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庆市典型山地丘陵地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地类认定技术方法探讨与实践
1
作者
毛娟娟
周珉羽
+1 位作者
韩文友
高强国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24期95-99,共5页
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文中以下简称“三调”)工作中如何快速有效地认定地类,是进行此次“三调”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重庆市山地丘陵地形特征一些易忽略的地类认定,又是工作中的难点,以潼南区为例,探索典型山地丘陵地区“三调”地类认...
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文中以下简称“三调”)工作中如何快速有效地认定地类,是进行此次“三调”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重庆市山地丘陵地形特征一些易忽略的地类认定,又是工作中的难点,以潼南区为例,探索典型山地丘陵地区“三调”地类认定技术方法,并通过对典型山地丘陵地区林下耕地、林下房屋、撂荒耕地及园地、耕地认定不清这4种情况下地类认定的实践,研究适合山地丘陵地形中针对以上几类易忽略地类的认定技术方法,以提高“三调”地类认定的准确度,提高“三调”数据库与现状地类的吻合度,从而保证“三调”成果的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山地丘陵地区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
地类认定
技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县域尺度下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
3
2
作者
韩文友
周珉羽
罗蓉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18期86-90,共5页
开展生态系统恢复力不仅可以为生态环境变化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机理研究提供基础,还可以为区域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依据。本文利用植被覆盖度、降水、地形起伏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生态服务价值等自然因素以及人口分布、夜间灯光等社会因素,...
开展生态系统恢复力不仅可以为生态环境变化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机理研究提供基础,还可以为区域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依据。本文利用植被覆盖度、降水、地形起伏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生态服务价值等自然因素以及人口分布、夜间灯光等社会因素,基于熵权法和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权重赋值法,构建重庆市两江新区生态恢复力评价体系。结果显示:生态恢复力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整体呈现西南低东北高的趋势,生态恢复力低的区域主要分布于观音桥、天宫殿等街道,由于这些区域城市化程度较高,建设用地多挤占了生态空间,抵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差,恢复力较低。生态恢复力高的区域主要在石船镇、古路镇,由于这些区域生态结构复杂,抵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强,恢复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恢复力
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庆市典型山地丘陵地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地类认定技术方法探讨与实践
1
作者
毛娟娟
周珉羽
韩文友
高强国
机构
自然资源部重庆典型矿区生态修复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24期95-99,共5页
文摘
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文中以下简称“三调”)工作中如何快速有效地认定地类,是进行此次“三调”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重庆市山地丘陵地形特征一些易忽略的地类认定,又是工作中的难点,以潼南区为例,探索典型山地丘陵地区“三调”地类认定技术方法,并通过对典型山地丘陵地区林下耕地、林下房屋、撂荒耕地及园地、耕地认定不清这4种情况下地类认定的实践,研究适合山地丘陵地形中针对以上几类易忽略地类的认定技术方法,以提高“三调”地类认定的准确度,提高“三调”数据库与现状地类的吻合度,从而保证“三调”成果的真实性。
关键词
重庆市
山地丘陵地区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
地类认定
技术方法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县域尺度下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
3
2
作者
韩文友
周珉羽
罗蓉
机构
自然资源部重庆典型矿区生态修复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重庆
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18期86-90,共5页
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县域尺度下重庆丘陵山区生态修复综合评价技术研究”(项目编号:cstc2021jcyj-msxmX1193)。
文摘
开展生态系统恢复力不仅可以为生态环境变化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机理研究提供基础,还可以为区域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依据。本文利用植被覆盖度、降水、地形起伏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生态服务价值等自然因素以及人口分布、夜间灯光等社会因素,基于熵权法和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权重赋值法,构建重庆市两江新区生态恢复力评价体系。结果显示:生态恢复力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整体呈现西南低东北高的趋势,生态恢复力低的区域主要分布于观音桥、天宫殿等街道,由于这些区域城市化程度较高,建设用地多挤占了生态空间,抵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差,恢复力较低。生态恢复力高的区域主要在石船镇、古路镇,由于这些区域生态结构复杂,抵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强,恢复力较高。
关键词
生态恢复力
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综合评价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庆市典型山地丘陵地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地类认定技术方法探讨与实践
毛娟娟
周珉羽
韩文友
高强国
《农业与技术》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县域尺度下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综合评价
韩文友
周珉羽
罗蓉
《农业与技术》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