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是东亚大陆沉积物巨大的汇,识别这一地区的物源变化对理解古气候和古海洋变化有重要作用。基于黄河和长江携带的碎屑物质在磁性特征上的差异,环境磁学参数、磁化率—中值粒径的相关性可用于指示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物源的...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是东亚大陆沉积物巨大的汇,识别这一地区的物源变化对理解古气候和古海洋变化有重要作用。基于黄河和长江携带的碎屑物质在磁性特征上的差异,环境磁学参数、磁化率—中值粒径的相关性可用于指示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物源的可能变化。根据YSC-10孔环境磁学参数变化和磁化率—中值粒径的相关关系,推测4.8 cal ka B.P.以前钻孔沉积物的物源可能主要来自黄河入海物质;4.8 cal ka B.P.以来,可能指示了长江物源的影响相对增强。区域环境演变代用指标的对比分析表明,随着中晚全新世以来东亚季风降雨带的南移和渤海西岸黄河三角洲的发育,YSC-10孔沉积物中由黄河携带的碎屑物质减少,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沉积速率降低,自中全新世以来与黄海暖流有关的长江入海物质主导了YSC-10孔沉积物磁性性质。展开更多
稀土元素是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目前全球对稀土的需求依然在迅速增加。日本学者Kato等(2011)通过对太平洋沉积物大规模的采样发现,太平洋洋底含有大量的富稀土沉积物分布,并可能成为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及多金属硫化物以外的又一...稀土元素是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目前全球对稀土的需求依然在迅速增加。日本学者Kato等(2011)通过对太平洋沉积物大规模的采样发现,太平洋洋底含有大量的富稀土沉积物分布,并可能成为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及多金属硫化物以外的又一大潜在的矿产资源。当前普遍认为深海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主要载体为生物磷酸盐(Yasukawa et al.,2014;Zhang et al.,2017),沉积物中的钙质和磷质组分均与稀土元素关系密切(邱忠荣等,2019)。本文对洋底沉积物中CaO/P2O5与REY关系进行系统性分析,为深海沉积物中CaO/P2O5可能作为指示REY含量的潜在指标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展开更多
现代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SMS)富含Au等战略性矿产,是海底成矿作用研究的热点(Fuchs et al.,2019)。传统观点认为,富Au型SMS矿床可赋存于现代海底各种构造环境中,但高品位的Au通常与岛弧、不成熟的弧后环境有关,大洋中脊形成的块状硫化...现代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SMS)富含Au等战略性矿产,是海底成矿作用研究的热点(Fuchs et al.,2019)。传统观点认为,富Au型SMS矿床可赋存于现代海底各种构造环境中,但高品位的Au通常与岛弧、不成熟的弧后环境有关,大洋中脊形成的块状硫化物往往是贫Au的。展开更多
文摘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是东亚大陆沉积物巨大的汇,识别这一地区的物源变化对理解古气候和古海洋变化有重要作用。基于黄河和长江携带的碎屑物质在磁性特征上的差异,环境磁学参数、磁化率—中值粒径的相关性可用于指示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物源的可能变化。根据YSC-10孔环境磁学参数变化和磁化率—中值粒径的相关关系,推测4.8 cal ka B.P.以前钻孔沉积物的物源可能主要来自黄河入海物质;4.8 cal ka B.P.以来,可能指示了长江物源的影响相对增强。区域环境演变代用指标的对比分析表明,随着中晚全新世以来东亚季风降雨带的南移和渤海西岸黄河三角洲的发育,YSC-10孔沉积物中由黄河携带的碎屑物质减少,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沉积速率降低,自中全新世以来与黄海暖流有关的长江入海物质主导了YSC-10孔沉积物磁性性质。
文摘稀土元素是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目前全球对稀土的需求依然在迅速增加。日本学者Kato等(2011)通过对太平洋沉积物大规模的采样发现,太平洋洋底含有大量的富稀土沉积物分布,并可能成为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及多金属硫化物以外的又一大潜在的矿产资源。当前普遍认为深海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主要载体为生物磷酸盐(Yasukawa et al.,2014;Zhang et al.,2017),沉积物中的钙质和磷质组分均与稀土元素关系密切(邱忠荣等,2019)。本文对洋底沉积物中CaO/P2O5与REY关系进行系统性分析,为深海沉积物中CaO/P2O5可能作为指示REY含量的潜在指标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