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西北蚀变岩型金矿构造控矿机制与三维深部定位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斌 周明岭 +4 位作者 丁正江 张琪彬 刘向东 吕军阳 周晓萍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154,共15页
胶西北金矿集中区以产出蚀变岩型金矿床为主,矿床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三山岛、焦家和招远-平度断裂带控制了胶东80%以上的金资源量,断裂构造控矿规律一直是地质工作者勘查和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胶西北金矿集中区大量勘查资料,... 胶西北金矿集中区以产出蚀变岩型金矿床为主,矿床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三山岛、焦家和招远-平度断裂带控制了胶东80%以上的金资源量,断裂构造控矿规律一直是地质工作者勘查和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胶西北金矿集中区大量勘查资料,剖析总结了断裂形态变化与矿体空间分布耦合关系,揭示了断裂控矿规律。蚀变岩型金矿体(群)严格受区域性NE-NNE向脆-韧性构造控制,绝大多数矿体圈闭赋存于主裂面之下。矿体产出空间受控矿构造成矿期活动制约,成矿前构造活动形成的波状结构形态明显控制了矿体(群)空间形态和富集。典型蚀变岩型金矿体(群)的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表现为明显的倾伏和斜列产出特征,说明它们是在共同的、统一的构造应力场中形成的;矿床的倾伏和斜列同样受控矿构造产状控制,且具有合理的力学协调关系。蚀变带厚度与控矿构造含矿率表现为明显的正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73,为较显著相关,反映出蚀变带规模与金矿化关系较密切。胶西北典型蚀变岩型矿床研究发现,诸矿床富集带内主要矿体沿倾伏方向矿化强度表现为强矿化段和弱矿化段(无矿段)交替出现,可称为沿倾伏方位的分段富集规律。上述规律性认识可以为深部矿体定位预测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矿 分带富集 蚀变岩型 胶东金矿 含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大尹格庄超大型金矿床矿体空间分布规律及深部找矿预测
2
作者 刘向东 丁正江 +6 位作者 杨真亮 闫春明 魏喻吉 解天赐 杨伟 李瑞翔 王慧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4-549,共16页
大尹格庄金矿床位于全球第三大金矿集区——胶东金矿集区招平断裂成矿带中段,累计探明金资源量180余吨,是近年来在500~2000 m深度找矿获得成功的典型案例。大尹格庄金矿床主要由①号和②号两个矿体群组成,矿体形态和分布严格受控于招平... 大尹格庄金矿床位于全球第三大金矿集区——胶东金矿集区招平断裂成矿带中段,累计探明金资源量180余吨,是近年来在500~2000 m深度找矿获得成功的典型案例。大尹格庄金矿床主要由①号和②号两个矿体群组成,矿体形态和分布严格受控于招平断裂,矿体主要赋存于主裂面下方0~90 m范围内的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及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带内。控矿的招平断裂在0~−2000 m标高范围断裂倾角呈现陡‒缓转折的阶梯式变化,金矿化富集区主要分布于断裂倾角转折和相对较缓的台阶部位。矿体总体向NNE向侧伏,向NEE向倾伏,且沿倾伏方向具有分段富集且富矿段之间具有近似等间距的规律。按此规律,预测①号矿体102~114号勘探线−1800~−2200 m标高范围及②号矿体118~126号勘探线−1800~−2200 m标高范围为深部有利赋矿位置,圈定找矿靶区两处。体含矿率法预测大尹格庄金矿床−1800~−4000 m潜在金资源211~257 t。靶区验证结果显示预测方法有效可靠,为矿区深部找矿提供了有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规律 找矿预测 大尹格庄 超大型金矿床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西北金矿成矿模式及找矿技术方法演变 被引量:1
3
作者 冯雅杰 王永志 +4 位作者 丁正江 王斌 何云龙 安钊锋 刘得辉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5-181,共17页
胶西北金矿集中区具有资源储量大,成矿类型多样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深入,胶西北金矿成矿理论研究和深部找矿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本文系统研究胶西北金矿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分布规律、典型矿床特征... 胶西北金矿集中区具有资源储量大,成矿类型多样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深入,胶西北金矿成矿理论研究和深部找矿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本文系统研究胶西北金矿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分布规律、典型矿床特征以及区域成矿模式,重点讨论了胶西北的金矿成矿模式。通过对主要矿床类型形成机制及差异的分析,揭示了构造活动、岩浆侵入和流体运移在成矿过程中的耦合机制。经系统梳理近年来金矿找矿技术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文强调了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技术手段在矿产预测方面作用,同时探讨了逐步演化到数据驱动找矿预测方法。针对当前胶西北金矿找矿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多源数据融合不足、找矿模型偏重地质调查勘探为主、智能找矿方法待加强等),提出以数据驱动等作为胶西北地区未来找矿的关键研究方向,为提高胶西北金矿找矿效率和革新找矿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西北 地质背景 金矿 成矿模式 找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模型与GraphRAG的胶东金矿智能搜索技术
4
作者 李博文 王永志 +4 位作者 丁正江 王斌 温世博 董宇浩 纪政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5-164,共10页
胶东金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金矿资源集中区,其地质信息复杂、知识体系庞大,传统的信息检索方式难以满足矿产勘查中对语义理解与知识推理的高阶需求。为提升地质知识服务效率,本文基于GraphRAG(知识图谱增强型检索生成)技术,构建了面向胶... 胶东金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金矿资源集中区,其地质信息复杂、知识体系庞大,传统的信息检索方式难以满足矿产勘查中对语义理解与知识推理的高阶需求。为提升地质知识服务效率,本文基于GraphRAG(知识图谱增强型检索生成)技术,构建了面向胶东金矿领域的智能搜索问答系统。研究以知网上胶东金矿相关的论文为语料来源,利用OCR与大语言模型(LLM)技术进行文本解析与语义标准化处理,形成覆盖矿化类型、控矿构造、矿物组合等核心概念的本体知识体系。系统通过提示工程驱动的大模型实现实体与关系自动抽取,构建结构化知识图谱,并集成于图数据库Neo4j中。进一步融合语义嵌入与社区聚类算法,构建知识索引网络,支持自然语言问答、语义扩展与知识溯源等功能。评估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回答准确性、上下文精度与知识可解释性等方面优于传统RAG方法及ChatGPT-4o等通用模型,具备更高的专业适应性和推理能力。研究结果可为金矿领域的智能化信息服务提供新型技术路径,也为图谱增强语言模型在地学知识管理中的应用探索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RAG 知识图谱 大语言模型 胶东金矿 知识问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模型驱动的矿产资源智能预测超级智能体构建方法探索
5
作者 王永志 温世博 +7 位作者 李博文 陈星宇 董宇浩 田江涛 王斌 Muhammed Atif BILAL 纪政 孙丰月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5,共8页
矿产资源预测是数学地球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需使用多种软件处理跨专业地学数据,面临处理过程复杂、工作量巨大、语义难对齐等诸多问题,给研究人员带来巨大挑战。随着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大模型、智能体等出现,极大地推动了... 矿产资源预测是数学地球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需使用多种软件处理跨专业地学数据,面临处理过程复杂、工作量巨大、语义难对齐等诸多问题,给研究人员带来巨大挑战。随着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大模型、智能体等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各行业的变革性发展,亦赋能矿产资源预测向智能预测跨越。本文提出一种大模型驱动的矿产资源智能预测超级智能体方法,以多模态大模型(如DeepSeek、通义千问)为基础底座,依托通用智能体技术创建由管理智能体和智能体群构成的超级智能体。智能体群包括地质智能体群、地球物理智能体群、地球化学智能体群、遥感智能体群等,每个智能体群含有多个单一智能体或小型智能体群,每个智能体访问具体的工具(本地自定义、网络及自动生成)、数据等。智能预测超级智能体自动感知外界发送的预测要求,由管理智能体串行或并行调用多个智能体群、单一智能体(如生成二维图)、工具(如插值)、访问数据等完成矿产资源智能化预测任务。以地球化学图生成为例,深度剖析通过智能体与大模型交互完成任务的内部运行机制,一键式智能生成一种或多种地球化学图,证明智能计算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将大模型、智能体与矿产资源预测业务三者深度融合,在输入为文字或语音时即可完成零代码的预测任务,为创建矿产资源智能预测新范式提供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预测 智能预测 大模型 大语言模型 智能体 超级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家式金矿勘查与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明岭 孙亮亮 +17 位作者 吕军阳 王斌 刘向东 鲍中义 张琪彬 周晓萍 解天赐 王珊珊 刘彩杰 徐韶辉 闫春明 张朋 张亮亮 杨真亮 范家盟 赵成乐 郭美丽 李瑞翔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7-767,共21页
焦家式金矿是20世纪60年代山东地质工作者在胶东西北部发现的金矿类型,其产出受区域性构造破碎带控制,成矿期普遍发生黄铁绢英岩化蚀变,成矿特征是规模大、蚀变分带明显、矿化集中、矿体形态简单、品位相对均匀、矿物组合简单。从发现... 焦家式金矿是20世纪60年代山东地质工作者在胶东西北部发现的金矿类型,其产出受区域性构造破碎带控制,成矿期普遍发生黄铁绢英岩化蚀变,成矿特征是规模大、蚀变分带明显、矿化集中、矿体形态简单、品位相对均匀、矿物组合简单。从发现到确立金矿类型经历了12年的勘查研究历程,在此之后得以迅速推广,并在胶东及全国多地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21世纪以来,胶东地区焦家式金矿深部勘查成果不断涌现。截至2020年,累计提交金资源储量3617.12 t,助推胶东地区成为世界第三大金矿集区,中国黄金储量跃居世界第二。同时,对焦家式金矿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展:成矿时代被精确限定在126~120 Ma;金矿形成于区域强烈伸展背景下,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太古代拉斑玄武岩为含金初始矿源岩;将成矿过程精细划分为4个阶段,并提出“热隆-伸展”成矿理论和“阶梯式”成矿模式;成矿深度为5~10 km,成矿后剥蚀厚度为5.2±1.2 km,矿床保存较好;胶西北地区三山岛、焦家和招平三大成矿带5000 m以浅预测金资源总量为7258~10150 t,显示出焦家式金矿深部巨大的找矿潜力。从浅部到深部不同勘查阶段总结出一套关键勘查技术组合。这些研究成果丰富完善了焦家式金矿成矿理论体系,使得成矿预测更加准确可靠,有力指导了胶东地区金矿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家式金矿 成矿特征 成矿模式 金矿勘查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招平断裂带中段三维地质模型与深部成矿预测
7
作者 薛欢欢 杨真亮 +7 位作者 宋明春 徐明璞 李军鹏 宋林君 刘天鹏 刘雪婷 张腾 王鲁艳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7-989,共13页
招平断裂带是胶东三大千吨级金成矿带之一。该断裂带中段的焦格庄—夏甸一带主要矿床的探矿深度已达2 km,其深部及外围仍有较大的找矿空间。为了详细掌握该区域的找矿前景,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基础依据,采用平面地质图、图切... 招平断裂带是胶东三大千吨级金成矿带之一。该断裂带中段的焦格庄—夏甸一带主要矿床的探矿深度已达2 km,其深部及外围仍有较大的找矿空间。为了详细掌握该区域的找矿前景,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基础依据,采用平面地质图、图切地质剖面和探矿工程数据,结合重磁电三维物性反演,利用人机交互式建模技术,建立了-4000 m以浅三维地质体模型。通过对三维地质模型进行空间分析发现,控矿断裂由浅部至深部呈倾角陡、缓交替的阶梯式变化,在断裂倾角陡、缓转折段和倾角较缓段,金矿化富集程度高,金矿体具有向NE侧伏和等间距分布规律。基于构造走向转折地段、构造倾角转折部位、构造表面变化率、矿体倾向等间距性和矿体侧伏5个特征变量建立了招平断裂带中段综合找矿预测模型,圈定深部找矿靶区12处。将5个特征变量叠加的信息量值作为关联要素,预测金潜在矿产资源为416 t。经对靶区进行初步钻探验证,发现了工业矿体,实现了招平断裂带中段新的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模型 深部成矿预测 大数据 靶区圈定 招平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地区招平断裂带中-南段断裂与金矿成矿关系研究
8
作者 韦星 计文化 +4 位作者 王建田 段留安 周发侨 孔国栋 张昌帅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39,共15页
招平断裂是胶东金矿的重要控矿构造,中-南段是近年来找矿热点地区,笔者在对招平断裂中-南段内金矿成矿特征及断裂构造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断裂构造与金成矿之间的关系。蚀变岩型金矿主要赋存在主断裂下盘的绢英岩化蚀变带... 招平断裂是胶东金矿的重要控矿构造,中-南段是近年来找矿热点地区,笔者在对招平断裂中-南段内金矿成矿特征及断裂构造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断裂构造与金成矿之间的关系。蚀变岩型金矿主要赋存在主断裂下盘的绢英岩化蚀变带中,断层缓倾处是成矿的有利部位;石英脉型金矿多呈脉群产出于次级断裂中。蚀变岩型金矿金的赋存状态由浅部向深部,裂隙金、晶隙金占比减少,包体金占比增加。主断裂由中心向两侧发育绢英岩化、硅化、钾化等,且下盘矿化蚀变明显强于上盘。地化剖面显示,Au与Ag、Pb、Bi正相关,且明显受断裂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金矿 招平断裂 蚀变岩型金矿 石英脉型金矿 蚀变分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皮沟成矿带小北沟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斌 臧兴运 +3 位作者 王永胜 刘振宇 苏斌 闫冬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75-1591,共17页
小北沟金矿床地处夹皮沟成矿带中部,为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床。矿区赋矿围岩主要为高角闪岩-麻粒岩相斜长角闪岩,含金石英脉呈小而不连续的平行细脉或透镜体状产于NW向叠加于早期韧性剪切带之上的次级脆性剪切裂隙之中,其上、下盘旁侧... 小北沟金矿床地处夹皮沟成矿带中部,为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床。矿区赋矿围岩主要为高角闪岩-麻粒岩相斜长角闪岩,含金石英脉呈小而不连续的平行细脉或透镜体状产于NW向叠加于早期韧性剪切带之上的次级脆性剪切裂隙之中,其上、下盘旁侧及尖灭处发育少量低品位蚀变岩型(蚀变糜棱岩、片糜岩)矿体。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矿石中石英主要发育CO_(2)、富CO_(2)、含CO_(2)及气液两相四种类型原生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26.8~362.5℃,盐度(w(NaCl))为3.57%~11.95%,密度为0.65~0.91 g/cm^(3);成矿流体总体属中低温、中低盐度和低密度的富CO_(2)的CO_(2)-H_(2)O-NaCl体系,成矿压力为70~206 MPa,成矿深度约为9.8 km。包裹体O同位素δ^(18)O_(V-SMOW)值为10.8‰~11.3‰,H同位素δD_(V-SMOW)值为-102.8‰~-96.7‰,C同位素δ^(13)C_(V-PDB)值为-20.6‰~-8.3‰,反映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来源具幔源属性。矿石中CO_(2)和富CO_(2)包裹体CO_(2)相均一温度为-24.7~26.6℃,明显低于邻近其他矿床(如三道岔金矿床为21.9~29.7℃,二道沟金矿床为23.8~30.9℃等),暗示其成矿深度较深。小北沟金矿床的地质、流体包裹体和H-O-C同位素特征共同揭示该矿床属于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处于深大断裂的脆性区构造层次向韧脆性区构造层次过渡部位,深部仍应有一定的进一步找矿前景,但矿石类型可能由石英脉型转为构造蚀变岩型或蚀变糜棱岩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流体包裹体 H-O-C同位素 中温热液脉型金矿 小北沟金矿床 夹皮沟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大尹格庄超大型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向东 杨真亮 +4 位作者 徐韶辉 解天赐 王慧 曹智慧 孙雪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9-51,共3页
大尹格庄金矿床位于全球第三大金矿集区—胶东金矿集区招平断裂成矿带中段,累计探明金资源量已超180 t,是近年来在500~2000 m深度找矿获得成功的典型案例(任剑成等,2016;王宗永等,2016)。在系统梳理以往浅部找矿和近年深部找矿的主要成... 大尹格庄金矿床位于全球第三大金矿集区—胶东金矿集区招平断裂成矿带中段,累计探明金资源量已超180 t,是近年来在500~2000 m深度找矿获得成功的典型案例(任剑成等,2016;王宗永等,2016)。在系统梳理以往浅部找矿和近年深部找矿的主要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矿床的主要特征,剖析了矿体的空间分布和深部变化,并综述了前人在成矿时代和矿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式成矿模式 热隆—伸展成矿作用 地质特征 超大型金矿床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怀安地区桑干岩群岩石组合特征及锆石U-Pb年代学对其形成和变质时代的约束
11
作者 陈后华 段留安 +2 位作者 张平阳 王卫国 宋贺民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2-884,共13页
【研究目的】河北怀安地区大面积出露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以往研究为怀安地区变质岩的系划分建立了不同方案,然而这些变质岩系的形成和变质时代尚存在争议。【研究方法】通过河北怀安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依据岩石组合重新厘定和划分... 【研究目的】河北怀安地区大面积出露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以往研究为怀安地区变质岩的系划分建立了不同方案,然而这些变质岩系的形成和变质时代尚存在争议。【研究方法】通过河北怀安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依据岩石组合重新厘定和划分了怀安杂岩带中桑干岩群的马市口岩组和右所堡岩组,选取其中的麻粒岩和片麻岩开展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研究结果】马市口岩组以麻粒岩类为主,普遍见紫苏辉石和普通辉石,岩体总体呈明显的灰黄色调,局部见磁铁石英岩夹层。右所堡岩组中斜长角闪岩夹层较马市口岩组显著增多,普遍含有黑云母和角闪石,局部见少量大理岩夹层,颜色总体呈灰色调。根据岩石组合特征和原岩恢复分析,怀安地区的桑干岩群原岩建造以基性火山岩为主、少量中酸性火山岩夹含泥质碎屑沉积岩、铁硅质沉积岩及碳酸盐岩沉积岩,属沉积-火山岩建造类型。不同变质程度麻粒岩和片麻岩中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存在2.6~2.2 Ga和2.0~1.7 Ga两个年龄峰值。【结论】岩石组合及锆石U-Pb年龄峰值分布特征共同指示怀安地区桑干岩群原岩形成于新太古代晚期(约2.5 Ga),并在古元古代晚期(约1.8 Ga)遭受了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变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干岩群 岩石组合特征 锆石U-PB定年 LA-ICP-MS 河北怀安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家式蚀变岩型金矿床热液蚀变成因:磷灰石矿物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约束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琪彬 丁正江 +2 位作者 邱昆峰 屈潘 赵旭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1-431,共21页
胶东是我国最大的金矿集中区,累计探明金资源量5000余吨,焦家式蚀变岩型金矿床提供了80%以上的金资源量,钾长石化和黄铁绢英岩化蚀变是该类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但对其成因与形成时限缺乏有效约束。为探究两类蚀变的成因并限定其形成年龄... 胶东是我国最大的金矿集中区,累计探明金资源量5000余吨,焦家式蚀变岩型金矿床提供了80%以上的金资源量,钾长石化和黄铁绢英岩化蚀变是该类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但对其成因与形成时限缺乏有效约束。为探究两类蚀变的成因并限定其形成年龄,本文对典型蚀变岩型金矿床中钾长石化花岗岩与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进行锆石和磷灰石LA-ICP-MS U-Pb地质年代学、磷灰石微区原位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钾长石化玲珑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55.0±1.1Ma~155.8±1.3Ma,代表了其岩浆侵位年龄;钾长石化玲珑花岗岩蚀变弱的A1型磷灰石没能得到有效年龄,而蚀变较强的A2型磷灰石U-Pb年龄为146±7Ma~147±6Ma,代表了钾长石化蚀变作用发生的时间;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蚀变较弱的B1型磷灰石数量较少未形成协和年龄,强蚀变B2型磷灰石U-Pb年龄为125±6Ma,代表了黄铁绢英岩化蚀变作用发生的时间。A1型磷灰石的稀土配分曲线与未蚀变玲珑花岗岩较为一致,A2型磷灰石显示更高的轻稀土含量和更明显的Eu负异常,随着钾长石化蚀变程度增强,La/Yb比值逐渐增大,Sr含量和Sr/Y比值同步降低,暗示蚀变流体相对富轻稀土,蚀变过程磷灰石的Sr被活化迁移;B1型磷灰石的稀土配分曲线与未蚀变玲珑花岗岩相似,B2型磷灰石和未蚀变郭家岭花岗岩较为一致,轻重稀土分异明显,且Eu异常不明显,在黄铁绢英岩化蚀变过程中Sr含量、Sr/Y比值和La/Yb比值显著增高。本文认为与焦家式蚀变岩型金矿成矿相关的蚀变作用与区域岩浆作用有关,晚侏罗世玲珑花岗岩的自交代作用形成了钾长石化蚀变,早白垩世郭家岭花岗岩分异的热液沿区域性断裂迁移,导致断裂带内发生黄铁绢英岩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 焦家式金矿 钾长石化 黄铁绢英岩化 磷灰石U-Pb 微区原位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型金矿热隆-伸展成矿系统 被引量:15
13
作者 宋明春 宋英昕 +5 位作者 李杰 刘洪波 李健 董磊磊 贺春艳 王润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41-1260,共20页
胶东型金矿具有独特的成矿特征和成因机制,不同于国际已知金矿类型。为了深化认识控制矿床形成、变化和保存的地质要素及成矿过程,本文综合分析了胶东半岛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构造活动和成矿特征及其构造背景,提出该区深部岩浆活动与地... 胶东型金矿具有独特的成矿特征和成因机制,不同于国际已知金矿类型。为了深化认识控制矿床形成、变化和保存的地质要素及成矿过程,本文综合分析了胶东半岛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构造活动和成矿特征及其构造背景,提出该区深部岩浆活动与地壳快速隆升及浅部变质核杂岩、张性断层、断陷盆地等伸展构造,共同控制了以Au为主的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演化过程,谓之热隆-伸展成矿系统。阐明了晚中生代岩浆演化过程中的元素变化规律,发现了金矿化蚀变带中的低Ba、Sr含量异常及早白垩世胶东地壳中金丰度的显著变化,揭示了壳幔物质混合和伟德山型花岗岩岩浆活动对金成矿的贡献。认为这一成矿系统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的后俯冲伸展环境,由于软流圈上涌导致岩石圈地幔性质由富集向亏损转化,从而引起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变化,地球化学元素重新调整,幔源含金流体与由重熔下地壳析出的壳源含金流体混合形成富金流体库,并产生贫金花岗岩。大规模岩浆活动为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提供了热动力条件,上地壳伸展产生的断裂构造则为成矿元素聚集提供了良好空间。热隆-伸展成矿系统是中国东部晚中生代重要的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隆-伸展成矿系统 胶东型金矿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变化 岩石圈地幔性质转化 后俯冲伸展 贫金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莱盆地东北缘前垂柳金矿床S、Pb同位素组成: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小梦 郭云成 +4 位作者 段留安 王建田 赵鹏飞 王利鹏 喻光明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0-221,共12页
前垂柳金矿为胶东胶莱盆地东北缘新发现的蚀变岩型金矿床,金矿体主要赋存于牧牛山岩体(二长花岗岩)、荆山群地层和鹊山岩体(糜棱岩化二长花岗岩)之间厚大的构造蚀变带内,截止目前推测资源量达到中型规模,但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尚不明确... 前垂柳金矿为胶东胶莱盆地东北缘新发现的蚀变岩型金矿床,金矿体主要赋存于牧牛山岩体(二长花岗岩)、荆山群地层和鹊山岩体(糜棱岩化二长花岗岩)之间厚大的构造蚀变带内,截止目前推测资源量达到中型规模,但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尚不明确。基于前人研究及野外调查,选择典型矿体中含金黄铁矿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S、Pb同位素分析,探讨了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测试结果显示:矿石硫化物δ^(34)S值总体为10.13‰~12.39‰,极差为2.26‰,平均值10.98‰,均一程度高,具高δ^(34)S值特征,反映了深部成矿流体上侵过程中混染了更多的地层中的硫,显示了荆山群地层对成矿有一定贡献;矿石铅同位素^(206)Pb/^(204)Pb比值为17.149~18.886,^(207)Pb/^(204)Pb比值为15.482~15.677,^(208)Pb/^(204)Pb比值为37.860~40.073,显示前垂柳金矿铅为壳幔混合来源,且具有下地壳铅的特征。该矿床S、Pb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为壳幔混源,与周边辽上、蓬家夼等典型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一致,反映了该区燕山期大规模成矿事件,预示了胶莱盆地东北缘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盆地东北缘 前垂柳金矿 S同位素 PB同位素 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地区早白垩世周官高镁闪长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15
作者 王斌 宋明春 +7 位作者 刘志宁 李健 董磊磊 张艺多 蒋雷 王润生 董小涛 刘家良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812,共15页
胶东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金矿床的时空分布与晚中生代花岗岩类密切相关,其中早白垩世伟德山期花岗岩侵位时间与大规模金成矿时间一致,是重要的成矿期地质体。隶属于伟德山期花岗岩的周官岩体与金成矿时空关系密切。选择周官岩... 胶东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金矿床的时空分布与晚中生代花岗岩类密切相关,其中早白垩世伟德山期花岗岩侵位时间与大规模金成矿时间一致,是重要的成矿期地质体。隶属于伟德山期花岗岩的周官岩体与金成矿时空关系密切。选择周官岩体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岩石学、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周官岩体侵位时代为(119.4±1.1)~(118±1.0)Ma,与金成矿同期;岩体具有低硅、高镁和富钠,以及相对高的Cr、Ni、Co、Sc含量、Sr/Y比值和明显贫化的Zr含量特征,Mg#值介于55.83~59.26,表现为高镁闪长岩特征。岩石属高钾钙碱性系列,为高镁闪长岩类,岩浆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并混染了部分地壳物质;周官高镁闪长岩体和伟德山期花岗岩的岩浆侵位导致地壳浅部发生剧烈隆起,形成伸展构造,为成矿流体运移、成矿物质富集和矿体定位提供了良好通道和有利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官高镁闪长岩体 锆石U-PB测年 地球化学特征 富集岩石圈地幔 胶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北缘阿日特克山铜钼矿床成矿岩体中黑云母和角闪石矿物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名鹰 丁正江 +6 位作者 彭永和 陈建 张琪彬 朱伟 朱海波 马登贤 孙晓亮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3-266,共14页
阿日特克山铜钼矿床位于青海柴北缘成矿带中北部,为宗务隆构造带新发现的矽卡岩型-斑岩型矿床,矿床隐伏斑岩体中广泛发育黑云母,部分地段还发育角闪石。文章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对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研究和黑云母、... 阿日特克山铜钼矿床位于青海柴北缘成矿带中北部,为宗务隆构造带新发现的矽卡岩型-斑岩型矿床,矿床隐伏斑岩体中广泛发育黑云母,部分地段还发育角闪石。文章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对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研究和黑云母、角闪石成分的电子探针原位分析,初步探讨了成岩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条件、成岩物质来源及其对成岩成矿的指示作用。电子探针结果显示,花岗闪长(斑)岩中黑云母主要为镁质黑云母,具有高Mg、Ti、K、Fe,低Ca、Na的特点;角闪石为镁质普通角闪石,表现为富Si、Mg、Ca,低Ti、Na、K的特征。黑云母和角闪石温度计算结果显示,花岗闪长(斑)岩中黑云母结晶温度为632~736℃(平均696℃),角闪石结晶温度为737~764℃(平均749℃);在黑云母和角闪石同时存在的花岗闪长岩中计算的岩体侵位压力为81~180 MPa,深度为3.07~6.82 km,为中深成斑岩体。黑云母和角闪石矿物化学特征指示花岗闪长(斑)岩属于钙碱性岩系I型花岗岩,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岩体中黑云母、角闪石具有较高的结晶温度,其结晶的岩浆具有高的氧逸度及水含量,显示良好的成矿性,指示该地区具有寻找大型斑岩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角闪石 黑云母 矿物学特征 阿日特克山铜钼矿床 柴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