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莱盆地南缘五莲七宝山地区花岗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
作者 王欣 战洪雷 +7 位作者 唐名鹰 孙丽莎 张蕾 朱海波 华磊 朱伟 陈建 李双飞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45-1563,共19页
胶莱盆地周缘发育辽上、宋家沟、西涝口、孔辛头、尚家庄、胶南七宝山和五莲七宝山等金—铜多金属矿床,为山东省东部重要的金—铜多金属成矿带。五莲七宝山潜火山杂岩体为胶莱盆地南缘发育的与金—铜—多金属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杂岩体,... 胶莱盆地周缘发育辽上、宋家沟、西涝口、孔辛头、尚家庄、胶南七宝山和五莲七宝山等金—铜多金属矿床,为山东省东部重要的金—铜多金属成矿带。五莲七宝山潜火山杂岩体为胶莱盆地南缘发育的与金—铜—多金属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杂岩体,近年来,随着外围及深部找矿工作的开展,在该杂岩体深部新发现花岗斑岩,为进一步认识该新发现岩体的地质特征,本文在对花岗斑岩开展岩相学观察和锆石U-Pb定年的基础上,通过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分析,试图阐明该岩体的成因类型、源区特征和形成的构造环境。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花岗斑岩形成于120.0±0.3 Ma和120.5±0.3 Ma,为早白垩世。花岗斑岩整体表现高硅、高铝、富钠以及贫铁、贫镁的特征,为高钾钙碱性的弱过铝质岩石,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具明显Ta、Nb、Sr和Eu负异常,属I型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组成具明显的负值(-30.3~-24.4,n=43),二阶段模式平均年龄为2891 Ma,指示岩浆来源于中—新太古代古老壳源物质。构造环境判别显示花岗斑岩形成于板块俯冲后短暂伸展的后造山构造环境中,属后碰撞花岗岩,与区域上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和区内与成矿相关的岩浆作用时间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锆石HF同位素 岩石地球化学 花岗斑岩 五莲七宝山 胶莱盆地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