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胶东焦家金矿带3000m深部成矿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65
1
作者
于学峰
杨德平
+5 位作者
李大鹏
单伟
熊玉新
迟乃杰
刘鹏瑞
于雷亨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893-2910,共18页
近年来,胶东焦家金矿带深部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控制深度一般在2000m左右。为进一步研究焦家金矿带3000m深部成矿特征,本团队在莱州吴一村地区成功实施了深度3266. 06m的科研深钻,新发现金矿体6层,累计见矿厚度20. 87m,平均品位1. 85...
近年来,胶东焦家金矿带深部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控制深度一般在2000m左右。为进一步研究焦家金矿带3000m深部成矿特征,本团队在莱州吴一村地区成功实施了深度3266. 06m的科研深钻,新发现金矿体6层,累计见矿厚度20. 87m,平均品位1. 85×10^-6,最高品位13. 65×10^-6。该深钻有效验证了胶东金矿3000m深部的资源潜力,被誉为"中国岩金第一见矿深钻"。据研究预测,深钻控制的吴一村预测区2000~4000m区间推断金矿资源量约900t,整个胶东地区2000~4000m区间推断金矿资源量4000t左右。焦家断裂带从浅部到深部倾角逐步变缓,焦家金矿带深部从破碎特征、蚀变矿化特征、构造岩类型等方面与浅部及中深部存在差异,具有分带性,一般从外向内分为碎裂状花岗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断层泥等带;焦家金矿带深部黄铁绢英岩仅局部出现在破碎蚀变最强部位,不连续,常呈条带状、透镜状出现;深部矿体主要位于主断裂面(断层泥)的上部,打破了以往研究认为断层泥在成矿过程中起隔挡成矿热液的作用、矿体位于其下部的局限认识,这些新认识对于正确构建找矿模型、确定深部找矿有利部位、成矿预测以及资源潜力评价等方面具重要意义。根据矿相学观察和测试研究,可将成矿阶段划分为Ⅰ石英-黄铁矿阶段、Ⅱ金-黄铁绢英岩化阶段、Ⅲ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Ⅳ石英-重晶石-碳酸盐矿物阶段;深部矿体黄铁矿原位硫同位素测定及综合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总体来源于中生代活化再造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也有深源流体与地壳围岩强烈交换的特征,同时也显示地表水的参与,应该是燕山期地幔大幅度上涌,岩石圈迅速减薄,造成大规模陆壳重熔活化和岩浆活动,形成新的岩浆-流体-成矿系统,最终参与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家金矿带
3000m深钻
成矿特征
金矿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伴生铜钴综合利用研究
2
作者
梁太涛
陈文韬
+7 位作者
陈海远
吴艾起
禚传源
边同民
谢鹏
鲍加庆
王志明
韩智昕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6-176,共11页
山东省铁矿资源丰富,其中大量伴生铜钴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回收,造成资源浪费。为提升综合利用率,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提升我国对战略性矿产铜、钴供应链安全的保障,以山东省某铁矿铜钴混合粗精矿为原矿开展铜钴分离试验,在前期工艺矿物学...
山东省铁矿资源丰富,其中大量伴生铜钴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回收,造成资源浪费。为提升综合利用率,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提升我国对战略性矿产铜、钴供应链安全的保障,以山东省某铁矿铜钴混合粗精矿为原矿开展铜钴分离试验,在前期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粗选分散剂、抑制剂、捕收剂条件试验,以及铜钴分离抑制剂条件试验,确定最佳工艺为“铜钴混浮-铜钴分离”工艺。通过最佳选别工艺,将原矿中铜元素、钴元素含量分别从2.93%和0.13%提升至23.42%和0.37%。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原矿中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和蓝辉铜矿,另有微量的辉铜矿、斑铜矿、铜蓝、自然铜等;钴绝大部分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黄铁矿,少量赋存在磁铁矿、褐铁矿中。原矿经过“一粗一扫两精”获得铜钴混合精矿,铜钴混合精矿经过“一粗一扫两精”获得铜精矿和钴精矿。采用Z-200作为捕收剂,捕收效果最佳;采用CaO作为抑制剂,选别效果较好。铜精矿中Cu品位为23.42%、回收率为87.68%,Co品位为0.240%、回收率为19.02%;钴精矿中Co品位为0.370%、回收率为74.44%,Cu品位为0.53%、回收率为4.91%。铜矿物易于浮选分离,而类质同象钴的存在,限制了钴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有待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加强钴的回收。本研究在获得高铜精矿品位的前提下,对伴生钴进行了富集回收综合利用研究,显著地提高伴生元素铜和钴的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伴生元素
混合浮选
铜钴分离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胶东焦家金矿带3000m深部成矿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65
1
作者
于学峰
杨德平
李大鹏
单伟
熊玉新
迟乃杰
刘鹏瑞
于雷亨
机构
自然资源部金矿成矿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金属矿产成矿地质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893-2910,共1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600600、2016YFC0600105-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2084、41772076、41372086、41503038、41140025)
山东地质勘查项目(鲁勘字(2014)11号)联合资助
文摘
近年来,胶东焦家金矿带深部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控制深度一般在2000m左右。为进一步研究焦家金矿带3000m深部成矿特征,本团队在莱州吴一村地区成功实施了深度3266. 06m的科研深钻,新发现金矿体6层,累计见矿厚度20. 87m,平均品位1. 85×10^-6,最高品位13. 65×10^-6。该深钻有效验证了胶东金矿3000m深部的资源潜力,被誉为"中国岩金第一见矿深钻"。据研究预测,深钻控制的吴一村预测区2000~4000m区间推断金矿资源量约900t,整个胶东地区2000~4000m区间推断金矿资源量4000t左右。焦家断裂带从浅部到深部倾角逐步变缓,焦家金矿带深部从破碎特征、蚀变矿化特征、构造岩类型等方面与浅部及中深部存在差异,具有分带性,一般从外向内分为碎裂状花岗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断层泥等带;焦家金矿带深部黄铁绢英岩仅局部出现在破碎蚀变最强部位,不连续,常呈条带状、透镜状出现;深部矿体主要位于主断裂面(断层泥)的上部,打破了以往研究认为断层泥在成矿过程中起隔挡成矿热液的作用、矿体位于其下部的局限认识,这些新认识对于正确构建找矿模型、确定深部找矿有利部位、成矿预测以及资源潜力评价等方面具重要意义。根据矿相学观察和测试研究,可将成矿阶段划分为Ⅰ石英-黄铁矿阶段、Ⅱ金-黄铁绢英岩化阶段、Ⅲ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Ⅳ石英-重晶石-碳酸盐矿物阶段;深部矿体黄铁矿原位硫同位素测定及综合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总体来源于中生代活化再造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也有深源流体与地壳围岩强烈交换的特征,同时也显示地表水的参与,应该是燕山期地幔大幅度上涌,岩石圈迅速减薄,造成大规模陆壳重熔活化和岩浆活动,形成新的岩浆-流体-成矿系统,最终参与成矿。
关键词
焦家金矿带
3000m深钻
成矿特征
金矿
胶东
Keywords
Jiaojia gold metallogenic belt
3000m deep borehole
Metallogenic chara cteristics
Gold deposit
Jiaodong area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伴生铜钴综合利用研究
2
作者
梁太涛
陈文韬
陈海远
吴艾起
禚传源
边同民
谢鹏
鲍加庆
王志明
韩智昕
机构
自然资源部金矿成矿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金属矿产成矿地质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莱钢集团莱芜矿业有限公司
中国冶金
地质
总局
山东
正元
地质
勘查院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6-176,共11页
基金
省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山东省煤系战略金属锂镓锗开发利用技术研究”资助(编号:KFKT202426)
山东省部分战略性矿产共伴生、低品位资源再评价综合研究与国家储量动态评价示范研究项目资助。
文摘
山东省铁矿资源丰富,其中大量伴生铜钴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回收,造成资源浪费。为提升综合利用率,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提升我国对战略性矿产铜、钴供应链安全的保障,以山东省某铁矿铜钴混合粗精矿为原矿开展铜钴分离试验,在前期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粗选分散剂、抑制剂、捕收剂条件试验,以及铜钴分离抑制剂条件试验,确定最佳工艺为“铜钴混浮-铜钴分离”工艺。通过最佳选别工艺,将原矿中铜元素、钴元素含量分别从2.93%和0.13%提升至23.42%和0.37%。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原矿中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和蓝辉铜矿,另有微量的辉铜矿、斑铜矿、铜蓝、自然铜等;钴绝大部分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黄铁矿,少量赋存在磁铁矿、褐铁矿中。原矿经过“一粗一扫两精”获得铜钴混合精矿,铜钴混合精矿经过“一粗一扫两精”获得铜精矿和钴精矿。采用Z-200作为捕收剂,捕收效果最佳;采用CaO作为抑制剂,选别效果较好。铜精矿中Cu品位为23.42%、回收率为87.68%,Co品位为0.240%、回收率为19.02%;钴精矿中Co品位为0.370%、回收率为74.44%,Cu品位为0.53%、回收率为4.91%。铜矿物易于浮选分离,而类质同象钴的存在,限制了钴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有待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加强钴的回收。本研究在获得高铜精矿品位的前提下,对伴生钴进行了富集回收综合利用研究,显著地提高伴生元素铜和钴的回收率。
关键词
铁矿
伴生元素
混合浮选
铜钴分离
综合利用
Keywords
iron ore
associated element
mixed flotation
Cu-Co separatio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分类号
TD98 [矿业工程—选矿]
TU459.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胶东焦家金矿带3000m深部成矿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于学峰
杨德平
李大鹏
单伟
熊玉新
迟乃杰
刘鹏瑞
于雷亨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伴生铜钴综合利用研究
梁太涛
陈文韬
陈海远
吴艾起
禚传源
边同民
谢鹏
鲍加庆
王志明
韩智昕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