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施硒肥对珠芽魔芋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1
作者 何平 冯先翠 +5 位作者 李媛媛 曹鹏 吴吉利 江海燕 余磊 杨敏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31-38,共8页
为了探明硒肥对珠芽魔芋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为合理施用硒肥来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优化魔芋的种植效益提供依据,借助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土壤外施硒肥后珠芽魔芋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为了探明硒肥对珠芽魔芋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为合理施用硒肥来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优化魔芋的种植效益提供依据,借助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土壤外施硒肥后珠芽魔芋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外源硒处理有助于提升珠芽魔芋根际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与对照组相比,硒处理组的真菌OTU丰度、Shannon、ACE和Chao 1指数分别增加了17.02%、6.86%、9.29%和10.33%;样本层级聚类分析和PCoA主坐标分析发现硒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样本被聚类为不同的簇,暗示了硒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样本真菌群落组成明显不同。外施硒肥后,珠芽魔芋根际土壤中被孢霉属、青霉属、木霉属等有益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呈增加趋势,而丝核菌属、镰刀菌属等潜在植物病原菌的相对丰度呈降低趋势。由此推测土壤外施硒肥有助于提升珠芽魔芋根际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促进珠芽魔芋根际微生态环境的有益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芽魔芋 硒肥 根际土壤 真菌群落 多样性 物种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硒处理对弥勒珠芽魔芋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2
作者 何平 焦洪鹏 +5 位作者 吴吉利 麦顺之 冯先翠 江海燕 余磊 杨敏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1期161-166,171,共7页
[目的]探究外源硒处理对弥勒珠芽魔芋(以下简称珠芽魔芋)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方法]借助16S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外源硒处理下珠芽魔芋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并通过PICRUSt进一步解析相关群落的功能。[结果]外源硒处... [目的]探究外源硒处理对弥勒珠芽魔芋(以下简称珠芽魔芋)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方法]借助16S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外源硒处理下珠芽魔芋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并通过PICRUSt进一步解析相关群落的功能。[结果]外源硒处理同时增加了珠芽魔芋根际土壤内细菌群落的OTU丰度、特有细菌OTUs和群落多样性,其中OTU丰度及特有细菌OTUs分别是对照组的1.03和1.08倍。PCoA主坐标分析进一步发现外源硒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样本在第1主成分上发生了明显分离且间隔距离较远,表明2组间珠芽魔芋根际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明显不同。物种组成分析发现,外源硒处理组根际土壤中放线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和鞘氨醇杆菌属、链霉菌属、芽单胞菌属等有益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均较对照组有所增加。PICRUSt功能预测显示,外源硒处理后珠芽魔芋根际细菌群落的较多相关代谢功能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如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能量代谢等。[结论]外源硒处理会引起珠芽魔芋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变化,有利于营造稳定和更多样化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芽魔芋 根际土壤 外源硒处理 细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胺四乙酸容量法测定含碲铋渣中铋的含量
3
作者 李立 武明丽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95-1197,共3页
铋作为一种稀有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电子、冶金、化工等领域[1],比如作为合金的添加剂[2],用于焊接原材料[3]。我国提炼铋的原料大多来自多金属矿的选矿、副产品冶炼等过程[4],而电解铜、铅、铋等金属的阳极泥回收贵金属的过程也会... 铋作为一种稀有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电子、冶金、化工等领域[1],比如作为合金的添加剂[2],用于焊接原材料[3]。我国提炼铋的原料大多来自多金属矿的选矿、副产品冶炼等过程[4],而电解铜、铅、铋等金属的阳极泥回收贵金属的过程也会产生含有碲、铋的中和渣[5],该含碲铋渣中铋质量分数为10%~30%,碲质量分数为1%~5%,铜质量分数为0.2%~1%,铁质量分数为1%~2%,锡、锑质量分数均小于0.1%。含碲铋渣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在其交易过程中,要求准确测定铋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四乙酸 容量法测定 回收利用价值 稀有元素 准确测定 中和渣 阳极泥 贵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高砷铅烟灰中铟的含量
4
作者 李立 武明丽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93-1296,共4页
提出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高砷铅烟灰中铟含量的方法。取0.10~0.15 g样品置于250 mL烧杯中,加少量水润湿,加入5 mL盐酸在200℃电热板上溶解2 min,加入15 mL硝酸,在200℃电热板上浓缩至10 mL,冷却后,加入10 mL ... 提出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高砷铅烟灰中铟含量的方法。取0.10~0.15 g样品置于250 mL烧杯中,加少量水润湿,加入5 mL盐酸在200℃电热板上溶解2 min,加入15 mL硝酸,在200℃电热板上浓缩至10 mL,冷却后,加入10 mL 1.5 g·L^(-1)铬内标溶液,用水定容至200 mL,在325.606 nm处测量铟的发射强度,在267.716 nm处测量铬内标的发射强度。结果表明,铟的质量浓度在5~40 mg·L^(-1)内与对应的发射强度与内标发射强度比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为0.002 0%;4个样品的精密度试验所得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1)均小于1.5%;对实际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9.2%~101%;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验证,测定值和本方法的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高砷铅烟灰 内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大新-钦甲地区辉绿岩脉地球化学与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及对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成因的启示 被引量:6
5
作者 宋昊 徐争启 +5 位作者 宋世伟 倪师军 张成江 晏文权 程发贵 李亚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845-2863,共19页
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是我国铀矿地质工作者建立的铀矿床类型,是我国四大铀矿工业类型之一。桂西地区是我国华南地区一个重要的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产出区域,包括大新(373)铀矿床等多个典型铀矿床(点)。研究辉绿岩与矿床成因的联系,对重新认识... 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是我国铀矿地质工作者建立的铀矿床类型,是我国四大铀矿工业类型之一。桂西地区是我国华南地区一个重要的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产出区域,包括大新(373)铀矿床等多个典型铀矿床(点)。研究辉绿岩与矿床成因的联系,对重新认识矿床成因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桂西大新-钦甲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床和辉绿岩脉野外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辉绿岩的地质特征、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其中锆石的U-Pb同位素年代学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辉绿岩的成岩与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成矿间的关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Rb、U、Th、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含量都高于MORB值,高场强元素Ta、Nb、Zr、Hf等均相对于MORB有所富集,而HREE元素中等亏损,表明本区辉绿岩属于富集地幔特征的板内碱性玄武岩系列(WPB),属于华南陆内伸展构造背景下软流圈上涌导致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铁镁质岩浆发生侵位的产物。辉绿岩脉3个样品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86. 7±0. 9Ma、89. 05±0. 96Ma、91. 6±8. 3Ma,表明形成于晚白垩纪早期,与华南地区与中基性岩脉有关的铀矿床成矿时代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也与华南地区广泛分布的中生代基性岩脉时代一致,对应于华南白垩纪构造应力场中四次重要的拉张活动时代中的一期。辉绿岩脉锆石特征指示了辉绿岩成岩过程对矿源层中铀的活化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以及成岩与成矿之间的热动力联系;结合元素地球化学、矿床成矿年龄和辉绿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研究结果表明,区内铀矿床具有多期成矿特点,即"沉积期铀预富集、辉绿岩作用下二次预富集、后期热液再次富集成矿",可能是该类型矿床成矿作用的重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脉 碳硅泥岩型铀矿床 锆石LA-ICP-MSU-PB年龄 地球化学 桂西大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溶分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内标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痕量银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海明 武明丽 成景特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4-450,共7页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痕量银时,Zr、Nb、Mo的氧化物以及氢氧化物对银的两个质量数^(107)Ag和109 Ag造成严重的质谱重叠干扰,导致结果有明显的偏差。针对此问题,本文基于^(107)Ag的质谱干扰相对单一,只有^...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痕量银时,Zr、Nb、Mo的氧化物以及氢氧化物对银的两个质量数^(107)Ag和109 Ag造成严重的质谱重叠干扰,导致结果有明显的偏差。针对此问题,本文基于^(107)Ag的质谱干扰相对单一,只有^(90)Zr^(16) OH^(+)和^(91)Zr^(16) O^(+)对^(107) Ag产生干扰,在ICP-MS分析中选用^(107)Ag对银进行测定。样品前处理中采用氢氟酸、高氯酸、硝酸敞开消解,在浸提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将^(107)Ag的主要干扰元素Zr通过生成沉淀实现分离,以Re作内标补偿基体效应和信号漂移,采用ICP-MS测定了水系沉积物、岩石、土壤国家标准物质中痕量银的含量,测试值与认定值一致,方法检出限为0.0031μg/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38%。该方法简捷,在浸取液中加入氨水之前可以先测定常见金属元素,实现了浸取溶液的循环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样品 痕量银 酸溶 氨水 内标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