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马孙河流域地表覆盖时空变化知识建模 被引量:1
1
作者 朱秀丽 朱新周 +3 位作者 刘万增 承达瑜 张晓莹 张晔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8,共5页
亚马孙河流域地表覆盖时空变化影响着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目前亚马孙河流域地表覆盖的研究广泛,具有海量数据和信息,但缺少系统性的时空知识体系。为了更好地了解亚马孙河流域地表覆盖时空变化知识,本文首先引入本体建模理论,提... 亚马孙河流域地表覆盖时空变化影响着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目前亚马孙河流域地表覆盖的研究广泛,具有海量数据和信息,但缺少系统性的时空知识体系。为了更好地了解亚马孙河流域地表覆盖时空变化知识,本文首先引入本体建模理论,提出了亚马孙河流域地表覆盖时空变化知识建模方法,利用Protégé工具完成了亚马孙河流域地表覆盖模式层的设计和构建;然后利用提取的亚马孙河流域地表覆盖时空变化数据、时空变化信息和景观格局指数等,完成了亚马孙河流域的建模,从而为亚马孙河流域的分析决策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马孙河流域 地表覆盖时空变化 时空变化知识 建模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地表覆盖时空变化交互式知识地图集设计与表达方法
2
作者 代如玉 遆鹏 +5 位作者 梅宇霆 万芳奕 李志林 陈军 朱秀丽 刘万增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1,共6页
地图集是呈现地表覆盖知识的高效表达工具。然而现有地图集仅面向预定区划的知识内容展示,难以满足用户对不同兴趣区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导致图集实用性较差。另外,传统地图集图幅版面布局主要以不同信息的拼合模式为主,难以体现知识所... 地图集是呈现地表覆盖知识的高效表达工具。然而现有地图集仅面向预定区划的知识内容展示,难以满足用户对不同兴趣区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导致图集实用性较差。另外,传统地图集图幅版面布局主要以不同信息的拼合模式为主,难以体现知识所包含信息的关联性,从而不利于用户较快的理解知识内容。为满足地图应用的个性化和知识服务需求,本文基于三期GlobeLand30数据,进行近20年全球地表覆盖时空变化地图集编研工作。除了制作了从宏观角度反映全球、大洲和国家尺度的地表覆盖分布和变化图幅集,还采用用户交互式选择感兴趣区域的方式实时化生成地表覆盖时空变化知识,并提供用户选择不同的知识可视化表达形式和图-文双向交互功能,从而以更为个性化和易懂的方式展示地表覆盖时空变化知识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地图 全球地表覆盖数据 知识可视化 知识组织 交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样本集优化策略的矿区工业固废及露天采场遥感识别
3
作者 邹海靖 邹滨 +2 位作者 王玉龙 张波 邹伦文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及时准确掌握工业固废及露天采场的空间范围和分布情况对于固废污染精准管控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是有效的监测手段,但单一尺度样本集难以充分表达不同形态和大小的工业固废堆场及露天采场的特征,而构建多尺度样本集可... 及时准确掌握工业固废及露天采场的空间范围和分布情况对于固废污染精准管控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是有效的监测手段,但单一尺度样本集难以充分表达不同形态和大小的工业固废堆场及露天采场的特征,而构建多尺度样本集可以有效解决不同种类工业固废堆场及露天采场特征表达不完整的问题,进而提高模型识别精度和泛化能力。因此,该研究在充分考虑不同种类工业固废及露天采场形态和大小差异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样本集优化策略的工业固废及露天采场遥感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预处理后的GF-1B,GF-1C和GF-6号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多尺度样本集制备,构建U-Net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识别工业固废及露天采场,并与单尺度样本集模型精度对比验证识别效果。结果表明,基于多尺度样本集的U-Net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识别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和平均交并比分别可达81.23%,66.88%,73.36%和73.55%,相较于单尺度模型精度分别提升了6.02百分点、1.02百分点、3.12百分点和9.86百分点,可为工业固废及露天采场精准监测提供一种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深度学习 工业固废 遥感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间分辨率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时空演化分析--以2000—2020年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胡晨霞 邹滨 +2 位作者 梁玉 贺晨骋 林治家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9-189,共11页
基于现有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与方法,通过引入文教科研指标、优化气体调节指标,提出了湖南省本土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GEP)核算指标体系,集成构建了GEP格网化评估模型,在30 m×30 m格网尺度评估分析了全... 基于现有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与方法,通过引入文教科研指标、优化气体调节指标,提出了湖南省本土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GEP)核算指标体系,集成构建了GEP格网化评估模型,在30 m×30 m格网尺度评估分析了全省2000年、2010年和2020年GEP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时间维度,近20 a间湖南省GEP上升3.34×105亿元,增幅达40.28%;各生态系统类型对GEP贡献的排序为:森林>农田>草地>湿地>城市。②空间维度,湖南省GEP总体呈现出西部和东南部高、中部和北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西部武陵山片区增长率高,北部洞庭湖区增长率低。③与已有10 km×10 km研究结果相比,本研究高空间分辨率GEP结果在水域及城市生态系统呈现的空间分布细节信息更多。④各单项生态系统功能价值量对湖南省GEP的贡献度排序随时间呈现规律性变化,土壤保持功能价值量的贡献对武陵山片区和洞庭湖区GEP变化占据主导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湖南省自然资源监管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高空间分辨率 时空演化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地表覆盖数据辅助多源影像融合提取城市不透水面
5
作者 霍嘉婷 赵展 朱秀丽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5,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GlobeLand30数据辅助多源数据融合进行城市不透水面自动提取的方法。首先基于波段映射和小波变换的影像融合方法,融合哨兵二号和高分二号影像,获得同时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融合影像,其具有丰富的光谱特...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GlobeLand30数据辅助多源数据融合进行城市不透水面自动提取的方法。首先基于波段映射和小波变换的影像融合方法,融合哨兵二号和高分二号影像,获得同时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融合影像,其具有丰富的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有利于提升复杂城市区域的不透水面和非不透水面区分能力。然后利用GlobeLand30数据的类别信息自动获取初始分类样本,基于融合影像的丰富光谱信息构建多种植被指数、水体指数和建成区指数,对初始分类样本进行优化。最后利用优化后的训练样本,使用光谱、地物指数等特征训练分类器,实现城市不透水面的自动准确提取。本文以济南市2019年的高分二号和哨兵二号影像为试验数据,在时相、分辨率与影像均不同的GlobeLand30全球地表覆盖数据辅助下获得了总体精度优于92%的不透水面提取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eLand30地表覆盖数据 高分二号卫星 哨兵二号卫星 影像融合 不透水面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