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沙宣德群岛中北部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 1
-
-
作者
刘晓红
石军
徐阁
王德鸿
娄全胜
-
机构
自然资源部三沙海洋中心
海南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自然资源部海口海洋中心
-
出处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140,共7页
-
基金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局长基金资助项目(180239)。
-
文摘
【目的】研究西沙宣德群岛中北部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为了解该海区生物生产力现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于2019年2月(冬季)、8月(夏季)在西沙宣德群岛中北部海域对浮游动物群落及水深、水温、盐度、溶解氧质量浓度、叶绿素a质量浓度等相关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分析该区域浮游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季节变化及环境影响。【结果】调查两季共发现91种浮游动物和13类浮游幼体,其中冬季发现浮游动物58种,浮游幼体6类;夏季发现浮游动物77种,浮游幼体10类。冬、夏两季均是桡足类占绝对优势,其次为浮游幼体;夏季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161.20±92.25)m^(-3)远高于冬季(31.01±17.89)m^(-3)(P<0.01)。两季优势种截然不同,冬季优势种为磁蟹溞状幼体(Porcellana larvae)、短角长腹剑水蚤(Oithona brevicornis)等,夏季优势种为中型莹虾(Lucifer intermedius)、短尾类幼体(Brachyura larvae)等。冬季调查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低于夏季(P<0.05),但丰富度指数冬季高于夏季(P<0.05)。【结论】该海域整体生物多样性丰富,群落结构稳定性较好,生态环境优良,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冬、夏两季均是桡足类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浮游幼体,且夏季浮游动物平均丰度远高于冬季;冬季调查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低于夏季,但丰富度指数冬季高于夏季。
-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宣德群岛
-
Keywords
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biodiversity
Xuande Islands
-
分类号
Q178.53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
-
题名琼州海峡西南部秋季海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何建玲
徐阁
张亮
车志伟
-
机构
自然资源部海口海洋中心
-
出处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2-45,共4页
-
基金
2021年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ZDYF2021GXJS035)。
-
文摘
为深入了解琼州海峡西南部海域的潮流特征,采用准调和分析方法对2022年秋季琼州海峡西南部实测海流资料进行分析,得到潮流性质、潮流特征和余流特征,并计算潮流最大可能流速。结果表明:琼州海峡西南部潮流以规则全日潮流为主,近岸则为不规则全日潮流,潮流运动形式为往复流;涨潮流以西向流为主,落潮流以东向流为主;潮流最大可能流速为0.85~2.58 m/s,方向为W-E、SW-NE;余流流速在0.01~0.23 m/s之间,余流流向以西向为主。本研究丰富了调查海区水文资料,为该海域开发利用和通航安全等提供基础数据。
-
关键词
海流观测
海流特征
余流特征
准调和分析
琼州海峡西南部
-
Keywords
current observation
tidal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residual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quasi harmonic analysis
Qiongzhou Strait
-
分类号
P229.7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
-
题名近40年来大亚湾造礁石珊瑚群落结构的演变分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王广华
卢锟
刘建峰
李劲
陈飚
廖芝衡
余克服
-
机构
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海口海洋中心
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2-130,共1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900803)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20B1515420002)。
-
文摘
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现场调查和室内模拟试验等方法对大亚湾造礁石珊瑚的种群结构演变及其成因进行了探讨。2020年7月现场调查共发现造礁石珊瑚39种,块状的扁脑(Platygyra)、蜂巢(Favia)和角蜂巢(Favites)等是湾内优势珊瑚。1983/1984-2020年,大亚湾珊瑚群落演变的主要特征是曾经优势的鹿角珊瑚(Acropora)和蔷薇珊瑚(Montipora)从湾内基本消失。综合全球珊瑚礁退化大背景和大亚湾独特的水环境分析发现:大亚湾珊瑚群落退化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珊瑚本身的脆弱性和环境中持续的夏季异常高温与低溶解氧含量的共同作用可能是湾内霜鹿角珊瑚(A.pruinosa)退化的主要原因。从湾内珊瑚群落恢复的种源考量,建议加强对刷洲东岛珊瑚群落的保护。
-
关键词
大亚湾
造礁石珊瑚
群落演变
高温
低溶解氧
-
Keywords
Daya Bay
scleractinian coral
community change
high temperature
low dissolved oxygen
-
分类号
P714.5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Q958.154
[生物学—动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