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中国70年海洋事业的发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贾宇 密晨曦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7,共17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海洋事业快速发展。几十年的探索和改革逐步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海洋管理体制机制,为海洋综合管理奠定了制度性基础。初步建立健全了海洋法律体系,为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提供了法律保...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海洋事业快速发展。几十年的探索和改革逐步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海洋管理体制机制,为海洋综合管理奠定了制度性基础。初步建立健全了海洋法律体系,为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提供了法律保障。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维护海洋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履行国际义务,妥善处理与有关国家的海洋问题。70年来,中国始终并将永远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海洋事业 海洋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海洋治理中非政府组织的角色——基于实证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曦笛 张海文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9-102,共14页
在全球海洋治理进程中,“政府间”机制的局限性凸显非政府组织的补充价值。既有实践表明,非政府组织正在广泛地承担海洋研究与管理、政策游说、产业发展与治理能力建设以及公众教育等工作,并已成为实现全球海洋“善治”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全球海洋治理进程中,“政府间”机制的局限性凸显非政府组织的补充价值。既有实践表明,非政府组织正在广泛地承担海洋研究与管理、政策游说、产业发展与治理能力建设以及公众教育等工作,并已成为实现全球海洋“善治”不可或缺的力量。通过直接参与和间接推动两种路径,非政府组织活动同国家及国际组织形成了协同与监督并存的互动模式,深刻地影响全球海洋治理的走向。我国在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时,应当充分重视非政府组织的重要作用,警惕非政府组织的“政府化”趋势和“垄断”现象对国家海洋权益的威胁,着力发展适于我国现实的“公私协同”海洋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洋治理 非政府组织 国际造法 海洋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海洋保护区事务的发展及挑战 被引量:6
3
作者 付玉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17,共9页
南极海洋保护区事务近10年来发展较快,是南极海洋治理中备受关注的重点议题。本文介绍了南极海洋保护区的设立进程,探讨了南极海洋保护区事务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中国参与南极海洋治理的建议。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各成员方在南极... 南极海洋保护区事务近10年来发展较快,是南极海洋治理中备受关注的重点议题。本文介绍了南极海洋保护区的设立进程,探讨了南极海洋保护区事务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中国参与南极海洋治理的建议。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各成员方在南极海洋保护区法律制度、政治因素、科学基础和管理监测等方面仍存在分歧和矛盾,是南极海洋保护区事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挑战。为实施“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履行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成员国义务,中国应深度参与南极海洋保护区事务、尽快完善国内海洋保护区法律制度,并大力加强南极海洋生态环境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海洋保护区 南极海洋治理 养护 管理 科学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促进海洋及其资源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贾宇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6-98,共3页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确立现代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维护全球和地区海洋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公约》兼容其他国际法规则,有效顾及各种利益诉求,确认并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促进联合国可持...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确立现代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维护全球和地区海洋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公约》兼容其他国际法规则,有效顾及各种利益诉求,确认并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4所涉各领域工作,提升海洋及其资源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应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全面、准确、善意地解释和适用《公约》,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中国为落实《公约》制度框架,加强海洋污染的源头治理,实现养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及其资源的平衡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大会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保护地发展历程与展望 被引量:3
5
作者 赵畅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2期207-211,共5页
指出了海洋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保护海洋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是各国共同的责任,建设海洋保护地是保护沿海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在回顾中国海洋保护地建设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海洋保护地建立和管理中存在的缺乏保护地总体规划... 指出了海洋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保护海洋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是各国共同的责任,建设海洋保护地是保护沿海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在回顾中国海洋保护地建设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海洋保护地建立和管理中存在的缺乏保护地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保护地管理成效不高和融资机制缺乏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健全海洋保护地管理法律制度、合理规划保护地布局、捋顺中央和地方海洋保护地管理机制、完善海洋保护地融资机制和加强公众宣传教育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海洋保护地 管理制度 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内矿物资源开发规章》草案试采条款要求下的应对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录维 王春生 张丹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512,共8页
《“区域”内矿物资源开发规章》正在协商中,环境保护与保全已成为各方谈判的焦点。2019年,德国提交给国际海底管理局的一项书面意见中建议增加试采的条款,要求承包者在商业性采矿前进行试采。试采作为勘探阶段向开发阶段的过渡期间需求... 《“区域”内矿物资源开发规章》正在协商中,环境保护与保全已成为各方谈判的焦点。2019年,德国提交给国际海底管理局的一项书面意见中建议增加试采的条款,要求承包者在商业性采矿前进行试采。试采作为勘探阶段向开发阶段的过渡期间需求,对采矿技术、经济性和环境影响评估均起到验证性作用。相较来说,我国在深海采矿进程中紧随西方发达国家之后,但技术成熟性较弱。积极应对试采要求,在试采中验证经济性、技术性和环境影响,跨过环境门槛,成为第一批进入商业深海采矿的承包者对我国至关重要。为此,我国需要大力发展深海采矿关键技术、加强深海环境科学研究、参与环境规则的制定,实现深海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矿产资源及开发 国际海底区域 海洋矿产资源 开发规章 试采 深海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管辖范围外区域海洋空间规划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子昂 陶春辉 +3 位作者 宋成兵 张丹 梁锦 金爱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74-1683,共10页
随着人类活动逐渐向海洋发展延伸到国家管辖范围外区域(ABNJ),各种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之间以及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为了解决冲突产生的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问题,在ABNJ实行海洋空间规划就成为了必然的... 随着人类活动逐渐向海洋发展延伸到国家管辖范围外区域(ABNJ),各种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之间以及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为了解决冲突产生的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问题,在ABNJ实行海洋空间规划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但目前ABNJ海洋空间规划存在法律制度不健全、主体限制、方法数据支撑不足等现实问题,为其具体实施带来了困难。梳理了海洋空间规划理念的来源及发展历程,归纳总结了海洋保护区、生物和生态学重要意义的海洋区域、参照区、环境特别受关注区等相关国家管辖范围内外区域海洋空间规划实践的形式,探讨了未来ABNJ海洋空间规划可能的管理模式(全球模式、区域模式、混合模式)和分类体系(资源开发区、资源利用区、资源保护区),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完善法律基础、建立协调和监管机制、构建综合评价系统等工作方向,以期促进国家管辖范围外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空间规划 海洋管理 国家管辖范围外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海洋治理背景下对蓝色伙伴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42
8
作者 朱璇 贾宇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9,共10页
本文从全球海洋治理供给现状入手,结合治理困境和挑战,基于伙伴关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分析蓝色伙伴关系及相关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对全球海洋治理的贡献。当前,全球海洋治理面临来自生态环境恶化、人类用海强度增加和气候变化影响加剧的严... 本文从全球海洋治理供给现状入手,结合治理困境和挑战,基于伙伴关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分析蓝色伙伴关系及相关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对全球海洋治理的贡献。当前,全球海洋治理面临来自生态环境恶化、人类用海强度增加和气候变化影响加剧的严峻挑战,受到不利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治理能力和水平无法匹配不断增长的治理需求。面对复杂的治理问题和碎片化的治理行动,伙伴关系,作为一种新型治理模式,成为构建国际、区域、国家、地方多层级联动的,政府、非政府主体积极互动的一体化海洋治理的关键途径,是补充、联合和加强政府主体责任和政府间主体责任的重要手段。中国政府提出的蓝色伙伴关系倡议,具有开放包容、具体务实和互利共赢的特点,符合国际可持续发展潮流,与全球发展纲领文件《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理念和精神高度契合。构建蓝色伙伴关系是在海洋这一全球治理的具体领域践行构建全方位伙伴关系总体思路的有力举措,也是促进在海洋领域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推进全球海洋治理联合行动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洋治理 蓝色伙伴关系 可持续发展 2030年议程 海洋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深海大洋事业跨越发展的三十年 被引量:30
9
作者 刘峰 刘予 +4 位作者 宋成兵 李向阳 罗祎 高岩 张丹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613-2623,共11页
自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简称中国大洋协会)、将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开发作为国家长远发展项目开始,中国的深海大洋事业已经走过了三十个年头。经过我国深海大洋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拼搏奉献,我国的深海事业从... 自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简称中国大洋协会)、将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开发作为国家长远发展项目开始,中国的深海大洋事业已经走过了三十个年头。经过我国深海大洋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拼搏奉献,我国的深海事业从世界的边缘,迈入国际深海舞台的中央,在深海资源调查、深海技术发展、基础保障能力、国际规则制定话语权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发展。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中国的深海事业发展同样面临机遇和挑战,机遇和挑战并存,挑战是机遇,机遇也是挑战。在新的发展时期,准确把握大势,科学谋划好今后一段时期深海事业发展的思路、目标、重点、措施,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事业 深海资源 深海探测 深海开发 深海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家海洋安全及其法治应对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海文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1,共7页
海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海洋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看,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着复杂的新形势和新挑战,需综合施策予以应对,法治应对是其中必然之选。提升维护国家海洋安全的法治化水平... 海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海洋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看,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着复杂的新形势和新挑战,需综合施策予以应对,法治应对是其中必然之选。提升维护国家海洋安全的法治化水平,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统筹谋划国家海洋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海洋法律体系,加强涉外法治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习近平法治思想 海洋安全 海洋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造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中国贡献——纪念《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开放签署40周年 被引量:9
11
作者 贾宇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2年第5期1-21,I0001,共22页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是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参加的最重要的多边国际造法活动。中国坚定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扩大海洋管辖权的合理主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海洋权益,在一些核心关切的海洋法重要问题...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是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参加的最重要的多边国际造法活动。中国坚定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扩大海洋管辖权的合理主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海洋权益,在一些核心关切的海洋法重要问题上坚持原则立场,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制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与《公约》直接相关的后续立法活动中,中国对富钴结壳规章中的矿区面积的建议,促进了规章的顺利通过;对沿海国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案相关条款的执行提出建设性意见,促成了“初步信息”的达成。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制定《公约》和后《公约》时代的相关海洋国际立法和国家实践中,中国审时度势,积极行动,为塑造和改善国际海洋法律秩序贡献了智慧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公约 国际立法 海洋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性视角下群岛的领土主权取得规则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影 张海文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79,共14页
构成要素的多元性及其内在联系的整体性的特征决定了群岛是一种区别于一般陆地形态的特殊形态领土。群岛主权的确立适用一般国际法上的领土取得规则,同时,群岛的多元性和整体性等特征也赋予领土取得规则在群岛适用上的新发展。确定群岛... 构成要素的多元性及其内在联系的整体性的特征决定了群岛是一种区别于一般陆地形态的特殊形态领土。群岛主权的确立适用一般国际法上的领土取得规则,同时,群岛的多元性和整体性等特征也赋予领土取得规则在群岛适用上的新发展。确定群岛领土主权归属必须以群岛的整体性为前提,不能人为地将其割裂为单个岛礁而分别确定领土主权归属。这也是所谓的“南海仲裁裁决”存在的严重谬误之一。中国历来是将南沙群岛作为一个整体主张领土主权。无论是依据相关国际实践还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定的群岛标准,南沙群岛都应被视为一个整体,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其领土主权的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岛 海洋法 领土主权 取得规则 南沙群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国对小岛屿国家气候援助的实践及影响:以“澳图条约”为视角
13
作者 李明杰 张海文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3,共14页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小岛屿国家最关切的议题之一,但多数小岛屿国家受限于其发展程度,只能依赖他国援助和支持以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近年以来,这种需求正在变得愈发迫切。在2023年11月签订的“澳—图睦邻联盟条约(Australia-Tuvalu Fa...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小岛屿国家最关切的议题之一,但多数小岛屿国家受限于其发展程度,只能依赖他国援助和支持以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近年以来,这种需求正在变得愈发迫切。在2023年11月签订的“澳—图睦邻联盟条约(Australia-Tuvalu Falepili Union Treaty)”(以下简称“澳图条约”)中,图瓦卢以包括允许澳大利亚介入其外交和安全事务在内的高昂代价,换取澳大利亚的气候援助承诺。气候变化对小岛屿国家国际法人格和海洋权利的潜在影响,是理解双方合意缔结该条约真实动因的重要切入点。更为值得关注的是,“澳图条约”反映着部分大国以气候援助为支点,愈发深入地介入小岛屿国家内外事务的实践趋向。倘若类似“气候合作”由个例演变成固定的范式,大国将不断扩张在小岛屿国家的势力范围,其他小岛屿国家也将不得不为自身的生存而寻找大国的庇护,小岛屿国家为对抗大国控制而建立的区域组织也将被瓦解,进而彻底改变目前太平洋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大国与小岛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博弈,将对我国与小岛屿国家的深度合作产生潜在影响。有鉴于此,中国应从尊重国家主权和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出发,坚决抵制以气候合作为名干涉小岛屿国家内外事务的做法,并积极为小岛屿国家提供针对性的气候变化应对方案,推动前瞻性的“气候外交”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岛屿国家 气候合作 海平面上升 全球海洋治理 海洋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公海保护区政策论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付玉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42,共14页
欧盟将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的海洋保护区建设作为养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主要途径,制定了目标明确的公海保护区政策,积极推进制定国际规制和2020年后全球公海保护高标准目标。欧盟积极推动公海保护区建设是保障自身海洋利益、谋求全球海... 欧盟将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的海洋保护区建设作为养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主要途径,制定了目标明确的公海保护区政策,积极推进制定国际规制和2020年后全球公海保护高标准目标。欧盟积极推动公海保护区建设是保障自身海洋利益、谋求全球海洋事务主导地位、输出价值观、应对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挑战的必然要求,但在平衡养护与利用的关系、建设与管理的关系、生态与政治的关系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国和欧盟可充分利用中欧蓝色伙伴关系等途径加强公海保护区事务的沟通、协调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海保护区 欧盟海洋政策 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 全球海洋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航行自由:问题、规则与秩序 被引量:8
15
作者 贾宇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50-66,I0003,共18页
联合国三次海洋法会议对古老的海洋航行自由予以规范。《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区别不同性质的海域确立了不同的航行制度,船舶航行其间需要遵守相应的规则。关于军舰的无害通过问题存在法理上的争议,国家实践亦不尽相同。中国对此问题的立... 联合国三次海洋法会议对古老的海洋航行自由予以规范。《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区别不同性质的海域确立了不同的航行制度,船舶航行其间需要遵守相应的规则。关于军舰的无害通过问题存在法理上的争议,国家实践亦不尽相同。中国对此问题的立场在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之前、期间及以后,在国内立法和实践中一以贯之,坚持军舰通过沿海国领海需要得到批准或事先通知。美国将其"航行自由行动"付诸南海,以军事舰机出入、飞越中国南海岛礁的12海里及台湾海峡,实乃以航行自由之名,行危害航行自由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行自由 航行权 航行自由行动 南海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法视域下的图们江和日本海问题 被引量:3
16
作者 贾宇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0年第3期36-47,I0002,I0003,共14页
中国原本是日本海的沿岸国,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图们江出海口,但仍保有图们江的通海航行权。图们江是一条多国河流,既是中朝之间的界河,下游也是朝俄界河。中国享有在包括朝俄界河在内的图们江通海航行的权利,中朝俄三国的划界不影响... 中国原本是日本海的沿岸国,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图们江出海口,但仍保有图们江的通海航行权。图们江是一条多国河流,既是中朝之间的界河,下游也是朝俄界河。中国享有在包括朝俄界河在内的图们江通海航行的权利,中朝俄三国的划界不影响中国的权利。中国是日本海的近岸国,也是大马哈鱼等溯河产卵种群的鱼源国,承担了鱼源国的义务,为种群养护做出了贡献。根据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中国在日本海享有相应的权利和利益,特别是包括无害通过在内的航行权等方面的权利及作为鱼源国的权利和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 图们江 日本海 权利和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今南海测量点位之探究——以图为鉴 科学定位
17
作者 沈文周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3-100,共8页
元代"四海测验",是中国古代的纬度测量,即天文测量或天文大地测量。而20世纪南海科考"岛礁联测",既是中国海洋科考创新项目,也是首次南海海洋大地测量。本文概述"四海测验"和"岛礁联测",并将... 元代"四海测验",是中国古代的纬度测量,即天文测量或天文大地测量。而20世纪南海科考"岛礁联测",既是中国海洋科考创新项目,也是首次南海海洋大地测量。本文概述"四海测验"和"岛礁联测",并将韩振华教授推算的古代南海测量点与当代精测黄岩岛地理位置展绘于同一幅图上,为考证"四海测验"南海观测点,提供精确、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海测验” “岛礁联测” 测绘 天文测量 南海 南海诸岛 黄岩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