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地城市工程建设土石方资源化利用研究
1
作者 朱丽丽 张海龙 +2 位作者 黄凯 张力 王鸥羽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44,136,共11页
为合理利用和科学消纳工程建设弃方,实现自然资本的保值增值,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环境,将GIS技术、勘察信息大数据引入到山地城市工程建设土石方管理中来,提出了科学的工程建设弃方处置方法;采用实地观察法、文献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方法... 为合理利用和科学消纳工程建设弃方,实现自然资本的保值增值,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环境,将GIS技术、勘察信息大数据引入到山地城市工程建设土石方管理中来,提出了科学的工程建设弃方处置方法;采用实地观察法、文献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方法,提出了土石方资源化利用途径及方法,实现了将传统工程产生的土石方弃方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并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开展了土石方资源化利用专项规划探索实践,对土石方资源化分类和价值效益进行分析,结合矿坑生态修复进行存储场地选址规划,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对项目落地的指导约束和保障作用,实现土石方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方 资源化利用 山地城市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失效下重庆市中心城区公交-地铁双层网络抗毁性研究
2
作者 王贵林 牟凤云 +1 位作者 李卓文 李治君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共9页
突发事件下,交通路网的抗毁性是评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韧性的关键因素。为研究复杂城市交通系统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响应能力及其韧性表现,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公交-地铁双层交通网络模型,评估不同冲击模式... 突发事件下,交通路网的抗毁性是评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韧性的关键因素。为研究复杂城市交通系统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响应能力及其韧性表现,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公交-地铁双层交通网络模型,评估不同冲击模式下城市交通系统的抗毁性和应急响应能力;通过仿真分析,深入探讨双层网络的灾变机理和韧性演化趋势,并研究地铁与公交线路的应急协调能力。针对当前城市交通系统在突发事件中的单一网络脆弱性,提出改进的负荷-容量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随机攻击、基于节点度值和介数中心性的蓄意攻击3种不同攻击模式下的网络抗毁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层网络在级联失效和非级联失效两种攻击模式下的网络效率下降速度较慢,其冗余性和多路径性有效减缓了崩溃过程;在级联失效过程中,双层网络的抗毁性始终优于单层公交和地铁网络,且重要站点失效导致的级联失效对网络连通性和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双层网络能够更有效地维持网络的连通性和运行效率,特别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展现出更强的自适应能力和抗毁性,能够有效分担负荷,缓解单一网络的拥堵问题,提升应急处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地铁双层网络 复杂网络理论 蓄意攻击 级联失效 抗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损失量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聂家龙 官冬杰 +3 位作者 樊晓凤 王燕雯 周李磊 和秀娟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47-2158,共12页
利用城市蔓延指数和InVEST模型,分析了2000~2020年长江流域干流和支流流经的19个行政区域省会城市的城市蔓延时空变化和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并探究城市蔓延区域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0年47.37%的城... 利用城市蔓延指数和InVEST模型,分析了2000~2020年长江流域干流和支流流经的19个行政区域省会城市的城市蔓延时空变化和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并探究城市蔓延区域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0年47.37%的城市处于蔓延状态,2010~2020年73.63%城市处于蔓延状态.(2)2000~2020年长江流域(中心城区)省会城市的生境质量均值、粮食和肉类生产服务总量和碳储量总量的下降比率分别为4.25%、7.03%和4.53%,产水总量的上升比率为12.10%.(3)因城市蔓延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损失量中生境质量下降最明显,2010~2020年损失量占2000年平均生境质量的71.56%.(4)选取土地利用转化、社会经济和气候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进行相关分析,土地利用转化和社会经济是最大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蔓延 生态系统服务 损失量测算 长江流域 省会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景三维与GIM技术的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建雄 明镜 +1 位作者 周成涛 甘泽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4-77,161,共5页
伴随基础设施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工程建设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滑坡工程勘查的精度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以重庆市两江新区长江右岸某项目为例,采用基于实景三维+GIM技术的地质精细化调查方法,实现了山地城市滑坡工程三维精细化勘... 伴随基础设施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工程建设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滑坡工程勘查的精度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以重庆市两江新区长江右岸某项目为例,采用基于实景三维+GIM技术的地质精细化调查方法,实现了山地城市滑坡工程三维精细化勘查应用技术的突破,为滑坡的应急处置和工程实施提供了支撑。结果表明:①基于实景三维模型实现了对滑坡地质灾害关键要素的解译,对地质灾害勘查提供了有力的辅助决策和依据;②通过以GIM技术为核心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实现了对研究区精细化三维地质信息模型的构建,具有快速、精确、可靠的特点;③通过实景三维模型与GIM技术的一体化融合应用,勘查成果更加精细,为滑坡的应急处置和工程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和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 GIM技术 三维地质模型 滑坡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技术在建筑立面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波 李晗 胡正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2-36,共5页
本文利用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技术开展建筑精细化三维建模及立面测量技术探索。首先,基于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技术原理和城市区域建筑特点,研究了城市建筑贴近摄影测量航线规划方法,并利用多旋翼无人机按照贴近摄影测量航线进行数据采集,... 本文利用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技术开展建筑精细化三维建模及立面测量技术探索。首先,基于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技术原理和城市区域建筑特点,研究了城市建筑贴近摄影测量航线规划方法,并利用多旋翼无人机按照贴近摄影测量航线进行数据采集,获取了建筑物立面贴近摄影照片;其次,利用三维建模软件构建了建筑毫米级实景三维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开展了建筑立面测量,用于支撑建筑立面检测、修补等城市更新应用示范。结果表明,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技术既可以获取更精细的数据资料,又可以提供立面大样图等形式多样的成果,在城市更新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贴近摄影测量 城市更新 建筑立面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健康诊断类型识别及修复路径优化
6
作者 聂家龙 官冬杰 +2 位作者 谢亭亭 周李磊 和秀娟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8-429,共12页
[目的]识别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健康诊断类型,探究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性,进而为生命共同体修复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方法]以中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健康诊断指标体系,利用正态云模型计算... [目的]识别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健康诊断类型,探究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性,进而为生命共同体修复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方法]以中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健康诊断指标体系,利用正态云模型计算各行政区及各子系统健康等级,探究了各子系统之间耦合协调性并划分修复单元实行分区优化。[结果](1)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健康状态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处于健康和自然状态的行政区数量约占19%和58%,各子系统健康状态总体上表现为林子系统>草子系统>湖子系统>水子系统>田子系统>沙子系统>山子系统;(2)耦合度上,120种子系统组合中有9种一直处于磨合阶段,其他组合逐步达到高水平耦合阶段;协调度上,仅两个子系统组合里有15种处于失调阶段,其余子系统组合处于轻度失调或初级协调阶段,各子系统之间发展速度存在较大差距;(3)将修复单元划分为4类:水-沙-林子系统修复区、山-湖子系统修复区、田-草子系统修复区和沙-湖-林子系统修复区,并提出相应的修复路径。[结论]宏观视角下各地区的健康类型在逐步提升,但仍有病态行政区出现,未来需要注重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发展差异性,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沙 健康诊断 耦合协调 修复路径 宏观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S-ACO模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模拟与优化:以张家界市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康琪 陈春 李夏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779-9792,共14页
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对于平衡城乡用地矛盾具有重要意义。以张家界市为例,首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分析方法分析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异特征;其次从区位交通、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三个方面选取了... 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对于平衡城乡用地矛盾具有重要意义。以张家界市为例,首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分析方法分析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异特征;其次从区位交通、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三个方面选取了与公路、河流、学校、医院的距离、高程、温度和降水等14个指标,运用未来土地利用模拟(future land-use simulation,FLUS)模型在自然发展情景下预测2025年、2030年和2035年土地利用状况;最后提取203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数据,基于地理模拟与优化系统(geographical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systems,GeoSOS)平台运用蚁群优化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进行空间布局优化,采用景观格局指数量化分析优化前后变化并给出建议。研究发现:①张家界市农村居民点近几年用地增加但聚集度减小,布局总体表现出“中东部密,西北部疏”的分异特征,破碎化明显,需要进行科学合理规划;②农村居民点的分布密度分别为永定区>慈利县>武陵源区>桑植县,布局模式按基本形态可划分为团状、带状、零散和组团模式;③FLUS模型预测2025年、2030年和2035年农村居民点规模通过精度验证,在2025—2035年间由扩张趋于平稳,局部密度增长但整体密度变化不大,形状与其他类型用地相比较为简单;④优化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体布局往地势平坦区域聚集,形态表现为“整体聚集、局部分散”,该研究可为区域农村用地布局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FLUS模型 蚁群算法(ACO) GeoSOS 张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Ra的多传感器低功耗数据采集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大涛 滕德贵 王灵犀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27,共5页
针对LoRa多传感器低功耗采集中同信道传感节点无效唤醒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中唤醒策略与信道切换机制相结合的低功耗采集方法。通过将LoRa通信链路划分为多个通信信道,不同信道分时切换复用,实现多传感节点的分组通信,避免从传感节点... 针对LoRa多传感器低功耗采集中同信道传感节点无效唤醒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中唤醒策略与信道切换机制相结合的低功耗采集方法。通过将LoRa通信链路划分为多个通信信道,不同信道分时切换复用,实现多传感节点的分组通信,避免从传感节点的无效唤醒,在有限信道容量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从节点的通信功耗;并制定了LoRa局域网传感器通信指令协议,实现了多传感器的低功耗主动轮询采集、定点调试与预警上报。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Ra 多传感器 低功耗 数据采集 信道切换 分时复用 轮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景摄影测量在结构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成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07-109,114,共4页
精确测量荷载作用下结构单元的变形和裂缝对评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耐久性至关重要。传统方法进行上述测量须采用应变仪、位移计及配套数据采集系统,安装复杂费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近景摄影测量法分析结构单元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 精确测量荷载作用下结构单元的变形和裂缝对评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耐久性至关重要。传统方法进行上述测量须采用应变仪、位移计及配套数据采集系统,安装复杂费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近景摄影测量法分析结构单元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变形和裂缝开展过程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表明测量结果能满足精度要求,其生成的结构单元变形模型可方便地获取裂缝位置、长度和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景摄影测量 结构单元 荷载 变形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像控网的实景三维快速更新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红 刘超祥 王大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51-155,共5页
面向实景三维快速制作与更新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像控网的更新制作方法。首先,利用已有基底实景三维和影像数据作为几何控制基础,通过影像匹配提取特征点和特征描述子;其次,引入历史空三加密过程数据,导出加密点和特征描述子;然后,将... 面向实景三维快速制作与更新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像控网的更新制作方法。首先,利用已有基底实景三维和影像数据作为几何控制基础,通过影像匹配提取特征点和特征描述子;其次,引入历史空三加密过程数据,导出加密点和特征描述子;然后,将匹配的特征点和加密点纳入统一管理,构建像控网;最后,在处理新获取的倾斜影像过程中,利用特征匹配方式,从像控网中提取控制点,并完成控制点的自动转刺,实现实景三维模型的高精度快速更新制。通过试验与分析,本文方法在无地面控制点空三方面表现良好,更新制作的实景三维精度与基底实景三维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 倾斜摄影 特征匹配 像控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监测传感设备的运营轨道隧道安全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勇 易佳 +2 位作者 熊桂开 李超 刘清屹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7-11,共5页
外部施工对轨道控制保护区影响较大,单一的测量机器人监测无法满足规范及控制工程风险要求。因此,采用多类型传感器,结合有限元理论分析,多维度监测运营轨道交通结构,达到满足规范及控制风险的目的。本文以重庆某运营轨道线路控制保护... 外部施工对轨道控制保护区影响较大,单一的测量机器人监测无法满足规范及控制工程风险要求。因此,采用多类型传感器,结合有限元理论分析,多维度监测运营轨道交通结构,达到满足规范及控制风险的目的。本文以重庆某运营轨道线路控制保护区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自动化全站仪、高精度激光测距仪、静力水准仪、裂缝计等多类型监测传感器在工程项目的实际应用,通过无线网关采集数据,运用粗差剔除、曲线拟合及多维数据融合技术,弥补了单一传感器信息的不足,提高了运营轨道交通隧道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传感器 运营轨道 控制保护区 安全分析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割一切模型SAM的实景三维场景语义分割
12
作者 李锋 薛梅 +1 位作者 詹勇 杨元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1-105,共5页
基于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场景语义分割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提出了包含“场景输入—预处理—模型推断—语义分割”的实景三维场景语义分割框架,通过将实景三维场景作为输入,按照正交投影的方式转为多视图二维图像,开展分割推理... 基于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场景语义分割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提出了包含“场景输入—预处理—模型推断—语义分割”的实景三维场景语义分割框架,通过将实景三维场景作为输入,按照正交投影的方式转为多视图二维图像,开展分割推理,获得分割掩码并进行处理,实现了实景三维对象拣选、单体化、语义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语义分割效果和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割一切模型 实景三维 语义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螺旋波浪式运动的水陆两用管线勘测机器人
13
作者 刘清屹 李超 石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56-61,共6页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地下排水管道的维护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管道检测方法由于操作复杂、效率低下且难以应对复杂环境,无法满足现代需求。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双螺旋波浪式运动的水陆两用管线勘测机器人,旨在提升管道检测的智能化水...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地下排水管道的维护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管道检测方法由于操作复杂、效率低下且难以应对复杂环境,无法满足现代需求。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双螺旋波浪式运动的水陆两用管线勘测机器人,旨在提升管道检测的智能化水平,解决水位变化和复杂环境下的勘测难题。本文详细介绍了机器人的结构设计、螺旋推进器设计、SLAM构图算法及表观病害检测算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人具有高精度三维定位和病害识别能力,能在复杂环境中高效稳定地进行管道检测和维护,显著提高了管道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机器人 水陆两用 双螺旋波浪 SLAM 病害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三维模型的农村建筑物精细化提取
14
作者 彭文 周鲜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34-238,共5页
针对农村地区建筑精细化制图问题,本文利用无人机倾斜三维模型数据,基于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技术实现农村建筑矢量的自动化提取。在本文方法中,首先融合正射影像DOM和对应的数字地表模型DSM数据,然后输入到神经网络PP-LiteSeg,得到建筑物... 针对农村地区建筑精细化制图问题,本文利用无人机倾斜三维模型数据,基于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技术实现农村建筑矢量的自动化提取。在本文方法中,首先融合正射影像DOM和对应的数字地表模型DSM数据,然后输入到神经网络PP-LiteSeg,得到建筑物和横墙提取结果,并初步获得建筑物矢量。对于分属不同户但粘连的建筑物矢量,采用横墙提取结果打断和正则化,获得最终的建筑物矢量图斑。试验证明,本文方法可以高质量地提取出建筑物图斑,有效提升农村建筑物制图的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建筑 深度学习 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精密测量仪器养护管理的难点与策略
15
作者 王春秀 张渝渝 李枝琼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28-131,共4页
随着测绘科学与技术的不断提升,精密测量仪器也随之飞速发展,其灵敏度和准确度也越来越高。精密仪器在使用和养护管理过程中比普通仪器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人为因素等的影响,导致精密仪器的外观或内部元器件受损,不仅使用寿命降低,而... 随着测绘科学与技术的不断提升,精密测量仪器也随之飞速发展,其灵敏度和准确度也越来越高。精密仪器在使用和养护管理过程中比普通仪器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人为因素等的影响,导致精密仪器的外观或内部元器件受损,不仅使用寿命降低,而且测量精度下降,从而影响测量成果的质量。因此,对精密测量仪器的养护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精密测量仪器养护管理的难点与策略作浅要分析,并给出一些精密仪器养护管理的建议,以延长精密仪器的使用寿命、保障测量成果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测量仪器 养护制度 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视觉测量技术在边坡自动化监测中的精度分析
16
作者 张秋 李超 +2 位作者 石勇 易佳 张磊 《测绘通报》 2025年第S1期60-63,共4页
机器视觉测量技术是通过观测目标体获得高清图像,并借助激光测距和测角获取目标体三维坐标,达到非接触测量的目的。为了验证机器视觉仪的测量精度,本文设计了一种精度对比测试方案,同步采集了机器视觉测量系统与全站仪在不同距离、不同... 机器视觉测量技术是通过观测目标体获得高清图像,并借助激光测距和测角获取目标体三维坐标,达到非接触测量的目的。为了验证机器视觉仪的测量精度,本文设计了一种精度对比测试方案,同步采集了机器视觉测量系统与全站仪在不同距离、不同方位的目标点的测量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及成果比较分析,得到机器视觉仪器在100 m范围内、120°视场下的测量精度优于±3 mm,满足边坡、基坑工程等非接触监测环境中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测量 图像 点位中误差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在测绘行业中的集成化应用体系研究
17
作者 林江伟 王昌翰 《测绘通报》 2025年第S1期14-18,共5页
本文针对目前利用北斗开展测绘应用缺乏统筹设计的问题,基于实时性、模块化、可扩展性与安全性设计原则,构建了覆盖数据全周期的“服务端集中管理+终端实时交互”的北斗测绘应用框架体系。在关键技术层面,采用国密算法保障数据安全,通... 本文针对目前利用北斗开展测绘应用缺乏统筹设计的问题,基于实时性、模块化、可扩展性与安全性设计原则,构建了覆盖数据全周期的“服务端集中管理+终端实时交互”的北斗测绘应用框架体系。在关键技术层面,采用国密算法保障数据安全,通过基准转换服务和协议扩展机制实现业务应用与定位终端的低耦合连接,并依托业务数据中心构建共享和数据利用平台。以地形图测绘为例,详细阐述了基于北斗的测绘作业流程改造,验证了该应用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研究成果为北斗在测绘行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有助于降低北斗应用的技术壁垒,推动北斗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 测绘 定位终端 基准转换 数据中心 数据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增强和改进RT-DETR的水下垃圾检测算法
18
作者 李超 刘清屹 +2 位作者 张佳伟 石勇 杨敏 《测绘通报》 2025年第8期128-136,共9页
随着海洋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水下垃圾的快速检测与清理尤为迫切。针对水下垃圾图像质量差、受光照影响严重、重叠和形状各异等导致检测效果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RT-DETR的水下垃圾检测算法。针对图像存在色偏、对比度... 随着海洋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水下垃圾的快速检测与清理尤为迫切。针对水下垃圾图像质量差、受光照影响严重、重叠和形状各异等导致检测效果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RT-DETR的水下垃圾检测算法。针对图像存在色偏、对比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融合对比度增强和自适应色彩补偿的增强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针对移动设备模型轻量化的需求,引入FasterNet Block模块改进主干网络,减少模型参数量;针对水下环境光线弱的问题,采用HS-FPN高级筛选特征融合金字塔融合策略,解决特征损失严重和区分度低的问题;针对图像小目标居多,采用一种GELAN广义高效层聚合网络,提高模型的表征能力;针对空间位置造成垃圾尺寸差异大的问题,引入Inner-IoU与ShapeIoU结合的Inner-ShapeIoU损失函数,提高目标检测的稳健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有效解决了图像色偏和对比度低的问题,相较原模型检测精度提高3.9个百分点,参数量减少26.3个百分点,水下垃圾检测性能更加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垃圾检测 深度学习 图像增强 RT-DE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应力松弛特性的岩石时效性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19
作者 许江 李艾峰 +4 位作者 彭守建 陈奕安 汤杨 侯亚彬 罗利威 《岩土力学》 2025年第9期2943-2954,2966,共13页
在地下工程中,数值模拟技术对岩体流变长期变形量的预测具有重要作用。为提出基于广义应力松弛特性的岩石时效性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在分数阶元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分数阶元件,利用其中的参数来表述岩石应力的动态变化过程。将广义分数... 在地下工程中,数值模拟技术对岩体流变长期变形量的预测具有重要作用。为提出基于广义应力松弛特性的岩石时效性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在分数阶元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分数阶元件,利用其中的参数来表述岩石应力的动态变化过程。将广义分数阶元件与改进后的Burgers模型串联进行应变修正,使模型能够描述应力发生变化时岩石不同的流变方向。将构建的模型进一步推导至关于一个计算时间步的三维中心差分格式后,利用C++语言与FISH语言进行编译,嵌入到数值模拟软件FLAC3D中,并将模拟结果与凝灰岩广义应力松弛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次开发的广义应力松弛流变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岩石不同流变方向下的应变变化规律,反映岩石的广义应力松弛特性,为岩石的流变变形确定出一个参考范围,有助于更精确地预测因开挖等扰动导致应力场环境发生变化的工程岩体的长期变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应力松弛 流变模型 分数阶微积分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