运行性能
优化方案
-
Keywords
BAC filter
long-term in-service
organic compounds
removal efficiency
total organic carbon
O_(3) dosage
backwashing methods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scheme
-
分类号
TU991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
-
题名气相-质谱直接测定三氯乙醛及前体物调查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贤舟
张孝洪
姚德昌
-
机构
舟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97-200,共4页
-
文摘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直接测定水体中三氯乙醛可以避免衍生化方法中存在的其他消毒副产物的干扰,同时可以避免气相色谱单独使用时的假阳性现象。R^2=0.999,在0.5~50μg/L时线性好,相对标准偏差为2.26%~5.07%,回收率为98.71%~104.86%,检测限为0.21μg/L。调查了水厂各工艺段对三氯乙醛前体物的去除,预臭氧、砂滤池、活性炭滤池对三氯乙醛前体物去除率分别为36.38%、26.29%和31.56%,后臭氧增加了三氯乙醛生成势,但在后续活性炭环节得到控制,整套工艺可以有效去除三氯乙醛前体物。溶解性有机碳与三氯乙醛生成势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2=0.80)。
-
关键词
三氯乙醛
气相色谱-质谱
前体物
溶解性有机碳
-
Keywords
chloral hydrate(CH)
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GC-MS)
precursor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
-
分类号
X8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谷壳天然混凝剂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贤舟
王璐佳
唐舟潮
邵佳杰
傅舟跃
张孝洪
-
机构
舟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
出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8-173,共6页
-
文摘
以谷壳为原材料制备了一种天然混凝剂,并对其结构与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通过混凝实验考察了谷壳混凝剂的净水效果,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亲疏水性、不同分子质量有机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制备的谷壳混凝剂能够有效去除大分子、疏水性有机物,对小分子、亲水性有机物的去除率也可达40%。与聚合氯化铝相比,谷壳混凝剂可更有效地控制后续消毒中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在痕量抗生素的去除能力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
-
关键词
饮用水处理
天然混凝剂
有机物组分分离
消毒副产物
抗生素
-
Keywords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natural coagulant
separation of organic components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antibiotics
-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活化高锰酸钾预氧化控制臭氧氧化副产物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李贤舟
姚德昌
柯琦
杨四海
张孝洪
-
机构
舟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37-140,共4页
-
文摘
臭氧氧化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然而臭氧氧化会造成溴酸盐的生成,同时会增加水中醛酮类物质,在后续消毒环节存在消毒副产物三氯乙醛(CH)升高的风险。文章采用亚硫酸氢钠(BS)活化高锰酸钾(PM)技术控制臭氧氧化副产物,考察了预氧化技术对溴酸盐和CH生成潜能的影响。同时为了探究能否在控制副产物的同时保障对污染物的去除,考察了预氧化技术对阿特拉津(ATR)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2 mg/L的PM或者2 mg/L PM+5 mg/L BS预处理使ATR去除率降低,而1 mg/L PM+5 mg/L BS预处理则强化了ATR的去除。1 mg/L的PM预氧化增加了溴酸盐和CH生成量,其他剂量影响较小。而随着PM剂量的增加,PM+BS对溴酸盐和CH生成潜能的控制效果加强。在1 mg/L的PM剂量下,PM+BS可以在保障ATR有效去除的同时控制溴酸盐和CH生成潜能,是有效控制臭氧氧化副产物的方法。
-
关键词
臭氧
溴酸盐
三氯乙醛
高锰酸钾
亚硫酸氢钠
-
Keywords
ozone
bromate
chloral hydrate
permanganate
bisulfate
-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