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二叠纪曼德林乌拉岩体年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建军 张磊 +1 位作者 王涛 史兴俊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75-1690,共16页
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北缘及其邻区广泛出露早古生代—早中生代侵入岩,其时空分布、源区物质组成及成因对研究阿拉善北部地区构造演化乃至整个中亚造山带南缘晚期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曼德林乌拉岩体位于阿拉善地块北部雅布赖-诺尔公-洪古... 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北缘及其邻区广泛出露早古生代—早中生代侵入岩,其时空分布、源区物质组成及成因对研究阿拉善北部地区构造演化乃至整个中亚造山带南缘晚期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曼德林乌拉岩体位于阿拉善地块北部雅布赖-诺尔公-洪古尔玉林带西段,岩体以二长花岗岩为主,广泛发育岩浆暗色包体。这些镁铁质包体为岩浆结构,大多具有塑性外形,并具有多种不平衡结构和矿物组合,如斜长石环带、针状磷灰石等。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曼德林乌拉二长花岗岩年龄为271±3Ma,花岗岩中发育的包体年龄为271±2Ma,表明该岩体形成于二叠纪,而非之前认为的中生代。二长花岗岩的锆石εHf(t)值为-18.4^-10.1,相应的二阶段Hf模式年龄为1.8~2.3Ga;暗色包体中的13颗二叠纪锆石相应的εHf(t)值为-23.6^-9.1,相应的二阶段Hf模式年龄为1.7~2.5Ga。锆石Hf同位素特征表明,形成花岗岩和镁铁质暗色包体的这2种岩浆均来自以古老地壳物质为主的源区,这与东段诺尔公—红古尔玉林地区的中酸性侵入岩相同。曼德林乌拉岩体花岗质岩和镁铁质暗色包体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研究表明,它们可能也具有岩浆混合成因。这为阿拉善地块北缘区域在二叠纪发生广泛的壳幔相互作用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阿拉善 岩浆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地体南部多金属矿集区构造样式——来自深地震反射剖面的证据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泰然 卢占武 +2 位作者 张雪梅 李文辉 贾君莲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95-1602,共8页
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中段的雄村、娘热地区,因近年来不断发现铁、铜等金属矿床,而逐渐被关注。但是由于缺少地球物理资料,该地区地壳精细结构未能取得清楚的认识。针对横过雄村-娘热矿集区130km深地震反射剖面及25km矿集区内部加密反射剖... 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中段的雄村、娘热地区,因近年来不断发现铁、铜等金属矿床,而逐渐被关注。但是由于缺少地球物理资料,该地区地壳精细结构未能取得清楚的认识。针对横过雄村-娘热矿集区130km深地震反射剖面及25km矿集区内部加密反射剖面的数据,进行了层析静校正、能量补偿、去噪、速度分析等数据处理,获得了雄村-娘热矿集区地壳结构的反射图像。结合本区地质资料,对矿集区深部结构进行了解释和推断,揭示了上地壳多条断裂及各类地质现象,认定断裂与岩浆流动上升方向有关,研究结果对矿集区成矿背景的研究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震反射 冈底斯成矿带 地壳结构 深部背景 多金属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聂荣微陆块早古生代片麻状花岗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和Lu-Hf同位素特征及构造背景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培远 翟庆国 +2 位作者 唐跃 朱志才 王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03-1214,共12页
报道了西藏中部聂荣微陆块片麻状花岗岩的全岩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研究资料。获得花岗岩中锆石206 Pb/238 U年龄为516±3 Ma(n=20,MSWD=1.60)。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具有类似I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 报道了西藏中部聂荣微陆块片麻状花岗岩的全岩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研究资料。获得花岗岩中锆石206 Pb/238 U年龄为516±3 Ma(n=20,MSWD=1.60)。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具有类似I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其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曲线,伴随负Eu异常,而微量元素蛛网图表现出Ba、Nb、Ta、Sr、P、Ti亏损和Rb、Th、Pb相对富集的分布特征。花岗岩具有富集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εHf(t)=-3.0~-0.1)、古老的锆石Hf模式年龄(t_(DM)^(C)=1472~1659 Ma)和较高的Mg#值(32~47),可能形成于地幔岩浆对元古宙沉积物质的改造。综合上述测试结果及区域地质背景,推测聂荣微陆块寒武纪片麻状花岗岩应当是冈瓦纳大陆北缘安第斯型岩浆弧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聂荣微陆块 花岗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铜陵沙滩脚矿田中酸性侵入岩成因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文明 吴才来 +3 位作者 高栋 吴迪 刘川云 曾全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1-877,共17页
安徽省铜陵地区是中国著名的以矽卡岩和斑岩型矿床为主的铜-金多金属矿集区,区内广泛产出的中酸性侵入岩与成矿关系十分密切。沙滩脚矿田位于该矿集区的东部,出露沙滩脚、桂花冲和姚家岭岩体及其不同规模、不同矿化类型的铜、金、锌等矿... 安徽省铜陵地区是中国著名的以矽卡岩和斑岩型矿床为主的铜-金多金属矿集区,区内广泛产出的中酸性侵入岩与成矿关系十分密切。沙滩脚矿田位于该矿集区的东部,出露沙滩脚、桂花冲和姚家岭岩体及其不同规模、不同矿化类型的铜、金、锌等矿床,岩体对成矿起了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矿田内的沙滩脚、姚家岭、桂花冲3个岩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以期查明沙滩脚矿田中酸性侵入岩的成因及成岩构造环境。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3个岩体具有准铝质特征,均属于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类,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有弱的负Eu异常,富集Rb、Th等元素,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姚家岭岩体的锆石U-Pb年龄为140.4~140.9 Ma,沙滩脚岩体形成时代相对较早(141.4~144.1 Ma),桂花冲岩体形成相对较晚(138.3Ma)。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笔者认为沙滩脚矿田的这些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伸展环境,是由来自于富集地幔的分异的碱性玄武质岩浆与地壳易熔组分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质岩浆混合后分期侵位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酸性侵入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代学 沙滩脚矿田 铜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造物理模拟的塔中北坡NE向走滑断裂形成机理 被引量:4
5
作者 何松高 李传新 +1 位作者 张义平 庞思晨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3-87,共15页
为了揭示塔中北坡NE向走滑断裂的形成机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相似分析原理,设计了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平台,完成了3组构造物理模拟对比实验,模拟了塔中北坡NE向走滑断裂的形成演化过程,分析了塔中北坡NE向走滑断裂的形成机制。... 为了揭示塔中北坡NE向走滑断裂的形成机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相似分析原理,设计了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平台,完成了3组构造物理模拟对比实验,模拟了塔中北坡NE向走滑断裂的形成演化过程,分析了塔中北坡NE向走滑断裂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塔中北坡NE向走滑断裂受控于先存的基底断裂以及上奥陶统厚层泥岩的调节作用,在周缘构造活动的作用下形成;塔中地区NE向走滑断裂经历了形成期和复活期两个阶段,先后受到SW方向与SE方向作用力挤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NE向走滑断裂 构造物理模拟 滑脱层 先存断裂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