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产资源储备地建设的形势、问题与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董煜 沈娟 +2 位作者 白斯如 罗长海 马国栋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69,共7页
矿产资源储备地作为国家矿产资源安全储备战略的重要环节,是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托底角色。美国通过关键矿产战略储备计划确保了关键产业的原材料供应,日本通过多元化的储备体系提高了资源安全程度,而欧洲则通过... 矿产资源储备地作为国家矿产资源安全储备战略的重要环节,是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托底角色。美国通过关键矿产战略储备计划确保了关键产业的原材料供应,日本通过多元化的储备体系提高了资源安全程度,而欧洲则通过建立合作机制促进了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但国际上对矿产资源储备地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我国在矿产资源战略储备方面虽然有所行动,但矿产资源储备地建设的现状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资源市场的快速变化对储备安全构成了威胁。通过简要梳理国内国际矿产资源储备的历史和现状,探讨各国的实践和效果,认为国内法规政策的不明确性和储备机制体制的不完善成为我国矿产资源储备地建设的制约因素。为提升国内矿产资源储备地建设的安全性和效率,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储备目标和责任,优化储备机制提高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加强资金保障确保储备计划的实施,通过市场机制的优化和国际合作,借鉴国际经验,提升我国矿产资源储备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储备 资源安全 矿产资源储备地 储备体系 储备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温泉分布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玲霞 路睿 +4 位作者 谢文苹 刘博 王亚茹 姚海慧 蔺文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3-195,共23页
青藏高原是我国地热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传统观点认为其东北部地区处于相对稳定的地块,地热赋存条件一般。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热资源种类齐全,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勘查程度较高或单个温泉温度较高的区域,而区内大部分地区研究程... 青藏高原是我国地热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传统观点认为其东北部地区处于相对稳定的地块,地热赋存条件一般。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热资源种类齐全,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勘查程度较高或单个温泉温度较高的区域,而区内大部分地区研究程度较低,地热资源整体分布特征和热源机制不清。本文依据主要控热活动断裂和温泉集中区将温泉自东北向西南划分为11个区,利用水文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分析手段对温泉的分布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温泉补给来源均为其附近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温泉水化学特征与热储的地层岩性相关,花岗岩热储中地热水阳离子以Na^(+)为主,阴离子以SO_(4)^(2-)和Cl^(-)为主;灰岩热储中地热水阳离子以Ca^(2+)和Mg^(2+)为主,阴离子以HCO_(3)^(-)为主;砂岩热储中地热水主要阳离子有Ca^(2+)、Na^(+)和Mg^(2+),主要阴离子有Cl^(-)、SO_(4)^(2-)和HCO_(3)^(-)。温泉主要沿活动断裂展布方向呈串珠状分布,且主要密集在不同构造体系的交接复合部位和同一构造体系的转折部位;分布于一、二级断裂结合部位的热储循环深度最大,径流路径最长、水岩反应较充分;而分布于被少量小规模断裂切割的三级断裂沿线的温泉循环深度相对较小,径流路径较短,水岩反应程度较低。热储温度从东北向西南整体呈现出中部和西南部高、南部和东北部低,中高温热储主要分布于共和、贵德、乌兰和唐古拉山一带,温度在89.0~139.0℃,平均117.7℃。温泉热源主要来自大地热流传导增热、放射性元素衰变生热、岩浆余热和活动断层摩擦生热,以及低速高导熔融体和地幔通道流传热等。此次主要聚焦于青海省水热型地热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地热成因等方面的研究,可为后期青海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部 水文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温标 硅焓图解 控热活动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察尔汗北部东陵湖Li、B资源分布特征与物质来源 被引量:4
3
作者 石海岩 樊启顺 +6 位作者 王利文 刘万平 王明祥 李泽仁 李庆宽 陈天源 杨浩田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8-742,共15页
柴达木盆地盐湖锂、硼资源是青海省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重要资源组成部分,盆地内接续性锂、硼资源储量的增加意义重大。柴达木盆地东南部的察尔汗盐湖锂、硼资源差异分布明显,位于察尔汗盐湖北部的东陵湖,近两年勘查工作揭露其湖... 柴达木盆地盐湖锂、硼资源是青海省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重要资源组成部分,盆地内接续性锂、硼资源储量的增加意义重大。柴达木盆地东南部的察尔汗盐湖锂、硼资源差异分布明显,位于察尔汗盐湖北部的东陵湖,近两年勘查工作揭露其湖表卤水和湖区晶间卤水LiCl品位(315.16 mg/L)和B_(2)O_(3)品位(429.32 mg/L)均超过边界品位。本文以东陵湖湖表卤水、钻孔晶间卤水、承压卤水、浅层钻孔(0~8 m)盐类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东陵湖不同卤水和钻孔沉积物的锂、硼含量特征,并与察尔汗盐湖锂、硼含量分布特征对比,结合盆地补给河流和尾闾盐湖的Li^(+)含量和δ^(11)B值,分析了东陵湖锂、硼资源元素分布特征与物质来源,主要得出如下结论:①东陵湖湖表卤水(61.91 mg/L)和湖区钻孔晶间卤水(27.05 mg/L)的Li^(+)含量最高,而与察尔汗盐湖别勒滩区段(204.48 mg/L)相比,其Li含量低3.3~7.6倍;东陵湖湖表卤水的B^(3+)平均含量为177.25 mg/L,钻孔晶间卤水和承压卤水的B^(3+)平均含量为81.65 mg/L,较之察尔汗盐湖,东陵湖不同卤水硼含量普遍较高。②东陵湖11个钻孔沉积物样品Li^(+)含量介于1×10^(-6)~8.24×10^(-6)之间,B3+含量在0.005%~0.024%之间,湖区钻孔沉积物锂含量高于凹地钻孔;钻孔沉积剖面石盐层和碎屑层沉积物Li、B含量无明显变化。③东陵湖与察尔汗盐湖锂、硼含量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东陵湖较察尔汗盐湖别勒滩区段明显贫锂,较达布逊、察尔汗和霍布逊区段更富硼,总体表现为富硼贫锂的特征。④东陵湖δ^(11)B介于+20.33‰~+29.17‰之间,平均为+24.23‰,与柴北缘补给河流和Ca-Cl水补给形成的盐湖均位于高δ^(11)B端元区,结合东陵湖不同卤水样品的Ca^(2+)与Li^(+)、B^(3+)相关性研究,认为东陵湖锂、硼资源元素与含盐溶质具有相似的物源,高硼低锂的元素分布特征和高δ^(11)B值显示东陵湖地区水文补给来源与柴北缘水文体系有关,主要物质来源受察尔汗盐湖北部断裂带Ca-Cl水的补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B资源 硼同位素 分布特征 物质来源 东陵湖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Y-1 02D高光谱数据在柴北缘荒漠区蚀变矿物填图及找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祁昌炜 董基恩 +4 位作者 程旭 叶高峰 何书跃 代威 汪冰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42,共12页
青海省地质勘查工作区位于典型的高原荒漠区,地形切割大、植被覆盖率低、基岩出露面积广、地表调查难度大。为研究卫星高光谱数据在柴北缘荒漠区蚀变矿物填图及找矿中的应用,基于高光谱分辨率的国产遥感卫星资源一号(ZY-1)02D数据,通过... 青海省地质勘查工作区位于典型的高原荒漠区,地形切割大、植被覆盖率低、基岩出露面积广、地表调查难度大。为研究卫星高光谱数据在柴北缘荒漠区蚀变矿物填图及找矿中的应用,基于高光谱分辨率的国产遥感卫星资源一号(ZY-1)02D数据,通过精细的辐射定标、大气校正、数据修复与正射校正等处理后,获得青海省柴北缘赛坝沟等荒漠地区的高光谱遥感影像;经过详细的野外调查采样并使用FieldSpec Pro FR光谱仪进行波谱测试,构建了研究区包含绿泥石化等12种主要矿物蚀变的标准实验室光谱数据集;最后开展了研究区蚀变矿物提取及找矿研究。结果发现,研究区的蚀变矿物主要有绿帘石、绿泥石、钠长石、绢云母、硅化、高岭土、碳酸盐、褐铁矿、阳起石、蛇纹石、赤铁矿、黄铁矿和孔雀石等13类,蚀变信息分布与地层、侵入岩岩性及韧性剪切构造密切相关。通过对赛坝沟等典型矿床的蚀变特征研究发现,孔雀石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等蚀变信息与成矿关系十分密切,具有重要的找矿指示意义;部分钾长石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钠长石化也与成矿作用有一定的关系,可作为找矿参考信息。最终,通过上述方法,结合配套开展的1∶2.5万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在托莫尔日特地区发现了铜金矿化点1处。因此,高光谱蚀变矿物填图在我国自然条件恶劣的西部荒漠地区能够弥补传统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手段的局限性,可用于快速了解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进而提取矿物光谱信息等,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大范围的丰富、精细的信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蚀变矿物填图 找矿预测 柴周缘 荒漠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都兰县达热尔金矿床原生晕特征及深部预测
5
作者 于小亮 马财 +3 位作者 李杰 王成勇 童海奎 王涛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4-275,共12页
达热尔金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沟里矿集区,是新发现的一处小型金矿床。随着浅地表勘查工作的结束,为扩大矿床规模,寻找深部矿产资源的需求日趋迫切,而矿床原生晕是寻找深部盲矿体最直观且高效的方法之一。采用岩石地球化学方法对达热尔... 达热尔金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沟里矿集区,是新发现的一处小型金矿床。随着浅地表勘查工作的结束,为扩大矿床规模,寻找深部矿产资源的需求日趋迫切,而矿床原生晕是寻找深部盲矿体最直观且高效的方法之一。采用岩石地球化学方法对达热尔金矿床63号勘探线采集的209件样品进行分析测试,分析了Au、Ag、Cu、Pb、Zn、W、Sn、Mo、As、Sb、Hg、F、Mn、Bi和Co共15种元素含量。采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对元素组合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确定AⅡ矿体的近矿晕元素为Au、Cu、Pb、Zn和Ag,前缘晕元素为F、Sb、As和(Hg),尾晕元素为Mo、Co、Bi、Mn、Sn和(W);运用格里戈良原生晕分带指数法对金矿体原生晕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自上而下金矿体的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Zn-W-Hg-Ag-Sn-Cu-Mo-Co-Au-S-Mn-F-Pb-As-Bi,具有明显的“头尾晕共存”和“反分带”特征,并表现出弱Au异常晕。结合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反演的深部异常特征,认为该区找矿潜力巨大,推测深部存在盲矿体或矿体向深部有延伸趋势。结合地物化特征,对63号勘探线南北两侧的55号和71号勘探线开展了深部钻孔验证,均揭露出金矿体,金品位最高达27×10-9,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并验证了原生晕找矿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晕 轴向分带序列 深部预测 东昆仑 达热尔金矿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东段那更康切尔地区银多金属矿床原生晕特征及深部预测
6
作者 于小亮 王成勇 +6 位作者 李杰 马财 董基恩 李华 李向军 康波 魏小林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1-235,共15页
那更康切尔地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的沟里金矿田,为青海省首次发现的一处大型独立银矿床。随着银矿找矿工作向深部探索,开展钻孔原生晕预测深部找矿是目前较为直观且有效的方法。本研究通过系统采集那更康切尔银矿Ⅺ矿带0勘探线7个钻... 那更康切尔地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的沟里金矿田,为青海省首次发现的一处大型独立银矿床。随着银矿找矿工作向深部探索,开展钻孔原生晕预测深部找矿是目前较为直观且有效的方法。本研究通过系统采集那更康切尔银矿Ⅺ矿带0勘探线7个钻孔919件样品进行地球化学测试,分析了Au、Ag、Cu、Pb、Zn、W、Sn、Mo、As、Sb、Hg、F、Mn、Bi、Co等15种元素。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元素组合特征,运用格里戈良法研究了原生晕分带特征。结果表明,矿体自上而下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Au→Hg→Ag→Mo→Mn→Sn→Sb→As→Pb→Zn→W→Bi→Cu→F→Co,总结了矿床异常元素的分带规律,确定成矿近矿晕元素为Ag、Pb、Zn、Au、Sb、Sn、Cu,前缘晕元素为Hg、As、(F),尾晕元素为Mo、Co、Mn、(Bi)、(W)。且存在前缘晕、近矿晕和尾晕元素相叠加的特征,以及异常向深部延伸未显示歼灭的现象,说明矿体深部沿轴向仍有延伸,结合物化探特征,并与区域矿床对比研究分析认为,Ⅺ矿带北延部分矿体向深部仍有延伸,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更康切尔银矿 原生晕 元素组合特征 轴向分带序列 深部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硫-铅同位素对胶东旧店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约束 被引量:1
7
作者 汪浩 孙唯品 +3 位作者 李华 张拴亮 于小亮 陈华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3-974,I0024-I0041,共30页
胶东旧店金矿床位于胶西北地区招平断裂西南缘,属于石英脉型金矿床,是招掖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基于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对旧店金矿床开展了系统的矿相学研究及多种原位微区同位素分析,旨在探讨成矿物质的来源。该矿床发育两期... 胶东旧店金矿床位于胶西北地区招平断裂西南缘,属于石英脉型金矿床,是招掖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基于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对旧店金矿床开展了系统的矿相学研究及多种原位微区同位素分析,旨在探讨成矿物质的来源。该矿床发育两期独立的金矿化阶段:黄铁矿-烟灰色石英阶段以及石英-菱铁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在两阶段中,金矿物均与黄铁矿呈现紧密的共生关系。笔者利用LA-MC-ICP-MS对两阶段发育的黄铁矿进行了原位S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两阶段黄铁矿的S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δ^(34)S值集中在7.59‰~8.66‰,表明其S同位素可能主要继承自前寒武系荆山群变质岩与玲珑花岗岩,这明显不同于招平断裂带中段-北段金矿床存在中基性脉岩同源硫的加入,这一差异可能是造成招平断裂带南北成矿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笔者还对两阶段中与金矿物共生的方铅矿开展了原位Pb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两阶段方铅矿的Pb同位素组成也较为相近,^(206)Pb/^(204)Pb为17.007~17.100,^(207)Pb/^(204)Pb为15.440~15.464,^(208)Pb/^(204)Pb为37.519~37.615。结合区域金矿床原位Pb同位素测试结果并排除变质岩可能的贡献后,表明旧店金矿的Pb同位素可能与中基性脉岩同源的深部物质密切相关。因此,招平断裂南段缺乏大型-超大型金矿可能与深源物质(特别是深源硫)的加入较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店金矿床 原位硫-Pb同位素 LA-MC-ICP-MS 招平断裂带 成矿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绿草山地区油砂山组沉积、改造与铀矿化成因分析
8
作者 赖天功 张成勇 +3 位作者 夏菲 黄广楠 刘文进 党洪量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2-344,共13页
绿草山地区砂岩型铀矿点是近年来柴北缘古近系新近系中新发现的具有规模的铀矿化。为了揭示该地区砂岩型铀成矿与沉积成岩、表生氧化流体和构造抬升剥蚀的关系,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镜下鉴定结合电子探针分析手段,对区内油砂山... 绿草山地区砂岩型铀矿点是近年来柴北缘古近系新近系中新发现的具有规模的铀矿化。为了揭示该地区砂岩型铀成矿与沉积成岩、表生氧化流体和构造抬升剥蚀的关系,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镜下鉴定结合电子探针分析手段,对区内油砂山组含矿砂体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铀矿化产于油砂山组第二岩性段的浅黄色褐黄色砂岩中;铀主要以独立铀矿物和分散吸附态形式存在,其中独立铀矿物为沥青铀矿和钒钾铀矿。油砂山组含矿砂体形成于还原环境并含有一定的还原物质。研究区北西侧达肯大坂山古元古界达肯大坂群及海西期花岗岩为砂岩型铀成矿提供了丰富的铀源。铀成矿经历了沉积成岩期预富集、早期表生流体改造成矿和后期构造抬升剥蚀改造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油砂山组 流体改造 铀矿化成因 柴达木盆地北缘 绿草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源汇视角探讨察尔汗盐湖北缘东陵湖钾盐沉积的水文补给研究
9
作者 石海岩 樊启顺 +5 位作者 刘万平 李庆宽 赵为永 陈天源 杨浩田 商雯君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7-1083,共17页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主要的钾盐储备地,其中察尔汗盐湖是最大的钾镁盐沉积和钾肥生产基地。东陵湖是察尔汗北缘沉积的小盐湖,其浅部石盐层中伴有光卤石沉积,氯化钾(KCl)品位为4.55%~10.26%,显示东陵湖边缘浅层沉积有低品位固体钾矿。盐湖...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主要的钾盐储备地,其中察尔汗盐湖是最大的钾镁盐沉积和钾肥生产基地。东陵湖是察尔汗北缘沉积的小盐湖,其浅部石盐层中伴有光卤石沉积,氯化钾(KCl)品位为4.55%~10.26%,显示东陵湖边缘浅层沉积有低品位固体钾矿。盐湖卤水和蒸发盐的沉积必须有持续水文补给,才能保持强烈蒸发条件下盐湖卤水的水文平衡和化学蒸发盐的沉积,而盐湖“源-汇”水文补给过程是制约东陵湖钾盐沉积的重要科学问题。因此,本文以东陵湖湖表卤水、钻孔晶间卤水、承压卤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卤水水化学和H-O-Li-Sr同位素,结合盆地主要河流和尾闾盐湖水化学数据,从源-汇视角探讨了东陵湖水文补给来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东陵湖卤水矿化度变化较大,介于80.6~547.1g/L之间,水化学类型为Ca-Cl型;湖表卤水和湖区晶间卤水钾含量(0.81g/L)较低,而湖区外凹地晶间卤水(3.13g/L)和承压卤水(1.10g/L)钾含量较高,这与东陵湖边缘浅层沉积有低品位固体钾矿有关;B-Li含量呈现相似的空间分布和正相关性,湖表卤水含量最高,其次为晶间卤水和承压卤水,总体呈现高B低Li特征;(2)东陵湖卤水与盆地Ca-Cl水具有相似的氧同位素正偏移现象和高δ^(7)Li(+28.74‰~+36.2‰)-δ11 B(+20.33‰~+29.17‰)同位素值特征,解释了东陵湖卤水及光卤石沉积与断裂带Ca-Cl水的补给控制密切相关;(3)东陵湖湖表卤水具有高Sr含量(375.38~525.82mg/L)及较高的^(87)Sr/^(86)Sr同位素比值(0.711735~0.711766)特征,位于柴北缘高B含量和高Sr同位素背景区。结合盆地南北两侧水文补给与地形地势条件(察尔汗北缘东陵湖地势高而察尔汗其他区域地势低),提出东陵湖与柴北缘水文补给有关,柴北缘地下水沿山前断裂下渗、经历深部循环沿红梁山等背斜构造断裂上涌补给至东陵湖南缘,该水文循环过程溶滤了古近纪-新近纪地层中可溶盐组份为东陵湖提供了含盐溶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 水文补给 水化学特征 H-O-Li-Sr同位素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保障能力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振东 时贞 +2 位作者 童海奎 任鑫 石海岩 《中国矿业》 2023年第2期38-42,共5页
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支撑新能源及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重大要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提高盐湖资源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 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支撑新能源及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重大要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提高盐湖资源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综合研究,采用静态保障年限计算方法对柴达木盐湖资源各矿种的保有资源储量数据进行了保障程度分析,以柴达木盐湖资源保障存在的问题和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对盐湖资源的需求为导向,探讨了保障盐湖资源接续储备的实施路径。本次研究认为,柴达木盐湖资源中仅镁盐、钠盐资源保障程度很高,钾盐、锂矿、硼矿资源保障程度中等偏低,盐湖资源接续保障问题突出。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从加快接续资源选区评价工作、加强盐湖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健全盐湖资源保护利用与储备体系等三方面提出了提高盐湖资源保障与接续储备能力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盐湖资源 保障程度 接续储备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法的青海地质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童海奎 卫晓锋 +7 位作者 马彦青 孙紫坚 柴星 刘泽群 马维明 朱建鹏 李嘉泰 薛陈利 《中国矿业》 2023年第3期48-54,73,共8页
为了科学评估地质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地质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本文探索建立了基于信息量法的评估方法体系:按照2 km×2 km标准划分青海省评价单元,假设每个评价单元高强烈度地质勘查活动影响面积为7850 m 2;分... 为了科学评估地质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地质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本文探索建立了基于信息量法的评估方法体系:按照2 km×2 km标准划分青海省评价单元,假设每个评价单元高强烈度地质勘查活动影响面积为7850 m 2;分别计算地物覆被类型、植被覆盖度、噪声影响、地表水资源环境四项单因子信息量,利用GIS叠加计算综合信息量;采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综合信息量划分为-1.55~1.72、1.72~3.48、3.48~4.70、4.70~6.04、6.04~9.14,对应的生态环境影响等级为轻微、较轻、一般、中等、严重。评估结果表明:轻微-较轻等级的面积为670086.5 km^(2),占青海省全域面积的94.6%,说明地质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是有限的、可控的。在地质勘查过程中要加强环境本底调查,注重自然恢复能力,减少人为过渡治理,提升绿色勘查综合效益。该项评估为青海省地质勘查工作部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量法 自然间断点法 地质勘查 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陵湖水化学特征与钾盐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海岩 樊启顺 +5 位作者 王利文 王明祥 刘万平 李泽仁 李庆宽 陈天源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02-2915,共14页
东陵湖位于柴达木盆地大型钾盐富集基地察尔汗盐湖北部,其浅部石盐层中伴生有光卤石沉积,地勘工作揭示东陵湖浅部边缘地带有寻找低品位固体钾矿的潜力。本文以东陵湖湖表卤水、钻孔晶间卤水、承压卤水、浅层钻孔(0~8 m)盐类沉积物为研... 东陵湖位于柴达木盆地大型钾盐富集基地察尔汗盐湖北部,其浅部石盐层中伴生有光卤石沉积,地勘工作揭示东陵湖浅部边缘地带有寻找低品位固体钾矿的潜力。本文以东陵湖湖表卤水、钻孔晶间卤水、承压卤水、浅层钻孔(0~8 m)盐类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东陵湖卤水水化学特征、钻孔沉积物特征及钾盐分布规律,在对比分析察尔汗盐湖钾矿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对研究区钾盐成矿作用进行了探讨,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东陵湖周边凹地钻孔的晶间卤水K^(+)平均含量最高(3.19 g/L),其次为凹地钻孔承压卤水(1.46 g/L),湖表卤水(0.74 g/L)和湖区钻孔晶间卤水(0.79 g/L)K^(+)含量较低;东陵湖卤水样品矿化度(TDS)变化范围较大,介于80.63~547.11 g/L之间,不同卤水样品的TDS与K^(+)含量无明显正相关性。②东陵湖钻孔揭露含盐地层厚4.2~6.4 m,岩性以石盐为主,局部含有光卤石沉积,偶见钾石盐;光卤石呈层状和浸染状分布,与石盐呈韵律结构。③东陵湖液体钾矿主要分布于湖区西南侧,卤水K^(+)含量为4.33~6.29 g/L,KCl品位介于0.21%~0.47%之间;固体钾矿主要分布于湖区南侧,沉积物钾含量为2.05%~4.86%,KCl含量介于3.92%~9.29%之间。④东陵湖光卤石沉积区与察尔汗盐湖层状光卤石均沿北缘深大断裂带分布,且后者主要分布于北缘氯化物型水和南缘硫酸镁亚型水混合区域,即达布逊和别勒滩两个洼地北缘,结合Na^(+)、K^(+)、Mg^(2+)、Ca^(2+)//Cl-H_(2)O体系相图和K^(+)-Ca^(2+)相关性分析,认为沿东陵湖南侧深大断裂带补给的Ca-Cl水促进了东陵湖光卤石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 水文地球化学 分布特征 成矿作用 东陵湖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大灶火沟北地区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意义
13
作者 赵明福 李成福 +5 位作者 保善东 董基恩 祁昌炜 史连昌 魏有宁 李玉龙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8-758,共11页
东昆仑造山带矿产资源丰富、岩浆作用复杂,为分析东昆仑大灶火沟北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形成背景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以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及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为研究对象,分析地球化学特征,利用岩相学、年代学方法开展... 东昆仑造山带矿产资源丰富、岩浆作用复杂,为分析东昆仑大灶火沟北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形成背景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以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及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为研究对象,分析地球化学特征,利用岩相学、年代学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大灶火沟北地区花岗岩具有过铝质和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的特点,轻稀土强烈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呈明显的负铕异常,Ba、Ta、Nb、Ce、P、Ti元素呈负异常,K、Rb、Th、Nd、Zr等元素呈正异常,与壳源花岗岩(S型)特点相似;LA-ICP-MS锆石U-Pb测年显示岩体形成于439±1 Ma,时代为早志留世,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早志留世岩浆活动为区域矿产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形成了与志留纪碰撞型花岗岩有关的二道沟钨矿、万宝沟-昆仑河钨矿。研究成果为东昆仑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约束,也为成矿条件分析和今后的找矿部署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构造环境 成矿作用 大灶火沟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成矿带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良 孙丰月 +16 位作者 李世金 李碧乐 钱烨 王超 赵拓飞 禹禄 王冠 霍亮 王力 张雅静 王琳琳 李浩然 闫佳铭 李予晋 张得鑫 杨延乾 王维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61-1496,共36页
东昆仑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Au-Cu-Co-Ni-Fe-Pb-Zn及其他多金属成矿带,2011年夏日哈木超大型镍矿床的发现使东昆仑一跃成为我国重要的铜镍资源基地。经过多年的勘查,东昆仑成矿带Cu-Ni找矿取得了较大突破,陆续发现了一批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东昆仑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Au-Cu-Co-Ni-Fe-Pb-Zn及其他多金属成矿带,2011年夏日哈木超大型镍矿床的发现使东昆仑一跃成为我国重要的铜镍资源基地。经过多年的勘查,东昆仑成矿带Cu-Ni找矿取得了较大突破,陆续发现了一批具有较大找矿潜力的岩体,如石头坑德、阿克楚克塞、浪木日和尕牙河等岩体。笔者依据近些年研究的成果对东昆仑成矿带岩浆铜镍矿床的成矿规律和成矿特征作初步总结,并指出下一步找矿方向。形成的主要认识如下:东昆仑造山带至少发生了4期强度不等的Cu-Ni-Co-(PGE)成矿事件,分别为寒武纪—奥陶纪(535~445 Ma)、志留纪—泥盆纪(440~394 Ma)、二叠纪—早三叠世(271~239 Ma)与晚三叠世(233~208 Ma),其中志留纪—泥盆纪的岩体数量最多、矿化率最高,产出的矿床数量多、规模也最大,而其他期次岩体的数量少、规模小与矿化弱;与其他成矿期的岩体零星分布于整个东昆仑成矿带不同,志留纪—泥盆纪岩体严格产在昆中断裂以北,又以昆中带数量最多,丛聚性明显;成矿具有显著的专属性,成矿岩体均以杂岩体产出,岩相发育齐全,富含贵橄榄石和斜方辉石的超镁铁质岩是最重要的含矿岩石,多属于铁质超基性岩;原始岩浆起源于软流圈地幔的大比例部分熔融,地壳物质混染是硫化物饱和的关键因素;志留纪—泥盆纪岩体找矿潜力最大,主要分布在昆中带,是今后找矿勘查的主攻方向和区域,其他期次找矿潜力较小,但仍需进一步评价寒武纪—奥陶纪岩体的Cu-PGE含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日哈木铜镍矿床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志留纪—泥盆纪岩体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东昆仑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造山带岩浆型镍钴矿床地质特征、成因机制与找矿标志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华 蒋少涌 +4 位作者 李世金 苏慧敏 董加祥 李元宝 陈晓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1-1060,共20页
东昆仑造山带位于中央造山带西段,属秦岭-祁连-昆仑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东昆仑地区发现了超大型的夏日哈木以及大型的石头坑德,以及浪木日等多个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沿昆中断裂自西向东依次展布,主要含矿岩相为橄榄岩相和... 东昆仑造山带位于中央造山带西段,属秦岭-祁连-昆仑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东昆仑地区发现了超大型的夏日哈木以及大型的石头坑德,以及浪木日等多个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沿昆中断裂自西向东依次展布,主要含矿岩相为橄榄岩相和辉石岩相杂岩体,锆石U-Pb年代学限定它们形成于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岩石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含矿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具有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以及显著的Nb、Ta、Ti、P负异常等特征;Sr-Nd同位素研究指示岩浆源区来源于岩石圈地幔,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以及斜长石的分离结晶/堆晶作用,岩浆侵位过程中有明显地壳成分加入,成矿物质硫为壳-幔混源。夏日哈木和石头坑德橄榄石成分分析显示其Fo值分别为85~87和81~86,可作为评估成矿潜力的重要指标;矿区范围内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磁黄铁矿化、镍黄铁矿化和次生镍华是重要的直接找矿标志;碳酸盐化、蛇纹石化、透闪石化、绿泥石化为重要的间接找矿标志。含矿超基性岩体多具有强磁性、高密度、低阻高极化,即“三高一低”异常组合,高强度异常、三级浓度分带明显,相互套合的Ni-Cu-Co异常浓集中心是重要的物化探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 基性-超基性岩 铜镍钴矿床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主要成矿系列与找矿前景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世金 曾小平 +6 位作者 王富春 童海奎 杨延乾 张得鑫 康波 石海岩 郑振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19-1445,共27页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处于秦祁昆造山系和北羌塘—三江造山系两个一级构造单元的拼合部位,先后经历了基底形成、发展及原—古—新特提斯洋扩张消减、闭合碰撞的复合造山及高原隆升过程,并在长期的地质构造演化中,在特定的时空域...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处于秦祁昆造山系和北羌塘—三江造山系两个一级构造单元的拼合部位,先后经历了基底形成、发展及原—古—新特提斯洋扩张消减、闭合碰撞的复合造山及高原隆升过程,并在长期的地质构造演化中,在特定的时空域相伴发生不同的成矿作用并形成与之相配套的矿床系列。本文根据青海省“358地质勘查工程”及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取得的最新矿产勘查成果,通过对已发现的137种矿产、895处矿床和4597处矿(化)点的成矿地质构造环境、成矿地质条件、成矿特征、成矿作用、成因类型、成矿时代及成矿规律的系统总结研究,运用陈毓川等提出的成矿系列理论,按照5个成矿系列序次(层次),划分出青海省主要矿床成矿系列组14个、成矿系列46个,成矿亚系列76个和矿床式131个。最后提出了最具找矿前景的11个成矿系列组、25个成矿系列、44个成矿亚系列及其63个典型矿床式,并按成矿区带做了简要总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系列 矿床式 找矿前景 青藏高原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日哈木岩浆硫化物矿床中钴和镍关键金属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达成 王美乐 +4 位作者 李章志贤 魏雅洁 李华 王金宏 张晓琪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40,共24页
东昆仑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的工业价值,不仅取决于矿石中Co、Ni的含量,还取决于钴和镍关键金属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笔者利用全自动矿物分析系统钻孔样品分析,确定Co和Ni在样品中有2种赋存状态:独立钴、镍矿物和含Co、N... 东昆仑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的工业价值,不仅取决于矿石中Co、Ni的含量,还取决于钴和镍关键金属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笔者利用全自动矿物分析系统钻孔样品分析,确定Co和Ni在样品中有2种赋存状态:独立钴、镍矿物和含Co、Ni矿物。对钴、镍金属矿物进行原位主、微量元素分析发现,Co在钴、镍金属矿物中含量由高到低为:辉砷钴矿>砷镍矿、方硫铁镍矿、镍黄铁矿>红砷镍矿、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Ni在钴、镍金属矿物中含量由高到低为:砷镍矿、红砷镍矿>硫铋镍矿、方硫铁镍矿、镍黄铁矿>辉砷钴矿>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选择钻孔中体积分数占比最高的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和黄铜矿,进行原位核-边微量元素及面扫描分析发现,Co、Ni在镍黄铁矿和黄铜矿单颗粒尺度上是均一分布的,两种矿物的Co/Ni值变化不大,表明矿物没有受到热液作用影响。然而,Ni在磁黄铁矿中分布不均一,并且矿物的Co/Ni值变化较大,表明磁黄铁矿对热液作用更为敏感。矿物原位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镍黄铁矿中的Co、Ni含量与镍、钴独立矿物接近,远超岩体中其他含钴、镍金属硫化物。因此,含Ni黄铁矿的矿石应作为选冶重点关注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Co-Ni 夏日哈木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 东昆仑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东昆仑哈陇休玛钼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模式
18
作者 许庆林 孙丰月 +1 位作者 李碧乐 杨延乾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12-1524,共13页
哈陇休玛钼多金属矿床是东昆仑成矿带东段目前仅有的中型斑岩型矿床。为了查明其成矿流体性质及成矿物质来源,构建矿床成矿模式,本文进行了详细的流体包裹体和H-O-S同位素研究。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显示,哈陇休玛矿床发育气液两相和含CO_... 哈陇休玛钼多金属矿床是东昆仑成矿带东段目前仅有的中型斑岩型矿床。为了查明其成矿流体性质及成矿物质来源,构建矿床成矿模式,本文进行了详细的流体包裹体和H-O-S同位素研究。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显示,哈陇休玛矿床发育气液两相和含CO_(2)三相两种类型包裹体,成矿流体呈现中高温(集中于280~340℃)、高盐度(w(NaCl),集中于6.00%~18.00%)和中等密度(集中于0.64~0.92 g/cm^(3))特点,成矿深度为2.4~4.1 km,形成于中浅成环境。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具有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的特征,但主体以岩浆水为主;S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深部岩浆。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哈陇休玛矿床成矿模式为印支晚期东昆仑地区发生强烈壳幔混合作用,形成富含成矿元素的混合岩浆,含矿流体在随混合岩浆上升的过程中发生流体沸腾,并与大气降水混合冷却,导致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促使成矿物质沉淀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H-O-S同位素 成矿模式 哈陇休玛钼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铁尾矿浮选回收云母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俊旺 田明君 +4 位作者 呼振峰 张云海 赵发睿 谷超 靳浩 《中国矿业》 2023年第2期143-149,共7页
安徽某铁尾矿中云母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综合回收价值。尾矿中K 2O含量为1.21%,金属矿物主要为残余的赤(镜)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云母、白云石、绿泥石等。其中,云母主要为白云母,少量黑云母,白云母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少量为连... 安徽某铁尾矿中云母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综合回收价值。尾矿中K 2O含量为1.21%,金属矿物主要为残余的赤(镜)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云母、白云石、绿泥石等。其中,云母主要为白云母,少量黑云母,白云母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少量为连生体,嵌布粒度粗细不均,最大粒径可达0.650 mm,主要分布在0.050~0.200 mm之间。矿物学研究表明,影响云母回收的主要因素是层状硅酸盐矿物,绿泥石含量较高,在云母浮选过程中易进入精矿,从而影响云母精矿的品质。根据该尾矿特性,本文应用浮选工艺进行了云母回收试验研究,在碱性矿浆环境下,不磨矿直接浮选,采用BK500新型调整剂,BK421D和混合胺分别作阴离子和阳离子捕收剂,通过“一粗一扫四精,中矿顺序返回”的浮选工艺流程,闭路试验获得了产率为9.77%、K 2O含量为7.89%、回收率为64.41%的云母精矿,取得了良好的选矿指标。研究结果为该铁尾矿资源化利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母 铁尾矿 浮选 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绿色矿山建设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石海岩 唐彬元 +6 位作者 童海奎 严玲琴 王振东 李尚蔚 马彦青 靳浩 罗永统 《中国矿业》 2022年第12期58-63,共6页
青海省矿产资源丰富,在全国的能源资源安全地位突出,矿业开发是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动力,绿色矿山建设是生态文明在矿业领域的具体体现,青海省要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着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高地,对矿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对青... 青海省矿产资源丰富,在全国的能源资源安全地位突出,矿业开发是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动力,绿色矿山建设是生态文明在矿业领域的具体体现,青海省要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着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高地,对矿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对青海省重点矿山企业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方法、类比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实证分析法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了青海省矿产资源概况、开发利用情况、绿色矿山及共同体建设现状,在理顺绿色矿山建设各主体定位、责任和协调关系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绿色矿山建设各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青海省构建并发展“政府部门-矿山企业-科研院所-第三方评估机构-当地民众-社会监督”为主体的绿色矿山建设共同体发展理念及对策建议,提出按照“整体思维、多元保障、各尽其能、合作共赢”的机制,落实各主体责任,以期形成符合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矿业发展新模式,推动矿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矿山 建设共同体 高质量发展 对策建议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