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万佛山国有林场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作者
苏春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7期134-135,共2页
国有林场在一段时间内对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市场上出现了木材替代品,国有林场的效益也有所下降,大部分林场都在寻找和探索新思路。本文介绍了万佛山国有林场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国有林场在一段时间内对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市场上出现了木材替代品,国有林场的效益也有所下降,大部分林场都在寻找和探索新思路。本文介绍了万佛山国有林场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相关国有林场的合理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佛山国有林场
经营管理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安徽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鸟兽资源初报
被引量:
4
2
作者
徐善传
庞大鹏
+7 位作者
丁俊
黄嘉伟
丁仲文
张财文
丁惠谦
卢雨婷
马号号
张保卫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0-108,共9页
为研究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及地栖鸟类物种多样性格局,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笔者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该区域进行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共布设了45个相机位点,累计完成了8565个相机工作日,共获得了5275张有效照片,其中可识别的兽类照...
为研究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及地栖鸟类物种多样性格局,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笔者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该区域进行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共布设了45个相机位点,累计完成了8565个相机工作日,共获得了5275张有效照片,其中可识别的兽类照片5016张,可识别的鸟类照片259张.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分布中大型兽类4目7科10种;地栖鸟类4目10科18种;保护区分布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1种(安徽麝Moschus anhuiensis)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2种(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画眉Garrulax canorus).相对多度排名前五的兽类分别为:小麂(Muntiacus reevesi)、野猪(Sus scrofa)、安徽麝、猪獾(Arctonyx collaris)、花面狸(Paguma larvata);相对多度排名前五的鸟类分别为:勺鸡、松鸦(Garrulus glandarius)、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虎斑地鸫(Zoothera aurea)、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该次调查得出安徽麝的相对多度为2.15,显著高于周边有报道安徽麝的保护区,提示万佛山地区安徽麝的种群密度相对较高,应加强对这一濒危物种的监测和保护.笔者通过监测初步掌握了安徽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大中型兽类和林下活动鸟类的种类组成和相对多度,为保护区开展野生动物资源动态监测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技术
兽类
地栖鸟类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有林场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苏春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2期166-167,共2页
改革后的舒城县万佛山国有林场必须适应新时代、新情况、新特点,同时面临着新机遇与新挑战。为此,县政府全力保护好森林资源,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快林场经济转型步伐,实现旅游产业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以期为万佛山国有林...
改革后的舒城县万佛山国有林场必须适应新时代、新情况、新特点,同时面临着新机遇与新挑战。为此,县政府全力保护好森林资源,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快林场经济转型步伐,实现旅游产业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以期为万佛山国有林场实现新发展探索新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资源保护
转型
发展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舒城县香榧引种及生态栽培技术
4
作者
周霞
刘同才
方诗鹏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5期67-68,共2页
香榧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树种,因其树龄长、树形美观、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深受林农青睐,其主产区为浙江、福建、江西以及安徽黄山等地。近年来,为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产业,拓展林农致富渠道,安徽省舒城县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利...
香榧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树种,因其树龄长、树形美观、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深受林农青睐,其主产区为浙江、福建、江西以及安徽黄山等地。近年来,为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产业,拓展林农致富渠道,安徽省舒城县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利用中央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实施香榧引种栽培试验,取得较好效果,为香榧往北扩延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也为香榧在引种区高产栽培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引种栽培
推广示范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徽麝及其同域分布有蹄类动物时间生态位格局初步研究
5
作者
庞大鹏
王兰荣
+7 位作者
卢雨婷
黄嘉伟
许鹏
江清悦
丁仲文
陈云峰
丁俊
张保卫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2-311,共10页
掌握同域分布有蹄类的活动节律有助于理解它们的时间生态位关系和共存机制。为了解安徽麝(Moschus anhuiensis)及其同域分布有蹄类动物的日活动节律及重叠情况,本研究于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安徽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
掌握同域分布有蹄类的活动节律有助于理解它们的时间生态位关系和共存机制。为了解安徽麝(Moschus anhuiensis)及其同域分布有蹄类动物的日活动节律及重叠情况,本研究于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安徽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布设红外相机46台,对安徽麝及其同域分布的小麂(Muntiacus reevesi)和野猪(Sus scrofa)进行监测,分别获得326次、1110次和488次独立有效探测。本研究使用核密度估计方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在年度、季节和月份3种时间尺度上对上述3种有蹄类动物的日活动节律特征和重叠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安徽麝的日活动节律呈三峰型模式,且以夜间活动为主,小麂表现为晨昏性活动,呈双峰型活动模式,而野猪则表现为典型的昼行性,呈单峰型活动模式;(2)从活动节律重叠程度来看,安徽麝和小麂全年日活动节律的重叠程度较高(Δ4=0.89,P=0.01),但二者与野猪的重叠程度则相对较低(Δ4=0.54,P<0.01;Δ4=0.57,P<0.01);从季节尺度看,安徽麝在秋冬季与小麂活动节律重叠程度显著上升,在冬季与野猪重叠程度显著上升;(3)3种有蹄类动物的年活动节律均在秋冬季出现高峰,安徽麝月活动节律指数在11—12月达到峰值,小麂在2月,野猪在9月。安徽麝与小麂均在秋冬季出现活动高峰,且彼此间竞争加剧,可能是冬季食物资源匮乏导致。本研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初步掌握了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3种有蹄类动物的日活动节律及其重叠程度的变化规律,为深入理解它们的时间生态位分化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上述结果,建议保护区在保护有蹄类动物冬季食物资源的同时,应对其种间关系进行长期监测,以期更好地保护安徽麝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麝
有蹄类
日活动节律
共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珍稀树种香果树育苗及造林技术
被引量:
1
6
作者
丁俊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7期119-123,共5页
舒城县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珍贵稀有及国家级保护树种广泛分布。香果树属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其天然林分在万佛山国有林场集中成片分布。保护香果树种质资源,研究香果树繁育技术和造林方法,可促进万佛山优良的香果树种质资源得到推广...
舒城县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珍贵稀有及国家级保护树种广泛分布。香果树属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其天然林分在万佛山国有林场集中成片分布。保护香果树种质资源,研究香果树繁育技术和造林方法,可促进万佛山优良的香果树种质资源得到推广和应用,生产出市场需要的特质木材。本文依托在万佛山国有林场实施的安徽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根据香果树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探讨了香果树播种育苗技术,包括种子采收、处理、整地、播种、苗期管理等,总结了其扦插育苗技术,包括插穗采集、扦插、插后管理等,提出了香果树造林技术,以期为珍稀树种的繁育、造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果树
生物学特性
生态学特性
播种育苗
扦插育苗
造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万佛山国有林场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作者
苏春华
机构
安徽省六安市
舒城县万佛山国有林场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7期134-135,共2页
文摘
国有林场在一段时间内对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市场上出现了木材替代品,国有林场的效益也有所下降,大部分林场都在寻找和探索新思路。本文介绍了万佛山国有林场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相关国有林场的合理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万佛山国有林场
经营管理
问题
对策
分类号
F326.2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安徽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鸟兽资源初报
被引量:
4
2
作者
徐善传
庞大鹏
丁俊
黄嘉伟
丁仲文
张财文
丁惠谦
卢雨婷
马号号
张保卫
机构
舒城县万佛山国有林场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0-108,共9页
基金
科学技术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9FY101803)
2022年舒城县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
文摘
为研究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及地栖鸟类物种多样性格局,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笔者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该区域进行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共布设了45个相机位点,累计完成了8565个相机工作日,共获得了5275张有效照片,其中可识别的兽类照片5016张,可识别的鸟类照片259张.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分布中大型兽类4目7科10种;地栖鸟类4目10科18种;保护区分布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1种(安徽麝Moschus anhuiensis)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2种(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画眉Garrulax canorus).相对多度排名前五的兽类分别为:小麂(Muntiacus reevesi)、野猪(Sus scrofa)、安徽麝、猪獾(Arctonyx collaris)、花面狸(Paguma larvata);相对多度排名前五的鸟类分别为:勺鸡、松鸦(Garrulus glandarius)、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虎斑地鸫(Zoothera aurea)、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该次调查得出安徽麝的相对多度为2.15,显著高于周边有报道安徽麝的保护区,提示万佛山地区安徽麝的种群密度相对较高,应加强对这一濒危物种的监测和保护.笔者通过监测初步掌握了安徽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大中型兽类和林下活动鸟类的种类组成和相对多度,为保护区开展野生动物资源动态监测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技术
兽类
地栖鸟类
生物多样性
Keywords
Wanfoshan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infrared-triggered camera-trapping
mammal
terrestrialbirds
biodiversity
分类号
Q958.5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有林场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苏春华
机构
安徽省
舒城县万佛山国有林场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2期166-167,共2页
文摘
改革后的舒城县万佛山国有林场必须适应新时代、新情况、新特点,同时面临着新机遇与新挑战。为此,县政府全力保护好森林资源,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快林场经济转型步伐,实现旅游产业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以期为万佛山国有林场实现新发展探索新路子。
关键词
国有林场
资源保护
转型
发展旅游
分类号
F3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舒城县香榧引种及生态栽培技术
4
作者
周霞
刘同才
方诗鹏
机构
舒城县万佛山国有林场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5期67-68,共2页
文摘
香榧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树种,因其树龄长、树形美观、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深受林农青睐,其主产区为浙江、福建、江西以及安徽黄山等地。近年来,为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产业,拓展林农致富渠道,安徽省舒城县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利用中央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实施香榧引种栽培试验,取得较好效果,为香榧往北扩延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也为香榧在引种区高产栽培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香榧
引种栽培
推广示范
研究
分类号
S664.5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麝及其同域分布有蹄类动物时间生态位格局初步研究
5
作者
庞大鹏
王兰荣
卢雨婷
黄嘉伟
许鹏
江清悦
丁仲文
陈云峰
丁俊
张保卫
机构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舒城县万佛山国有林场
出处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2-311,共10页
基金
中央财政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皖西大别山北坡安徽麝适生性、种群生存力分析与生态廊道研究”(2023BFAFZ01631)
2022年舒城县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
文摘
掌握同域分布有蹄类的活动节律有助于理解它们的时间生态位关系和共存机制。为了解安徽麝(Moschus anhuiensis)及其同域分布有蹄类动物的日活动节律及重叠情况,本研究于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安徽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布设红外相机46台,对安徽麝及其同域分布的小麂(Muntiacus reevesi)和野猪(Sus scrofa)进行监测,分别获得326次、1110次和488次独立有效探测。本研究使用核密度估计方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在年度、季节和月份3种时间尺度上对上述3种有蹄类动物的日活动节律特征和重叠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安徽麝的日活动节律呈三峰型模式,且以夜间活动为主,小麂表现为晨昏性活动,呈双峰型活动模式,而野猪则表现为典型的昼行性,呈单峰型活动模式;(2)从活动节律重叠程度来看,安徽麝和小麂全年日活动节律的重叠程度较高(Δ4=0.89,P=0.01),但二者与野猪的重叠程度则相对较低(Δ4=0.54,P<0.01;Δ4=0.57,P<0.01);从季节尺度看,安徽麝在秋冬季与小麂活动节律重叠程度显著上升,在冬季与野猪重叠程度显著上升;(3)3种有蹄类动物的年活动节律均在秋冬季出现高峰,安徽麝月活动节律指数在11—12月达到峰值,小麂在2月,野猪在9月。安徽麝与小麂均在秋冬季出现活动高峰,且彼此间竞争加剧,可能是冬季食物资源匮乏导致。本研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初步掌握了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3种有蹄类动物的日活动节律及其重叠程度的变化规律,为深入理解它们的时间生态位分化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上述结果,建议保护区在保护有蹄类动物冬季食物资源的同时,应对其种间关系进行长期监测,以期更好地保护安徽麝种群。
关键词
安徽麝
有蹄类
日活动节律
共存机制
Keywords
Moschus anhuiensis
Ungulates
Daily activity rhythm
Coexistence mechanism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珍稀树种香果树育苗及造林技术
被引量:
1
6
作者
丁俊
机构
舒城县万佛山国有林场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7期119-123,共5页
文摘
舒城县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珍贵稀有及国家级保护树种广泛分布。香果树属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其天然林分在万佛山国有林场集中成片分布。保护香果树种质资源,研究香果树繁育技术和造林方法,可促进万佛山优良的香果树种质资源得到推广和应用,生产出市场需要的特质木材。本文依托在万佛山国有林场实施的安徽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根据香果树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探讨了香果树播种育苗技术,包括种子采收、处理、整地、播种、苗期管理等,总结了其扦插育苗技术,包括插穗采集、扦插、插后管理等,提出了香果树造林技术,以期为珍稀树种的繁育、造林提供参考。
关键词
香果树
生物学特性
生态学特性
播种育苗
扦插育苗
造林技术
分类号
S7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万佛山国有林场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苏春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安徽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鸟兽资源初报
徐善传
庞大鹏
丁俊
黄嘉伟
丁仲文
张财文
丁惠谦
卢雨婷
马号号
张保卫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国有林场发展路径探析
苏春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舒城县香榧引种及生态栽培技术
周霞
刘同才
方诗鹏
《现代农村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安徽麝及其同域分布有蹄类动物时间生态位格局初步研究
庞大鹏
王兰荣
卢雨婷
黄嘉伟
许鹏
江清悦
丁仲文
陈云峰
丁俊
张保卫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珍稀树种香果树育苗及造林技术
丁俊
《现代农业科技》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