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病虫害农业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侯玉玲 王丽英 杨晓敏 《现代农村科技》 2014年第3期32-33,共2页
小麦生产中病虫害直接影响着小麦的产量,采用综合防治技术,合理运用农业的、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方法,以及其他有效的生态手段,把有害生物控制在不足以为害的水平,以达到保护人畜健康和增产的目的。
关键词 小麦 病虫害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筋小麦高优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梅香 王合生 +3 位作者 柴明芳 陈宏 田玉华 尹梅兰 《河南农业》 2007年第24期45-45,共1页
随着小麦生产向优质专用型发展,强筋小麦栽培面积越来越大,采取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保障强筋小麦的高产性能和优质强筋特性,是栽培管理技术的核心。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强筋小麦的高优化栽培管理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冬前管理以培育壮... 随着小麦生产向优质专用型发展,强筋小麦栽培面积越来越大,采取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保障强筋小麦的高产性能和优质强筋特性,是栽培管理技术的核心。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强筋小麦的高优化栽培管理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冬前管理以培育壮苗为中心,促根、长叶、增蘖;春季管理以提高成穗率为中心,科学运筹肥水,控制适宜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小麦 小麦品种 追肥浇水 栽培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豆荚螟发生消长动态与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改芝 《现代农村科技》 2015年第13期21-23,共3页
豆荚螟又称蛀豆虫、红豆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大豆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舞钢市夏大豆生产迅速发展,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在大豆生产过程中常遭受多种害虫的危害,尤其是豆荚螟的危害逐年加重,据调查,一般损失... 豆荚螟又称蛀豆虫、红豆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大豆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舞钢市夏大豆生产迅速发展,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在大豆生产过程中常遭受多种害虫的危害,尤其是豆荚螟的危害逐年加重,据调查,一般损失率在10%以上,个别地块荚害率达80%以上。大豆豆荚螟主要以幼虫蛀入豆荚取食豆粒,被害粒重则豆粒被食空,轻则食成虫孔、’缺刻,既影响产量,又影响发芽,不能作种;同时豆荚内还充满虫粪,使豆粒变色以至霉烂,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荚螟 大豆种植 夏大豆 鳞翅目螟蛾科 种植业结构 舞钢市 年生活史 消长动态 结荚期 越冬幼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田病虫害危害症状与防治技术
4
作者 尹梅兰 《河南农业》 2011年第07X期51-52,共2页
本文针对小麦春季易高发的"四虫""四病"危害的具体特点进行了描述,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结合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的策略,通过科学合理选配农药,注重用药时期和施药效果... 本文针对小麦春季易高发的"四虫""四病"危害的具体特点进行了描述,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结合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的策略,通过科学合理选配农药,注重用药时期和施药效果,以达到用最少量的农药取得较好防治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 病虫害 症状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田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4
5
作者 曹春田 刘新峰 +8 位作者 臧学斌 冶晓瑞 张国云 梅红 王俊香 张秀春 赵红真 朱振营 南华 《江西植保》 2005年第1期41-42,共2页
本文阐述了甜菜夜蛾在棉花上的为害症状以及甜菜夜蛾的发生特点、生活习性,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甜菜夜蛾 棉田 棉花 防治对策 为害症状 生活习性 发生特点 田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麦区小麦冬季黄苗原因探究及对策
6
作者 王合生 王梅香 +1 位作者 尹梅兰 李灵鸽 《河南农业》 2009年第3X期43-43,55,共2页
黄淮平原是冬小麦的主要产地,近几年来小麦冬季普遍出现黄叶症状,阻碍了小麦的正常生长,为查清黄苗的原因,给冬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连续多年对小麦冬季黄苗原因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
关键词 小麦黄矮病 黄淮麦区 麦苗生长 原因探究 分蘖肥 亩基本苗 黄叶 田间试验 乡农技站 发育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抑制法快速测定蔬菜农药残毒
7
作者 王丽英 田玉华 +1 位作者 张晓莉 刘慧梅 《河南农业》 2009年第5期17-17,共1页
“酶抑制法”在实际操作应用中具有简便、快速、经济、易行及低成本等特点。已成为我国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主流技术。
关键词 酶抑制法 农药残毒 快速测定 蔬菜 实际操作 快速检测 农药残留 低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