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全吉地块前寒武纪地层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欣
王健
辜平阳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208,共17页
青藏高原北部全吉地块的全吉群和小高炉群记录了“新元古代冰期事件”、“超大陆循环”和“大不整合事件”等一系列意义重大的地质事件,并以此作为探索全吉地块前寒武纪地质演化史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关于全吉地块的前寒武纪生物地层学...
青藏高原北部全吉地块的全吉群和小高炉群记录了“新元古代冰期事件”、“超大陆循环”和“大不整合事件”等一系列意义重大的地质事件,并以此作为探索全吉地块前寒武纪地质演化史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关于全吉地块的前寒武纪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和事件地层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1)在全吉地块发现的埃迪卡拉型宏体生物化石以及共生的管状动物化石,为探索现代型海洋生态系统起源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将小高炉群的时代上限进一步限定为埃迪卡拉纪晚期(551~543 Ma)。(2)全吉地块缺失寒武系纽芬兰统,其埃迪卡拉纪—寒武纪界限的地层缺失大致为25~50 Ma,与华北克拉通西缘-西南缘的“大不整合事件”尺度具有相似性。(3)全吉群红藻山组与上覆地层小高炉群黑土坡组之间存在一个较大的不整合,年代地层学研究显示红藻山组的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末期(1640~1646 Ma),而不是之前认为的埃迪卡拉纪(635~539 Ma)。(4)全吉地块仅存在一期新元古代冰碛岩,即埃迪卡拉纪红铁沟组冰碛岩,其与华北克拉通西缘-西南缘分布的罗圈组和正目观组冰碛岩时代大致相当。(5)全吉地块与华北克拉通在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时期具有相似的构造-沉积演化史,二者在埃迪卡拉纪末期同处于中高纬度,而不是之前认为的低纬度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吉地块
前寒武纪
全吉群
小高炉群
构造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大巴山平利一带晚三叠世粗面岩和基性岩墙群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2
作者
陈涛
陈隽璐
+5 位作者
李平
朱卫红
郝晨羽
孙吉明
王健
颜玲丽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5,共13页
北大巴山紫阳−平利−竹溪一带较为广泛地分布有一期基性岩墙与碱性火山岩,这些火山−侵入岩系多被认为形成于早古生代。通过对基性岩和粗面岩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工作发现,其形成时代分别为(219.5±2.2)Ma和(223.9±2.8...
北大巴山紫阳−平利−竹溪一带较为广泛地分布有一期基性岩墙与碱性火山岩,这些火山−侵入岩系多被认为形成于早古生代。通过对基性岩和粗面岩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工作发现,其形成时代分别为(219.5±2.2)Ma和(223.9±2.8)Ma,属于晚三叠世岩浆作用的产物。其中,基性岩墙中的辉绿岩显示出贫Si、高Ti的特征,粗面岩显示高Ti、富碱的特征,两类岩石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存有一定差异。辉绿岩的Pb−Sr−Nd同位素组成上显示出OIB物质源区组成且具有EMⅡ和上地壳富集物质成分的加入,碱性系列的粗面岩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上则显示出大隆起的微量元素分布样式,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均显示出二者与板内岩浆活动具有成因关系。结合区域地质特征,认为北大巴山地区晚三叠世的粗面岩−辉绿岩组合形成于勉−略洋闭合之后持续的板内伸展活动,为南秦岭地区深部地幔岩浆物质演化的地质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巴山
碱性火山岩
辉绿岩墙
三叠纪岩浆活动
岩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北缘赛什腾山滩间山群晚奥陶世富铌玄武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5
3
作者
庄玉军
彭璇
+4 位作者
周艳龙
何世平
王盼龙
王立轩
无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80,共18页
产于柴北缘构造带西段赛什腾山地区滩间山群中的变玄武岩的结晶年龄为(444±4)Ma,具有富Na_(2)O、贫K_(2)O、高TiO_(2)、Nb及低LILE/HFSE和HREE/HFSE值等特征,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整体表现为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平坦...
产于柴北缘构造带西段赛什腾山地区滩间山群中的变玄武岩的结晶年龄为(444±4)Ma,具有富Na_(2)O、贫K_(2)O、高TiO_(2)、Nb及低LILE/HFSE和HREE/HFSE值等特征,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整体表现为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平坦的略向右缓倾型配分模式,且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中显示Nb、Ta弱正异常,与富铌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一致。综合分析表明,赛什腾山富铌玄武岩岩浆源区为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是俯冲大洋板片陡角度回转引起的上涌软流圈地幔在弧后盆地边缘(靠近岛弧侧)与亏损地幔楔混合的产物,指示晚奥陶世柴北缘西段仍处于弧后伸展阶段,陆陆碰撞尚未开始。结合区域已有资料,认为柴北缘滩间山群是晚寒武世—早中志留世洋陆转换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构造背景下(包括洋岛、岛弧、弧后等)的火山-沉积产物,其经历了自大洋俯冲至陆陆碰撞前的整个俯冲消减过程,各类岩石因构造混杂最终保存于柴北缘狭长构造带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铌玄武岩
岩石成因
弧后伸展
晚奥陶世
滩间山群
柴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吉地块前寒武纪地层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欣
王健
辜平阳
机构
中
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
中
心
自然资源部陕西紫阳中志留统底界层型剖面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
层
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208,共17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43411,DD20240029,DD20230553,DD20230005,DD20230215)
陕西省自然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2JM-149,2023-JC-ZD-14,2022JC-DW5-01,2023-JC-YB-268,2023-JC-ZD-15)
+1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2131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42201,40872004,41302006)联合资助。
文摘
青藏高原北部全吉地块的全吉群和小高炉群记录了“新元古代冰期事件”、“超大陆循环”和“大不整合事件”等一系列意义重大的地质事件,并以此作为探索全吉地块前寒武纪地质演化史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关于全吉地块的前寒武纪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和事件地层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1)在全吉地块发现的埃迪卡拉型宏体生物化石以及共生的管状动物化石,为探索现代型海洋生态系统起源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将小高炉群的时代上限进一步限定为埃迪卡拉纪晚期(551~543 Ma)。(2)全吉地块缺失寒武系纽芬兰统,其埃迪卡拉纪—寒武纪界限的地层缺失大致为25~50 Ma,与华北克拉通西缘-西南缘的“大不整合事件”尺度具有相似性。(3)全吉群红藻山组与上覆地层小高炉群黑土坡组之间存在一个较大的不整合,年代地层学研究显示红藻山组的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末期(1640~1646 Ma),而不是之前认为的埃迪卡拉纪(635~539 Ma)。(4)全吉地块仅存在一期新元古代冰碛岩,即埃迪卡拉纪红铁沟组冰碛岩,其与华北克拉通西缘-西南缘分布的罗圈组和正目观组冰碛岩时代大致相当。(5)全吉地块与华北克拉通在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时期具有相似的构造-沉积演化史,二者在埃迪卡拉纪末期同处于中高纬度,而不是之前认为的低纬度地区。
关键词
全吉地块
前寒武纪
全吉群
小高炉群
构造亲缘关系
Keywords
Quanji massif
Precambrian
Quanji Group
Xiaogaolu Group
tectonic affinity
分类号
P534.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大巴山平利一带晚三叠世粗面岩和基性岩墙群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2
作者
陈涛
陈隽璐
李平
朱卫红
郝晨羽
孙吉明
王健
颜玲丽
机构
陕西
国土测绘工程院有限公司
中
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
中
心
自然资源部陕西紫阳中志留统底界层型剖面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陕西
省矿产地质调查
中
心
出处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5,共13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43439、DD20230228、12120114020501、DD20230215)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23-JC-ZD-15、2023-JC-YB-26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2150)联合资助。
文摘
北大巴山紫阳−平利−竹溪一带较为广泛地分布有一期基性岩墙与碱性火山岩,这些火山−侵入岩系多被认为形成于早古生代。通过对基性岩和粗面岩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工作发现,其形成时代分别为(219.5±2.2)Ma和(223.9±2.8)Ma,属于晚三叠世岩浆作用的产物。其中,基性岩墙中的辉绿岩显示出贫Si、高Ti的特征,粗面岩显示高Ti、富碱的特征,两类岩石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存有一定差异。辉绿岩的Pb−Sr−Nd同位素组成上显示出OIB物质源区组成且具有EMⅡ和上地壳富集物质成分的加入,碱性系列的粗面岩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上则显示出大隆起的微量元素分布样式,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均显示出二者与板内岩浆活动具有成因关系。结合区域地质特征,认为北大巴山地区晚三叠世的粗面岩−辉绿岩组合形成于勉−略洋闭合之后持续的板内伸展活动,为南秦岭地区深部地幔岩浆物质演化的地质记录。
关键词
北大巴山
碱性火山岩
辉绿岩墙
三叠纪岩浆活动
岩石成因
Keywords
north Daba Mountain
alkaline volcanic rocks
Diabase swarm
Triassic magmatic activity
petrogenesis
分类号
P581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北缘赛什腾山滩间山群晚奥陶世富铌玄武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5
3
作者
庄玉军
彭璇
周艳龙
何世平
王盼龙
王立轩
无
机构
中
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
中
心
自然资源部陕西紫阳中志留统底界层型剖面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长安大学
中
国地质大学(北京)
出处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80,共18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商丹-大柴旦地区区域地质调查”(DD20190069)
“西北地区区域基础地质调查”(DD20221636)联合资助。
文摘
产于柴北缘构造带西段赛什腾山地区滩间山群中的变玄武岩的结晶年龄为(444±4)Ma,具有富Na_(2)O、贫K_(2)O、高TiO_(2)、Nb及低LILE/HFSE和HREE/HFSE值等特征,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整体表现为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平坦的略向右缓倾型配分模式,且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中显示Nb、Ta弱正异常,与富铌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一致。综合分析表明,赛什腾山富铌玄武岩岩浆源区为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是俯冲大洋板片陡角度回转引起的上涌软流圈地幔在弧后盆地边缘(靠近岛弧侧)与亏损地幔楔混合的产物,指示晚奥陶世柴北缘西段仍处于弧后伸展阶段,陆陆碰撞尚未开始。结合区域已有资料,认为柴北缘滩间山群是晚寒武世—早中志留世洋陆转换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构造背景下(包括洋岛、岛弧、弧后等)的火山-沉积产物,其经历了自大洋俯冲至陆陆碰撞前的整个俯冲消减过程,各类岩石因构造混杂最终保存于柴北缘狭长构造带内。
关键词
富铌玄武岩
岩石成因
弧后伸展
晚奥陶世
滩间山群
柴北缘
Keywords
Nb-rich basalt
petrogenesis
late Ordovician
back-arc extension
Tanjianshan Group
north-ern margin of the Qaidam
分类号
P581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全吉地块前寒武纪地层学研究进展
王欣
王健
辜平阳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北大巴山平利一带晚三叠世粗面岩和基性岩墙群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陈涛
陈隽璐
李平
朱卫红
郝晨羽
孙吉明
王健
颜玲丽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柴北缘赛什腾山滩间山群晚奥陶世富铌玄武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庄玉军
彭璇
周艳龙
何世平
王盼龙
王立轩
无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