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西岸陕西段2010—2019年各县(市)林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1
作者 张园圆 卫新东 +6 位作者 王筛妮 员学锋 林良国 张舒媛 孙硕 汪浩敏 李君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3-401,共9页
[目的]评价黄河西岸陕西段各县(市)的林地资源承载力并分析其内在规律,为制定林地资源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熵值法和综合指数模型,借助ArcGIS软件对2010—2019年黄河西岸陕西段各县(市)林地资源承载力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目的]评价黄河西岸陕西段各县(市)的林地资源承载力并分析其内在规律,为制定林地资源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熵值法和综合指数模型,借助ArcGIS软件对2010—2019年黄河西岸陕西段各县(市)林地资源承载力进行动态分析。[结果](1)2010—2019年,林地资源支持力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与各县(市)林地资源结构及生态系统功能价值的高低相关;高达62%的县(市)林地资源支持力低于平均标准,林地资源发展不均衡。(2)2010—2019年,黄河西岸陕西段13个县(市)中,宜川县的社会经济压力明显偏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合阳县、清涧县和府谷县的社会经济压力不断增加,林地资源利用压力亟待缓解。(3)2010年、2014年和2019年的林地资源承载力均值为0.73,0.78,0.71,宜川县显著高于其他县(市)的2倍。整体而言,各县(市)的承载力状态较差,仅宜川县和潼关县较好,为富足和平衡有余状态。[结论]黄河西岸陕西段各县(市)的林地资源承载力水平较低,应提高林地覆盖率与林地蓄积量,优化林地资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资源 承载力 社会经济压力 黄河西岸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影响土地整治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海欧 《农学学报》 2021年第2期64-67,共4页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土地整治是补充耕地的重要手段。然而,土地整治工作涉及范围大,自然、经济、社会背景复杂,技术要求高,政策性强,制约的因素多,因此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呈现不同的问题,影响工程实施及项目质量。本...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土地整治是补充耕地的重要手段。然而,土地整治工作涉及范围大,自然、经济、社会背景复杂,技术要求高,政策性强,制约的因素多,因此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呈现不同的问题,影响工程实施及项目质量。本研究根据中国土地整治的特点,查阅文献资料以及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总结土地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点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期为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工程实施 制约因素 解决方案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整治工程的生态护坡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哲 雷娜 《农技服务》 2021年第7期114-115,119,共3页
黄土丘陵沟壑区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区域,面临坡体-植被系统失稳、边坡滑塌等安全隐患。为该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及生态灾害防控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概述该地区土地整治工程中提升坡体结构施工稳定性的生态... 黄土丘陵沟壑区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区域,面临坡体-植被系统失稳、边坡滑塌等安全隐患。为该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及生态灾害防控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概述该地区土地整治工程中提升坡体结构施工稳定性的生态灾害阻控、边坡防护和植被防护阻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坡体工程 生态灾害阻控 植被防护 边坡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力理论在土地整治工程中探索与应用
4
作者 熊宇斐 雷娜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9年第7期27-27,29,共2页
将恢复力理论纳入到土地整治工作中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和逻辑推理探讨恢复力理论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的结合与应用,并提出土地整治的规划和设计都应以恢复力理论为依托,探讨时代发展变化下的恢复力理论与土地整治发... 将恢复力理论纳入到土地整治工作中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和逻辑推理探讨恢复力理论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的结合与应用,并提出土地整治的规划和设计都应以恢复力理论为依托,探讨时代发展变化下的恢复力理论与土地整治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力理论 土地整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土地整治工程信息化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5
作者 黎雅楠 《湖北农机化》 2020年第15期27-28,共2页
本文通过探讨土地整治工程的信息化、数据化发展,利用新兴技术及信息软件对土地整治进行动态监督与管理,掌握可靠数据,为未来土地整治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 土地整治工程 信息化 数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资源分区的黄土高原水土热资源时空变化和生态功能区划 被引量:5
6
作者 刘黎 赵永华 +3 位作者 韩磊 韩玲 王茜 汤剑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6-97,共12页
基于GIS平台和SOFM模型,将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植被固碳作为衡量黄土高原水土热资源的指标,分析2000—2019年黄土高原的水土热匹配度时空变化;基于三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多年平均值,在土地资源分区的基础上修正生态功能区划边界。研... 基于GIS平台和SOFM模型,将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植被固碳作为衡量黄土高原水土热资源的指标,分析2000—2019年黄土高原的水土热匹配度时空变化;基于三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多年平均值,在土地资源分区的基础上修正生态功能区划边界。研究表明:2000—2019年,黄土高原水土热匹配度状况整体上升,但不同土地资源分区的水土热匹配度增速以及稳定性存在差异,沙地与沙漠区、河谷平原区以及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热匹配度的增速最大,分别为3.25、2.44和2.43,水土热匹配度稳定性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状态。SOFM模型在黄土高原的生态功能区划上表现良好,划分了六大生态功能区,并基于土地资源分区划分了16个子区域,包括植被涵养区、农业生产区、牧业发展区、农牧兼顾发展区和生态脆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水土热匹配度 SOFM模型 生态功能区划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沟造地背景下延安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晶 杨亮彦 +1 位作者 孔辉 刘思琪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5期57-65,共9页
治沟造地是延安市实施的一项增加耕地面积、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研究治沟造地工程背景下延安市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对科学评价治沟造地工程生态效益及黄土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 治沟造地是延安市实施的一项增加耕地面积、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研究治沟造地工程背景下延安市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对科学评价治沟造地工程生态效益及黄土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2018年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运用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定量分析了延安市2010—2018年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延安市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林地和耕地,研究期内延安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主要为三者互相转化,变化幅度不大,维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延安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2010年的955.91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958.56亿元,增幅为0.28%,草地和林地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最大;疏林地、高覆盖草地和水域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主要贡献因子和敏感因子;延安市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调节服务是最重要的功能,其中气候调节价值最大,研究时段所有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幅度均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治沟造地 延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生态空间土地整治的生物群落构建 被引量:6
8
作者 罗林涛 方炜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8-284,共7页
随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建设对生态用地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中国城市生态空间土地整治工程建设中存在过度注重美学和视觉效应、盲目引进外来种、植物配置不合理、大面积运用草坪等现象,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也引发了很... 随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建设对生态用地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中国城市生态空间土地整治工程建设中存在过度注重美学和视觉效应、盲目引进外来种、植物配置不合理、大面积运用草坪等现象,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问题。通过分析生态文明背景下中国城市生态空间规划与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土地整治生态空间特点,总结提出了“人+植物”群落城市土地整治生态修复基础理论,并以陕西省渭南市渭东新城综合整治项目为例,重点阐述了城市土地整治过程中生态空间群落构建的方法要点和具体思路。结果表明:在城市土地整治修复和生态空间建设中,重点利用本土植物群落特性,构建复层植物群落;丰富区域生物多样性,打造平衡的生态链;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耦合关系,并以“人+植物”群落为单位与城市设施、人类活动、环境承载力综合考虑设计城市生态景观,最终可以构建优美、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城市土地 生态修复 生物群落 自然耦合 生态链 景观规划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土地整治思路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3
9
作者 孙沛 胡一 卢垟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3期254-256,共3页
党的十九大明确将乡村振兴战略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其主要目的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选择路径。农村土地整治对乡村的经济、社会、生态均会产生重要影响,也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 党的十九大明确将乡村振兴战略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其主要目的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选择路径。农村土地整治对乡村的经济、社会、生态均会产生重要影响,也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的突破口。分析了农村土地整治现存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土地整治的思路,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土地整治发展的方向,以期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整治 乡村振兴战略 思路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效益评价--基于AHP-PCE模型 被引量:6
10
作者 慕哲哲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0-196,共7页
为研究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前后项目区总体建设效益情况,明晰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可提升潜力指标,以法库县龙家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4个方面选取14个评价指标,采用多层次... 为研究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前后项目区总体建设效益情况,明晰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可提升潜力指标,以法库县龙家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4个方面选取14个评价指标,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测算各效益分值及综合分值,并划分评价等级。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区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综合效益分值为82.10,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表现为“一优三良”。其中,社会效益分值为86.15,评价等级为优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分值分别为80.74、82.12和79.41,评价等级均为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均有所提升,但经济效益和景观效益与项目预期建设目标存在差距,其中新增耕地指标、项目区总产值指标及景观丰富度指标有较大提升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效益评价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限土地整治土壤碳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曹婷婷 孙婴婴 +1 位作者 王欢元 杜宜春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6-92,共7页
为明晰土地整治年限对土壤碳固持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壤质量及碳吸收与存储的影响规律,以陕西省已开展沙地、盐碱地、废弃宅基地3类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开展本研究,结果表明:风沙地整治能有效增加土壤碳含量,碳密度和碳含量... 为明晰土地整治年限对土壤碳固持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壤质量及碳吸收与存储的影响规律,以陕西省已开展沙地、盐碱地、废弃宅基地3类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开展本研究,结果表明:风沙地整治能有效增加土壤碳含量,碳密度和碳含量的变化较为一致,在整治初期因工程措施的扰动,风沙地表层有机碳降低,但因作物收获需求表层无机碳增高,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整治后6年,沙地总碳、有机碳、无机碳密度则比整治前和整治2年后都呈显著上升趋势,各土层增幅都在30%以上;废弃宅基地整治前土壤质量较好,整治前后土壤碳含量的变化不显著,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整治7年后,总碳密度在0—10,10—20 cm处分别增高40%,34%;有机碳密度在0—10 cm,10—20 cm处分别增高83%,53%,碳储量随整治年限逐渐增加;盐碱地整治后表层覆沙中富含碳酸盐,随着碳酸盐向深层淋溶,深层无机碳增加,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表层无机碳含量显著增加,剖面无机碳储量也显著增加,有机碳储量波动不大,总碳储量显著增高。风沙地、废弃宅基地、盐碱地整治对于土壤碳固持能力都有一定改善作用,且这种作用在作物种植与工程措施实施两方面的综合效应下,会随着整治年限的延长,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不同整治年限 碳固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盐碱化成因及整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燕 卢楠 《河南农业》 2021年第8期61-62,共2页
虽然可持续发展已经得到广泛认同,但是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仍十分严重,而土地盐碱化是其中重要问题之一,对于盐碱地的治理受到行业内的关注。本文通过探讨现阶段盐碱地治理的相关问题和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探讨改良盐碱地... 虽然可持续发展已经得到广泛认同,但是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仍十分严重,而土地盐碱化是其中重要问题之一,对于盐碱地的治理受到行业内的关注。本文通过探讨现阶段盐碱地治理的相关问题和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探讨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和措施,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盐碱化 改良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盼盼 《绿色科技》 2020年第6期43-45,49,共4页
针对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现状问题和农村生态景观建设需求,通过分析农村土地整治中运用的工程手段,包括农村居民点复垦、土地平整工程、道路整治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等给农村生态景观建设带来的景观效应,提出了以上工程手段中可能存在的问... 针对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现状问题和农村生态景观建设需求,通过分析农村土地整治中运用的工程手段,包括农村居民点复垦、土地平整工程、道路整治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等给农村生态景观建设带来的景观效应,提出了以上工程手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旨在阐明农村土地整治与区域生态环境、景观格局的响应关系,为农村土地整治技术需求和工程适应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整治 生态景观建设 土地平整 农村道路 农田水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氧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滴定法》的实验室方法验证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思敏 《绿色科技》 2019年第20期132-135,共4页
指出了耗氧量通常被用来评价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有机物污染程度的常规指标,对《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综合指标》GB/T 5750.7-2006中高锰酸钾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耗氧量进行了实验室方法验证。结果表明:测定的检出限... 指出了耗氧量通常被用来评价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有机物污染程度的常规指标,对《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综合指标》GB/T 5750.7-2006中高锰酸钾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耗氧量进行了实验室方法验证。结果表明:测定的检出限为0.03 mg/L,小于方法检出限0.05 mg/L,符合要求;对低、中、高3种实际水样分别进行了6次平行测定,相对偏差分别为4.5%、2.7%、2.4%,测定结果均满足该方法要求的平行样品的相对偏差允许值,精密度良好,符合要求;对3种浓度水平分别为GSB07-3162-2014(1.89±0.17 mg/L)、BY400026(2.68±0.14 mg/L)、BY400026(4.11±0.19 mg/L)的国家有证标准物质进行了平行6次测定,测定值分别为1.93 mg/L、2.73 mg/L、4.05 mg/L,均满足有证标物不确定度(k=2)的要求,准确度良好。故确定了该方法测定耗氧量在本实验室适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氧量 方法验证 高锰酸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黎雅楠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21期117-120,共4页
利用黄土高原地区5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集,基于ArcGIS平台及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研究了1995—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在过去20a土地利用面积增加的有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 利用黄土高原地区5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集,基于ArcGIS平台及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研究了1995—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在过去20a土地利用面积增加的有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实施以来,耕地面积下降幅度大,土地利用变化显著,通过对近20a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期为当地科学开展生态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地利用 GIS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和管理要点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海欧 《农技服务》 2020年第5期105-107,共3页
土地整治工作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升土地整治工作实践上新台阶,针对当前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前、中、后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及管理要点,... 土地整治工作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升土地整治工作实践上新台阶,针对当前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前、中、后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及管理要点,并对未来土地整治的工作重点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项目管理 内容 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土地整治探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熊宇斐 何靖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第4期73-74,共2页
城市的不断发展带来城乡发展不平衡加剧,为促进农村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结合城乡发展背景,对农村土地整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农村地区的长远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美丽乡村 农村土地整治 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治项目区水质状况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哲 《南方农业》 2019年第24期150-151,共2页
为了对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土地整治项目区地表水进行水质调查与健康分析,检验其是否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该地区水质的常规指标以及重金属指标(锌、镉、铅、铬、锰、镍、铜、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土地整治项... 为了对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土地整治项目区地表水进行水质调查与健康分析,检验其是否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该地区水质的常规指标以及重金属指标(锌、镉、铅、铬、锰、镍、铜、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土地整治项目区阳湾沟和九龙泉沟水样常规指标pH值、氯化物、全盐、化学需氧量(COD)、硬度等指标值均在农田灌溉水质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范围内,重金属含量也在灌溉水质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范围内.项目区水质标准均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能满足农田作物的灌溉使用和生活健康饮水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工程 地表水 水质调查 陕西省延安市南泥湾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宇斐 董起广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第3期71-72,共2页
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土地利用提出更高要求,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增强土地整治工作成效,结合生态景观战略,以科学的举措来最大程度地发挥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效果。为此,文章结合我国土地整治生态景观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建... 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土地利用提出更高要求,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增强土地整治工作成效,结合生态景观战略,以科学的举措来最大程度地发挥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效果。为此,文章结合我国土地整治生态景观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建设策略,希望能够进一步协调生态与经济间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土地整治 生态景观 建设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治对土壤有机质及碳含量的影响--以延安治沟造地项目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盼盼 何靖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4期30-33,38,共5页
指出了土地整治对土壤的强扰动,势必会对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碳含量造成影响。延安治沟造地工程是针对黄土高原特殊地貌,利用现代化工程手段快速在沟道覆土造田,田坝渠路林综合建设的一种沟道土地整治新模式,为了研究治沟造地对农田土壤有... 指出了土地整治对土壤的强扰动,势必会对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碳含量造成影响。延安治沟造地工程是针对黄土高原特殊地貌,利用现代化工程手段快速在沟道覆土造田,田坝渠路林综合建设的一种沟道土地整治新模式,为了研究治沟造地对农田土壤有机质和碳含量的影响,通过间接采样和随机采样方法,采集了延安宝塔区、安塞区、子长县3个区域6个片区治沟造地前后土样,对其包含的有机质和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进行了测定,初步分析了不同年限土地整理区以上组分的变化及其变化原因。主要结论有:①延安治沟造地工程实施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高,变幅在0.41~2.32 mg/g;土壤有机碳含量也有一定程度升高,0.05~0.80 mg/g;活性有机碳提高,变幅在0.12~0.77 mg/g;②针对土壤有机质提升水平,整治年限5年>2年>1年;土壤有机碳提升水平5年>2年>1年;土壤活性有机碳提升含量5年>2年>1年,提升幅度5年>1年>2年;③经相关性分析,土壤有机质与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从中可见:延安治沟造地工程实施有利于土壤有机质、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的增加,该工程可在同类型范围内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沟造地 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碳 土壤活性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