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熊盛青 毛景文 +8 位作者 刘敏 周锡华 徐学义 秦绪文 葛良全 王林飞 陈斌 李桐林 骆遥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116,共13页
航空地球物理勘探是重要的快速找矿勘查方法,21世纪以来我国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但现有技术与装备仍难以满足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深地、深海探测等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的新需求。本文聚焦我国航空地... 航空地球物理勘探是重要的快速找矿勘查方法,21世纪以来我国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但现有技术与装备仍难以满足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深地、深海探测等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的新需求。本文聚焦我国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高质量发展布局,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发展现状,评估了当前国内外技术竞争和发展态势,分析研判了我国在该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结合科技发展新变化、新特征和新趋势,瞄准超导传感器、航空重力全张量梯度、航磁全张量梯度、多场源全深度航空电磁、航空地震等前沿关键技术,以及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等急需的实用化技术,制定了我国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发展路线图。针对前沿技术攻关能力不够强、技术适应性较差和创新基础较薄弱等问题,提出了组建国家级航空地球物理技术创新中心、开展第四代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研发和构建一体化的航空地球物理技术装备发展体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地球物理 资源勘查 航空重力全张量梯度勘查 航磁全张量梯度勘查 多场源全深度航空电磁勘查 航空地震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地球物理在战略性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3
2
作者 熊盛青 徐学义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3-156,共14页
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急需高效的勘查技术支撑。航空地球物理是重要的高效找矿勘查方法,在世界矿产勘查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21世纪以来,我国航空地球物理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自主研发的高灵敏度仪器、更高分辨率和更多种... 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急需高效的勘查技术支撑。航空地球物理是重要的高效找矿勘查方法,在世界矿产勘查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21世纪以来,我国航空地球物理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自主研发的高灵敏度仪器、更高分辨率和更多种类型数据的无缝采集、更精细的数据处理和更精准的解释方法、更大的探测深度、更广的应用领域,尤其是多参量航磁、时间域航空电磁、航空重力等新勘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国内外找矿勘查实践表明,航空地球物理可在矿产勘查的不同阶段中发挥重要的直接或间接找矿作用,尤其是对铁、铜、镍、铀、钾盐等紧缺矿产勘查成效显著。但是,针对战略性矿产勘查以难进入地区和以深部间接找矿为主的新需求,航空地球物理找矿勘查面临信息微弱、浅部干扰大、探测(解释)结果的不确定性和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难以构建等难题;存在自主研发的新航空地球物理装备使用不够充分、实用化程度不够高,基于较低成本的无人机平台勘查技术发展较慢,具有更高分辨率的航磁张量梯度、航空重力梯度和航空电磁等新技术发展滞后,先进实用的高精度航空地球物理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技术不完善,航空地球物理与地质和其他方法融合不深入等问题。基于此,初步总结了航空地球物理找矿勘查中不同方法在不同找矿阶段的作用,以及探测不同矿种、不同矿产类型的有效性,提出了航空地球物理支撑战略性矿产勘查的思路:以先进的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研究有效的技术方法或方法组合,以解决找矿勘查部署和隐伏矿体(或成矿地质体)精准定位问题为主要目标,重点实现国产化仪器和软件平台的实用化,研制更高灵敏度的仪器和高效的低飞行高度-高分辨率综合探测方法、有效的信息增强和弱信息提取技术、智能化的多源信息联合反演与地质-地球物理建模方法,发展空-地-井地球物理协同勘查技术。最后,展望了航空地球物理战略性矿产勘查的应用前景,讨论了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今后需重点发展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地球物理 矿产勘查 探测仪器 软件平台 地质-地球物理建模 空-地-井协同勘查技术 战略性矿产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遥感技术及其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金鼎坚 王建超 +3 位作者 吴芳 高子弘 韩亚超 李奇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0,共10页
航空遥感技术是地质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阐述航空遥感概念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航空遥感技术的发展历史,系统总结了航空遥感平台、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以地质灾害调查、矿产资源勘查、海岸带地质调查、矿山监测和航空... 航空遥感技术是地质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阐述航空遥感概念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航空遥感技术的发展历史,系统总结了航空遥感平台、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以地质灾害调查、矿产资源勘查、海岸带地质调查、矿山监测和航空物探遥感综合勘查等为例介绍了航空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中的典型应用。该研究可为从事航空遥感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遥感 地质调查 地质灾害 矿物填图 海岸带 航空物探遥感综合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地球物理勘查科技创新与应用 被引量:43
4
作者 熊盛青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5期791-818,共28页
简要回顾了中国航空物探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21世纪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国内航空物探的主要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并对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为满足国家与社会需求,"十一五"以来,中国的航空物探... 简要回顾了中国航空物探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21世纪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国内航空物探的主要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并对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为满足国家与社会需求,"十一五"以来,中国的航空物探技术,尤其是航磁多参量、矢量测量、航空重力测量和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航空物探技术创新过程中,航空物探资料的综合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加强,在基础地质、固体矿产勘查与评价、能源勘查与评价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地下水资源调查、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调查等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满足国家资源勘查和环境评价对航空探测技术的需求,未来中国航空物探测量系统的分辨率、稳定性和实用性将进一步提高,航空物探在加强基础地质、固体矿产勘查、能源勘查等传统领域应用的基础上,将拓展及加强在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部地热调查、水资源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军事及测绘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 航空物探 创新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湖北段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遥感动态监测和生态修复效果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娅琴 邸宝刚 +2 位作者 邢宇 安娜 张仙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4,共13页
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湖北省作为长江经济带的一员,矿产资源丰富,长期大规模矿产资源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稳定,亟须对废弃露天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截至目前,少有学者对长江经济带湖北... 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湖北省作为长江经济带的一员,矿产资源丰富,长期大规模矿产资源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稳定,亟须对废弃露天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截至目前,少有学者对长江经济带湖北段废弃露天矿山的生态修复情况进行系统跟踪监测和分析。该文基于2017—2022年国产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采用人机交互解译对长江经济带湖北段干流及主要支流(汉江、清江)两岸各10 km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的分布和生态修复进展进行监测。结果发现,截至2017年底,研究区共有废弃露天矿山图斑537处,涉及矿山283座,面积共2 225.19 hm^(2);2018—2022年动态变化监测结果显示,研究区废弃露天矿山的生态修复治理面积由2018年的291.01 hm^(2)增长至2022年的1 741.19 hm^(2),治理率持续上升,生态修复治理情况总体向好。基于2017—2022年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based ecological index,RSEI),对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废弃露天矿山图斑范围RSEI均值由2017年的0.397 7增长为2022年的0.423 9,增长率6.59%,图斑范围的生态状况向好发展,生态修复效果明显。总的来说,该文对研究区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价,所得结果可为湖北省乃至全国其他区域废弃露天矿山监测提供数据支撑和方法借鉴,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废弃露天矿山 生态修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修复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空高光谱遥感的沉积变质型铁矿找矿预测——以北祁连镜铁山地区为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董新丰 闫柏琨 +4 位作者 李娜 赵哲 刘根源 刘镕源 陈耀文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13-1023,共11页
沉积变质型铁矿是北祁连山西段重要的矿床类型,一直以来都是该地区矿产勘查的重要对象,区内产有知名的镜铁山铁矿床。北祁连山地区山势陡峻、交通不便,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开展传统的地质调查工作难度较大。航空高光谱遥感具有高空间... 沉积变质型铁矿是北祁连山西段重要的矿床类型,一直以来都是该地区矿产勘查的重要对象,区内产有知名的镜铁山铁矿床。北祁连山地区山势陡峻、交通不便,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开展传统的地质调查工作难度较大。航空高光谱遥感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的特点,其在矿物信息识别上较多光谱遥感有了质的提升,同时在该地区开展航空高光谱遥感调查是发挥遥感技术的高效性和先行性优势所在。本文基于调查区内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地质特征,利用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提取的赤铁矿、菱铁矿信息开展针对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找矿预测。结果表明,提取的赤铁矿信息或直接指示铁矿(化)体产出位置,或指示含赤铁矿地层产出信息,这为直接或间接寻找铁矿床提供了重要信息;菱铁矿信息同样可作为寻找铁矿床的重要依据,分布范围较大的菱铁矿信息可直接指示富菱铁矿的铁矿(化)体产出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铁山铁矿 沉积变质型铁矿 高光谱遥感 找矿预测 北祁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基岩区区域地质调查填图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娜 董新丰 +2 位作者 甘甫平 闫柏琨 朱婉菁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1,共9页
高光谱遥感以其超高的光谱维数据优势,使对地物的精细识别和区分能力较传统多光谱遥感数据有质的提升。以HyM ap高光谱数据和高分五号高光谱数据为数据源,选择中国西部基岩区区域开展了高光谱遥感岩性-构造解译工作。通过图像增强处理后... 高光谱遥感以其超高的光谱维数据优势,使对地物的精细识别和区分能力较传统多光谱遥感数据有质的提升。以HyM ap高光谱数据和高分五号高光谱数据为数据源,选择中国西部基岩区区域开展了高光谱遥感岩性-构造解译工作。通过图像增强处理后,对研究区地层单元、岩体/脉、构造等进行了遥感地质解译。对比已有的地质调查结果,发现高光谱遥感数据相较多光谱/高分数据对岩性-构造信息的展布情况显示得更加清晰和直观,同时其对不同岩性段、不同岩相带,以及细小构造等区分能力突出,表现出明显的技术优势。研究认为,高光谱遥感可为基岩区区域地质填图提供更加客观、真实的地质体、构造展布情况,能提高地质调查填图的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地质填图 HYMAP 高分五号 遥感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高光谱仪几何检校方法及其在海岸带航空遥感调查中的示范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韩亚超 李奇 +3 位作者 张永军 高子弘 杨达昌 陈洁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0-65,共6页
海岸带航空高光谱遥感测量与调查时,水面无法进行地面控制点测量,不能通过传统的空中三角测量方法得到数据准确的外方位元素,因此如何保证海岸带航空遥感数据的几何精度是测量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总结分析了CASI 1500H型推扫式机载高光... 海岸带航空高光谱遥感测量与调查时,水面无法进行地面控制点测量,不能通过传统的空中三角测量方法得到数据准确的外方位元素,因此如何保证海岸带航空遥感数据的几何精度是测量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总结分析了CASI 1500H型推扫式机载高光谱仪的几何检校原理与模型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针对该系统的几何检校方案,检校结果表明,无控制点情况下CASI 1500H高光谱影像的几何精度得到显著提高。使用该几何检校方法对大襟岛及其周边海域进行了CASI 1500H航空高光谱数据获取,基于该数据进行了大襟岛及周边海域的悬浮泥沙浓度反演示范应用,总体反演精度优于70%,满足海岸带航空遥感调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I 1500H高光谱影像 几何检校 海岸带高光谱调查 悬浮泥沙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点扩散函数效应的光谱遥感图像超分辨率制图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鹏 严昂 张弓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9-608,共10页
由于硬件设备的限制和土地覆盖类别的多样性,采集得到的光谱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有时较为粗糙,导致大量混合像元产生,严重影响了土地覆盖类型空间分布的制图精度。超分辨率制图技术可以有效地处理光谱遥感图像中的混合像元,获得准确的... 由于硬件设备的限制和土地覆盖类别的多样性,采集得到的光谱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有时较为粗糙,导致大量混合像元产生,严重影响了土地覆盖类型空间分布的制图精度。超分辨率制图技术可以有效地处理光谱遥感图像中的混合像元,获得准确的地物类别分布信息。在遥感大数据背景下,来自同一卫星采集同一区域的多位移图像可以作为辅助数据改进超分辨率制图结果。然而,目前多位移图像插值超分辨率制图方法很少有效地考虑点扩散函数效应影响,导致制图结果精度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点扩散函数效应的多位移光谱遥感图像超分辨率制图方法,改善土地覆盖类别制图结果。在所提出的方法中,首先,对多位移图像进行光谱解混,以生成粗糙丰度图像。然后,在考虑点扩散函数效应的情况下,对粗糙丰度图像先采用面到点克里格法,然后进行理想方波滤波,得到改善的粗糙丰度图像。接下来,通过插值对改善的粗糙丰度图像进行上采样以获得上采样丰度图像,并对上采样的所有丰度图像进行整合以获得精细丰度图像。最后,根据精细丰度图像提供的类别比例信息,使用类别分配方法将类别标签分配给亚像元,以获得理想的制图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减少点扩散函数效应影响,所提出的方法展示出最佳性能表现,例如在美国华盛顿特区数据集实验结果的总体精度分别达到77.63%和Kappa系数达到0.72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遥感图像 超分辨率制图 点扩散函数效应 插值 多位移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研究:以地质调查系统单位H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瞿永泽 杨秀绣 +2 位作者 兰宇飞 严明 付小茗 《中国矿业》 2023年第S01期28-34,共7页
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而内部控制信息化是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途径。通过信息系统将组织机构、工作机制、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内部控制管理要求进一步细化,确保各项管理措施... 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而内部控制信息化是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途径。通过信息系统将组织机构、工作机制、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内部控制管理要求进一步细化,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安全有效,最大限度地消除人为因素影响,提升管理效率和效果,是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要义所在。通过对中央财政拨款公益性事业单位H的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分析地质调查系统单位H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从单位层面和重点业务层面提出针对性的优化路径,给出地质调查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实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管理 内部控制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调查系统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瞿永泽 杨秀绣 +2 位作者 兰宇飞 严明 付小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61-564,共4页
内部控制信息化是将与财务相关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内部控制流程嵌入信息系统,实现内部控制的程序化、常态化,以减少人为因素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实现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保障单位运行合规合法以及业务履职效率效果(周卫华,20... 内部控制信息化是将与财务相关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内部控制流程嵌入信息系统,实现内部控制的程序化、常态化,以减少人为因素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实现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保障单位运行合规合法以及业务履职效率效果(周卫华,2016;滕双杰等,2017;唐大鹏等,2019;徐爱兰等,2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信息化 自然资源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码航空物探遥感技术测珠峰 被引量:1
12
作者 鞠星 徐蕾 +1 位作者 栾晓东 张贺然 《中国矿业》 2021年第S01期475-478,共4页
2020年,我国再次成功测量了珠穆朗玛峰的高程。2020年12月8日,我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珠峰的最新高程为8 848.86m。在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的过程中,我国首次采用了航空重力和航空遥感综合测量技术,将两种技术所需设备搭载于我国自主改装的... 2020年,我国再次成功测量了珠穆朗玛峰的高程。2020年12月8日,我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珠峰的最新高程为8 848.86m。在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的过程中,我国首次采用了航空重力和航空遥感综合测量技术,将两种技术所需设备搭载于我国自主改装的"航空地质一号"飞机上开展测量。航空重力测量填补了珠峰地区重力数据的空白,提升了珠峰地区高程起算面的精度至厘米级,为珠峰高程的精确测量奠定了基础;航空遥感测量获得了珠峰地区迄今为止精度最高的三维地形地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重力测量 航空遥感 珠穆朗玛峰高程 三维地形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曲率模型的航空重力数据噪声压制方法研究
13
作者 王皓 熊盛青 +1 位作者 何涛 王万银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59-3972,共14页
航空重力是近几十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数据采集时会受到飞机震动、颠簸以及气流变化引起的飞机高度变化等因素产生的噪声影响,使得采集的重力数据中由地质体引起的重力异常远远小于噪声,对后续的处理和解释带来... 航空重力是近几十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数据采集时会受到飞机震动、颠簸以及气流变化引起的飞机高度变化等因素产生的噪声影响,使得采集的重力数据中由地质体引起的重力异常远远小于噪声,对后续的处理和解释带来了很大困难.航空重力数据噪声压制一直是航空重力数据处理的难题,也是地球物理学家一直致力研究的课题.本文将最小曲率方法用于航空重力数据噪声压制,在已有显式和隐式单步长、叠加步长、多重单步长和多重叠加步长迭代的基础上,提出了松弛迭代技术,解决了显式单步长和显式多重单步长迭代不收敛的问题.利用Fourier频谱分析理论,研究了松弛迭代格式的收敛性,并给出了松弛因子选择方法;通过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测试了最小曲率方法在航空重力数据噪声压制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最小曲率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航空重力数据噪声压制方法,能够提高航空重力数据的质量,也为进一步处理和解释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最小曲率噪声压制方法还可用于地面、船载以及卫星重力数据的噪声压制以及其他数据的噪声压制,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重力数据 最小曲率 噪声压制 松弛迭代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源法的低纬度地区曲面磁异常化极、分量及张量转换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义蜜 熊盛青 +3 位作者 何涛 王皓 王万银 王林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19-1831,共13页
化极、分量及张量转换是磁异常解释的重要基础,在低纬度地区尤其磁赤道附近的曲面磁数据观测,化极、分量及张量转换存在着不稳定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等效源法的低纬度地区曲面磁异常化极、分量及张量转换方法,该方法利用位场与场... 化极、分量及张量转换是磁异常解释的重要基础,在低纬度地区尤其磁赤道附近的曲面磁数据观测,化极、分量及张量转换存在着不稳定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等效源法的低纬度地区曲面磁异常化极、分量及张量转换方法,该方法利用位场与场源之间的物理关系,并行计算核函数矩阵,建立线性方程组,再辅以正则化灵敏度矩阵加权约束构建目标函数,使用共轭梯度法求解目标函数极小化问题可获得等效源物性分布,之后将其代入相关待重构或转换的磁异常分量或张量正演公式中,即可得到任意曲面的化极磁力异常、分量及张量转换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计算精度。合成模型试验表明,该方法对低纬度地区曲面观测磁异常有着较高的计算精度,对于含噪数据也表现出较好的抗噪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卡罗琳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Magur Islands研究区的磁异常数据化极和分量转换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异常 等效源 曲面观测 低纬度化极 分量、张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覆盖区磁铁矿空-地-井协同勘查技术体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成平 于长春 +4 位作者 张迪硕 熊盛青 朱裕振 侯征 高秀鹤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4-1173,共10页
【研究目的】厚覆盖区磁铁矿勘查作为深部找矿的重要内容,工作程度低、矿体引起的异常信号弱、找矿难度大,亟待探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勘查技术体系。【研究方法】运用空-地-井多维度、多方法勘查手段,采用远景区-航空物探-地面物探及... 【研究目的】厚覆盖区磁铁矿勘查作为深部找矿的重要内容,工作程度低、矿体引起的异常信号弱、找矿难度大,亟待探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勘查技术体系。【研究方法】运用空-地-井多维度、多方法勘查手段,采用远景区-航空物探-地面物探及验证孔-空地井联合反演-钻探逐级逼近的多元信息工作方法,使用空-地-井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综合地质找矿信息提取方法、岩性构造填图及靶区圈定、基于多元信息的航空重磁联合反演、三维地质-地球物理建模等关键技术。【研究结果】针对厚覆盖区找矿特点,建立了厚覆盖区磁铁矿空-地-井协同勘查技术体系,在山东齐河地区应用,提升了找矿效果,实现了富铁矿找矿突破。【结论】该技术体系发挥了空-地-井协同勘查优势,为厚覆盖区磁铁矿勘查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也为厚覆盖区寻找其他类型矿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覆盖区 技术体系 航空重磁 矿产勘查工程 磁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力垂向一阶导数与倾斜角投影模型子空间的三维重力反演方法
16
作者 王清銮 熊盛青 王万银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992-4004,共13页
作为重力勘探领域的研究热点,三维重力反演能够为地质构造研究和矿产勘查提供丰富的信息.然而,传统三维重力反演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常面临计算量大与存储成本高的问题.子空间反演方法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地震与电法勘探等领域的反演方法,... 作为重力勘探领域的研究热点,三维重力反演能够为地质构造研究和矿产勘查提供丰富的信息.然而,传统三维重力反演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常面临计算量大与存储成本高的问题.子空间反演方法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地震与电法勘探等领域的反演方法,通过子空间线性表示模型项,改变优化目标,降低方程组维数,从而有效降低反演计算量.将子空间方法应用于三维重力反演,可提升初步地下密度建模的效率,并在后续研究中减少修正反演密度模型的试错成本.与以往将迭代过程中的梯度作为子空间的做法不同,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将二维平面数据分布特征投影至三维模型分布特征的子空间计算方法,并通过重力垂向一阶导数和重力倾斜角投影得出更优越的模型子空间,反演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物性高值区与场源地质体的边界,并且具有更强的聚焦能力.为了进一步降低子空间反演的计算成本,本文将其与频率域卷积快速算法相结合,有效提升了正演计算和矩阵运算的计算效率.在理论模型试验中,验证了该投影模型子空间反演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相较于传统反演方法计算效率整体提升97.33%~99.14%.在实际数据测试中,本文对奥林匹克坝研究区进行了重力子空间反演,于较短计算时间内获得了与矿区真实地质构造相符的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三维反演 投影模型子空间 垂向一阶导数 倾斜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阈值修剪迭代算法的重力数据三维物性反演方法
17
作者 张义蜜 熊盛青 +2 位作者 王皓 王万银 杨敏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16-3633,共18页
利用重力数据反演得到地下密度不均匀体分布情况,对寻找目标地质体有着重要的意义.重力数据物性反演方法大多数是基于观测数据和模型参数约束的L_(2)范数极小化,然后利用最优化方法进行求解,得到物性分布结果.由于反演过程中受“趋肤效... 利用重力数据反演得到地下密度不均匀体分布情况,对寻找目标地质体有着重要的意义.重力数据物性反演方法大多数是基于观测数据和模型参数约束的L_(2)范数极小化,然后利用最优化方法进行求解,得到物性分布结果.由于反演过程中受“趋肤效应”的影响,物性反演结果往往集中在观测面附近,这会对实际地质解释造成一定的困扰.深度加权函数的引入能一定程度缓解“趋肤效应”,但同时又引入了“拖尾”以及“伴生异常”,反演结果的水平分辨率和垂向分辨率较低.本文依据重力数据三维物性反演吉洪诺夫正则化基本原理,提出一种基于阈值修剪迭代算法的重力数据三维物性反演方法.通过再回收L_(2)范数约束反演引起的弱小异常来转换、增强目标地质体周围原有的物性分布,达到物性反演结果聚焦的目的.此方法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趋肤效应”和“拖尾”现象的影响,提高了反演结果的分辨率.将该方法应用于理论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反演结果与理论模型空间位置以及物性值更加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最后,利用本文方法对澳大利亚Olympic Dam多金属矿区重力数据进行反演,得到了与已知地质信息相匹配的密度分布结果,从而体现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数据 物性反演 阈值修剪迭代算法 L_(2)范数 反演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村—过风楼地区航磁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18
作者 李逸川 余学中 +3 位作者 王明 周文月 李皎皎 李诗珺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18-220,共3页
中村—过风楼研究区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南秦岭造山带,在地质上以及自然地理上都有独特的地位。通过1:5万高精度航磁测量,获取了该区丰富的磁场信息,结合已开展的区域性野外岩矿石磁化率测量以及地质、矿产资料,分析研究... 中村—过风楼研究区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南秦岭造山带,在地质上以及自然地理上都有独特的地位。通过1:5万高精度航磁测量,获取了该区丰富的磁场信息,结合已开展的区域性野外岩矿石磁化率测量以及地质、矿产资料,分析研究该区航磁异常特征及地质成矿条件,为区域勘查找矿和地质构造研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村—过风楼 高精度航磁 成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LSTM的时序InSAR地表形变趋势分析及预测方法
19
作者 文艺 张玲 +3 位作者 孔含泉 万祥星 葛大庆 刘斌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151,共11页
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表形变监测与预测,但目前在地下水与地表形变趋势的相关性及其时间滞后性分析研究方面尚显不足,此外,InSAR地表形变趋势预测模型多依赖于... 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表形变监测与预测,但目前在地下水与地表形变趋势的相关性及其时间滞后性分析研究方面尚显不足,此外,InSAR地表形变趋势预测模型多依赖于单一InSAR信息,限制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地下水位、降雨量和InSAR形变信息的基于排列组合长短期记忆网络(combination-long short-term memory,C-LSTM)模型,分别对单因子模型和多因子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地表形变与地下水位变化间存在滞后关系,利用地下水和降雨量通过模型训练得到的最优特征组合,其预测结果与实际地表形变相比决定系数(R2)分别较单一特征因子预测结果提高了2.45%,1.52%,4.16%,8.08%,5.08%和1.45%。通过增加与地表形变相关性高的模型特征组合,提升了对地表形变区域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InSAR 地表形变 相关性分析 C-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表水循环遥感观测的黑河流域水平衡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闫柏琨 李文鹏 +7 位作者 甘甫平 郑跃军 祁晓凡 白娟 郭艺 吴艳红 王龙凤 马燕妮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56,共13页
流域内水循环各环节的水量及其时空分布是不断变化的,掌握流域水循环与水平衡状况是进行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以2000—2019年黑河流域水文显著变化期为研究时段,综合应用TRMM与GPM卫星观测的降水量、遥感估算的蒸散发量... 流域内水循环各环节的水量及其时空分布是不断变化的,掌握流域水循环与水平衡状况是进行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以2000—2019年黑河流域水文显著变化期为研究时段,综合应用TRMM与GPM卫星观测的降水量、遥感估算的蒸散发量等数据并结合气象站点、水文站点等观测数据,对流域降水、蒸散发与径流等水循环要素的水平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区是主要产流区,向中游年均下泄水量约为45.11×10^(8) m^(3)。其中,消耗于中游的年均量约为29.92×10^(8) m^(3),约占66%;补充下游的年均量约为15.19×10^(8) m^(3),约占34%。民乐—张掖盆地是黑河中游水资源消耗的主要区域,年均消耗的上游来水和当地降水量达43.97×10^(8) m^(3),约占中游消耗量的75%;中游农田蒸散发年均消耗水量约20.3×10^(8) m^(3),占总消耗量的35%;上游区降水量增加是黑河干流出山口径流量增加的主因,对径流量增加的贡献率为96%,导致年均径流增加0.35×10^(8) m^(3),潜在蒸散发对径流增加几乎没有贡献。根据目前黑河干流上游径流量变化与中游水资源消耗现状,如果未来水文周期变化导致上游径流减少,中下游用水矛盾凸显的风险较大。地表水循环遥感观测可作为流域水平衡分析的方法之一,分析流域地表水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揭示水资源变化趋势与原因,支撑水资源合理配置,陆面实际蒸散发是水平衡分析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准确估测不同类型下垫面实际蒸散发量是提升分析可靠性的关键。基于互补相关的陆面实际蒸散发估算方法相对简单,但其中用于计算湿环境蒸散发量的Priestley-Taylor公式中乘性经验系数受地形影响空间变异很大,区域上采用统一数值会对结果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文 降水 蒸散发 径流 水循环 水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