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养殖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建议
1
作者 李淑芸 张朝晖 +2 位作者 高宇 赵林林 曲方圆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01-108,共8页
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内普遍存在养殖活动,如何促进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养殖活动协同发展,一直是保护区管理部门与相关利益群体密切关注的问题。结合我国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目标及养殖活动现状,从保护对象和养殖方式两个方面分... 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内普遍存在养殖活动,如何促进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养殖活动协同发展,一直是保护区管理部门与相关利益群体密切关注的问题。结合我国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目标及养殖活动现状,从保护对象和养殖方式两个方面分析了养殖活动对海洋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通过梳理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养殖活动管理及用海政策,发现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养殖活动管理政策不一致、养殖活动管理和海域使用政策缺乏与海洋自然保护区管控相衔接等问题,进而结合新时期自然保护区相关的管控政策要求,提出了细化海洋自然保护区内养殖活动的管控要求、尽快开展海洋自然保护区养殖活动管理试点、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海域管理和渔业管理间协调、加强对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能力建设等建议,以期为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内的养殖活动管理提供参考,促进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周边渔业社区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自然保护区 养殖 管理 生态环境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部特征的斑海豹个体识别
2
作者 庄鸿飞 侯金 +9 位作者 王守强 高宇 张朝晖 王宗灵 赵林林 何育欣 周庆杰 鹿志创 邢衍阔 杜光迅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586-6599,共14页
针对渤黄海斑海豹种群传统监测方法中高成本、低效率个体识别难题,提出一种基于面部特征的斑海豹个体识别模型。该模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架构,结合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特征处理技术,提高了对面部关键特征的识别能力,并通过深度可分离卷积... 针对渤黄海斑海豹种群传统监测方法中高成本、低效率个体识别难题,提出一种基于面部特征的斑海豹个体识别模型。该模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架构,结合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特征处理技术,提高了对面部关键特征的识别能力,并通过深度可分离卷积降低了参数量和计算需求。实验结果显示,融合SlimC2F、CBAM和SPPF模块可显著提高网络识别性能,本文方法(SlimC2F-CBAM+SPPF)取得最佳识别效果。在自建有背景数据集与Caltech-256公共数据集上,模型识别准确率达98.35%、80.70%,优于目前主流模型。在迁移学习策略的应用下,模型对不同背景的适应性增强,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8.70%。此外,即使在较小数据集上,模型仍能保持较高的识别准确率。最后,可视化分析展示了模型主要关注眼睛和鼻子等关键部位,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解释性,为实现斑海豹个体的高效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海豹 个体识别 面部识别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大海洋生态系滨海湿地保护:进展与建议
3
作者 曲方圆 Jae-Won Yoo 王守强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4期272-280,共9页
黄海大海洋生态系(YSLME)滨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的中转站和越冬栖息地,对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的候鸟至关重要。由于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国和韩国都开垦了大量的滨海湿地,因此生境丧失被确定为是对YSLME的一个重大跨界... 黄海大海洋生态系(YSLME)滨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的中转站和越冬栖息地,对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的候鸟至关重要。由于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国和韩国都开垦了大量的滨海湿地,因此生境丧失被确定为是对YSLME的一个重大跨界威胁。为缓解这一跨界威胁,YSLME二期项目在其战略行动计划中提出数项管理行动计划,同时,旨在2030年前保护30%海洋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3030目标)也得到了通过。因此,重点介绍了中国和韩国在湿地保护法律法规、滨海湿地保护地建设、公众意识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进展,并简要介绍了朝鲜的滨海湿地保护情况,为更好地解决滨海湿地丧失这一跨界威胁和实现3030目标提供了建议。YSLME滨海湿地保护主要进展为:中韩两国逐渐完善其湿地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早期滨海湿地面积急剧丧失的趋势在近年来得到缓解、两国都建立了越来越多的滨海湿地保护地、提升公众意识已经体现在各级法律法规中、中韩之间有持续的滨海湿地国际合作交流活动。对于未来的保护工作,提出了四点建议:扩大滨海湿地保护地面积、保护迁徙动物的生态廊道、加强YSLME滨海湿地保护地网络建设以及增强保护地信息的可获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大海洋生态系 滨海湿地 保护 进展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保护地规划中生态系统模型的应用探究
4
作者 孙润隆 赵林林 +3 位作者 庄鸿飞 曲方圆 王宗灵 张朝晖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76-184,共9页
海洋保护地是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措施,科学有效的海洋保护地空间规划能够加强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保护。探讨面向对象的海洋生态系统评估(Object-oriented simulator of marine ecosystem exploitation,OSMOSE)模型在... 海洋保护地是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措施,科学有效的海洋保护地空间规划能够加强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保护。探讨面向对象的海洋生态系统评估(Object-oriented simulator of marine ecosystem exploitation,OSMOSE)模型在海洋保护地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前景,通过深入分析模型原理、关键过程和研究进展,以及结合模型特征及其功能实现,对模型在海洋保护地空间规划中能够发挥的多方面优势进行了重点探究;同时与现有海洋保护地空间规划方法的对比以及与实际海洋保护地案例结合,探讨了OSMOSE模型与现有的海洋保护地空间规划技术方法的异同及有机结合的潜在可能。结果表明,OSMOSE模型在模拟海洋生态系统动态、预测管理策略效果方面展现出的显著优势,模型对多物种相互作用以及时空分布的精准模拟,可以为海洋保护地空间规划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模型的合理应用不仅为我国海洋保护地建设提供了新视角,还有助于提升海洋保护地的空间规划合理性与管理措施有效性,对促进我国海洋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保护地 空间规划 生态系统模型 面向对象的海洋生态系统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海豹渤黄海生态廊道 被引量:1
5
作者 庄鸿飞 鹿志创 +2 位作者 刘增力 王宗灵 赵林林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2期81-90,共10页
生态廊道是野生动物迁徙、扩散,完成生命周期活动的重要通道。斑海豹是渤黄海海洋海岛生态地理区布局的三个国家公园的唯一旗舰物种。亟待识别斑海豹生态廊道以完善相关国家公园海上空间保护规划和管控措施,降低该物种的局部灭绝风险。... 生态廊道是野生动物迁徙、扩散,完成生命周期活动的重要通道。斑海豹是渤黄海海洋海岛生态地理区布局的三个国家公园的唯一旗舰物种。亟待识别斑海豹生态廊道以完善相关国家公园海上空间保护规划和管控措施,降低该物种的局部灭绝风险。基于2010—2020年开展卫星信标跟踪调查和2023年在长岛开展参与式地理信息调查,运用生态位模型和阻力模型,识别了斑海豹在渤黄海尺度的生态廊道,基于水文分析进一步细化了斑海豹在渤海海峡的生态廊道。结果表明两个尺度的生态廊道都有斑海豹活动历史。在空间分布上,大尺度廊道与斑海豹季节性迁徙洄游的关键路径吻合,小尺度廊道符合斑海豹的栖息捕食活动规律。但上述廊道基本未被现有国家级海洋保护地覆盖,大尺度下渤海海峡廊道被老铁山水道和长山水道的航运热点阻隔,小尺度下的关键生态廊道可能同时受到养殖区影响。研究建议根据生态廊道的时空分布,在国家公园候选区设置季节性核心保护区和外围保护地带,根据迁徙和活动规律实施动态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海豹 旗舰物种 海洋保护地 生态廊道 渤海海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保护地社区:时代背景、概念内涵及应用案例
6
作者 刘芳明 于国旭 +2 位作者 姜迅 赵林林 张朝晖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33-140,共8页
海洋保护地建设和社区发展密不可分,如何促进二者相协调是亟待研究的问题。运用政策分析和文献研究方法,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海洋保护地发展实践两个视角展开分析,明晰了海洋保护地社区的政策定位和功能作用。基于社区的自然空间属性... 海洋保护地建设和社区发展密不可分,如何促进二者相协调是亟待研究的问题。运用政策分析和文献研究方法,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海洋保护地发展实践两个视角展开分析,明晰了海洋保护地社区的政策定位和功能作用。基于社区的自然空间属性和社会功能属性分析,认为当前海洋社区概念还存在“定义不明确、概念表述不准确、在海洋生态保护领域适用性不足”等问题。基于海洋综合管理理论和“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基础及生态文明政策需求,提出“海洋保护地社区”的概念、内涵和分析框架,将海洋保护地社区概念划分为界内社区、界外社区(毗邻社区和邻近社区),阐明了海洋保护地与社区间的相互作用及“依赖-冲突”关系。通过对长岛海洋保护地社区的系统分析,表明分析框架能够为海洋保护地社区治理提供清晰的思路。为理顺海洋保护地与社区关系提供了系统视角的分析方法,对于构建海洋保护地社区管理制度、促进海洋保护地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保护地 社区 社会生态系统 长岛 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