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越合作共建红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监测站(河内)正式投入运行
1
作者
段晓勇
印萍
+6 位作者
曹珂
李梅娜
陈彬
吕胜华
高飞
陈小英
仇建东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96,共4页
0引言红河三角洲是越南北方人口与经济核心区,其第四纪松散沉积层厚度达数十米,具有高压缩性与易变形特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地下水超采、工程建设及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叠加,导致该区域年均沉降速率达20~40 mm,局部区域甚至>50 mm...
0引言红河三角洲是越南北方人口与经济核心区,其第四纪松散沉积层厚度达数十米,具有高压缩性与易变形特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地下水超采、工程建设及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叠加,导致该区域年均沉降速率达20~40 mm,局部区域甚至>50 mm。地面沉降不仅威胁基础设施安全,还加剧了海水入侵与洪涝灾害风险,而越南现有监测手段受限于技术瓶颈,难以满足精细化防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红河三角洲
监测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多源数据的广西珍珠湾红树林遥感监测与分析
2
作者
李梅娜
田雨晴
+4 位作者
印萍
段晓勇
张嘉琳
李雪
张尧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92,共11页
为了解广西珍珠湾红树林近30年来的时空演化,以Landsat TM/OLI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Sentinel-2卫星遥感影像,基于地物光谱特征,构建了决策树分类规则;通过基于缨帽变换的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1995、2000、2005、2010、2015和2023年...
为了解广西珍珠湾红树林近30年来的时空演化,以Landsat TM/OLI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Sentinel-2卫星遥感影像,基于地物光谱特征,构建了决策树分类规则;通过基于缨帽变换的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1995、2000、2005、2010、2015和2023年红树林空间分布信息,计算动态度与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1995—2023年的红树林时空演化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来,珍珠湾红树林在面积构成、空间位置等方面变化显著,整体呈现先减少后增多的趋势。其中,动态度最高的时期为2005—2010年,红树林面积增加了127.3 hm^(2),动态度为3.59%;景观格局指数计算表明,破碎度和景观分异程度总体上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聚合度比较稳定;红树林空间演化特征与降水、气温、泥沙沉积、虫害等自然因素相关,与围塘养殖等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遥感监测
时空演化
景观格局指数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共治与陆海统筹:中越河口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合作的科技范式探索
3
作者
段晓勇
印萍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共3页
河口三角洲作为陆海交互作用的核心地带,不仅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江三角洲与红河三角洲分别承载着中越两国最活跃的经济活动与人口聚集,却在发展进程中共同面临着地面沉降、海岸侵蚀等地质灾害及海平面上...
河口三角洲作为陆海交互作用的核心地带,不仅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江三角洲与红河三角洲分别承载着中越两国最活跃的经济活动与人口聚集,却在发展进程中共同面临着地面沉降、海岸侵蚀等地质灾害及海平面上升带来的严峻挑战。这些挑战的跨界性与复杂性,呼唤着科学合作与技术共享。在此背景下,中越两国以海洋科技合作为纽带,以关乎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为突破口,开启了一段跨越十余年的协同探索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越合作
河口三角洲
陆海统筹
科学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微观赋存特征的超分辨率CT图像识别
被引量:
5
4
作者
李承峰
叶旺全
+7 位作者
陈亮
桂斌
郝锡荦
孙建业
张永超
刘乐乐
陈强
郑荣儿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159,共11页
南海神狐海域是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区之一,2017和2020年先后两次现场试验性开采证实了水合物资源的利用前景。目前,对该地区含水合物储层的精细评价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水合物在沉积物孔隙空间中的微观赋存形态是其...
南海神狐海域是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区之一,2017和2020年先后两次现场试验性开采证实了水合物资源的利用前景。目前,对该地区含水合物储层的精细评价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水合物在沉积物孔隙空间中的微观赋存形态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水合物微观赋存形态CT图像表征存在的分辨率不足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自监督学习的数字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实现了CT扫描图像空间分辨率的2倍和4倍提升。在此基础上,对南海神狐海域含水合物沉积物孔隙结构演化规律和水合物微观赋存特征进行了形态表征。由于南海沉积物中存在大量有孔虫壳体,水合物主要占据有孔虫壳体内部空间并堵塞了空隙间的连通喉道,显著降低了沉积物的气、水渗透能力;然而,水合物未能全部占据整个孔隙空间,仍然会有少量的气体和水残留,气体则主要分布于水合物颗粒内部,而水则主要分布在水合物颗粒表面,上述实验结果对地震、测井等现场勘探数据解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
微观赋存特征
超分辨率重建
CT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越合作共建红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监测站(河内)正式投入运行
1
作者
段晓勇
印萍
曹珂
李梅娜
陈彬
吕胜华
高飞
陈小英
仇建东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
海洋
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舟山
海洋
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自然资源部海洋甲烷监测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自然资源
部
浙江沿海城市地质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出处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96,共4页
基金
亚洲合作资金项目“长江三角洲与红河三角洲海洋地质环境与灾害合作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6091)
+1 种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E0209300)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21775)。
文摘
0引言红河三角洲是越南北方人口与经济核心区,其第四纪松散沉积层厚度达数十米,具有高压缩性与易变形特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地下水超采、工程建设及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叠加,导致该区域年均沉降速率达20~40 mm,局部区域甚至>50 mm。地面沉降不仅威胁基础设施安全,还加剧了海水入侵与洪涝灾害风险,而越南现有监测手段受限于技术瓶颈,难以满足精细化防控需求。
关键词
地面沉降
红河三角洲
监测站
分类号
P694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源数据的广西珍珠湾红树林遥感监测与分析
2
作者
李梅娜
田雨晴
印萍
段晓勇
张嘉琳
李雪
张尧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带地质和大陆架地质研究
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舟山
海洋
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自然资源部海洋甲烷监测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自然资源
部
浙江沿海城市地质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浙江省
海洋
地质调查大队
中国
海洋
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92,共11页
基金
亚洲合作资金项目“长江三角洲与红河三角洲海洋地质环境与灾害合作研究”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长江口海岸带地质环境调查与监测”(DD20242714)
+1 种基金
浙江省地质专项资金项目“浙江省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台州重点区)”(省资2023013)
中央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项目“浙江省滨海地区浅层气灾害防治技术研究:以舟山绿色石化基地为例”(2023330053)。
文摘
为了解广西珍珠湾红树林近30年来的时空演化,以Landsat TM/OLI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Sentinel-2卫星遥感影像,基于地物光谱特征,构建了决策树分类规则;通过基于缨帽变换的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1995、2000、2005、2010、2015和2023年红树林空间分布信息,计算动态度与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1995—2023年的红树林时空演化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来,珍珠湾红树林在面积构成、空间位置等方面变化显著,整体呈现先减少后增多的趋势。其中,动态度最高的时期为2005—2010年,红树林面积增加了127.3 hm^(2),动态度为3.59%;景观格局指数计算表明,破碎度和景观分异程度总体上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聚合度比较稳定;红树林空间演化特征与降水、气温、泥沙沉积、虫害等自然因素相关,与围塘养殖等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关键词
红树林
遥感监测
时空演化
景观格局指数
驱动因素
Keywords
mangrove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space-time evolution
landscape pattern index
driving factor
分类号
P737.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共治与陆海统筹:中越河口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合作的科技范式探索
3
作者
段晓勇
印萍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
海洋
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舟山
海洋
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自然资源部海洋甲烷监测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自然资源
部
浙江沿海城市地质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出处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共3页
文摘
河口三角洲作为陆海交互作用的核心地带,不仅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江三角洲与红河三角洲分别承载着中越两国最活跃的经济活动与人口聚集,却在发展进程中共同面临着地面沉降、海岸侵蚀等地质灾害及海平面上升带来的严峻挑战。这些挑战的跨界性与复杂性,呼唤着科学合作与技术共享。在此背景下,中越两国以海洋科技合作为纽带,以关乎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为突破口,开启了一段跨越十余年的协同探索历程。
关键词
中越合作
河口三角洲
陆海统筹
科学共治
分类号
F12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微观赋存特征的超分辨率CT图像识别
被引量:
5
4
作者
李承峰
叶旺全
陈亮
桂斌
郝锡荦
孙建业
张永超
刘乐乐
陈强
郑荣儿
机构
中国
海洋
大学信息科学与
工程
学
部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
海洋
地质研究所
青岛
海洋
科技
中心
海洋
矿产
资源
评价与探测
技术
功能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舟山
海洋
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自然资源部海洋甲烷监测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159,共11页
基金
舟山海洋地质灾害野外科学工作站开放基金“海底含气土体微观结构探测技术与表征方法研究”(ZSORS-22-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O_(2)置换甲烷水合物前缘演化及其力学特性和置换效率响应(41976205)”,“南海含有孔虫沉积物双重孔隙特征对水合物分解过程中渗透率演化的影响机理”(42006181)。
文摘
南海神狐海域是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区之一,2017和2020年先后两次现场试验性开采证实了水合物资源的利用前景。目前,对该地区含水合物储层的精细评价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水合物在沉积物孔隙空间中的微观赋存形态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水合物微观赋存形态CT图像表征存在的分辨率不足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自监督学习的数字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实现了CT扫描图像空间分辨率的2倍和4倍提升。在此基础上,对南海神狐海域含水合物沉积物孔隙结构演化规律和水合物微观赋存特征进行了形态表征。由于南海沉积物中存在大量有孔虫壳体,水合物主要占据有孔虫壳体内部空间并堵塞了空隙间的连通喉道,显著降低了沉积物的气、水渗透能力;然而,水合物未能全部占据整个孔隙空间,仍然会有少量的气体和水残留,气体则主要分布于水合物颗粒内部,而水则主要分布在水合物颗粒表面,上述实验结果对地震、测井等现场勘探数据解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
微观赋存特征
超分辨率重建
CT图像
Keywords
natural gas hydrate reservoirs
micro-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super-resolution reconstruction
CT images
分类号
P74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越合作共建红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监测站(河内)正式投入运行
段晓勇
印萍
曹珂
李梅娜
陈彬
吕胜华
高飞
陈小英
仇建东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多源数据的广西珍珠湾红树林遥感监测与分析
李梅娜
田雨晴
印萍
段晓勇
张嘉琳
李雪
张尧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科学共治与陆海统筹:中越河口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合作的科技范式探索
段晓勇
印萍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微观赋存特征的超分辨率CT图像识别
李承峰
叶旺全
陈亮
桂斌
郝锡荦
孙建业
张永超
刘乐乐
陈强
郑荣儿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