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警结合循证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感染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龚玉华 宋文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3期1268-1271,共4页
目的:研究预警结合循证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感染进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10月期间在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并明确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儿接受预警结合循证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照... 目的:研究预警结合循证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感染进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10月期间在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并明确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儿接受预警结合循证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时,测定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炎症、氧化应激信号分子的表达量。结果:与组内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TNF-α、CysLTs、sTREM1、sP-selectin、sICAM1、MDA、SF、COR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TLR4、NF-κB、COX2、NOX4、MPO、iNOS的表达强度均显著降低,SOD、IgA的含量均显著升高且实验组患儿血清中TNF-α、CysLTs、sTREM1、sP-selectin、sICAM1、MDA、SF、COR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TLR4、NF-κB、COX2、NOX4、MPO、iNOS的表达强度低于对照组,SOD、IgA的含量高于对照组。结论:预警结合循证干预联合药物治疗能够减轻支原体肺炎患儿感染进程中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预警结合循证干预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照射联合综合治疗对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所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指标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研究蓝光照射联合综合治疗对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所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指标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42例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所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 目的:研究蓝光照射联合综合治疗对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所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指标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42例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所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1)。观察组接受蓝光照射联合综合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胆红素水平、胆红素脑病情况、贫血情况以及氧化应激程度。结果:治疗后12、24、48h时,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血红蛋白(Hb)、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均呈降低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升高趋势;观察组血清TBIL、DBIL、IBIL、Hb、GSH、CAT含量均低于对照组,MDA含量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7、8d时,两组血清S100β、NSE含量均呈降低趋势,观察组的血清S100β、NSE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蓝光照射联合综合治疗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所致高胆红素血症的胆红素水平、保护神经功能,但是会加重贫血情况和氧化应激程度,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加以重视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照射 贫血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对HIE患儿神经损伤、神经发育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平 刘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对HIE患儿神经损伤、神经发育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E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康复训练组接受神经节苷脂联合家庭康复训练、阴性对照组接受... 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对HIE患儿神经损伤、神经发育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E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康复训练组接受神经节苷脂联合家庭康复训练、阴性对照组接受神经节苷脂联合常规康复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时,测定血清中神经损伤分子、神经营养分子、氧化应激分子的含量。结果:与组内干预前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3个月时血清中VILIP1、NSE、UCH-L1、TNF-α、IL-6、NO、DM、MDA的含量均显著降低,BDNF、TRKB、NTF、NGF、SOD、GSH-PX的含量均显著升高且康复训练组患儿干预后血清中VILIP1、NSE、UCH-L1、TNF-α、IL-6、NO、DM、MDA的含量低于阴性对照组,BDNF、TRKB、NTF、NGF、SOD、GSH-PX的含量高于阴性对照组。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家庭康复训练能用于HIE患儿够减轻神经损伤、改善神经发育、抑制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神经节苷脂 家庭康复训练 神经损伤 氧化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住低练与低住低练干预对肥胖儿童胰岛素敏感性、细胞因子分泌影响的差异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国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5期1439-1442,共4页
目的:探讨高住低练与低住低练干预对肥胖儿童胰岛素敏感性、细胞因子分泌影响的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8年2月间至本院就医的218例肥胖儿童,随机分为高住低练组、低住低练组各109例。高住低练组儿童接受高住低练干预、低住低练... 目的:探讨高住低练与低住低练干预对肥胖儿童胰岛素敏感性、细胞因子分泌影响的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8年2月间至本院就医的218例肥胖儿童,随机分为高住低练组、低住低练组各109例。高住低练组儿童接受高住低练干预、低住低练组儿童接受低住低练干预,均持续4周。对比干预前、干预4周后两组儿童血清中胰岛素敏感性相关指标水平及食欲相关激素、脂肪细胞因子含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肥胖儿童血清中胰岛素敏感性相关指标水平以及食欲相关激素、脂肪细胞因子含量的差异不显著。干预4周后,高住低练组儿童血清中胰岛素敏感性相关指标ISI、FPIR、GDR的水平高于低住低练组;食欲相关激素CCK、PYY3-36的含量高于低住低练组,Ghrelin的含量低于低住低练组;脂肪细胞因子omentin-1、APN的含量高于低住低练组,chemerin、LEP的含量低于低住低练组。结论:肥胖儿童接受高住低练干预,较传统低住低练干预更能有效提升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并均衡食欲相关激素、脂肪细胞因子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儿童 高住低练 低住低练 胰岛素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血清中PCT含量对炎症因子释放、脏器功能损伤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5
5
作者 周惠 宋文君 唐天雄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771-774,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含量对炎症因子释放、脏器功能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5月在本院确诊的新生儿败血症患者48例作为败血症组,同期在本院分娩的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两组新生...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含量对炎症因子释放、脏器功能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5月在本院确诊的新生儿败血症患者48例作为败血症组,同期在本院分娩的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两组新生儿血清中PCT含量、炎症因子含量,外周血中肝肾功能指标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中PCT含量与炎症因子释放、肝肾功能损伤的相关关系。结果:败血症组新生儿血清中PCT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新生儿;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新生儿;外周血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碱性磷酸酶(ALP)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新生儿;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β2-微球蛋白(β2-M)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新生儿(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中PCT含量与机体炎症反应程度及肝肾功能损伤程度均直接相关(P<0.05)。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PCT含量异常增高,且具体含量与机体病情严重程度一致,对患儿病情的判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PCT 炎症因子 肝功能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与饮食综合干预对肥胖儿童脂质代谢、胰岛素敏感性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家芬 宋文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6期2240-2242,2246,共4页
目的:研究运动与饮食综合干预对肥胖儿童脂质代谢、胰岛素敏感性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在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为肥胖的156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运动与饮食综合干预的干预组及不进行特别干... 目的:研究运动与饮食综合干预对肥胖儿童脂质代谢、胰岛素敏感性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在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为肥胖的156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运动与饮食综合干预的干预组及不进行特别干预的对照组。入组前及入组后5、10周时,检测血清中脂肪细胞因子及炎症反应指标的含量,评估胰岛素敏感性。结果:干预组患者入组后5、10周时血清中Leptin、Chemer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MCP-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含量以及空腹血糖(FBG)、F-Ins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入组前,Adiponectin、Vaspin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入组前;对照组患者入组后5、10周时血清中Leptin、Chemerin、Adiponectin、Vaspin、TNF-α、IL-6、hs-CRP、MCP-1、VCAM-1、ICAM-1的含量以及FBG、F-Ins的水平与入组前比较无差异。结论:运动与饮食综合干预能够改善肥胖儿童的脂质代谢、胰岛素敏感性及微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脂肪细胞因子 胰岛素敏感性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联合特步他林方案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感染情况及全身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唐仁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5期2145-2148,共4页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特步他林方案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感染情况及全身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接受阿奇霉素联合特步他林治疗,均持续6d。对比...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特步他林方案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感染情况及全身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接受阿奇霉素联合特步他林治疗,均持续6d。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全身炎症反应、心肌酶谱、肝功能等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中炎症因子、心肌酶谱指标、肝功能指标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d后,两组血清中IL-2、IL-4、IL-8、IL-13、PCT、CK-MB、LDH、HBDH、ALT、AST、ALP的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血清中IL-2、IL-4、IL-8、IL-13、PCT、CK-MB、LDH、HBDH、ALT、AST、ALP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接受阿奇霉素联合特步他林方案治疗,可有效控制全身炎症反应,保护心脏及肝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特步他林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泼尼龙联合孟鲁斯特对复发性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代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08-611,615,共5页
目的:研究甲泼尼龙联合孟鲁斯特对复发性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复发性过敏性紫癜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甲泼尼龙联合孟鲁斯特治疗的干预组、接受氢化可的松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前及... 目的:研究甲泼尼龙联合孟鲁斯特对复发性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复发性过敏性紫癜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甲泼尼龙联合孟鲁斯特治疗的干预组、接受氢化可的松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时,测定外周血中Th1/Th2、Th17/Treg免疫指标以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治疗后4、8周时,两组外周血中Th1、Treg细胞的含量及T-bet、FoxP3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外周血中Th2、Th17细胞的含量及GATA-3、RORγt的mRNA表达量以及血清中NF-κB、OPN、IL-33、MK、HMGB1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干预组患者外周血中Th1、Treg细胞的含量及T-bet、FoxP3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周血中Th2、Th17细胞的含量及GATA-3、RORγt的mRNA表达量以及血清中NF-κB、OPN、IL-33、MK、HMGB1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复发性过敏性紫癜能够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细胞因子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甲泼尼龙 孟鲁斯特 免疫功能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炎平在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唐天雄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3期1436-1437,1441,共3页
目的:观察喜炎平在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利巴韦林10mg/kg静滴,1次/d;治疗组在利巴韦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喜炎... 目的:观察喜炎平在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利巴韦林10mg/kg静滴,1次/d;治疗组在利巴韦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7.5mg/kg静滴,1次/d。对比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体温下降程度,并检测两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营养因子(NTF)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体温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BDNF、NGF、NT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能有效缓解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症状、体征,保护神经功能,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单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炎平 利巴韦林 轮状病毒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脑电图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情况的评估价值及其与血清学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8
10
作者 窦庭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552-1555,共4页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qEEG)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情况的评估价值及其与血清学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在本院出生并接受治疗的HIE患儿7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本院分娩的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两组新生儿的qEEG参...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qEEG)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情况的评估价值及其与血清学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在本院出生并接受治疗的HIE患儿7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本院分娩的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两组新生儿的qEEG参数值,对比两者血清中神经损伤指标、神经凋亡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的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HIE患儿qEEG参数值与其病情严重程度的内在联系。结果:观察组的qEEG Fp1、Fp2、C3、C4、T3、T4、O1、O2位点功率谱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新生儿(P<0.05)。观察组血清中NSE、NPY、S-100B、MBP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新生儿;神经凋亡指标sFas、sFasL、Caspase-3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新生儿,Bcl-2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新生儿;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AOPP、MDA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新生儿,SOD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新生儿(P<0.05)。经Pearson检验发现,HIE患儿的qEEG Fp1、Fp2、C3、C4、T3、T4、O1、O2位点功率谱值与神经损伤指标、神经凋亡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直接相关。结论:HIE患儿qEEG参数值较正常新生儿低,且其具体值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定量脑电图 神经损伤 神经凋亡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无氧运动联合吸入剂治疗对哮喘患儿气道重塑、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文秀 刘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9期2701-2704,共4页
目的:研究间歇无氧运动联合吸入剂治疗对哮喘患儿气道重塑、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9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运动组、对照组,分别接受间歇无氧运动联合吸入剂治疗、常规吸入剂治疗。结... 目的:研究间歇无氧运动联合吸入剂治疗对哮喘患儿气道重塑、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9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运动组、对照组,分别接受间歇无氧运动联合吸入剂治疗、常规吸入剂治疗。结果:干预后4、8周时,两组血清中MMP2、MMP3、MMP9、ADAM33、TGF-β1、Smad3、CTGF、PINP、PIIINP、IL-4、IL-9、IL-21、TNF-α、hs-CRP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干预前,TIMP1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运动组血清中MMP2、MMP3、MMP9、ADAM33、TGF-β1、Smad3、CTGF、PINP、PIIINP、IL-4、IL-9、IL-21、TNF-α、hs-CRP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IMP1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间歇无氧运动联合吸入剂治疗能够改善哮喘患儿的气道重塑及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间歇无氧运动 气道重塑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