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大型煤矿区“三生”时空格局分异及功能协同研究
1
作者 李菡璎 冯宇 白中科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101,共11页
矿产资源开发导致区域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失衡,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协同与提升,加剧“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矛盾冲突。开展矿区“三生”空间协同研究,对保障绿色矿山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特大型煤矿区−... 矿产资源开发导致区域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失衡,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协同与提升,加剧“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矛盾冲突。开展矿区“三生”空间协同研究,对保障绿色矿山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特大型煤矿区−平朔大型露天煤矿为研究区,基于1990年、2005年、2012年和2021年土地利用数据,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方面筛选驱动因子,采用PLUS模型和马尔可夫(Markov)模型预测未来矿区2030年土地利用分布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和模型参数修正,设置自然发展、耕地保护、生态保护三种情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0—2021年间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社会因素,尤其是道路铁路这一类因子;“三生”功能呈现局部提升、整体下降态势;生态保护情景和矿区未来规划较为匹配,并呈现出生态空间在北部区域集聚、生活空间在西南部区域集聚、生产空间与其他空间交叉分布的特点。研究结果可为矿区土地资源合理布局、矿-农-城空间格局优化、“三生”空间冲突缓解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土地利用 时空分异 空间格局 平朔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东草原露天矿区植被扰动累积效应分析
2
作者 胡阅川 曹银贵 +1 位作者 罗绒流连 乌澜键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29,共8页
【目的】煤炭开采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周围的植被产生了显著影响,在矿区尺度上探究采矿活动对植被扰动的机制,能为矿区生态修复与棕地再生利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胜利矿区1992—2022年的植被覆盖... 【目的】煤炭开采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周围的植被产生了显著影响,在矿区尺度上探究采矿活动对植被扰动的机制,能为矿区生态修复与棕地再生利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胜利矿区1992—2022年的植被覆盖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像元二分法和Sen+MannKendall法计算研究区内的植被覆盖度并分析其变化趋势,根据结果分析成因。利用相关性分析对研究区内的植被覆盖度驱动因子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利用MGWR-XGBoost融合模型构建驱动因子和植被覆盖度之间的驱动模型,并根据模型结果分析采矿活动对植被的扰动规律。【结果】1)胜利矿区长期的采矿活动对植被覆被造成了一定的扰动影响,与全时段相比,采矿期增加了20.95百分点的植被退化面积;2)建立的FVC驱动模型的R2为0.81,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58和0.077;3)采矿活动对植被的扰动主要分布在采场内部及沿开采方向的3~4 km范围内,且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累积效应。【结论】胜利矿区露天开采的植被扰动存在累积效应,今后的采矿活动应在开采规划中合理优化开采布局和时间安排,以控制采矿活动对植被的扰动。棕地修复应当重点关注时间与空间上的累积影响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采矿扰动 棕地 累积效应 植被覆盖 MGWR-XGBoost融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总体设计及案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奇 白中科 +4 位作者 曹银贵 王金满 周伟 赵中秋 冯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3,共8页
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立体化平台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等,在对国内外科教融合、产教融... 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立体化平台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等,在对国内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实践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以中煤平朔矿区黄土高原矿区土地复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基础构建的数据观测-规律发现-技术转让-政策制定一体化产学研协同平台为案例,分析了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发展的历程和成效,系统设计了基地在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科学普及和文化建设等功能方面提升的内容和路径,旨在为我国同类企业提质增效、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及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提供本土化可借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产教融合 立体化平台 中煤平朔集团 矿区复垦 综合成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力的生态学内涵及量化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艳鸽 曹银贵 +3 位作者 严子循 姚欣雨 贺金鑫 谭智元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1-853,共13页
近几十年来,受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恢复力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本文以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按照概念内涵—因素选取—量化方法的步骤对国内外恢复力研究进行系统综述。首先,以国内外现有理论与... 近几十年来,受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恢复力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本文以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按照概念内涵—因素选取—量化方法的步骤对国内外恢复力研究进行系统综述。首先,以国内外现有理论与研究为基础,梳理概括了国际基于概念内涵-提升原则的方法,以及国内常用的基于脆弱性和应对能力的方法,为量化因素的选取提供依据。其次,归纳了国内外主要量化方法,包括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指标替代法和模型法,并论述了每种方法适用范围及优缺点。通过对恢复力内涵及量化方法的综述,能够明晰国内外研究异同并跟进前沿进展,从而推进恢复力研究在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评价和生态工程布局决策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力 生态系统 替代指标 模型法 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