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方莲藕地下铺膜节水栽培模式与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韩洪海 张巧鸽 《长江蔬菜》 2013年第18期166-167,共2页
我国北方年降雨量少于南方.成为北方省份莲藕种植的一大制约因素,河南省舞钢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根据几年的栽培实践,探索出地下铺膜节水栽培技术,此技术适宜在北方种植,节水节肥,几年来在河南省、山西省、安徽省北部等地推广,累计... 我国北方年降雨量少于南方.成为北方省份莲藕种植的一大制约因素,河南省舞钢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根据几年的栽培实践,探索出地下铺膜节水栽培技术,此技术适宜在北方种植,节水节肥,几年来在河南省、山西省、安徽省北部等地推广,累计推广面积达到333.3hm2。每667m2效益在10000元以上,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技术推广 节水栽培技术 栽培模式 北方 铺膜 莲藕 经济效益 年降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鱼共生技术模式研究和试验总结
2
作者 张巧鸽 王德利 宋大朋 《科学养鱼》 2020年第2期16-17,共2页
菜鱼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种养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蔬菜生产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技术,通过巧妙的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种菜不施肥、养鱼不换水的生态共生效应。一、项目区的基本情况舞钢市现有水面1.8万亩,凤鸣湖下游灌区面积1... 菜鱼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种养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蔬菜生产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技术,通过巧妙的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种菜不施肥、养鱼不换水的生态共生效应。一、项目区的基本情况舞钢市现有水面1.8万亩,凤鸣湖下游灌区面积10万亩,水资源较为丰富。地处黄淮流域,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适合雍菜种植。既能满足雍菜生产过程中水肥交换的需要,又能满足泥鳅生长过程中水、氧气、天然饵料的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流域 协同共生 共生技术 试验总结 水产养殖 雍菜 共生效应 舞钢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植物促生长剂对小球藻生长及光合色素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巧鸽 王丽英 《水产养殖》 CAS 2022年第1期10-13,42,共5页
探究不同浓度梯度的新福钠、吲哚丁酸钾和胺鲜酯对小球藻生长性能及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 mg/L新福钠能够显著促进小球藻生长和光合色素合成,比对照组的细胞密度增加了16.7%,光合色素合成增加了15.5%;而20 mg/L的新福钠则开始抑... 探究不同浓度梯度的新福钠、吲哚丁酸钾和胺鲜酯对小球藻生长性能及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 mg/L新福钠能够显著促进小球藻生长和光合色素合成,比对照组的细胞密度增加了16.7%,光合色素合成增加了15.5%;而20 mg/L的新福钠则开始抑制其生长但对光合色素合成无显著影响。20 mg/L吲哚丁酸钾能够显著促进藻细胞生长和增加光合色素合成,比对照组细胞密度增加了28.9%,光合色素合成增加了20.9%;而40 mg/L的吲哚丁酸钾则开始抑制其生长但对光合色素合成的无显著影响。10 mg/L的胺鲜酯能够显著促进小球藻生长和光合色素合成增加,比对照组细胞密度增加了33.2%,光合色素合成增加了28.1%;20 mg/L的胺鲜酯抑制小球藻的生长,对光合色素合成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新福钠 吲哚丁酸钾 胺鲜酯 光合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鳅科新纪录种—稀有鳅 被引量:1
4
作者 周传江 闫雪朦 +6 位作者 马文文 杨长幸 张巧鸽 汤永涛 孟晓林 张建新 聂国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9-124,共6页
自2016年,河南省鱼类资源调查队对全省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在此期间,于多地采集到鳅科鱼类,以南阳市居多.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科鱼类进行鉴定,发现所采鳅科样品中存在河南省未曾纪录种类—稀有鳅(Cobitis rara).标... 自2016年,河南省鱼类资源调查队对全省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在此期间,于多地采集到鳅科鱼类,以南阳市居多.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科鱼类进行鉴定,发现所采鳅科样品中存在河南省未曾纪录种类—稀有鳅(Cobitis rara).标本存放于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鱼类标本室.本文对稀有鳅的主要鉴定特征、分布区域、资源现状、生存环境等方面做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鳅科 新纪录种 稀有鳅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学及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河南省新纪录种兴凯鱊近似种的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传江 汪曦 +5 位作者 张巧鸽 张冬艳 陈国贤 孙亚伟 宋东蓥 聂国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4,共8页
2017年河南省鱼类资源调查队在平顶山市叶县境内沙河段进行鱼类资源调查过程中,采获3尾鱊属Acheilognathus鱼类,经形态特征鉴定其为兴凯鱊近似种(Acheilognathus aff.chankaensis),并通过分析线粒体COI基因来验证形态学的鉴定结果,以弥... 2017年河南省鱼类资源调查队在平顶山市叶县境内沙河段进行鱼类资源调查过程中,采获3尾鱊属Acheilognathus鱼类,经形态特征鉴定其为兴凯鱊近似种(Acheilognathus aff.chankaensis),并通过分析线粒体COI基因来验证形态学的鉴定结果,以弥补传统形态学分析方法中可能由于形态差异较小、形态特征主观判断较强等原因导致的分类鉴定结果差距较大的问题,从而实现对兴凯鱊近似种的有效识别,后查阅文献该种为河南省新记录种,其主要鉴别形态特征为:口端位,口角有短凸状须或无须,口角与眼下缘水平线接近,第二不分枝鳍条较长,体侧纵带向前延伸超背鳍起点.通过与鱊属其他鱼类分析比较,基于MEGA 6软件中的常用KP2模型建立NJ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采集到的样本单独聚为一支构成一个单系类群且具有较高的支持率.标本保存于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鱼类标本室,就相关内容进行详细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凯鱊近似种 新纪录种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鲇形目钝头鮠科新纪录种——等颌[魚央]
6
作者 周传江 马文文 +10 位作者 张巧鸽 邬定会 傅正卿 杨志刚 宋东蓥 申海瑞 张辰飞 孟晓林 张建新 汤永涛 聂国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8-124,共7页
2015-2016年,河南省鱼类资源调查队在对全省鱼类资源调查过程中,于新县、罗山、汝州等地采集到多尾鲇形目钝头鮠科鱼类.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发现在所采鲇形目样品中存在河南省未曾记录种类——等颌[魚央](L... 2015-2016年,河南省鱼类资源调查队在对全省鱼类资源调查过程中,于新县、罗山、汝州等地采集到多尾鲇形目钝头鮠科鱼类.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发现在所采鲇形目样品中存在河南省未曾记录种类——等颌[魚央](Liobagrus aequilabris),其主要的鉴别特征:胸鳍棘后缘无明显锯齿,上下颌长度几乎相等.本文对等颌[魚央]的主要鉴定特征、分布区域、资源现状、生存环境等方面做了探讨,以期对该鱼的资源保护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鲇形目 新纪录种 等颌[魚央]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